【地理归纳】地理核心术语,你都掌握了吗?高考地理常见区位因素分析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10 点击数:

【地理归纳】地理核心术语,你都掌握了吗?高考地理常见区位因素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推荐关注地理图文

专业高考地理备考

每日更新坚持11年

地理知识集合汇总

描述特征部分

设问类型:

(1)描述说明综述:只答现象或者图中信息

(2)分析 简析:既答现象,也答原因

(3)对比 评价影响:从两方面分析

1 、气候特征(温度、降水特征)(4个)

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是否同期

2、 地形地势特征(4个)

高低、地形、地势、变化

3、 分布特征(5个)

方向多少、最多最少、分布是否均匀、稀疏密集

分布在……地形、沿....分布(河流、海岸、交通线、山脉、边境等)

4 、河流水文特征(7个)

流量、汛期(长短、季节月份、几次、季节变化大小)

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断流、落差流速水能航运

5、 河流水系特征(6个)

流程、支流、流域、地形区、内外流、注入

6、 等值线分布特征(4个)

方向、弯曲、疏密、闭合相交平行

7 、地理位置特征(4个)

半球:东半球或西半球,北半球或南半球

纬度五带:低纬中纬高纬,热带温带寒带

海陆位置:位于某某洋、某某大洲方向

相对位置(如:西安位于秦岭北部、渭河沿岸)

例题:描述钓鱼岛位置特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北温带低纬度,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8、 某事物的发展(变化)特征(3个)

方向多少

变化(时间、空间、类型)

最多最少

人文地理部分

1 、城镇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2方面)

自然:地理位置好(位于……沟通……连接了……)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水源、灾害少

社会:工农业基础好、交通、资源、商贸、历史、政治、军事

2 、城市化的表现、影响,或某事物对城市化影响(3方面)

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地域城市化: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占用原农村土地耕地

产业城市化: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减少

3、 城市或城市群对经济发展的意义(4个)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收就业

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

带动城市化,辐射地区发展

农业人口用地向非农业人口用地转变

4 、农业区位因素条件(3方面)

自然:光照热量降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形(排水条件好)灌溉水源(地下水、河流、湖泊、绿洲、高山冰雪融水);雨热同期、不同期生长期长(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糖分积累

灾害:旱涝灾害 寒潮暴雪低温冻害 病虫害土壤盐渍化风沙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如果答有利,就答自然灾害少)

社会:劳动力(丰富廉价素质高)机械化商品率市场交通地租科技(良种运输技术大棚保鲜冷藏)政策种植历史悠久饮食习惯经验丰富

5、 某作物品质优良原因(如东北水稻、新疆瓜果)

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高,营养丰富

低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光热充足,光照时间长

雨热同期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6、农产品畅销原因(5个)

作物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

具有时间性(反季销售),(海南、热带、南半球的冬季蔬菜瓜果)

产品生态环保绿色无污染

交通运输便利

产品质量轻易保存便于长途运输

7、 工业区位因素条件(2方面)

自然:

地形 水源 资源能源 环境优美(高新技术产业)

社会:

市场 交通信息通达度 科技劳动力 政策 地租 军事国防 工业惯性 家乡偏好 产业协作程度工业基础

8 、工业集聚的原因、影响(3个)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成本

加强企业间交流协作联系

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利:集聚加重环境污染)

9 、工业分散原因(3个)

充分利用各地区优势资源(这里要细答:如发达国家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交通运输物流优势,发展中国家地区:廉价丰富劳动力资源能源市场地租低廉优势)

扩大企业影响力,实现全球战略(如跨国公司)

减少本地区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一般是有污染的工业,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0、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3+2个)

有利:

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居民增收增加就业

促进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发展

不利:

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增加

占用耕地土地资源

11 、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影响(3+1个)

有利:

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促进产业升级 结构调整

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高端先进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不利:

短期内造成经济衰退,人口失业

12 、交通线修建的影响(5+3个)

有利:

完善地区交通网,缩短时空距离,缓解其他线路运输压力

促进经济发展,资源开发

加强与外界交流联系

促进民族团结、国防安全(边疆地区才用)

促进城市、区域发展(如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

不利:

破坏生态环境

不合理施工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破坏当地传统文化独立性

13 、修建交通线自然限制因素(6个)

自然限制:

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云贵、青藏、山区)

地质条件差,有断层、喀斯特地貌广布(云贵、山区)

河流多,河网密集(南方)

生态环境脆弱(青藏、云贵、西北、黄土高原)

多风沙天气,荒漠化严重(西北)

多灾害(南方:气候湿热、腐蚀强、台风、海啸、海水侵蚀,北方:极寒、寒潮暴风雪、冻土,青藏高原:地震、缺氧、冻土、寒冷)

社会经济:

①经济落后,对交通需求量小(决定因素)

②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不足

14 、开辟(北极)海域航线影响(3+2个)

有利:

缩短时空距离,节约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缓解其他航线海运压力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

不利:

破坏污染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减少

15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5个)

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对比:运量、价格、投资、速度、灵活性、安全性、天气限制、地形地质限制、灾害限制、资金技术、国防政策等因素)

16 、港口建港区位因素(7个)

港阔水深,不冻不淤。

(找等深线、结冰期0℃、泥沙淤积)

位于背风处,受风浪台风影响小

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避开断层)

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水运需求量大(决定因素)

港口基础设施完善

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便利(铁路公路管道航空)

17 、机场选址区位因素(6个)

地势平坦开阔,视野好,地势较高利于排水

地质条件好(无断层、喀斯特地貌)

晴天多,雨雾少,逆风

距市区远,受城市影响小

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地铁公路)

经济发达航空需求量大

18 、高铁站(长途客运站)选址区位因素(4个)

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

位于市区郊区(地租低、面积大、避免交通拥堵、促进郊区发展)

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客运需求大

19、 航天卫星发射中心选址(6个)

地形地质

纬度低,地球线速度大,利于卫星发射

某气候、降水少晴天多

远离城市

交通便利

国防政治

20 、核电站选址因素(4个)

远离城市,位置安全影响小

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无断层

临近海洋河流,便于取水冷却

交通便利,临近港口铁路

21、 修建水利工程的影响(4+5个)

有利:

调节河流径流量,缓解下游地区水旱灾害

减少下游泥沙淤积,缓解河床抬高(地上河)

发电航运养殖旅游

调节地区气候,增加降水减小温差

不利:

不合理施工诱发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

淹没上游土地耕地,造成移民问题

造成动植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进入海洋沙量减少,导致沿海三角洲退化、海水侵蚀陆地加剧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

22、 解决资源或者能源短缺的措施(6个)

加大能源勘探,增加产量

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增加进口,建立能源储备制度

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公民节约意识,减少浪费

23 、开发利用进口某种能源(一般是新能源)的意义(4个)

缓解能源短缺

减轻环境污染,有利环保

促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增收就业

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国家能源安全

24、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建议、规划、怎么办、借鉴、方法都这么答)(10个)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避免浪费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环境治理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培育优良品种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调整农业结构

推动城市化发展

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加工体系

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可再生)

提高产品品质竞争力,扩大营销网络,提高品牌效应

25、 实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6个)

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使用

提高科技水平,减少CO2排放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减少关停高耗能产业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加强能源综合利用,提高废弃回收利用率

加强政府管理,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公民节约意识

26、 物流中心、批发市场、资源交易中心、运输枢纽、中转基地区位(4个)

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某区域中心、与其他地区联系密切、航运线中点)

是某资源的产区,该资源适合某种运输,商品率高

地形平坦面积大,仓储条件好

27、 是否大力发展某事物(发展侧重社会经济,不发展侧重环境保护)

发展(积极意义+有利区位)(2个)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收就业外汇收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保护

不发展(自然+社会经济)(2个)

参照自然地理第29点:五个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竞争力差,浪费土地资源资金劳动力,资金技术不足,距离市场远,市场需求小,不利于运输,交通运输成本高

28 、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5个)

地理位置好,临海

航运条件好,多良港

位于沿海大陆架,地形地质条件好

气候条件好

海洋资源丰富(旅游、渔业、矿产、空间)

29、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5个)

缓解北方北京天津地区缺水情况

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工农业生活用水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调节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温差减小

生物多样性增多,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减轻荒漠化、土地盐渍化

30、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分别具有的优势因素(2方面)

发达地区优势:资金充足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技术管理水平法制完善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物流发达信息通达度好环境优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协作度好

落后地区优势:劳动力丰富廉价能源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地租低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大。

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育种、化肥、农药、机械化、智能化等。

一、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

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生产力水平分布具有一致性,故影响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与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具有相似性。

1 .自然因素

1 )地理位置: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

2 )气候因素:气温、降水适中,居住适宜。

3 )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温带、寒带的人口分布在平原;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

4 )水源因素:靠近河流,饮水、灌溉便利。

2 .社会经济因素

1 )交通:临近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2 )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悠久。

3 )工农业基础(即经济状况):工农业基础好。

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大致不变,但在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如下图所示。

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地形、土壤: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

①平原区位: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农耕,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

②高原区位:热带的高原气候凉爽,便于居住。

③河谷、低地区位:山区的河谷、低地较开阔,气候温和,水源充足。

2.气候:由题中所给信息判读出是什么气候类型,总结出:气候条件优越,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3.河流:由地图判读出该城市临河:

①运输功能:河流汇合处、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便于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河口(入海口),便于江海联运,往往发展成大城市;过河点位置,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人流、物流集散;

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③防卫功能: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等利于安全防卫,如伯尔尼、巴黎等;

生态功能:河网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稀缺资源,同时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如铁矿石兴起的城市,攀枝花、鞍山等;石油兴起的城市,大庆、玉门等;煤炭工业城市,大同、平顶山等;

2.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3.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可生产城市必须的农副产品。

4.其他因素:①政治、宗教、军事中心 ②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三、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对农业有利的区位因素

1.地形:由题目地图判读出:①该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势低平或地势平坦开阔,宜发展耕作业;②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立体农业等。

2.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某种气候类型,结合该气候类型特点作答。

如华北的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

新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宜种棉花和葡萄等。

3.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雪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4.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如东北的黑土、黑钙土。

5.土地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大规模机械耕作;土地租金低。

(二)人文因素————对农业有利的区位因素

1.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2.交通运输:①临近河或湖,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水陆交通便利;②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③距海港近;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3.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

4.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5.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廉价而丰富。

6.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

(三)对农业不利的区位因素

1.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

2.热量、光照、水源、地形、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不足,土壤酸碱度偏高等。

3.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4.虫灾,鼠害等生物灾害。

5.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6.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等。

某区域优势或劣势分析是考试的重点,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举例如下:

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

四、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2.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丰富,水源充足,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

(二)经济因素

1.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接近消费市场,主要指市场指向型工业。

2.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成本低。

3.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廉价且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4.技术(科技、教育):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业。

5.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6.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7.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等),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工业

(三)社会因素

1.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

如为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2.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如“三线”建设。

3.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4.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四)环境因素

1.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2.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污水处理厂宜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等。

3.距离居民区和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4.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宜发展微电子、感光器材等对环境敏感的工业。

五、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地形: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2.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3.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4.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二)经济因素

1.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2.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以减轻对市内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3.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三)社会因素

1.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2.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3.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四)交通线(铁路)的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形:平原限制少,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

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

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2)地质:避开断层

(3)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4)土地(耕地)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5)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长度、投资、施工量

2.社会经济因素:

(1)人口城市分布的需要

(2)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3)资源开发的需要

(4)交通发展的需要

(5)经济发展的需要

注意:交通线的区位分析在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三大因素因素,在微观上考虑的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并从自然条件优势、经济条件和必要性三方面去分析。

(五)航道线的区位因素(水文、水系特征)1.气温:不结冰或结冰时间短,通航时间长

2.降水: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水位高,通航能力强

3.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和缓,通航安全

4.经济:沿途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

(六)管道线的区位因素

管道线总是基于某种物质(液体或气体)的运输而建设的。

1.物质来源地(供的优势:资源丰富)

2.物质目的地(目的优势:市场广阔)

3.沿途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城市的分布)

4.沿途的自然状况(气候、地形、地质等)

六、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1)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流速平缓,便于航行和停泊。

(2)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为港口的设备、建筑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拓展空间。

(3)避风港湾: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避风浪。

2.社会经济条件

(1)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2)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

(3)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在具体选址时应考虑以下方面:①有平坦开阔的空间,尽量节省建设成本;②既要保证车站与城市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乡结合部;③汽车站要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应布置在交通干线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以便于客、货的集散和转乘。

④市内马路两侧的公交车站要相互错开,避免造成人员拥挤,阻塞交通。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1)面积宽广,价格低廉

(2)地形:平坦开阔、无高大建筑物,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3)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4)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少;跑道与盛行风向平行以便于飞机逆风起降。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因占地面积大,噪声大,应位于城市郊区,但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联系。

经济:当地经济发达

七、商业的区位分析

(一)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1.市场最优原则:城市几何中心,消费者集中,商业活动范围广,一般以零售为主。

2.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利于商品集散,一般以批发为主。

(二)商业小区的区位

便民最优原则:商业小区,一般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方便居民购物和提供劳务服务。

(三)商业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即服务区)

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即: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经济腹地广阔而发达

④城市经济贸易发达

八、旅游业区位分析

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

1.旅游者:主体,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旅游资源:客体 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1)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旅游资源质量:必须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②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集群状况好。

③地域组合状况:地域组合好。

(2)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

①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②经济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

(3)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

(1)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2)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3)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九、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1.水量: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主要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具体应由图中河流的位置判读)。

2.落差: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主要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3.开发条件:与地质、地貌有关。

在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主要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

十、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防止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

3.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减少移民等搬迁量。

十一、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1)地理位置:海拔高,纬度低,离赤道越近,既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以缩短从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载,如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

(2)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3)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2.人文因素

(1)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安全性更高

(2)交通较为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有较为便利的交通;

(3)国防安全:如西昌地处大凉山腹地,地形隐蔽;

(4)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5)科技力量雄厚

十二、卫星着陆场的区位分析

1.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2.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3.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十三、海洋资源的区位分析

(一)渔场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营养盐类丰富,饵料比较丰富

4.温带海域,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饵料比较丰富

(二)盐场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地形条件:有适宜晒盐的海滩——平坦开阔、泥质海滩

2.气候条件:有适宜晒盐的天气——气温较高、晴日较多

3.盐场最好布局在海水盐度较高的海区附近。

(三)水产业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水域面积广阔

2.气候温和湿润

3.劳力资源丰富

4.交通运输便利

5.消费市场广阔

6.生产技术水平高

7.有饮食偏好等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 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

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