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千问解读】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出自唐代:戴叔伦的诗的《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思乡孤独春节 戴叔伦的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
年轻时师事萧颖士。
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
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
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
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古诗翻译及注释翻译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注释⑴除夜:除夕之夜。
石头驿: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赣江西岸。
《全唐诗》题下注曰:“一作石桥馆”。
⑵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此二句脱胎于梁武帝萧衍《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
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也有相似诗句:“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⑶寥落:稀少,冷落。
此处有孤独、寂寞之意。
⑷支离:即分散。
《全唐诗》校:“一作羁离”。
⑸愁颜与衰鬓:《全唐诗》校:“一作衰颜与愁鬓”。
⑹又:《全唐诗》校:“一作去”。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古诗赏析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
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古诗”,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
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
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第三联转写这个“人”大年夜独宿在旅馆中的思想感情。
“寥落悲前事”是说过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种种生话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会引起悲感。
“支离笑此身”是说现在这个漂泊天涯的躯体,又如此之支离可笑。
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紧紧地承接上句。
“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状。
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
“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
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
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
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其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
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
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这就是所谓“馀味”。
宋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曾谈到诗语以有含蓄为贵,他说:“诗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
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馀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诗,必须做到句有馀味,编有馀意,总起来说,就是不可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馀地。
作诗者固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艺术高度,读诗者也需要具备一种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赏力。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
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
因此,这两句诗成为唐诗中的名句。
虽然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诗句,但是他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有了创新,就成为警句。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古诗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
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
戴叔伦名句推荐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作者:戴叔伦:出自《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作者:戴叔伦:出自《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作者:戴叔伦:出自《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作者:戴叔伦:出自《过三闾庙》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作者:戴叔伦:出自《题稚川山水》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作者:戴叔伦:出自《题稚川山水》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作者:戴叔伦:出自《除夜宿石头驿》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作者:戴叔伦:出自《调笑令·边草》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作者:戴叔伦:出自《塞上曲二首·其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作者:戴叔伦:出自《塞上曲二首·其二》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