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颜攻取临安之战是怎么回事?宋元鼎革之际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

【千问解读】
至元十年(1273年)元军攻陷襄樊后,右丞相伯颜率水陆大军沿长江顺流东下,。
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军攻打建康,宋朝建康留守赵潽弃城而逃,都统司都统制徐王荣等开城请降,元军兵不血刃,占领建康。
元军进占建康后,伯颜派兵进攻建康周围的重要城镇,随即攻陷镇江,控制了江东地区,建立起稳固的南进基地。
与此同时,为防止两淮宋军南下救援,命率军渡江,进围扬州。
阿术在扬州东南的瓜洲修造楼橹,缮治战具,又在扬州城外围树栅,修筑坚固的堡垒长围,截断了宋军增援部队,又派水师堵截江面,控制了长江天险,断绝了宋军渡江南救临安的通道。
朝廷立国,是以长防线,两淮为藩篱,“重兵皆住扬州,临安倚之为重”。
元军占领建康,进围扬州,攻占两淮,南宋都城临安完全失去了屏障。
元军在建康休整后,,战斗力更加强盛,随时准备攻取临安,处在进攻的有利地位。
在元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主和举棋不定。
虽然朝廷屡次诏令各地宋军入卫临安,终因元军全面进攻,荆湖、川陕战场宋军,两淮宋军被元军阻隔无法渡江赴援,只有郢州(今湖北钟祥县)、江西等将帅和两浙、福建部分湘禁兵到达临安守卫。
但这些小规模增援根本无法扭转整个战争局面。
1275年5月,宋廷命主战派张世杰率军出击元军外围防线,没能打通。
6月,淮东制置使命姜才等打通援救扬州的通道,两军在扬子桥激战,宋军死伤万余人,姜才只带数骑逃回扬州。
为确保临安,宋廷组织焦山之战。
张世杰约殿前都指挥使张彦率兵出镇江,以图控制长江南岸,扬州李庭芝出兵瓜洲,从江北配合,自己率水师陈兵镇江以东的焦山江面,约定三路俱进,与元军决战。
但扬州宋军没有按时赶到,镇江张彦拒不发兵,使张世杰孤军深入。
元将阿术、阿塔海、张弘范等在石公山居高临下指挥战斗,命万户刘深沿长江北岸绕至宋军背后,董文炳、刘国杰从焦山左右两边进击,万户忽刺直冲宋军大阵。
元军乘风放火箭,宋船纷纷起火,阵势顿时大乱,宋师,损失战舰700余艘。
焦山之败,宋朝军队损失殆尽,朝廷或主议和,或主南逃,分崩离析,一筹莫展,南宋灭亡指日可待了。
至元十二年(1275年)七月,忽必烈最后下定灭宋决心,命伯颜率领元军直逼临安。
伯颜受命后,召集攻宋将帅部署方略,确定了“分诸军为三道,会于临安”的作战部署。
这年十一月,伯颜分兵三路会攻临安,西路由参政阿刺罕,四万户总管奥鲁赤率领蒙古骑兵出建康,向溧阳、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县东南)进军;东路由参政董文炳、万户张弘范、都统范文虎率水师沿江人海,向海盐、澉浦(今浙江海盐县南)进军;中路伯颜带领诸军,率水陆两军出镇江,向常州、平江(今江苏苏州市)进军。
西路军主帅阿刺罕率军南下,直趋溧阳,遭到南宋守军的抵抗,结果宋军损兵折将,残黼撤。
元军乘胜追击,在溧阳西南银林东坝再次打败宋军。
元军在追击途中受到南宋援军的阻击,双方展开激战,后来元军派蒙古骑兵冲杀,宋军抵挡不住,突围南逃。
溧阳之战,宋军损失将校70余人,士卒近2万人,伤亡惨重。
西路军于十一月下旬逼近建康通往临安的要隘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县东南),南宋守将张濡率兵北上阻击元军,与元军骑兵交战。
宋军虽是,但只有数千人,而且都是步兵,虽然奋勇冲杀,但却难以阻挡强大的蒙古骑兵,终于被击溃,主将张濡被杀,士兵死伤2000余人,元军控制了临安的北大门。
中路军伯颜率兵进攻常州,常州是拱卫临安的前阵,是元军整个攻取临安计划的关键,伯颜派兵击溃宋增援部队后,亲自指挥攻城。
元军在城南筑高台,把炮放在台上向城内猛轰,又用火箭射入城中,常州城内一片火海。
伯颜命元军架云梯、绳桥攻城,元军攻入城内。
常州守将姚岩率将士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没有外援而失败。
姚岩、王安节等阵亡,僧人万安、莫谦之长老率僧兵赴援,500名僧兵全部战死。
伯颜下令屠城,只有7人幸免于难。
常州之战是中最悲壮的一役,影响很大。
至元十二年(1275年)冬,正当常州军民艰苦抗敌之际,宋廷派张全率2000余人由淮入援常州,文天祥也派部将尹玉率兵协同赴援。
伯颜得报后,命怀都、王良臣领兵在五牧(今江苏常州东南)阻击宋军。
战争开始后,文天祥部将麻士龙与元军交战,由于张全按兵不救,麻士龙战死。
在元军攻击下,张全退到五牧,文天祥部将朱华奋起抗击,挡住了元军。
尹玉指挥宋军与元军决战,元军损失惨重。
元将王良臣配合怀都水陆夹击宋军,宋将张全始终按兵不动,尹玉失败,溃军南逃,尹玉力战被俘,为元军所杀,所部将士大部分战死。
张全见大势已去,率军逃离五牧,致使救援失败,没能解常州之围。
伯颜攻破常州后,派都元帅阉里帖木儿,万户怀都率兵攻无锡、平江,在元军大兵压境下,两地宋军投降元军。
东路水军以范文虎为先锋,顺江东进,由于长江两岸已无宋军把守,元军进军顺利。
当时长江口活跃着一支由贫苦渔民组成的水军,由朱清、张碹率领,不受宋朝管辖。
元军主帅董文炳认为可以利用这支力量,便招降了这支海上武装,朱、张二人带领人马和海船随元军南下攻取临安,增强了元军海战能力。
东路军出长江口后沿海而下,十二月逼近钱塘江口,从海道包围了临安。
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二月,元朝三路大军进逼临安,随时准备攻占临安。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东路军董文炳一部登陆,抵达盐官县(今浙江海宁市),宋守军投降。
董文炳率东路军与中路伯颜大军会师,西路军阿刺罕也率部与中路军会师。
在大军压境形势下,南宋朝廷一片混乱,丞相陈宜中请太皇出海避敌,张世杰、文天祥主张决死一战。
宋廷既没有兵力抵抗,求和又被元军拒绝,于是奉玺书向伯颜请降。
伯颜遣董文炳、吕文焕、范文虎入城安抚百姓,禁止杀掠,封闭仓库,收缴宋廷衮冕、圭璧、仪仗、图籍以及大批财宝、器物,运往大都(今北京市)。
伯颜亲自入临安城安置宋廷人员,把宋帝皇太后以及其他朝官、宫廷人员监护起程,浩浩荡荡北上。
至此,临安被元军攻取,南宋朝廷灭亡。
元灭南宋的临安之战,从建立建康基地到攻取临安,只用了一年时间,从战略来看,元朝采用围困逼降的策略,步步进逼,除武力进攻外,一直遣使招降。
如忽必烈派礼部尚书廉希圣、工部侍郎严忠范到宋朝劝降,伯颜派等人招降。
在南宋朝廷举棋不定之际,伯颜屡次派人劝降,只不过是为稳住宋朝君臣。
元军利用战抚并用策略。
取得了整个战局的主动权。
在战术方面运用得当。
如焦山之战使用两面夹攻,中央突破的方法,把过去蒙古骑兵惯用战法用于水战;五牧之战中打援战成功地阻截了南宋援军,保证了常州之战的胜利。
南宋方面基本上是消极防御战略,和战不定,逐渐失去了抗击元军的有利形势,最后归于失败。
南宋派领导军民在蒙古军队进攻面前英勇抵抗,保卫国土,如常州抗元可歌可泣,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随机文章罗马皇帝:奥勒良Aurelian简介鲨鱼为什么没有肾脏,靠体表排泄氨排泄/嗅觉器官最敏感国外海滩惊现两具美人鱼尸体,如丝般顺滑的头发/魔鬼的样貌赫梯人如何消失的,最早使用生化武器所向披靡最后死于内战揭秘飞机起飞降落为什么会耳鸣,耳内气压和外部不平衡所导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临安公主简介是怎么回事?临安公主是如何死的?她的丈夫是哪位?
这位与诸葛亮共举的文人谋士,同时也展现了大明诸多历史名人。
其中由林韦君所饰的,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公主形象。
临安公主刚出镜,十六七岁,一身邋遢的男装打扮,言行粗俗,滑 不溜丢,整个一个市井无赖形象。
但实际上她是一个秀美的姑娘,更有着一个神秘的身世。
她在市井中长大,但实际上却是流落江湖的女儿, 因为其右肩背上有朱砂似凤凰的胎记,因而称为玉凤公主。
机缘巧合之下,她被马皇后收为义女,取名临安,最后身世揭露,是为临安公主。
临安公主并不是电视剧原创的人物,的确有一个女儿是临安公主。
不过临安公主倒没有电视剧中那样曲折离奇的身世,她是孙贵妃的女儿,是 朱元璋的长公主。
因为她出家的时候,刚刚制定了公主的婚礼制度,因而其结婚仪式极盛。
临安公主于洪武九年,嫁给李祺。
李祺是韩国公的儿子。
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朱元璋打天下时一个极为牛逼的谋士。
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并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主管军队 的物资供应,很受朱元璋的信任。
一直到后来,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前来投靠的时候,多数都是李善长在一旁为朱元璋考校 他们才能的。
而在势力内部各部争斗的时候,也多是李善长从中调解,保证势力团伙的统一性。
李善长的功绩不止在此,他不仅能在朱元璋出征之时,出谋划策,从旁辅助。
同时在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他还能安定民众,将吏顺从,居民安然, 为前线将士运输兵饷、粮饷,从不缺乏。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三年后,授号“开国辅运推诚 守正文臣”,特近、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晋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位极人臣。
可惜的是这位开国元勋,在年老之时,因为精力疲乏不能约束自己的部下,并且多次为自己犯事的亲属求情,因而受到朱元璋冷落。
后来李善长卷入 “案”中,被朱元璋问罪下狱,株连三族,全家七十多口人一并处死。
李家受株连三族之祸,当时驸马李祺因为与临安公主成亲,因而得以幸免。
最后夫妻二人,连其后代一并被流放。
永乐十九年,六十二岁的临安公主 ,闭上了双眼,就此长眠。
临安公主作为公主,最后因为夫家的原因,最后与丈夫一同被流放。
虽然失去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最后还是安详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有家人相 伴,也算是一个较好的结局了。
《》:“临安公主,洪武九年下嫁李祺,韩国公善长子也。
是时始定公主婚礼,先期赐驸马冠诰并朝服,仪从甚盛。
主执妇道甚备。
祺,功臣子 ,帝长婿,颇委任之。
四方水旱,每命祺往振济。
二十三年,善长坐事死。
祺前卒,主至永乐十九年薨。
” 随机文章世界战斗机速度排名,中国歼-20成功进入前三内蒙古4米巨人是真的吗,巨人遗骸发现即被送往秘密基地外道魔像到底在不在月球,最初封印在月球被长门和斑召唤到地球揭秘头有反骨是什么命运,未来不是叛徒就是汉奸(妥妥古代谣言)怀玉公主的历史原型,有孝懿仁皇后和建宁公主影子(虚构人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的影响:该如何评价李渊攻取长安
是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隋都长安(今西安)的作战。
经过激烈战斗,617年十一月初九,部将雷永吉等先登入城,诸军相继到达,攻克了长安。
李渊在长安迎立代王为傀儡,自任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加封唐王,与民约法12条,得到了关中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占领长安后的次年五月,李渊篡隋,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唐,隋朝灭亡。
降为酅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
李渊就是唐高祖。
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
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
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攻克长安,只有短短的五个月时间。
总的形势是隋末农民战争打垮了隋朝统治,牵制了隋军大量兵力,使隋朝统治集团无力西顾,关中空虚,不能和新兴的李渊集团抗衡,这是总的战略形势决定的。
在攻取长安的过程中,李渊父子运用战术巧妙,如与关东李密联合,拖住隋军无暇西顾,入关后立即屯兵潼关,阻住了隋朝援军。
具体战术运用方面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如在攻打河东与进军长安时双管齐下,收效显著。
事实证明,这种部署是成功的,长安失陷以后,屈突通看到隋朝大势已去,开城投降了李渊。
李渊进军途毫无犯,得到了关中地主阶级支持,减少了阻力,因而能够迅速攻占长安,奠定了兴唐基础。
随机文章出身富裕家庭的她,33岁当上护理师,致力改革医病制度,首将统计学用于医学研究上眼看要成功!司马懿营前来一白发老人诸葛亮叹:吾命休矣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杀魏延?因为反骨吗 真相只有「4个字」中国和美国的科技差距,中国正缩短和美国的科技差距(引美嫉妒)美国nasa最新发现血月,超级蓝血月时隔150年再现天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