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劳弗高地战役的战前背景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争夺高地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简介:在1945年4月9日,加里宁格勒落入苏军手中,这令由康斯坦丁·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能移向奥德河东岸。

在4月的前二个礼拜,苏军做了一次二战以来最快的调动,白俄

【千问解读】

在1945年4月9日,加里宁格勒落入苏军手中,这令由康斯坦丁·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能移向奥德河东岸。

在4月的前二个礼拜,苏军做了一次二战以来最快的调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接替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奥德河下游斯科特到波罗的海的防务,这使得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得以专心负责南半部的攻势。

在另一端,苏联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伊万·指挥下,将部队自上西里西亚西北方移至尼斯河。

这3个苏军集团共集结了250万人、6,250辆坦克、7,500架飞机、41,600门大炮或迫击炮、3,255台喀秋莎火箭炮、以及95,383部车辆。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拥有9个正规军团和2个坦克军团包括77个步兵师、2个骑兵、5个坦克和2个机械化军,8个炮兵及1个亲卫迫击炮师,以及1个混合炮兵和火箭发射器旅。

该方面军有3,059辆坦克及自行火炮,及18,934门火炮及迫击炮。

11个军团中的8个被部署在奥德河沿岸。

在北方,第61军团和波兰第1军团控制了从施韦特至与菲诺运河会合处沿河岸。

在奥得河畔科斯琴的苏军桥头堡,第47军团、第3突击军团、第5突击军团和第8亲卫军团被集中参加进攻。

第69军团和第33军团掩护向南至固本的河岸沿线。

第2亲卫坦克军团、第3军团及第1亲卫坦克军团版作为预备队。

第5突击和第8亲卫军团需直接面对敌军最强的防御区,在这里柏林高速公路通过该高地。

德国第9军团防守从菲诺运河至固本的战线,其中包括施劳弗高地。

它拥有14个师及法兰克福要塞、587辆坦克(512辆可以操作、55辆被修理中、20辆被运送途中)、2,625门火炮(包括695门高射炮)。

再往南的战线由德国第4装甲军团防守,以对付乌克兰第1方面军。

哥特哈德·将军在1945年3月20日取代指挥维斯瓦河集团军。

海因里希是德军中其中一位最好的防守战术专家。

他正确地预言,苏联的重点进攻将集中渡过奥德河和沿施劳弗高地的东-西高速公路。

他决定只以小规模前哨战作为屏幕以防守河岸。

相反集中防守施劳弗高地,是奥德河高大约48米的高地及此处能眺望该河流而高速公路在此通过。

他把在其他地区的兵力抽调至该高地。

在奥德河的洪氾区因春季溶雪而饱和;德军工兵从上游水库放水,把平原变成了一片沼泽。

在这背后他们建立了3道防线,延伸回柏林。

最后一道防线是“沃坦”线,在前线背后10至15英里。

这道防线包括反坦克壕沟、反坦克炮阵地、广泛系列的战壕和碉堡。

朱可夫元帅,斯大林最信任的副手,被指定为征服柏林行动的指挥者。

在忠诚、成功的完成了无数任务后,这位以攻击迅猛见长的元帅接手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

这支部队被部署在奥得河沿岸,距柏林约有50多公里。

无数火炮、坦克、飞机、和步兵被补充进这支部队,看上去它似乎能不费荡平柏林的抵抗。

不仅如此,斯大林在几星期前还给朱可夫的进攻加了一道保险。

他改变了先前的计划,命令南方的科涅夫元帅,以及他麾下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北上,支援朱可夫。

这道命令的目的很明显:斯大林希望尽快攻下柏林。

但是,在这场向柏林的冲刺竞赛中,科涅夫有一个相当大的劣势:他离柏林太远了。

挡在朱可夫面前的是德国维斯图拉集团军群,由海因里希上将指挥。

在当年三月底,他接替了希姆莱的职务,负责指挥该部,同时也接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挡住俄军向柏林进军的脚步。

同时,曼陀菲尔将军麾下的第三装甲军团被部署在北方,布施将军指挥的第九军团在南方,以此支援海因里希,防御朱可夫的进攻。

不过这些德国部队的战斗力都不强。

士兵们早已精疲力竭,战斗序列中充斥着匆忙拼凑起来的新兵蛋子们,不仅训练欠缺,装备也不足。

而补充上来的国民突击队的战斗力就更别提了。

一言以蔽之,海因里希的部队看上去甚至不具备稍稍把苏军阻挡一下的能力。

但是,海因里希本人可能是二战中最优秀的防御专家。

长期以来,他就拥有着能够把防御战组织的固如金汤一般的美誉。

在莫斯科战役期间,他曾指挥过德军第四军团,该军在苏联1941—42年的冬季攻势中成功阻挡了苏军的反攻。

在后来的两年中,他经历了无数重要的战役。

一次又一次,苏联人都试图在他的防线上打出缺口,但每次都碰的。

在苏联1944年的秋季攻势中,海因里希麾下的第一装甲军团顽强的拖住了敌人,直到德军能在后方建立稳固的战线后才撤退。

还有一件事要说明。

海因里希从来都不是元首面前的红人,所以他的部队也就从来没有得到过慷慨的补充。

而海因里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奋战至今。

一切又重演了。

元首的战略目标在别处。

之前,德军对1944年西线突出部战役的总结是:战役的失败是因为部队缺乏油料补给。

从那以后元首就认定夺回匈牙利珍贵的石油资源才是头等大事。

3月时,元首将最后一批装甲预备队用在了一次力图夺回匈牙利油田的努力上,不幸,这次尝试失败了。

即便如此,元首仍然认为来自南方的威胁大于东方。

无论将军们如何劝说他,元首仍固执己见。

最后,元首把剩下为数不多的预备队配属给了费迪南德·舍纳尔元帅的部队,海因里希的南线友军。

舍纳尔负责指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负责防御科涅夫元帅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

这正中苏联人下怀。

他们希望科涅夫的活跃能把德国人吸引到南方来,从而使通往柏林的大门洞开。

很明显,元首上钩了,这使得海因里希面临了更大的难题。

他面临着无兵可用的困境。

不过,这难题也是过去四年海因里希在东线一直面对着的老问题,早就习惯了。

为此,他做好了准备。

海因里希坚定地相信纵深防御的重要性,当他的部队和敌人接触前,他就命令他们在后方建立好通讯线和防线。

这样,他就可以自如的调动部队,随时可以把较为安静的区域里的部队调往战况激烈的位置。

同时,还可以保证部队在即将被敌人压倒前,把他们及时撤出战场,在第二条防线以逸待劳。

不过,这样做风险也很大。

海因里希倾向于削弱次要地区的防御以加强主要战区的防御,但这样做等于使得次要地区完全不设防。

不过,鉴于海因里希手下的部队数量少的可怜,这是抵消苏军在主攻方向上数量优势的唯一方法。

同时,海因里希对侦查的重视也是他这样做的原因。

通过对情报的分析,他可以及时掌握战场的全貌,推算出敌军进攻的重心,进而可以毫不犹豫地削弱部分地区的防御以加强主阵地。

通过分析情报,海因里希还可以计算出苏军进攻和炮火支援的准确时机,借此掐准时间命令主力撤出一线阵地,进入第二防线(主要防线)进行防御。

在这方面上他从来没失过手。

苏联人进攻的重心就位于施劳弗高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五代十国时期战役:幽州之战的背景及结果

是指乾化元年(911)至三年,占据河东的晋王攻取幽州(今北京)地区,灭亡大燕的一场战役。

背景 幽州,是河北地区之一。

后梁开平元年 (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

先威迫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等镇推其为盟主,继又求得梁太祖授其为河北采访使。

他囚杀谏臣,不听劝阻,借受封之机称帝,国号大燕。

乾化元年十一月,发兵2万进攻义武镇所属容城(今河北容城西北)。

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李存勖告急。

晋与燕接界,李存勖深感刘守光为心腹之患,采纳诸将先取幽州再攻后梁的建议,即派蕃汉马步总管领兵救援。

经过 后梁开国之初,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独据幽州,乘后梁与晋争夺河北之际,自称为帝,建国号大燕。

旋出兵河北,与晋发生争斗。

乾化元年十一月,燕军2万兵出幽州南下攻容城(今河北容城北),易定节度使王处直向晋求援。

三月一日,周德威攻取卢台军(今河北宁河县),二十一日,晋将刘光浚又攻克古北口,燕居庸关使胡令圭等投降。

至此,幽州关内州县多为晋军所攻占。

燕王刘守光见幽州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遂令大将元行钦率领7000,牧马山北,招募山北军队,以接应契丹;又任命骑兵将领高行珪为武州(今河北宣化)刺史,拟为外援,以保幽州。

晋将奉命分兵巡行攻克山后八军;继又将燕将元行钦追至广边军(河北怀来县北),先后历经八次交战,元行钦屡遭挫败,被迫投降。

不久,李嗣源又攻取儒州(今河北延庆县)。

至此,燕之山后各州亦尽为晋军所占据。

四月二十七日,晋将刘光溶攻占平州(河北卢龙县),燕刺史张在吉被俘。

五月又攻取营州(河北迁安县西),刺史杨靖降晋。

六月初一日,晋王派监军张承业到幽州与周德威商议进取幽州事宜。

刘守光派使者去晋营拜见张承业,请求献城投降,未予答应。

九月,刘守光领兵乘夜出幽州,夺取顺州;十月初一日,又率众5000夜出幽州,拟往檀州,打通北走契丹的通道。

初二日,周德威由涿州领兵出击,大破燕军,俘大将李刘等850人,马150匹,刘守光仅带领百余骑兵逃回幽州,其将士见大势已去,降晋者接连不断。

刘守光困守孤城,一筹莫展,向契丹求援,契丹以其言而无信,不救;多次向晋求降,晋疑他欺诈而不许。

五月,刘守光命将士万余出战,在幽州城东南龙头岗,与周德威部激战两日,主将被擒,3000人被歼,士气大丧。

三年正月,周德威率军攻占州(今河北顺义县),又克安远军(今河北蓟县),迫使燕守将成行言等人投降。

二月二十三日,晋副将李存晖攻克檀州(今河北密云县),刺史陈确降晋。

十一月,晋王任命监军张承业代理主持军府事务,自己亲住幽州,单骑到城下要刘守光出城相见。

刘守光推拖不出。

是月二十四日,李存勖统率诸军从四面同时发起进攻,梯车并进,夺取幽州城。

擒获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

刘守光带着妻儿出逃,十二月,刘守光等逃至燕乐(今河北密云县东70里),被田父张师造人捉拿送往晋营。

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自乾宁二年(895年),依赖之力幽州十九年,终为李存勖所灭。

十二月,晋王李存勖派藩汉马步总管周德威领兵3万攻燕以救易、定。

二年正月,周德威部直抵幽州外城,刘守光闭让拒守,派人向后梁求援。

后梁军遭晋、赵联军阻击,被迫南返。

结果 十一月,刘守光率亲军2万攻隶属义武镇之容城(今河北容城北),王处直告急于晋。

晋王深知欲灭后梁必先除燕,遂决定出兵攻取幽州。

十二月,晋王遣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率兵3万出代州(今山西代县)东进,经飞狐(今河北涞源),与部将王德明、王处直部将程岩会攻幽;又命忻州刺史李存审进屯赵州(今赵县),以阻后梁援军。

二年正月,三镇兵会于易水(易县南),合军北进,攻克祁沟关(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迫降涿州,进逼幽州。

刘守光见势退守幽州城,并求救于后梁。

朱晃(即)与晋王李存勖有世仇,决计出兵救燕。

二:月初一,命杨师厚为都招讨使、李周彝为副,率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河阳(今孟县南)兵趋镇州(今河北正定);令贺德伦为招讨应援使、袁象先为副,率青州(今属山东)、郓州(今东平西北)兵趋定州(今属河北);亲率洛阳(今属河南)兵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

二十六日,后梁军分兵北进。

杨师厚部进围枣强(今枣强东);贺德伦部进围蓨县(今景县);朱温率军驰进,于三月初二进至观津(今武邑东南)东南之青山,猝遇晋王军数百侦骑,以为晋大军至,急引兵南趋枣强与杨师厚会合。

初五,拔枣强,继引兵5万助攻蓨县。

时晋将李存审急遣史建瑭等率800骑出赵州,扼守下博桥(武邑西北漳水上),阻击后梁军。

初八,史建瑭率600骑乔装后梁军趋蓨县,乘日暮奇袭后梁营,诈称晋王军大至。

朱晃不辨虚实,惊慌失措,焚营边夜南遁,并羞愧成疾。

六月,被其次子朱友珪所杀。

后梁内乱,无暇北顾,致燕失援。

周德威集兵攻幽州月余不克,为防燕属州县赴援,决定先取外围,孤立幽州。

遂遣裨将李存晖等率部分兵力攻瓦桥关(今雄县),取莫州(今任丘北鄚州镇):自率军继攻幽州,并请晋王增兵。

四月,晋王遣李存审率骑兵援周德威,同时命李嗣源攻瀛州(今河间)。

五月,刘守光遣骁将单廷珪领精兵万余迎战周德威军,于龙头岗(今北京东南)大败被擒,损兵3000,余众退回城内。

随后,周德威与诸将分路在幽州外围转战,连战皆捷,至三年三月,尽得顺、檀、儒州(今北京顺义、密云、延庆)及古北口(今密云东北)、居庸关(今昌平西北)等地。

刘守光见幽州日趋孤立,向契丹求援,遣大将元行钦率7000骑赴山北(今军都山北)募兵,并接应契丹军;命骁将高行珪任武州刺史为外援。

不久,晋王军分兵攻破燕属山后诸州军,高行珪以武州城(今河北宣化)降。

幽州陷入重围。

四月,周德威率军进逼幽州南门,刘守光请和未允。

六月,晋王军攻幽州诸城门未克。

十月初一,刘守光率骑兵500,步军5000,夜出突围北逃,将入檀州,被周德威军追及战败,仅以百骑沿山谷逃回幽州城。

十一月二十三日,晋王亲抵幽州。

翌日,督诸军攻城,城破,刘守光潜逃,不久被擒杀,燕亡。

此战,李存勖以、各个击破之策,先攻取外围诸州,使幽州陷于绝境,尔后集兵猛攻,破城灭燕 经过此战,河北之地大都归属于晋,为晋南下灭后梁奠定了基础。

随机文章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宇宙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霍金说掉进黑洞不会死会进入另一个宇宙美国无龙脉为什么发达,美国东大龙脉横跨半个地球促使美国发达黄皮子真有这么邪门么,能够附身人体做善事/也能够附身人体报仇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伏尔泰揭露事物的两面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陶顿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1461年3月29日,决定英格兰命运的时刻,终于到来。

双方几乎是同时出动,朝着对手的营地前进。

兰开斯特王朝一边的总指挥,是年轻的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

他的部队经过了沿途的搜罗和四处的征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号称多达20万人。

实际上,兰开斯特军的数量不会超过3万5千,但已经多于约克军。

同样,虽然约克军也号称有20万军队,但实际兵力在30000人左右。

全英格兰五分之三的贵族,在当天出现于陶顿的战场上。

上午9点,英国本土诡异多变的天气开始发作,漫天大雪伴随着强风肆虐整个战场。

飞扬的雪花,很快形成厚厚的积雪,使得双方的视线都变得模糊不堪。

萨默塞特率领兰开斯特主力部队,位于全军的中央阵线。

右翼部队由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指挥,他同样和约克家族有着杀父之仇。

在左翼,指挥官是艾克塞斯公爵亨利·霍兰德,他的家族一直是兰开斯特阵营的死忠。

整个兰开斯特大军背靠着身后的山坡,同时利用两侧隆起的山地作为侧翼屏障。

每个分队身后都部署有一支预备队,全军的最后面还有一支总预备队。

萨默塞特还派出了一支骑兵部队,埋伏在了右翼远方的山地林间。

指挥这支骑兵部队的是鲁斯领主,他曾经在杀死老约克公爵的战斗中指挥骑兵突袭。

对面的约克军则处于缺兵少将的状态。

不仅因为他们可以动员的力量少于兰开斯特家族,还因为在东部征兵的诺福克公爵,仍在赶来参战的路上。

他手里的5000军队,爱德华当下是用不上了。

25000名约克士兵,只能背靠南面的山地,拉长阵线,与对面的敌军保持一致。

尽管在部队的纵深上不如兰开斯特军队,还是在第一线的身后都部署了预备队。

爱德华亲自指挥着中路的主力。

足智多谋的沃里克伯爵指挥着左翼。

身经百战的富康伯格,负责指挥约克军的右翼,进攻将首先由他指挥的分队进行。

两支军队在大雪中逐渐靠近,形式对于约克一方来说却是稍稍有利。

因为强风主要从南面吹向北方,他们正好处于顺风位置。

富康伯格首先展开了试探性攻击,下令弓箭手部队前出。

在通常作战的射程外,先释放一轮弓箭。

结果弓箭借着劲风,直接落入了兰开斯特人的队列。

被大风暴雪吹的睁不开眼的兰开斯特军,在一片杂乱无序中射出了自己手里的箭。

接着,恐惧感从左翼蔓延到了全军,其他分队也跟着不明就里的开始射击。

然而和约克人的重型箭矢相比,财力不足却又要短期内大力扩军的兰开斯特人,给弓箭手装备的都是轻型箭矢。

在逆风情况下,由于自身重量不足,射程大受影响,这些箭都落在了50码之内的地上。

富康伯格已经让自己的弓箭手退回原先的位置。

约克全军都没有继续射击,静静地目睹对手的箭矢,白白浪费在雪地上。

随着时间的持续,大雪有所缓和,兰开斯特弓箭手的箭矢却也消耗殆尽。

富康伯格看准时机,下令约克右翼部队再次展开攻击。

全队稳步上前,弓箭手在进入射程后张弓射击。

从他的分队开始,约克军队整条战线从右到左依次前进。

他们对面的兰开斯特部队,无论是哪个部分,都因为没有箭矢而成为了站在的活靶子。

在约克人的长弓射杀下,伤亡惨重。

当约克人的箭矢逐渐耗尽,他们已经前进到了距离兰开斯特战线50码的位置。

弓箭手们纷纷捡起前面落在地上的箭矢,再次返还给对手。

不甘心继续的兰开斯特军,忍不住开始了绝命冲锋。

埃塞克斯指挥的兰开斯特左翼,首先冲上去和富康伯格的约克右翼扭。

两伙人用剑、双柄斧和戟对砍,不少人被直接掀翻在地。

萨默塞特指挥的中路接着杀到,他们在近距离内又遭遇了对面长弓火力的一次近距离射击,不少人缺少优质护甲的弓箭手和平民步兵损失很大。

其他人却顾不得帮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了过去,和爱德华分队的士兵混成一团。

兰开斯特一方虽然损失已经远远大于约克军,但因为人数上的优势,还是给约克的阵线造成了巨大冲击。

要不是约克军在之前的弓箭射击中占到太多便宜,他们的战线可能已经被猛攻的兰开斯特人扯裂。

但最为糟糕的还是沃里克的左翼部队。

由于之前的持续前进,他的分队已经离开了原先的位置。

当珀西的兰开斯特右翼部队冲上来与他们肉搏时,埋伏了很久的鲁斯率领兰开斯特骑兵,顺利的从侧后方杀了过来。

在兰开斯特右翼的步骑配合打击下,沃里克的左翼节节败退,一些丧气的士兵甚至已经丢掉武器逃跑,整个分队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爱德华从中路的血腥肉搏战中脱身,迅速带着预备队赶往就要崩溃的左翼。

国王和援军的出现,让渐渐不支的左翼士气大振。

爱德华就这样稳住了局面。

这一路的士兵重新向着西面组成了防御队列。

3小时内,大批带着贵族血统的战士与他们的平民同僚一起血洒战场,血水与汗水的味道混在了一起,在这个空间狭小的地方发酵出令人作呕的战争气息。

双方的体能都已经过了极限,唯有依靠意志力在咬牙坚持。

最终,姗姗来迟的诺福克公爵和他的5000东部援军,突然出现于战场上。

他们沿着伦敦去往北方的罗马大道赶来,进入战场后,直接攻击了兰开斯特左翼部队。

这一重击让后者的意志力彻底崩溃。

接着,连环效应从左到右影响了全军。

兰开斯特军队在一瞬间被击垮了。

他们丢盔卸甲地向后方奔逃,结果又被追兵从身后射来的箭矢击倒。

侥幸逃到北面的残兵,还需要涉水渡过库克河。

结果是下水的逃兵,再次被约克人从高处射下的箭矢击杀。

河面上很快出现了一座可怕的尸体浮桥。

约克人又地一路向北,将留守在营地和约克城里的兰开斯特人也一并杀死。

42名在战场上被俘或者投降的兰开斯特贵族军官,也被约克人处以极刑。

夺回约克城的爱德华,终于见到了父亲和弟弟的头颅。

由于一直悬挂在城头,已经开始腐烂。

这些悬挂首级的位置,全部被兰开斯特家族的战死者替代。

10小时后,陶顿战役的全部战斗才宣告结束。

萨默塞特公爵和艾克塞斯公爵侥幸从乱军中逃脱,追上了由约克郡向北逃跑的亨利六世与安茹的玛格丽特。

一行人直接逃往苏格兰避难。

其余的残存势力,也都纷纷退回了自己在北部和威尔士地区的老巢,无力再战。

两军共有28000人阵亡。

也由于约克家族的胜利而暂时告一段落...... 随机文章历史上真实杨家将的结局惊现2017年广州不明飞行物,小蛮腰和高速路上多地出现咖啡店幻觉使你的眼睛欺骗你,盘点能让人产生错觉的图片探寻美国巨菜谷之谜,大量放射性照射导致蔬菜疯狂生长(辐射变异)蒙娜丽莎的背后骷髅头,纪念丽莎·盖拉尔迪尼逝去的儿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施劳弗高地战役的战前背景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争夺高地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