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岛战役结果简介是怎么回事?克里特岛战役战争评价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0 点击数:
简介:战役结果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历时12天,以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而告终。

在战役中,德军阵亡、失踪约4000人,其中括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伤10000人,共计伤亡1

【千问解读】

战役结果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历时12天,以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而告终。

在战役中,德军阵亡、失踪约4000人,其中括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伤10000人,共计伤亡1.4万人,损失飞机220架,其中运输机179架。

德军唯一的空降师——第7空降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伤亡超过5000人,近全师的四分之三;参战的空降兵共计伤亡650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由于德国空降部队在此次战役中的巨大损失,克里特岛因此被称为“德国伞兵的坟墓”。

克里特岛上的英联邦军队阵亡1700人,伤1.5万人;海军伤亡约2000人,合计约1.8万人。

希腊军队被俘约6000人,伤亡约3000人,合计伤亡近万人。

盟军总伤亡人数约2.8万。

英国海军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航母、3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被击伤。

英军在克里特岛所进行的抵抗实际上挽救了马耳他岛,因为经过克里特岛的战斗,德国已经没有空降部队可以参战了。

战争评价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规模空降战役之一。

德军攻占克里特岛后,其东南欧陆上交通线得到了可靠的保障,控制了爱琴海和地中海东部航线,并使英国丧失了一个地中海内最重要的据点。

此次战役基本上达到了目的。

战役中,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德国空军起了决定性作用,使英国地中海舰队遭受重大损失。

克里特岛抗登陆战役之所以失败,尚有下列因素;英军统帅部不相信德军借助空降兵能攻占如此巨大的海岛;守岛部队没有飞机,也缺少必要数量的坦克、火炮和其他武器装备。

夺占克里特岛之战显示了空降兵作战能力的增长。

同时事实证明,实施这样的战役,如不与其他军种协同,势必遭到重大损失。

因此,夺占该岛之后,德军统帅部再未敢实施类似的大规模空降战役。

在整个克里特岛空降战役中,德军的战略是成功的,攻占了克里特岛有多个战略意义,不但在地中海东部地区有了一个重要的空军和海军基地,而且能牵制南面北非英军军事力量,向东面对中东地区存在着进攻的可能,使得盟军十分担心德国和日本的连接,而最重要的是对德国入侵苏联排除了后顾之忧。

但是从战术上来讲,这次战役却是失败的。

在12天的空降作战中,虽然英军损失15743人,其中亡1742人,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其他舰艇29艘被击沉,包括航空母舰在内10余艘军舰受重创,希军1.4万人被全歼,但是德军损失了1.4万的空降精英部队和170余架运输机,这对于德国的空降部队是毁灭性的,这在德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包括和德国空降兵创始人斯图登特在内的国防统帅部对于空降部队在战争中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导致德军在以后的各种战役中都没有大规模地使用过空降兵。

一、单兵种为主力的战役是不可取的 在这次战役中,虽然有德国的空军和海军力量作为支援,但主要的地面进攻是由空降部队进行的,空降部队由于在地面作战中没有重武器而损伤惨重,1944年盟军发动的为市场花园计划的作战行动在实际进行中与德国人在的做法如出一辙,尽管这次战役的激烈程度和空降规模都比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大得多,结果却比德军在克里特岛战役的损失更为惨重,而且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第聂伯河空降战役中,苏军由空降兵第1、3、5旅临时组成的1个军,在第聂伯河右岸布克林弯曲部夺取利波维罗格、多内、尚德拉、斯捷潘齐、卡涅夫等地域,并予以固守,但由于组织工作的混乱、没有解决好与正面部队的协同问题、得不到正面部队的支援和配合等问题,导致第聂伯河空降战役是一次十分失败的空降作战。

二、空降作战讲究突然性、意外性 在德军准备进攻克里特岛时,英国方面也确定了德国的进攻可能,因为在战略上克里特岛对双方都很重要,德国占领的价值上面已经叙述过了,如果英国守住了克里特岛,将在地中海有着很大的军事打击范围,而且存在着反攻希腊的可能。

然而,德国选择了空降部队作为主力,无论是突然性或意外性都无法达到,许多部队在空中或者刚落地就遭到了猛烈的攻击。

三、空降作战尽可能不要分散空降 在克里特岛空降战役中,德国空降部队多点空降,使得部队无法组成强大的火力,在第一天一个机场都没有夺下,使得山地步兵第5师不能及时运输到前线,以支援空降部队。

其实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应当集中1-2个机场进行突击,一旦第一天就夺得机场,后援部队就能立刻派往前线。

多点进攻若遇到顽强抵抗,不但无法完成目标,而且有被包围消灭的可能。

四、对空降作战不应失去信心 在战争中有失败或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此来否决一个兵种的作用是可悲的。

德国最高统帅部在克里特岛空降战后几乎没有怎么使用过空降战术,这很令人沮丧。

本来对于马耳他岛,德军可以用空降部队结合其他部队进行攻坚战,只要计划完整,空降部队也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但被希特勒否决。

任何兵种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合理的分配运用才是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克里特岛之战继续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德军为此也付出了1/4强的伤亡。

人员损失倒不是最可怕的,真正致命的是这次战斗让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彻底失去了使用伞兵作战的信心,在此之后的两年多时间,这支魔鬼部队就沦落到与普通步兵为伍的尴尬境地。

1943年之后德国伞兵在意大利战场和西线制造了多次表现不俗的防御战。

1944年斯科尔茨率领伞兵解救和1944年5月党卫军500伞兵营突袭铁托的“骑士行动”(Knigth‘s Move,也有译为“跳马行动”,似乎是国际象棋中的术语)两次行动大概就是他们最后的闪耀,但这些只是带有特种战性质小规模伞降作战,与克里特岛的壮观根本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即便有种种不利,但纵观克里特之战,德军的表现仍是可圈可点的。

20日开战之初形势对德军就已极为不利,许多空降点都遭到了预料之外猛烈地面防空火力以及顽强的抵抗,计划中的智取完全变成了强攻,这和德国空降部队在此之前的作战性质完全是不同的。

同时中部大队指挥官尚未到达克里特岛就因事故坠机身亡。

但部队仍然在坚持按计划作战,利用手中弹药并不充沛的轻武器对抗严阵以待的英军,这是和前线替补指挥官的出色表现有很大关系的。

同时,作战部队出色的战术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重要的。

负责空运的部分运输部队显然缺乏组织大规模空运的经验(在当时的技术情况下德军的表现还是相对最好的),空中输送部队的混乱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进攻的难度。

德国战斗机航程短的劣势在这次战斗再次暴露无遗,以至于无法为登陆部队提供全程的空中支援,只好依靠提高出动次数来稍作弥补。

在空对海的作战中,德空军无疑掌握了绝对制空权,重创英国皇家海军,但缺乏大型水面舰艇配合巩固战果,德国空军只要一从天上离开,运输船队就必须冒着被皇家海军发现的危险,小心翼翼地“苟且偷生”。

反观英军,凭借高效的情报机构,在开战之前就已充分掌握德军作战意图,并作了针对性的部署,这在后来的战斗中的确给进攻一方造成了很大麻烦。

英军作为布设阵地的大师和伪装的行家里手,在克里特岛防御阵地的布设也颇有看头,阵地不仅设置巧妙,火力搭配合理,出色的伪装隐藏了自身实力,同时还成功欺骗了德国侦察机,直到德国伞兵降落在克利特岛,才发现自己已深陷重围。

和上述的优势相比,英军的作战能力就丝毫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守岛部队共42640名士兵,即使除去士气低落的10258名希腊士兵不算,也还有32382名英军,这还不算开战后陆续支援的部队。

与其对阵的德军只有22000人,而且没有坦克等重武器。

在这种优势,英军只会消极防守,躲在阵地里坐等德军进攻。

只有22日英军在伊拉科林地区发动了稍微像样的一次反击,结果也仅仅是将德军中部大队从此处切断,而且被切分的中部大队后来仍在坚持战斗,即使是力量稍弱地段的德军也坚守住了阵地。

而在这之前,德军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英军没有趁势发动反击则是最大的失误。

马利姆机场的失守是克里特岛之战的转折点,守备部队在失去联络后,指挥官安德鲁中校的意志就开始发生动摇,最后在当晚就放弃了阵地。

另外,英军的通讯指挥系统也是一个明显的弱点,弗莱博格得到107高地失守的消息时马利姆机场的局势都已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还要提到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建设,作战思想大大落后,对航母的重视不够,在记忆里整个二战中皇家海军成功使用航母的战例,也只有坎宁安指挥的奇袭塔兰托了。

克利特岛之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参战的海上舰队大中型水面舰共计四十余艘,而航母却只有“可畏”号一艘,而且只有4架飞机可以随时升空!作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英军虽徒有强大的舰队,但遇到德国空军的凌厉攻势,也只有做“沉默羔羊”了。

不过皇家海军的组织能力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从敦克尔克、希腊,再到这次的克利特岛,总会有大量部队能从海上撤出,为以后的战斗留下了宝贵的有生力量,不管怎样这也让英国人在每次失败后都有小小的安慰。

在未来的战斗中空降部队仍然是一支可怕的新生力量,但使用问题还是最关键的。

在重要地区猝不及防地部署伞降部队可以大大减少作战难度,但若把一场较大规模的战斗全部交给空降部队来完成,一是难以保证突然性,二是对空中运输和组织能力要求严格,即便是获胜仍会造成重大损失,因为这时拿轻装部队去对付敌方全员装备的地面部队。

后来盟军在“诺曼底战役”中使用伞兵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进攻前事先多次使用欺骗手段直到彻底麻痹德军,实施空降时形成突袭之势,部队投放较为准确,而且作战时间很短,没有出现克里特岛上的长期拉锯战,最重要的是英美伞兵的任务是策应次日的登陆部队,而不是去最后出攻坚。

再后来由马利策划的“”其境遇和“克利特岛之战”在很多方面就有相似之处,战役的成败很大取决于空降部队能否夺取预定目标并在地面部队到达前坚守,但这些伞兵不幸地遇到在当地修整的德国的党卫军装甲师,而且开战当天德军就缴获到了盟军的全部作战计划,进攻方最后以失败告终实属在所难免。

还要值得注意的是海军、空军调同作战的重要性。

一支没有制空权的舰队,纵然你的舰队多么强大,也同样会葬身海底。

同样,单纯依赖空中优势,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取得局部优势,而无法将局部优势转变为全面胜利。

此战中的德英空海大战,德国空军虽出色的取得了制空权,抑制了英国舰队的昼间行动,但只要德国人的飞机一离开,皇家海军仍然是海上的主人,德军最终还是无法充分利用海上交通线大量运送援军和重武器,大大地增加了取胜的难度。

英国海军虽损失惨重,但它的表现还是证明了它的存在意义,尤其是最后的成功撤出,可以说是此役中皇家海军的唯一亮点。

德军虽强大,但它缺乏强大的海军,是跛足巨人,成功仿佛一步之遥,但却遥不可及。

不久后的多线作战注定了德军从此将疲于奔命,难逃悲剧英雄的宿命。

夺取克里特岛,到底能为德国的地中海战场带来什么样的战略优势呢?对此后世曾经有一个大胆的推想。

即在克里特岛取胜后不久,的非洲军成功挫败韦维尔的优势进攻,地中海重要的深水港托布鲁克得到稳固,昔兰尼加也易手德军。

假设,德军经过必要的修整,以克里特岛为基地,继续用同样的战术攻占马耳他岛、塞浦路斯岛。

这时的克里特岛、马耳他岛、塞浦路斯岛一线就形成了一把贯穿地中海的利剑,直插英军的地中海生命线。

而隆美尔需要的补给则会源源不断送到非洲,进而从海上直接威胁到埃及和西亚地区,同时隆美尔的非洲军的攻势,就可以轻易将英军赶出地中海。

土耳其和西亚的叙利亚、伊拉克的亲德势力就会顺利掌权,从而脱离英国的控制。

利用这种优势,最后在西亚地区彻底战胜英军残部将易如反掌,由此德国从波斯湾到北大西洋这一宽广南翼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

即便发动对苏作战,也可以从高加索地区呼应A集团军群的攻势,从南北两线夹击苏军。

另外,从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到黑海和从波斯湾经陆路到里海这两条海上运输线还是苏联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也是未来的对苏战中苏联接受盟国运送物资的重要生命线,封锁此路也是绞杀苏联的重要一招。

实现以上设想至少还需要在地中海投以重兵鏖战一年才可实现,在此之后倘若再着手筹划进攻苏联,即使再弱智也能看得出德国的下一步棋。

继续按上述设想推断,德军毫无突然性的进攻将会迎面遇到再次经过一年宝贵准备时间的苏军,德军就算再加上外高加索的非洲军,也难以取得超越历史上苏德战争的战果。

相反,德军迟到的进攻甚至还会正中斯大林下怀,苏联将在成功瓦解德军攻势后,籍此战争借口实现策划以久的进攻德国、染指欧洲的图谋。

1940年德国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已远远超过西方世界的任何一国,战略变数极大,因此这也是德国对自己的未来最迷惘的一年。

对英国作战有些犹豫不决,直接进攻苏联又有两线作战之患。

最后希特勒在这一年作出了最费解、也是最难以评判的选择。

当德国的战争阴错阳差地进行到1941年,摆在德国面前的选择实际就已很明晰。

要么是采取保守战略,按照上文的构想继续在北非和中东谋求发展直到最终压制英帝国,最后在斯大林苏联的阴影下固守欧陆,如此一来第三帝国倒很有可能象古罗马帝国或那样维持下去。

但这种设想是完全不符合希特勒的性格的,而且也违背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的某些初衷,因此这种设想太过于主观,应该被排除;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沿着1940年所作的战略伪装,继续按计划进攻苏联。

闪击巴尔干实际上是稳固南翼、伪装攻苏兵力调度的之计,而克里特岛则是为未来的战争所作的伏笔,纯属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

因此对于克里特岛后来的使用问题,后世对希特勒的指责完全是没有理由的。

1943年7月17日,希特勒在克里特之战的授勋招待会上,曾对斯图登特说:“克里特之战证明伞兵时代已经结束。

伞兵是一支完全依赖突然性的兵种,但现在这个突然性的因素已不存在。

”希特勒这个悲观的判断就将德国伞兵打入冷宫,断送了这种全新的战法在德军的继续发展,对此希特勒确有难以推卸的责任,而这实际上才是克里特岛之战对德军造成的最直接的损失。

美国作为这场战斗最冷静的旁观者,实际上它们从这次作战中的得到示也是最大的。

美国驻埃及武官邦那·费勒斯少校在他那篇关于克里特岛之战著名的报告的开头,用最美妙的描写为德军的克里特岛之战作了完美的总结。

“戏剧性的克里特作战,谱写了一首战争的史诗。

作战思想大胆新奇,具有很高的想像力。

部队从中欧出发,准确地开进了漏斗型的希腊。

在这里,他们改变形式,协调力量,插上了翅膀。

这次作战具有音乐大师般的音调、旋律、和声,五月二十日和随后的几天里,这支力量飞过天空。

其战斗部队以雷鸣般的渐强音冲入克里特上空遮盖了一切。

空降部队通过空中得到供给和支援的情况下,在敌人面前着陆并将其打败,这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随机文章他们为什么把纽约变成美国的首都?如何分辨明朝的官阶?霍金预言实现过几次,人工智能将慢慢取代人类(地球已经进入慢性死亡)美国大脚怪在哪,传脚长41厘米的传说怪兽喜欢活跃在佛罗里达北极为什么这么冷,太阳光被冰雪反射/冬季没有太阳(原因详解)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岳飞第一次北伐得结果如何是怎么回事?岳飞第一次北伐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攻取郢、随 绍兴四年(1134年)四月十九日,正式出师,自江州向鄂州(治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挺进。

大军从鄂州渡江赴郢州,在江心对幕僚们发誓:“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五月五日,岳家军开到郢州城下。

岳飞绕城察看地形,在攻城之前,命张宪劝伪齐郢州知州荆超投降。

荆超和长寿知县刘楫率一万多人马守城,拒绝投降。

由于后勤供应有困难,岳家军的军粮不过两餐饭,但岳飞却说:“可矣,吾以翌日巳时破贼!”六日黎明,岳家军开始总攻。

荆超投崖自杀,刘楫被活捉后斩首,伪齐守军被杀达七千人。

岳家军随后分兵两路,张宪和徐庆率军往东北去进攻随州,岳飞率主力往西北主攻伪齐大将李成驻守的襄阳府。

李成不战而逃,五月十七日,岳飞占领襄阳。

而另一边,伪齐随州知州王嵩坚守不出,张宪和徐庆连攻数日不果,牛皋自告奋勇,只带三日口粮领兵支援张宪和徐庆。

五月十八日,三日粮食尚未吃完,牛皋便与张宪、徐庆合军攻下随州城。

其时十六岁的岳云使两杆数十斤重的铁锥枪,第一个攻上城头。

五千伪齐军被俘,王嵩被押赴襄阳府处斩。

大战李成 和前一年(1133年)对付李横北伐一样,刘豫急忙调度兵力并请来一部分金兵,加上李成逃到新野的部队,号称三十万大军,集结在邓州东南的新野、龙陂、胡阳、随州的枣阳县以及唐州、邓州一带。

岳飞命令岳家军统制王万和荆南府镇抚使司统制辛太守住清水河,以引诱伪齐军进攻。

但辛太怯战,竟私自逃往峡州宜都县(今湖北枝城市)。

六月五日,王万军与伪齐军交战后,岳飞亲率主力夹攻,击败了李成。

第二天,李成又列阵求战,却犯了在中犯的战术错误,被岳飞看出破绽。

对于王贵、牛皋等将的请战,岳飞说:“且止,此贼屡败吾手,吾意其更事颇多,必差练习,今其疏暗如故。

夫步卒之利在阻险,骑兵之利在平旷;成乃左列骑兵于江岸,右列步卒于平地,虽言有众十万,何能为!”岳飞举鞭对王贵说:“尔以长枪步卒,由成之右击骑兵。

”又对牛皋说:“尔以骑兵,由成之左击步卒。

”和刘邦在彭城之战的败局相似,李成的前列骑兵溃散之后,将后列骑兵挤入水中淹死,军队崩溃一败涂地。

李成一军因此元气大伤,后来再也没能反攻襄阳府。

连下三郡 刘豫不断火急向金国求援,但是完颜兀术刚刚在三月被一军在仙人关杀金坪之战中大败,金军主力损折较大。

又恰逢盛夏,女真人不耐酷热,正在北方避暑。

于是只派了一员史书上未记录姓的、名叫刘合孛堇的二等战将,会合李成,拼凑了陕西和河北伪军数万,在邓州西北扎了三十多个营寨防守。

在进军邓州前,岳飞作了一个多月的准备,其间他曾上奏宋高宗:“臣窃观金贼、刘豫皆有可取之理……攻讨之谋,正不宜缓。

苟岁月迁延,使得修治城壁,添兵聚粮,而后取之,必倍费力。

……如及此时,以精兵二十万直捣中原,恢复故疆,民心效顺,诚易为力。

此则国家长久之策也,在陛下睿断耳。

”宋廷仍然不批准在六郡之外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岳飞派王贵和张宪分别率军从光化路和横林路向邓州挺进。

七月十五日,王贵和张宪两军在邓州城外三十几宋里,同数万伪齐军和金军会战;王万和董先两部突然出现夹击,击败了对手。

金将刘合孛堇只身逃窜。

岳家军俘虏签军将领杨德胜等二百余人,夺取战马二百多匹。

伪齐军高仲退守邓州城。

七月十七日,岳家军攻城,岳云又是第一个登城的勇士,攻下邓州活捉了高仲。

岳飞为避嫌,只报了岳云随州之功,未将邓州之功申报。

事隔一年,宋廷查清此事,方才将岳云升迁武翼郎。

由于岳云勇猛善战,被称为“赢官人”。

七月二十三日,选锋军统制李道攻占唐州。

与此同时,王贵和张宪在唐州以北三十宋里再次击败伪齐军和金军。

同一天,信阳军也被攻下,岳家军俘虏伪齐唐州知州、信阳军知军、通判等官员共五十名。

第二年,宋高宗为此特奖赏李道和崔邦弼金束带各一条。

七月二十六日,的部将郦琼率五千援军赶到,但已经无仗可打。

岳飞特别上奏,要求给这五千人“先次推赏”、“卒使不沾寸赏,恐咈人情”。

战争结果 岳飞的军事任务结束后,就移屯鄂州,自此之后,鄂州便成为岳家军的大本营。

岳飞正式荣获节度使的头衔,成为独当方面的统帅,而岳家军也成为诸军中的重要军队。

因襄阳一带饱经战乱,无法屯驻大军,岳飞于是派遣二千人守襄阳府,一百五十人守郢州,二百人守随州,至于唐州和邓州的守军,又从襄阳府的二千人内分拨。

又命守官在收复地区整治城壁楼橹,修葺防城器械,加强守备;为恢复农业生产,岳飞又大力兴办营田,招徕归业农民,向他们借贷耕牛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未归业前的官、私债负一律免除。

由于努力整顿防务,发展生产,襄汉地区成为岳飞后三次北伐的前沿基地和南宋重要的中线屏障。

伪齐虽然不时派兵袭扰,但无法剥夺岳家军对这个地区的控制权。

直至1141年“”签订,宋高宗和才将唐州和邓州割让给金朝,但其余四郡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为南宋所控制。

战争评价 岳飞收复襄阳六郡,在南宋抗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岳家军从此控扼了长江上游,东可进援淮西,西可联结川陕,北可图复中原,南可屏蔽湖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次北伐不但击破金、齐军,且所占地区得以长久控制,这与岳飞后三次北伐得地复失,或者部分丧失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岳飞北伐两三个月之前,吴玠曾在仙人关之战中大败完颜兀术所率的金军主力。

岳家军在这次北伐中遭逢的对手,是金、齐联军,至于金朝派来的刘合孛堇,尚是个二流角色,从这个角度看,比仙人关之战有所逊色。

然而这次北伐是南宋第一次收复大片失地,其中包括原在李横辖区之外,而由伪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这又是南宋立国以来进行局部反攻的一次大胜利。

宋高宗在接到捷报时,也不无欣喜地说:“朕素闻岳飞行军极有纪律,未知能破敌如此。

”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说:“惟其有纪律,所以能破贼。

若号令不明,士卒不整,方自治不暇,缓急安能成功?” 随机文章细说世界十大名胜古迹,中国长城是太空唯一可见建筑伽马射线暴威力多大,地球会瞬间蒸发/人类或死于伽马射线暴之手外星人保护后代中国人,传盘古女娲均是外星人(原因解析)东道主什么意思?东道主的典故是怎样的?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与世无争诗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陶顿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1461年3月29日,决定英格兰命运的时刻,终于到来。

双方几乎是同时出动,朝着对手的营地前进。

兰开斯特王朝一边的总指挥,是年轻的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

他的部队经过了沿途的搜罗和四处的征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号称多达20万人。

实际上,兰开斯特军的数量不会超过3万5千,但已经多于约克军。

同样,虽然约克军也号称有20万军队,但实际兵力在30000人左右。

全英格兰五分之三的贵族,在当天出现于陶顿的战场上。

上午9点,英国本土诡异多变的天气开始发作,漫天大雪伴随着强风肆虐整个战场。

飞扬的雪花,很快形成厚厚的积雪,使得双方的视线都变得模糊不堪。

萨默塞特率领兰开斯特主力部队,位于全军的中央阵线。

右翼部队由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指挥,他同样和约克家族有着杀父之仇。

在左翼,指挥官是艾克塞斯公爵亨利·霍兰德,他的家族一直是兰开斯特阵营的死忠。

整个兰开斯特大军背靠着身后的山坡,同时利用两侧隆起的山地作为侧翼屏障。

每个分队身后都部署有一支预备队,全军的最后面还有一支总预备队。

萨默塞特还派出了一支骑兵部队,埋伏在了右翼远方的山地林间。

指挥这支骑兵部队的是鲁斯领主,他曾经在杀死老约克公爵的战斗中指挥骑兵突袭。

对面的约克军则处于缺兵少将的状态。

不仅因为他们可以动员的力量少于兰开斯特家族,还因为在东部征兵的诺福克公爵,仍在赶来参战的路上。

他手里的5000军队,爱德华当下是用不上了。

25000名约克士兵,只能背靠南面的山地,拉长阵线,与对面的敌军保持一致。

尽管在部队的纵深上不如兰开斯特军队,还是在第一线的身后都部署了预备队。

爱德华亲自指挥着中路的主力。

足智多谋的沃里克伯爵指挥着左翼。

身经百战的富康伯格,负责指挥约克军的右翼,进攻将首先由他指挥的分队进行。

两支军队在大雪中逐渐靠近,形式对于约克一方来说却是稍稍有利。

因为强风主要从南面吹向北方,他们正好处于顺风位置。

富康伯格首先展开了试探性攻击,下令弓箭手部队前出。

在通常作战的射程外,先释放一轮弓箭。

结果弓箭借着劲风,直接落入了兰开斯特人的队列。

被大风暴雪吹的睁不开眼的兰开斯特军,在一片杂乱无序中射出了自己手里的箭。

接着,恐惧感从左翼蔓延到了全军,其他分队也跟着不明就里的开始射击。

然而和约克人的重型箭矢相比,财力不足却又要短期内大力扩军的兰开斯特人,给弓箭手装备的都是轻型箭矢。

在逆风情况下,由于自身重量不足,射程大受影响,这些箭都落在了50码之内的地上。

富康伯格已经让自己的弓箭手退回原先的位置。

约克全军都没有继续射击,静静地目睹对手的箭矢,白白浪费在雪地上。

随着时间的持续,大雪有所缓和,兰开斯特弓箭手的箭矢却也消耗殆尽。

富康伯格看准时机,下令约克右翼部队再次展开攻击。

全队稳步上前,弓箭手在进入射程后张弓射击。

从他的分队开始,约克军队整条战线从右到左依次前进。

他们对面的兰开斯特部队,无论是哪个部分,都因为没有箭矢而成为了站在的活靶子。

在约克人的长弓射杀下,伤亡惨重。

当约克人的箭矢逐渐耗尽,他们已经前进到了距离兰开斯特战线50码的位置。

弓箭手们纷纷捡起前面落在地上的箭矢,再次返还给对手。

不甘心继续的兰开斯特军,忍不住开始了绝命冲锋。

埃塞克斯指挥的兰开斯特左翼,首先冲上去和富康伯格的约克右翼扭。

两伙人用剑、双柄斧和戟对砍,不少人被直接掀翻在地。

萨默塞特指挥的中路接着杀到,他们在近距离内又遭遇了对面长弓火力的一次近距离射击,不少人缺少优质护甲的弓箭手和平民步兵损失很大。

其他人却顾不得帮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了过去,和爱德华分队的士兵混成一团。

兰开斯特一方虽然损失已经远远大于约克军,但因为人数上的优势,还是给约克的阵线造成了巨大冲击。

要不是约克军在之前的弓箭射击中占到太多便宜,他们的战线可能已经被猛攻的兰开斯特人扯裂。

但最为糟糕的还是沃里克的左翼部队。

由于之前的持续前进,他的分队已经离开了原先的位置。

当珀西的兰开斯特右翼部队冲上来与他们肉搏时,埋伏了很久的鲁斯率领兰开斯特骑兵,顺利的从侧后方杀了过来。

在兰开斯特右翼的步骑配合打击下,沃里克的左翼节节败退,一些丧气的士兵甚至已经丢掉武器逃跑,整个分队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爱德华从中路的血腥肉搏战中脱身,迅速带着预备队赶往就要崩溃的左翼。

国王和援军的出现,让渐渐不支的左翼士气大振。

爱德华就这样稳住了局面。

这一路的士兵重新向着西面组成了防御队列。

3小时内,大批带着贵族血统的战士与他们的平民同僚一起血洒战场,血水与汗水的味道混在了一起,在这个空间狭小的地方发酵出令人作呕的战争气息。

双方的体能都已经过了极限,唯有依靠意志力在咬牙坚持。

最终,姗姗来迟的诺福克公爵和他的5000东部援军,突然出现于战场上。

他们沿着伦敦去往北方的罗马大道赶来,进入战场后,直接攻击了兰开斯特左翼部队。

这一重击让后者的意志力彻底崩溃。

接着,连环效应从左到右影响了全军。

兰开斯特军队在一瞬间被击垮了。

他们丢盔卸甲地向后方奔逃,结果又被追兵从身后射来的箭矢击倒。

侥幸逃到北面的残兵,还需要涉水渡过库克河。

结果是下水的逃兵,再次被约克人从高处射下的箭矢击杀。

河面上很快出现了一座可怕的尸体浮桥。

约克人又地一路向北,将留守在营地和约克城里的兰开斯特人也一并杀死。

42名在战场上被俘或者投降的兰开斯特贵族军官,也被约克人处以极刑。

夺回约克城的爱德华,终于见到了父亲和弟弟的头颅。

由于一直悬挂在城头,已经开始腐烂。

这些悬挂首级的位置,全部被兰开斯特家族的战死者替代。

10小时后,陶顿战役的全部战斗才宣告结束。

萨默塞特公爵和艾克塞斯公爵侥幸从乱军中逃脱,追上了由约克郡向北逃跑的亨利六世与安茹的玛格丽特。

一行人直接逃往苏格兰避难。

其余的残存势力,也都纷纷退回了自己在北部和威尔士地区的老巢,无力再战。

两军共有28000人阵亡。

也由于约克家族的胜利而暂时告一段落...... 随机文章历史上真实杨家将的结局惊现2017年广州不明飞行物,小蛮腰和高速路上多地出现咖啡店幻觉使你的眼睛欺骗你,盘点能让人产生错觉的图片探寻美国巨菜谷之谜,大量放射性照射导致蔬菜疯狂生长(辐射变异)蒙娜丽莎的背后骷髅头,纪念丽莎·盖拉尔迪尼逝去的儿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克里特岛战役结果简介是怎么回事?克里特岛战役战争评价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