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千问解读】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
《咏鹦鹉》僧定渚 古诗鉴赏
释教祈求众生都能完成无上正觉,僧徒不但自身避恶从善,而且劝人弃恶就善。
一些僧人还写有劝戒诗。
这种诗因为旨在劝戒,所以语言一般比较通俗浅显,且常借某种事物以为缘起,极尽殷殷劝戒之意。
定渚写的《《咏鹦鹉》僧定渚 古诗》就是这样的诗。
此诗有两层意思:一是警告人不要人云亦云,“随人语”,搬弄是非,而应该明白并相信,“人心有是非”,各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这是站在世俗立场对世人的劝戒。
另一层是站在释教的立场,佛门的角度,要僧徒、佛众跳出世人的是非圈,把定自性,捐弃世俗的语言,不让它沾污自性的清净。
为了说清这个道理并让人接受,作者选取鹦鹉这一富有特征的形象加以描摹、刻划、渲染,使道理蕴含在形象之中,为人所自然领悟。
此诗的前两句是对鹦鹉形象的描摹。
鹦鹉罩在美丽的饰金的笼里,有着一身漂亮的羽衣和仪容,容易引起人的好感。
它还有喉舌,可把各种事情说得天花乱坠,叫人非听非信不可。
“羽仪”也好,“喉舌”也罢,全都是它迷人的手段。
针对这情况,后两句提出劝戒,强调随人语的祸害。
话是对鹦鹉说的,实际上是在对人说的。
此诗用的是托物寓意的方法,既形象生动,易为人所理解,又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