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长白神韵 探索黑土奥秘(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29 点击数:
简介: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兽之趣”展区。

李 洋摄 工作人员展示黑土标本。

本报记者 李家鼎摄 “蝴蝶谷”展区展示的蝴蝶标本。

李 洋摄 原始牛骨架化石。

李 洋摄 首批国家公园的公布,让各地自然博物馆热度空前。

在吉林省自然博物馆,东北虎标本成为馆内的“明星”展品,不少观众排着长队只为一睹“森林之王”的风采。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暨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

【千问解读】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兽之趣”展区。

李 洋摄

工作人员展示黑土标本。

本报记者 李家鼎摄

“蝴蝶谷”展区展示的蝴蝶标本。

李 洋摄

原始牛骨架化石。

李 洋摄

首批国家公园的公布,让各地自然博物馆热度空前。

在吉林省自然博物馆,东北虎标本成为馆内的“明星”展品,不少观众排着长队只为一睹“森林之王”的风采。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暨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为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始建于1987年,其前身为吉林省博物馆自然部。

2001年,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移交东北师范大学管理,形成“一馆二牌”建制。

独特的吉林地理元素、10万件各类标本、特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自建馆以来,吉林省自然博物馆致力于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以提高公众自然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主旨,着力打造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自然博物馆。

长白山“搬”进博物馆

吉林生态环境优美,首美在长白山。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把长白山“搬”进了馆内,让观众切身感受长白山神韵。

长白山拥有完整的温带山地生态系统,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气候、土壤、植被等都发生明显变化,呈现出从温带到寒带不同的自然景观。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采用仿真模拟技术,将长白山庞大的生态系统微缩到展馆中。

在“山之魂”“林之韵”展区,模拟的垂直景观带有6层楼之高,顺阶直上游林海、观鸟兽,“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沉浸式地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首先进入的是落叶阔叶林区,这里树木参天,森林茂密,白桦与山杨伴生形成独特的景观。

抬头望去,树杈上栖息着两只全身金黄的黑枕黄鹂,仿佛就要一展清亮的歌喉。

林荫下闪现出几只花尾榛鸡的身影。

顺着台阶往上走,一片红松林映入眼帘。

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长白山现有的300多种脊椎动物,绝大部分生活在这一区域。

林中有一只模样呆萌的黑熊,站在树洞旁觅食。

黑熊视力较差,俗称“黑瞎子”,但嗅觉较为灵敏,会游泳,甚至可以横渡急流。

随着“海拔”升高,植被从阔叶林变成针叶林。

耐寒的针叶林四季常青,独特的尖塔形树冠令人称奇。

一只头部细长、背上长满刚硬针毛的野猪,正张嘴露出獠牙,与对面的东北虎对峙。

野猪平时胆小怕人,但防御时却异常凶猛。

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凶猛、谨慎,独来独往,没有固定巢穴。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处长白山支脉老爷岭南部区域,今年10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

与东北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温顺的狍子,它们胆小且生性好奇,一旦受到惊吓便会迅速奔跑逃离,但跑一段后常停下来回头张望。

台阶向上逐渐变陡,在悬崖峭壁间,一道“银河”凌空而下,这就是模拟的长白瀑布。

遥看瀑布,似玉带天坠,蔚为壮观。

再往上走,严酷的自然环境使那些不惧风霜的劲松也销声匿迹,只有一片岳桦林在这里顽强地生存。

在迎风坡上,由于疾风劲吹,岳桦的树干向着背风面倾斜生长,这种独特扭曲的造型,宛如艺术家精心雕塑的作品。

走向“山顶”,视线变得开阔。

矮小的灌木、垫状草本植物和苔藓、地衣交织在一起,形成广阔的地毯式植被。

眺望远处,可以看到长白山天池微缩景观。

天池畔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由于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生长在这里的花朵硕大且色彩艳丽,花期短而集中。

每当花季来临,各色各样的花朵争相绽放,绚丽迷人。

吉林土贴上“身份证”

吉林黑土声名远扬,其实黑土是一个概括性名称,可以细分为多个土壤类别。

吉林省现已探明192种代表性土壤类别。

这些土壤标本齐聚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向人们讲述着吉林大地的沧桑变化。

在博物馆土壤研究室,一袋袋土壤标本依次悬挂排列。

每个袋子上都贴有标签,这是土壤标本的“身份证”,记载着它们的标号、采集年份以及产地的经纬度。

为了采集、整理这些土壤标本,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土壤组工作人员花了6年时间。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博物馆老一代工作者就曾采集过一些代表性土壤标本。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受到当时技术水平限制,采集到的土壤标本无法长期完好保存。

2014年,土壤采集工作再次启动。

经过艰辛的野外采样作业,2019年,工作人员终于将全省192种代表性土壤样本全部集齐。

采集工作结束后,还要进行测量鉴定,将土壤制作成标本,分类保藏、展示。

“进行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大地之母’翻译成土壤学领域的百科全书。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刘宇说。

近年来,东北地区黑土层面临变薄、变瘦的压力。

“希望通过博物馆的展示、介绍,让公众对土壤产生科学的认识,呼吁人们在利用土壤的同时也要进行有效保护。

科学分析研究土壤样本,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也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与吉林自然博物馆深度合作,探索通过研究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监测地区环境变化等课题。

增长知识 亲近自然

“大约170万年前,第四纪更新世开始,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冰天雪地。

这里生活着一群耐寒的哺乳动物,它们多数身披长毛,以适应严寒气候。

”在“化石世界”展区,一群初中生认真听着讲解,饶有兴趣地观察着东北第四纪灭绝动物化石。

眼前这具披毛犀骨架化石,1990年出土于吉林松原,是我国最完整的披毛犀骨架化石之一。

披毛犀头上本来长有2只角,但由于是角质的角,不是骨质的,不能保存下来成为化石。

在它的旁边,是一具吉林乾安出土的原始牛骨架化石。

原始牛生存于距今40万年-1万年的晚更新世。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收藏的这具原始牛化石,是亚洲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牛骨架化石,堪称“镇馆之宝”。

猛犸象是冰河时期的庞然大物,曾广泛分布于包括中国东北在内的北半球寒带地区。

展厅里再现了猛犸象埋藏现场,猛犸象的头骨、门齿、下颌、脊椎等埋藏在土中。

走进“探索之角”,通过观看影像,可以了解大型脊椎动物化石发现、发掘、修复、复原、装架的全过程。

在“蝴蝶谷”展区,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件珍稀蝴蝶标本陈列在环形展墙上,对面的声控幻像仪生动展示着蝴蝶的一生。

从各类蝴蝶的产地、特征,到蝴蝶的身体结构、防御机制等,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小小的蝴蝶身上竟然蕴含了这么多奥秘。

欣赏完蝴蝶标本,还可以参加“蝴蝶探秘”体验活动。

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蝴蝶标本,手绘蝴蝶制成“邮票”,在有趣的活动中增长知识。

“蝴蝶探秘”是吉林省自然博物馆近年来主打的品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探秘自然”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奇趣甲虫”“鸟类野外识别”“植物奥秘”等多个主题活动。

“‘探秘自然’让孩子们在城市里也能近距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馆长王占良介绍,目前,相关研学课程正积极走出展馆、走进校园,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生活,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近年来,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结合自身优势,着力建设“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博物馆还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合作关系,每年联合举办“地球一小时”“世界老虎日”等主题教育活动。

今年“世界老虎日”来临之际,吉林省自然博物馆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带领大家走近博物馆中的老虎,了解关于老虎的知识。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党委副书记李中原说:“未来我馆将继续在科普教育、收藏研究、互动研学等方面下功夫,为公众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提供更好的平台。

举报/反馈

清朝为什么封闭长白山长达200年之久 这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东西呢

还不知道:为什么封闭长白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如今,旅行成为大家最喜欢的休闲方式,一时间很多景点变得人潮涌动。

然而,大家的旅行目的地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欢恬静的森林,有的人喜欢壮阔的瀑布,还有的人喜欢高耸的山峰。

殊不知,我国有一座很有名气的山,因为山中有太多的“宝贝”,从公元1644年到公元1860年被封禁了200多年,这里还被称为中国最“神秘”的山,不禁让大家怀有很多疑虑,这里面到底藏了什么东西? 它就是位于吉林的长白山,也是东北最高的山峰,这里的众多的湖泊和森林都给这个地方带来了很大的人气,旅游价值非常的高,天池也是这里最吸引人的一个景观,很多人们也都想亲眼看看这个自然形成的火山湖是什么样的,游客们都是慕名而来的。

如果你想看天池必须再次爬上长白山,然而还不一定能够看到,因为天池是火山爆发后由雨水、雪水和地下泉水形成的湖。

其次,天池还因崇高的地位而得名,周围环绕着16座山峰,平静而清澈的天池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从天空坠落到这座高大坚硬的山上。

而且长白山的夏天是很舒服的,没有炎炎酷暑,也没有梅雨连绵,温度基本在20℃出头,是一个绝佳的避暑胜地。

然而,这座美丽的大山为什么会被封禁200年呢? 据悉,长白山是满族人的发祥地,在满族人民的心中非常的神圣,而到了清代的时,长白山还被誉为是“神山圣地”。

满清时期皇族对长白山的崇拜达到了一个顶峰,所以就下达了这样的封山禁令,不允许人们进入这个神圣的地方采摘、捕猎,破坏这里的安宁。

而这一个禁令竟然持续了200年,正因为是这样的原因,长白山的环境才得以被保护起来,大量的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植物。

即使现在被开发成了旅游景区,依然有着它原始的样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认为这里之所以被封闭,与这里拥有的大量“财富”有关系。

山中包含的物产非常的丰富,最有名的就是野山参、鹿茸还有松茸,在那个时普通的山参都拥有非常高的价值。

在市面上卖的话也是非常的贵,可能是害怕有些人私自进入这个地方,然后采集一些珍贵的物种,所以才把这个地方“封禁”起来,而且一封就是200多年,但这也只是传说中的一部分,所以就有很多人不信这种说法,总觉得另有原因。

另外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不论是身处哪个朝代,汉族的人口都是毫无疑问都是最多的,这也就导致了当时的女贞族在夺得了政权之后,要赶紧圈出一个地方,好让自己被推翻的时候,能够让自己和自己的族人有一个生活的地方,所以他们当时把长白山封锁了起来并且禁止汉人入内。

关于长白山的历史你还了解多少?看完文章若有想表达的,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孙子兵法》的军队伦理思想源泉,是孙子对时代问题的直接感受与自得

《兵法》,又称《兵法》或《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乐安的将军孙武。

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渊源,要做到有征有信,要有所澄清。

首先是与孙子同时或略早于孙子的,就思想学说的系统性而言,主要是、,因此就渊源而言,主要是指《周易》、《老子》等经典,至于与儒家学派的关系,应该说相互影响的成分比较多。

其次,就先秦时期思想界的整体状况而言,、法家等的思想的成熟皆晚于孙子,比如就属于战国时期人了,法家属于之别子。

第三,先秦时期盛行的某些理论观点、概念是为当时的人共同所持的,只能说是相互影响,只是具体含义因各自的主旨不同而有别,比如说“道”“义”“利”“勇”等。

综言之,《孙子兵法》主要渊源于孙子对时代问题的直接感受与自得,同时也受到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的影响和发,也有来自于《老子》的智慧,特别是《老子》所提供的一些哲学范畴和辩证思维方式。

一、“”的时代问题 1.老子的影响 春秋时代社会“变乱”无序的问题是当时思想家们共同的问题意识,也是他们思考那个时代、试图给时代问题找出路的思想发生域,用的概括性说法,那就是“春秋无义战”。

相较于战国时期的孟子而言,老子、孔子、孙子等对时代问题的感受来得更直接,尽管观察角度各异,根本的应答与解决之道也颇为不同,但战争的论题是谁也绕不开的。

在老子的观察中,时代问题的症结在于上层的胡乱作为和欲望,欲望产生争斗,所以老子开出了无为清静自化的药方,反对一切战争和仁义道德教化,“夫觟美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欲者不处。

” “虽有舟舆,无所陈之。

”要建立起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平社会。

但老子也不得不承认战争的现实,所以老子也提出了“柔弱胜刚强”、“正复为奇”的军事战略原则,基于此,后世也有许多注家把《老子》当兵书看待,如果结合老子所处的时代来看,“反战”与致胜之道并不矛盾。

2.孔子的角度 在孔子的观察中,时代的错乱表现为“礼乐崩坏”。

按周制,“礼乐征伐”的权力在周天子手中,可随着周室衰微,礼乐制度失去了约束力,诸侯、大夫的礼制已经乱了。

“征伐”也只有象征意义,失去作为,而诸侯“问鼎”的冲动和彼此的争霸,把这套礼乐文明冲击得。

所以,孔子认为时代之坏在于礼乐的崩坏,救世之道在于恢复周礼、教化人心、重建人伦秩序。

《孙子兵法》就产生在那个“无义战”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战乱与权力更替的时代,“《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

” 从《孙子兵法》中,尽管我们不能看到孙子对战地实景的具体描绘,但我们可以隐约看到“破国”、“破城”的惨烈和“五事七计”中所需要的巨额军事耗费,所以孙子才会提出“上兵伐谋”、“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观点。

所以孙子从伦理角度对战争的反思与总结,才会显得如此鲜明而强烈,全著充满了对世事民生的伦理关怀。

具体就时代问题的发生域而言,孙子所在的齐地、吴地可谓首当其冲。

春秋时期最早的霸业就出现在齐国,襄助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孔子称其曰“仁”。

管仲的作为触发了孙子的思考与实践。

齐地的地域军事文化传统由来已久,从姜太公吕望受封齐地,到管仲相齐,浓厚的地域军事文化环境与时代问题相结合,催助了《孙子兵法》兵学的系统集成。

二、《周易》开启的对战争的伦理反思 1.思想的源头 《易经》中包含丰富的军事思想,特别是其中的坤卦、师卦、萃卦,对军事、战争有着鲜明的伦理态度,开启了中华文明对战争的伦理反思,给后来者确立了一个伦理文明的高度,《孙子兵法》直接继承了这一思考方向。

《周易》是《易经》和《易传》的合称,被认为是各门学科的发展源头,古代兵学也居其中。

它被儒家奉为经典,主要内容多涉及普通大众的生活,与其他典籍最大的区别并不是文字佶屈聱牙、文意艰深晦涩,而是它通过语言来描述图案,具有“意象”思维。

曹魏时期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这种结构体式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孙子尤为明显。

孙子继承了《周易》的意思表达方式,摒弃了叙事和对话的文学体例,建立了一套独有的源于《周易》的概念体系,“一是重要概念取自《周易》,二是概念构成源于《周易》,三是概念体系依据《周易》。

” 而最为宝贵的是,《周易》开启了从伦理角度认识和反思战争的优良传统,所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兵凶战危有深刻的体验和反思,都主张不轻启战端,对争霸战争极为反感,对穷兵黩武谴责甚严。

首先,《易经》开启了关于战争的“以道观之”的传统。

即并不是在战言战,在军言军的纯军事观点,而是要站在宇宙运行(“乾坤之道”)规律的高度来认识。

《周易·坤卦》云:“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 说的正是春秋上下交战的不义状况。

这种不义之战同时又意味着转机,道穷则变现,要促进事物向着合乎规律的方向发展,即促使战争朝着正义性质方向的转变。

其次,《周易·师卦》开启了统御军队的贞正之道——天下归心。

师卦是《易经》的第七卦,整个卦讲的是如何统御军队、“师出以律”的事。

《师卦》的彖辞说:“‘师’众也。

‘贞’正也。

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意思就是说,以贞正之道来王天下,贞正就是上下一心,反映了《周易》对军事与民心的统一才是贞正之道的深刻体认。

第三,《周易·萃卦》开启了预防和避免战争以维护和平正义的军事伦理传统。

萃卦是《易经》的第四十五卦,发挥了师卦“刚中而应”的义理。

萃即“聚”也,就是说要谨防变乱的发生,“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极为高明的捍卫正义的智慧,那就是不是空洞地反战、反对侵略战争,好战矜功,而是要立足于自身的军事整修,以震慑群邪,使之不敢作乱,这才是维护伦理文明的高明方式。

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就有这方面的道理,故孔子认为“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2.《老子》提供的基本范畴与方法 老子比孙子略早,他的一生都在思考什么是“道”,从伦理学角度来看,老子的“道”是行为准则,而“德”是行为准则的体现。

围绕这个“道”,产生了他一系列的军事伦理思想,他的战争观是“兵者不祥之器”,提醒了孙子要谨慎对待战争。

他的利益观是“不争”,使孙子反思了战争的正义性。

他的政治观是“无为”,孙子理解为“不消耗”,由此产生了“非利不动,非危不战”的实践理性。

老子对军事伦理贡献最多的是为后人提供了“正-奇”、“无”、“赤子”等范畴和“柔弱胜刚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水”的柔性思想方法。

《孙子兵法》对《老子》中的概念和方法借鉴良多,并丰富和发展了这些概念和方法。

老子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子直接使用“正与奇”的概念,提出了奇正相生、正合奇胜的命题,孙子从军事学角度提出的“势”也有《老子》的“奇正变化”概念的影子。

孙子把老子提出的“无”的范畴具体化为军事中的“无形”和“能而示之不能”的思想,提出“胜于无形”的命题;孙子还发挥了老子“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如赤子”的“赤子”概念的内涵,使之应用于军事管理,作为统帅之方、将兵之仁。

老子哲学对“水”德有着系统深刻的阐发,对“水”有独特的感悟,形成了“柔弱胜刚强”、“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方法。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 这是对“水”的德性最高明的论述,孙子对这一思想方法颇为推崇,孙子说“兵形像水”,希望人能够效法水,以“不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以“善下”来克制争霸欲望。

“为而不争”使孙子想到了“必以全争天下”的论断。

结语 古人说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有所合谓之智,《孙子兵法》从两千多年前的来到今天,历经了战火、也沐浴过和平,立足当下,它的人本思想、爱国思想、保民思想无疑对理政治国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它的慎战思想、备战思想、速战思想是现代军事战略方针的充分指导;它的全国思想、全军思想、全利思想为利益走向道德铺架了桥梁;它的追求知识、追求实践、追求善境的理智德性弥补了空泛主义的不足。

《孙子兵法》不是成功学说,它的伦理思想给那些的政治家带来了警示,给那些耀武扬威的军事家带来了谦抑,给那些虚张声势的指挥官带来了鉴戒。

它提出了制胜谋略,也留下了至善情怀,它崇尚势态哲学,也突显明智、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感受长白神韵 探索黑土奥秘(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