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简介: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出自唐代:王勃的诗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思乡山水 王勃的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

【千问解读】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出自唐代:王勃的诗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思乡山水 王勃的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山中》王勃 古诗翻译及注释翻译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滞留太久。

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

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注释⑴滞(zhì):淹留。

一说停滞,不流通。

⑵万里:形容归程之长。

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⑶况属:何况是。

属:恰逢,正当。

高风:《山中》王勃 古诗吹来的风。

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山中》王勃 古诗赏析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

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

可以参证的有作者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

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

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王勃 古诗”,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

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

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古代诗人往往借江水来抒发羁旅愁情,而王勃此句的艺术独创性在于,他不仅借大江起兴,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长江感情化、人格化。

诗人客居巴蜀,一颗心为归思缠绕而无法排解,因此,当他在山上俯瞰长江时,竟感到这条浩浩奔流的大江,也为自己的长期淹留而伤心悲痛, 以至它的水流也迟滞不畅了。

这新奇的想象,既缘于诗人的“移情”作用,又符合生活的实感。

人在山上望长江,由于距离远,看不清它的滚滚奔腾的波涛,往往会感到江水是凝滞不动的。

所以,这句诗中长江悲伤滞留的形象,也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直觉感受。

悲愁的长江与悲愁的诗人相互感发、契合、共鸣,强烈地感染了读者的情绪。

诗一开篇,境界便很悲凉浑壮。

诗人在创造了长江悲滞的新奇意象之后,才在第二句“万里念将归”中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

“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

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

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

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

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

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

“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发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

诗的前两句中“长江”和“万里”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归家的路途遥远。

“已滞”和“将归”是从时间上表明诗人长期滞留他乡,还没有归去。

紧接着,诗人紧紧抓住眼前的环境和景色,写出了“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两句。

从字面上看,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

诗人在《山中》王勃 古诗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

正因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诗人又看到了秋天万物衰落的秋景,这就更增添了他思乡的愁绪。

此二句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但渗透了诗人浓厚的感情。

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兴”之意。

从“兴”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诗人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解的。

从“比”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正是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

这两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

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

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

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

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之妙。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评此诗道:“寄兴高远,情景俱足。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

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

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

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

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王勃 古诗》的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

《山中》王勃 古诗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2),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

总章二年(669)王勃入蜀,在《入蜀纪行诗序》里他写道:“五月癸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经。

”在游《游山庙序》里也说:“吾之有生,二十载矣,雅厌城阙,酷嗜江海。

”表面看他离开长安的态度似乎很洒脱,而内心是很复杂的。

被逐出沛王府后,他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

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

《山中》王勃 古诗鉴赏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

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

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

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

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

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

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王勃 古诗》,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

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

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

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

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

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

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王勃 古诗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

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

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

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

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

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

但诗人在《山中》王勃 古诗、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胚胎。

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

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诗的韵脚与这首《《山中》王勃 古诗》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

两诗参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感情并领会诗笔的运用和变化。

王勃名句推荐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作者:王勃:出自《送卢主簿》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作者:王勃:出自《秋江送别二首》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作者:王勃:出自《秋江送别二首》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作者:王勃:出自《落花落》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作者:王勃:出自《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作者:王勃:出自《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作者:王勃:出自《滕王阁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作者:王勃:出自《蜀中九日/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作者:王勃:出自《蜀中九日/九日登高》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作者:王勃:出自《山中》

晚唐时期玄宗之妻贞顺皇后是自然死亡的吗

贞顺皇后是玄宗的宠妃,世人俗称称她为。

这是因为“贞顺皇后”之名是玄宗宠爱她,在她死后追赠给的谥号。

贞顺皇后的死因可谓是扑朔迷离,在今天看来算得上是的一桩奇案。

相传她的死因是被三只“厉鬼”所困,活活吓死的。

那么三只“厉鬼”是谁?贞顺皇后是怎么死的? 也许是沿袭了其姑祖母善于权术,重于心计的基因。

自挑唆废,顺利地被册封为惠妃。

武惠妃凭借其姣好的容貌和偏偏风韵,让玄宗,宠爱有加。

执掌后宫,之间野心迅猛膨胀。

她的终极目标除了登上皇后宝座,还有废除太子,立自己儿子为新储君。

腥风血雨一触即发,机会终于降临。

惠妃骗太子李瑛及皇子、称玄宗宫内有贼人,让他们带上兵器捉拿。

三人前来,惠妃趁机告诉玄宗三位皇子造反。

大殿之上人赃俱获,玄宗震怒,废三人为庶人,后又赐死三人。

眼看计谋步步得逞,可天命不济,惠妃的心病却随之即来。

夜夜梦见三位皇子化作厉鬼前来索命,吓得她整日疑神疑鬼。

入冬后则病情愈发严重,直至精神失常,疯癫度日,最终惨死于宫中。

那么贞顺皇后是怎么死的?到底厉鬼所为,还是命数决定天要让她死,亦或是另外有种说法,玄宗经不起流言蜚语,将她赐死,都无从考究。

贞顺皇后有野心有胆量,但最终迈不过心里的那道坎儿,只能说是不作不死。

贞顺皇后石椁 叱咤中晚唐时期的贞顺皇后,在去世之后风光厚葬在敬陵。

玄宗对她疼爱有加,厚葬了她。

贞顺皇后的陵墓堪称。

陪葬品中金银玉器不计其数且不说,墓室壁画惟妙惟肖地刻画了玄宗时期宫廷里的和市井中的繁华景象,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她的石椁,即使在当时也堪称艺术品中的翘楚。

贞顺皇后石椁是用立体减底浮雕雕刻雕刻而成。

从外观看灰白色的石椁呈一座宫殿的样貌。

椁顶有五大块,椁顶之下立着十根廊柱,廊柱周围镶嵌着十块椁板,椁板之下是六块基座。

这三十一块石头不同凡响之处是在精美的雕工造诣上。

贞顺皇后石椁内外均刻有壁画,内容有神韵动人的侍女,闻所未闻的花木,憨态可掬的鸟兽等等。

内容之丰富,色彩保存之完好,是现今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的,算得上是国家艺术品中的瑰宝。

它对研究李隆基在位年间唐朝世态民情,文化风俗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这位曾经风光万丈,将玄宗皇帝摆弄于指掌间的女人,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她墓葬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反映了生前的荣华富贵和崇高地位,让世人啧啧称奇。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贞顺皇后的石椁也曾经历一次劫难。

2006年盗墓团伙炸开敬陵,撬走了墓壁上的壁画,运走了石椁,将它们走私至美国,后经政府出手方才追讨归国。

贞顺皇后敬陵 贞顺皇后去世时的等级是妃子,但当时还是按皇后规格厚葬了,史书记载她葬于敬陵。

贞顺皇后敬陵千古以来一直神秘莫测,谜团重重。

李隆基妻妾成群,其中最受宠爱的除了之中的杨贵妃杨玉环,还有著名的贞顺皇后。

贞顺皇后的封号是在她死后玄宗皇帝赐的,活着的时候人们称她武惠妃。

武惠妃心机不同凡人。

她想废太子,另立自己儿子来承接江山。

于是不择手段加害太子和两位王爷。

或许是因为太过,报应很快降临,计谋得逞后她病入膏肓,英年早逝。

玄宗,封她为后,将贞顺皇后葬于敬陵。

贞顺皇后敬陵若不是在后世历经多次盗抢,后又经专家抢救考证,也许它的方位就永世不得所知晓。

敬陵位于古长安城东南侧,现在西安的长安区庞留村西面的一座19米高大山包。

外观虽,可里面文物却。

郊游图,杂技图,伎乐图都堪称现今出土文物中的经典。

2006年敬陵经历了一次重大洗劫,就连贞顺皇后石椁都被犯罪分子走私至美国,直到2010年才追讨回国。

学家通过对石椁内壁壁画以及敬陵中写有“贞顺”字样的哀册,方才判断出这便是历史上消失已久的贞顺皇后敬陵。

贞顺皇后做梦也不会想到,曾几何时,风光无限的她,在死后敬陵竟然没有片刻安宁,最后连敬陵石椁都要漂泊异国他乡。

这样看来,当年她加害三皇子后的确遭到了应有的报应,除了重疾而亡,千百年来贞顺皇后敬陵都。

随机文章中国风水师断日本龙脉,日本军刀楼意图不轨/中国转移煞气到日本宇宙膨胀的三种结果,反弹收缩/大撕裂/绝对零度(都是宇宙末日)彭罗斯阶梯真实存在吗,无限循环的楼梯揭秘(只存在于三维世界)台风风力最大的部位是云墙内测,最大风力16级以上/威力堪比氢弹美国仙人洞木乃伊之谜,是美洲最古来的木乃伊(距今9400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让慈禧太后晚年常常为其痛哭落泪的人是哪位?

许多人都认为作为“天下第一女人”,执掌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身边又有那么多伺候奉承的人,生活也一定非常满足。

还有什么比作为“天下第一女人”更幸福的事情呢? 但是慈禧觉得自己并不快乐,而这些不快乐也不能对别人说。

到了晚年,也许是压抑得太久,她开始跟一些她认为亲近的人唠叨自己的过去,也慨叹自己的命运。

后来我爷爷到宫 里去看望他姐姐隆裕的时候,隆裕亲口告诉他:“其实老(慈禧身边的人对她私下的称呼)并不快乐,她的难处是我们外人想不到的。

就像宫里很多人都传言老太后并不喜欢我一样,其实再怎么说我也是老太后的亲侄女,有些事情还是我们自己家的人亲呢。

这些日子,老太后有时候突然就会跟我唠叨一些她的过去。

” 据爷爷描述,慈禧对隆裕说,她刚刚进宫那会儿,因为长得漂亮,而且得到的宠爱,咸丰对其他嫔妃看都不看一眼,所以很多人都嫉妒她,常常在背后说她的闲话,甚至用一些手段陷害她。

但谁也没想到,除了美貌,慈禧更是个聪明的人。

当年皇宫里的尔虞我诈非常厉害,在那种环境里生存是没有退路的,只有选择接受挑战,也只能选择挑战。

很幸运,她给咸丰生了一个儿子,这使她在咸丰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当然,她也有倒霉的日子。

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时候,咸丰忽然病倒了,加上洋兵又逼近了北京城,于是他就带着和慈禧逃到了热河。

那会儿慈禧还年轻,跟着一个病危的丈夫,带着一个年幼的儿子,当时的形势非常紧急。

就在咸丰弥留之际,慈禧领着太子(后来的)来到咸丰的病榻边,问他后嗣将如何决定。

当时咸丰没有回答,可是事情紧迫,慈禧急中生智,对他说“你儿子在这里”。

听到这话,咸丰马上睁开眼睛,说“自然是他继承大统”。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慈禧这才放了心。

这句话几乎是咸丰最后的遗言,不久他就死去了。

爷爷又说,虽说咸丰过世多年,但每当慈禧想起他弥留时的情形,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

原本她想毕竟还有同治可以依靠,以后的日子总该会好起来,然而不幸的是同治不到20岁就死了。

从此以后,慈禧就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自从同治死后,她受到人们关注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幸福都结束了。

当皇帝被带到慈禧面前的时候,他还是个3岁的孩子,体弱多病,还不会走路。

他父亲是醇亲王,他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所以慈禧对他可谓视如己出,对他倾注了全部的心力。

然而即便如此,仍是没有一件事是她所希望的样子,事事叫她失望。

爷爷说,隆裕对他讲这些也很忧郁,因为她说慈禧每给她谈到此都会哭一会儿,说自己并不快乐。

隆裕说慈禧的苦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如果不是这样,她才不会在晚辈面前落泪呢。

其实慈禧的难处还远远不止这些,比这更糟的事她都经历过。

她总算还是个达观的人,一些小事也就不去计较。

当然国家大事也并非都是她一个人说了算,一般都是由大臣们互相商量好了,再上折子给她。

只要事情都还说得过去,慈禧是从不拒绝他们的。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她惯用伎俩,但是如果设身处地想想,一个守寡这么多年的人能够统领中国这么多年,如果不是有着非凡的忍耐力和惊人的毅力,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除了她本人,她身边的人也都看得非常清楚。

爷爷对我说,说实话,依我看,她不是在享福,简直是在受罪。

虽然后来我当御前侍卫也在宫里,但根本帮不上她。

老太后名义上是当了皇太后,实际上是二十六七岁就开始守寡,虽然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可是孤孤单单的,守在身边的是一群不懂事的丫头,伺候自己的是一群又奸又滑的。

那群太监,吃饱了饭没事干,整天在憋坏主意,揣摸上头的心理,拍你、捧你,最后的结果,谁也不是真心。

虽然她明明知道是这样,可是又非用他们不可,这不是受罪是什么? 所以,慈禧在宫里能够消磨时间的正经事,就是看奏折。

一到孤独寂寞最难熬的时候,就用看奏折来消磨时间。

她看奏折没有固定的时间,通常都是在皇上以及贵妃们觐见以后,她就说皇帝歇着去吧,皇后也歇着去吧,对皇妃则说你们请跪安吧。

当管事儿的宫女赶紧把“叫起”带回来的奏折黄匣子捧进净室里,出来时用眼一扫,所有的宫女就都退避出去了,她开始看奏折。

这时,宫里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出,都格外小心当差。

一般李莲英和崔玉贵在这个时候,也低眉顺眼地在寝宫门里一边一个站着,听候随时召唤。

摘编自《我所知道的》 随机文章第7节 先许诺后赖账奈良时代简介少为人知的广西乐业天坑群,9.6万平方米的地下原始森林一百维空间是什么样子,看任何事物只是一个点(纯猜想)探寻美国巨菜谷之谜,大量放射性照射导致蔬菜疯狂生长(辐射变异)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