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成功用二氧化碳造黄油 不稀奇 3年前中国就凭“空”造淀粉
【千问解读】
近日,一家位于加州的公司对外宣称,已经在实验室用二氧化碳“合成”了人工黄油。
比尔盖茨亲自品尝了这种黄油,他表示口感和真的黄油一模一样!
众所周知,市面上的黄油,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主要成分就是动物脂肪,另一种则是人工黄油,植物油经过氢化或者结晶化后制作而成,有的也会在植物油中添加一点动物脂肪。
但无论是哪一种,黄油的主要成分不是动物脂肪,就是植物油脂。
二氧化碳和脂肪,两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成分,又是如何碰撞出经济火花的呢?
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就是人工合成黄油脂肪成1316世界之最分,只是原材料用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热化学复杂过程,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与氢、氧结合,最终产生脂肪,然后在脂肪中添加各种物质,例如乳化剂、用于着色的-胡萝卜素,以及用于调味的迷迭香油等等,一顿操作后就合成了和真正黄油非常相似的人工黄油。
为了验证这种人工黄油的口感,这家公司还举办了数十人的品尝会。
比尔盖茨也品尝了带黄油的面包和汉堡,惊叹:“难以置信,吃的这个黄油是用二氧化碳做出来的,口感很真实。
”
据媒体报道,比尔盖茨也投资了这家公司,他认为用这种方式来制造黄油,对环境非常有益。
碳足迹将大大低于动物黄油,每卡路里的碳足迹不到0.8克,而平常售卖的无盐动物黄油(脂肪含量80%),每卡路里的碳足迹大约为2.4 克。
如果加以改进,使用更清洁的能源,那么二氧化碳人工黄油的碳足迹还会更低,几乎能接近于0。
目前,这个产品还未正式面世,还在走流程的阶段,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后才会进入商业化阶段,预计最快在2025年。
3年前,中国就实现了凭“空”造淀粉
说起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制作食物这个技术,中国比美国要早。
2021年,中国科学院1316世界之最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就利用二氧化碳造出了淀粉,当时这个成果是相当轰动的,是全球首次用二氧化碳从头合成淀粉。
到现在网友看到美国二氧化碳造黄油的消息时,还会提起中国二氧化碳造淀粉这个事。
这项技术于2021年9月24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比二氧化碳造黄油早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
制作的逻辑和美国的人工黄油是一样,原材料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最终产物则是淀粉。
如果把这件事情交给绿色植物,那这很简单,光合作用就可以完成。
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就能合成有机物和氧气。
那中国科学家是如何实现的呢?可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
看起来好像不难,但事实上,整个过程极其复杂。
中国科学家总共生产了3代产品:
从0到1.0,花了3年,探索出了凭“空”造淀粉的方式,在酶的作用下,将CO?变成甲醇,最后再变成淀粉,实现从无到有,但合成产量只有30毫克/升;
从1.1316.cc0到2.0,科学家通过改造旧酶、设计新酶、使用不同酶组合等多种手段加快反应效率和产量,将淀粉合成产量提升了约有8倍,达到200—300毫克/升;
从2.0-3.0,生产方式升级,淀粉合成产量达到1600毫克/升,而且淀粉种类也更多了。
可以说,这三代产品的研发,时间跨度很大,从2015年开始的,2021年才发布结果,前前后后团队攻克了6年。
又三年过去了,中国二氧化碳造淀粉现在怎么样了?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对于类似的高科技食物研究现在有很多,但这些研究最后要推广,并实现商业化生产,都要克服2个几乎都存在的难题。
如何让消费者心理接受?如何降低成本?
比尔盖茨在品尝完二氧化碳人工黄油后,认为这个产品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说服人们接受这种黄油?
关于这个难题,可能需要交给时间来验证。
目前,科学家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成本,尽快实现产业化。
这三年,中国用二氧化碳制造淀粉的团队一直没“闲着”。
次年,也就是2022年,就搭建了更大的测试平台,设备的容量达到了“吨”级别。
参与的学者也越来越多,为的是提高效率和产量的同时,希望在将来能精准控制造出更多的有机物,例如一些在自然中比较少的稀少糖。
如今,他们依然还在努力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将合成淀粉成本降下来,降低到和农业种植一样,甚至更低的程度。
到时候,就能真正实现,不用耕种就有“饭”吃!
说起新技术,尤其是和吃相关的,普遍人们都不太喜欢,就怕又是科技和狠活!
我倒是觉得,技术发展是必然的。
等哪一天,技术成功了,产量也上来了,价格也低了,再来考虑要不要吃这些食物,也来得及。
历史解析:美国宣布独立后首都为什么是华盛顿?
1790年美国政府决定另建一座新城作为首都,但北方和南方的代表对新都的选址意见不一。
北方代表提出的方案是把首都选在特拉华河下游,因为这是个纪念地,独立战争中大陆军司令华盛顿曾在这里率军过河,大败英军。
而南方代表则主张把首都定在波托马克河地区,也就是后来华盛顿城所在的位置。
经过多次协商,最终选定了这块位于3个州交界处的平地作为新都的地点。
朗方的规划 1791年,法国工程师朗方被美国总统华盛顿邀请来为未来的美国首都制订城市规划方案,当时朗方37岁。
朗方的父亲曾在法国王室当过宫廷画师,因而他幼年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年轻时又在巴黎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过。
1777年,朗方与一批法国志愿者来到北美,帮助北美人民抗击英军,并结识了华盛顿将军。
当华盛顿请他规划新首都时,他以充沛的热情投入勘察设计,去满是杂树和沼泽的现场考察,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初步的规划设计。
朗方有自己的城市规划理念,他在城内的显要地点树立了一些伟人像。
这些计划中的伟人像后来都扩建成了华盛顿城内的地标性纪念建筑。
朗方做规划不是按惯例先规划道路网,而是先规划主要建筑物,然后在这些建筑之间设计“直接来往的大街”。
他以国会大厦和总统府(后因被刷成白色称为白宫)为中心,把这两幢最重要的建筑安排在一条轴线上,即今天的宾夕法尼亚大街。
国会大厦的地势居于中心位置,并位于华盛顿的最高处,高30米。
他认为在山坡上建造国会大厦,“其默契程度就像纪念碑基座之于纪念碑一样”,可借地势体现立法权的优势地位。
遥相呼应的总统府也是选在一个较高的地点。
再以国会大厦和总统府为中心向放射出若干条道路,通往一连串的纪念碑、纪念馆、重要建筑和广场。
这些道路分别以美国独立时13个州的名称命名。
在放射状的主干道之间,再填充次要的方格状道路系统。
而且以国会大厦为起点的东西轴线和以总统府为端点的南北轴线的交汇点计划建华盛顿的骑马雕像。
他还规划了一条400英尺(122米)宽、1英里(1.6公里)长的“林荫道”。
根据他的设想,这块场地应该是“游憩胜地”,建造剧院、学术机构以及“各种各样可以吸引学者供人们休闲的地方”。
为体现美国宪法中三权分立的理念,朗方原先设想把国会大厦、总统府和最高法院分别安排在三个点上,形成一个三角区,遗憾的是他没能在规划中明确标明最高法院的位置,以致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才在国会大厦的东北建造了最高法院的大楼,没能实现朗方最初的构想。
在朗方着手规划之前,华盛顿总统就已与著名政治家一起为新都的建设忙碌。
对城市规划很有兴趣的杰斐逊也画了张规划草图,并提供给朗方参考。
朗方不喜欢杰斐逊设计的方格状道路系统,否定了这一方案。
华盛顿还另派工程师埃利科特去实地测绘。
后来建造新都的规划图纸不是朗方绘制的,而是由埃利科特来完成。
原因是朗方在规划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与华盛顿和杰斐逊意见不合,竟拒绝交出图纸,被解聘后,就只好让埃利科特根据朗方的思路重新绘制了规划图,仍称之为“朗方规划”。
朗方为美国新首都做规划,最初没有商定费用,在被解聘后他要求支付酬劳。
多年后美国国会才付了一小笔费用,供朗方还债。
1825年朗方在贫困中死去,留下的遗产仅值46美元,靠友人资助才得以下葬。
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朗方规划的巨大价值。
20世纪时被不断完善 按照朗方规划建造的华盛顿是个有着明确象征意义的政治都城,规模庞大却并不适合市民居住。
1842年,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来到华盛顿。
他发现这座城市“大道非常宽广,但不知哪里是起讫点;街道有一英里长,却缺少住宅和居民;有公共建筑物,但缺少公众”。
不过在汽车出现以后当初规划的宽广大道却显得很有先见之明。
为保护环境,美国首都华盛顿一直不发展工业,也没有繁华的商业街区。
这就使之主要体现的是城市的政治功能,再延伸出一些文化功能。
1900年,为纪念首都迁入华盛顿100周年,美国国会参议院邀请一些专家组建了“公园委员会”,负责进一步规划首都。
1902年,“公园委员会”提出了首都建设方案。
这一方案将城市中心东西向的“林荫道”规划为中间是草坪、两旁为橡树的广场,在“林荫道”两边安排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建筑。
由国会大厦引出的东西向轴线经“林荫道”、华盛顿纪念碑(1884年建成,仿照古埃及方尖碑样式,朗方原设计为华盛顿骑马雕像)向西延伸至波托马克河边,在河边兴建纪念堂(1922年落成,外形仿照雅典的帕特浓神庙),轴线直到河对岸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结束。
从白宫向南经华盛顿纪念碑,在与马里兰大街交汇的地方建一个纪念性建筑(1938年建成杰斐逊纪念堂,为罗马建筑样式)。
这两座纪念堂的建造与原有的国会大厦和白宫一起构成了一个四点支撑的内向空间结构,是这座城市的核心部分。
在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有个纪念广场,中间是一大片水池(映湖),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在这里面对20万听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
广场两侧各有一个纪念碑,右侧是朝鲜战争纪念碑,实际是一群美国军人的塑像。
左侧是由亚裔女建筑师林樱设计的越战纪念碑,这是一个将建筑元素和城市景观很好结合的建筑。
在华盛顿城内几乎每块公共用地上都建造了有代表性的纪念建筑,并与众多的广场、公园、活动中心既连接起来又伸展开去,使华盛顿成为一个多向的、相互补充、景观深远交错,既追忆历史又向往未来的城市。
1909年,朗方的遗骨被安放在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内供人瞻仰,后又迁葬到阿灵顿国家公墓,以让人们永远缅怀他为建设美国的首都所做的贡献。
随机文章盘点冷战重型坦克有哪些,苏联IS-3超重型坦克震惊西方(生不逢时)揭秘越战老兵不敢说的秘密,越南女兵不穿内衣战场用美人计揭秘梦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疾病VS失眠谁才是梦游的真凶恐龙时代后是什么时代,哺乳动物时代的来临/人类祖先的开始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美女效应成为了商家最爱的营销活动(吸睛)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清朝时期的世界首富伍秉鉴是怎么回事?财产为美国富豪3倍
早在清朝的时候,广州就出了位“世界首富”,他叫伍秉鉴。
在当时他的资产总共有2600万元,是当时美国富豪的3倍之多! 一位清朝时曾在广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国商人亨特,在他的《广州番鬼录》一书中说:“伍浩官(伍秉鉴)究竟有多少钱,是大家常常辩论的题目。
”“1834年,有一次,浩官对他的各种田产、房屋、店铺、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估计了一下,共约2600万元。
”而在这个时期的美国,最富有的人资产也不过700万元。
美国学者马士说,“在当时,的资产是一笔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
在西方人的眼中,伍氏商人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业巨头。
2001年,伍秉鉴与洛克菲勒、比尔·盖茨以及、、宋子文等人一起,被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评为上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
一向重农抑商的大清朝竟出了位“世界首富”,这位伍富翁是个什么样的人? 17世纪后期,广州成了的“黄金口岸”。
依托这个黄金口岸,手持官府赐予的垄断外贸权,加之自身的努力经营,广州十三行这个商人群体迅速崛起,与两淮盐商、晋陕商人一起,被后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
伍秉鉴便是这“堆满银钱”的十三行商人中的一员。
1801年,他从父亲手中继承了十三行中的怡和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外贸代理生涯。
但是,行商的身份只是致富的机会而非发达的充分条件。
十三行首次被官府指定的外贸代理洋行有13家,此后,因贸易形势的起伏而变动不定,最多时有26家,最少时只有4家,可见这个行当的风险之大。
伍秉鉴走上十三行舞台时,行商的领袖,即“总商”,是潘振承创办的同文行。
伍秉鉴的父亲也是靠曾在潘家担任账房,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多有来往并在其扶植之下,才创办了怡和行。
伍秉鉴不但让怡和行后来居上,取代成为行商总商,更让伍家的资产达到十三行的顶峰,这自有其独到之处。
对于从事外贸代理业务的大清行商来说,全部的贸易机会都寄托在洋商身上,这里充满着激烈的行业竞争。
而伍秉鉴首先做到的,就是“征服”了洋商。
当时,行商与外商的交易虽然数额巨大,但双方的贸易经营全凭口头约定,从不用书面契约。
1805年,外国商号按照约定运到广州一批棉花,货到港后发现是陈货,行商们都不肯碰,然而伍秉鉴却收购了这批棉花,也因此亏了1万多元。
有人因此认为他“天生性格谦恭顺从”,并以习惯思维揣度他面对洋商“、懦弱无能”,但事实上,伍秉鉴却凭借这样的做法广结善缘,与许多洋商建立起私人的友谊,而且彼此赖——这种相互信任在无契约基础的贸易交往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尤为关键的。
在西方人眼中,伍秉鉴“诚实、亲切、细心、慷慨”。
一位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的美国波士顿商人,因为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债务,欠款在身,离家多年却不能回国,伍秉鉴撕掉了借据,让他放心地回国。
其实,伍秉鉴在经营中是工于心计的,有记载说,他从存放在英商行号的百余万元期票中计算出的利息,与英商兑付时的数目不差分毫,这让当时的外商极为惊讶——这也是双方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础。
外商们都把精明而大度的伍秉鉴看成最可靠的贸易对手,尽管伍家的怡和行收费较高,但仍乐意与他交易。
在一些外商的日记、笔记中,伍秉鉴是个的人,熟悉他的外商都说他“一辈子只讲过一句笑话”。
不懂得幽默不要紧,伍秉鉴在外国人眼中仍然充满人格魅力,“在诚实和博爱方面享有无可指摘的盛名”,被看做是一位非常值得信赖的商业伙伴。
当时与广州贸易往来的重要客户之一便是大名鼎鼎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公司大班在每年结束广州的交易前往澳门暂住时,总是将库款交给伍秉鉴经营,公司有时资金周转不灵,还向伍家借贷。
伍秉鉴在拥有足够财力后,很注重驾驭笼络其他行商。
1811年,伍秉鉴担任英国公司羽纱销售代理人,他将利润按比例分给全体行商。
后来一位老行商章因为得罪英国公司失去了贸易份额,伍秉鉴又出面斡旋,使公司恢复了他的份额。
另一位行商黎光远因经营不力破产,按当时朝廷的规定,要被充军伊犁,伍家便筹款捐助他在流放地的生活。
从1811年到1819年,伍秉鉴向濒临破产的行商放债达200余万银元,使多数资金薄弱的行商不得不依附于他。
伍秉鉴就是这样在洋行中恩威并施,影响力举足轻重。
直到十三行没落,他一直担当行商领袖,即十三行公行的总商。
随机文章uso是什么意思,美国和苏联曾耗费巨资寻找USO不明潜水物宇宙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霍金说掉进黑洞不会死会进入另一个宇宙投胎到地球的外星人,鬼谷子恐是其中之一/为人类文明贡献巨大银河系和太阳系哪个大,银河系至少有1000多亿个太阳系印第安神话体系,动物创造了印度安人/动物是跌落凡间的神灵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