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三颗星星同时消失了:至今也没找到原因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7-09 点击数:
简介:永恒璀璨,亘古不变,这是星空给多数人的印象。

但天文学家在翻阅历史数据时, 却发现三颗星星突然一起消失了。

而且直到今天,他们还没找到可靠的解释。

1952 年 7 月 19 日晚,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玛天文台(Palomar Observatory)正如往常一样,持续拍摄天空。

晚上 8:52 左右,望远镜捕捉到 1316世界之最 了三颗聚集在一起的星星,平平无奇,尽管它们在相机拍摄的图像

【千问解读】

永恒璀璨,亘古不变,这是星空给多数人的印象。

但天文学家在翻阅历史数据时,却发现三颗星星突然一起消失了。

而且直到今天,他们还没找到可靠的解释。

1952 年 7 月 19 日晚,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玛天文台(Palomar Observatory)正如往常一样,持续拍摄天空。

晚上 8:52 左右,望远镜捕捉到1316世界之最了三颗聚集在一起的星星,平平无奇,尽管它们在相机拍摄的图像中相当明亮。

然而,到了晚上 9:45 ,望远镜再次拍摄这片天区时,这三颗星却不见了踪影。

1952年三颗星星同时消失了:至今也没找到原因


两次观测使用的波段不同,传感器不同,所以图像有轻微差别。

图片来源: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527, Issue 3, January 2024, Pages 6312–6320

根据当年帕洛玛天文台的观测性能,这三颗星的亮度至少降低到了原来的百分之一。

2023 年,天文学家用更先进的望远镜观测了这片天区,还是没发现这三颗星。

这意味着,帕洛玛天文台 1952 年 7 月 19 日晚 8:52 观测到的 3 颗星,亮度至少降低到了原来的万分之一。

或者,它们完全消失了。

疑点重重

恒星会爆炸,但通常不会消失。

例如超新星爆炸会瞬间摧毁一颗恒星,爆发后它的亮度也会持续衰减,但是不可能在一天内就直接消失。

例如《宋史天文志》曾记载:“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

” 1054 年中旬爆发的天关客星(SN 1054),直到年末,亮度才有所减弱。

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由天关客星产生的蟹状星云,以及它中心的脉冲星。

这些都是超新星爆炸的遗迹,将近一千年后还能被我们观测到。

但1952 年的三颗星星却在不到 50 分钟内一同消失,这很不对劲。

更奇怪的是,这三颗星之间相互距离很近,不到 10 角秒。

如果它们是三个独立的天体,那么意味着它们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 50 光分(光 50 分钟走过的距离),这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 6 倍( 6 个天文单位),与太阳和木星的平均距离( 5.2 个天文单位)相当。

彼此相距最多 50 光分,在我们看来距离不到 10 角秒,经过简单的几何换算,这三颗星距离我们最远不超过 2 光年——相比之下,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在 4.2 光年之外。

在天文上,这个距离近得难以置信。

问题邪门到这个地步,自然要考虑一些不靠谱的答案了。

有没有一种可1316世界之最能,这三个亮点,根本就不是天上的星星,而是地面上的因素导致的——比如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尘埃。

帕洛玛天文台距离美国新墨西哥州不远,那里是第一颗原子弹引爆的地方,也是后续的核试验场。

上世纪 50 年代的照相底片上,也曾出现过受放射性尘埃导致的亮点,必须考虑地面因素的影响。

1952年三颗星星同时消失了:至今也没找到原因


帕洛玛天文台距离美国新墨西哥州核试验场不远。

于是天文学家分析了这三颗星的轮廓。

三颗星中,有一颗距离另外两颗稍远,可以和邻近的正常星对比它们的轮廓。

结果发现,这三颗星的轮廓和正常的星几乎完全一致,如果是放射性尘埃造成的亮点,不可能造成这样的结果。

如果是飞机、小行星这种移动较快的目标,在底片上的轮廓应该是一条直线。

基本可以确定,这些亮点,就是望远镜正常成像产生的。

1952年三颗星星同时消失了:至今也没找到原因


白点为消失星的轮廓曲线,白线为正常星的轮廓曲线,可见两者基本相同。

上下两图分别为东西方向的轮廓和南北方向的轮廓。

图片来源: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527, Issue 3, January 2024, Pages 6312–6320

真的是三个?

或者,它们根本就不是三颗星。

而是一颗星突然消失,只是因为引力透镜的影响,在我们看来形成了三颗星的像。

引力可以扭曲光线,所以能产生类似透镜的效果。

对于最简单的引力透镜——由一个天体构成——如果引力透镜恰巧位于地球和目标天体的连线上,那么引力透镜会将原本一颗星的像扭曲成一个环,这也叫爱因斯坦环;如果引力透镜稍有偏离,那么只会形成两个亮度相近的像。

两个像中间或许还有一个像,但是要弱得多。

1952年三颗星星同时消失了:至今也没找到原因


图片正中存在一个引力透镜(透镜本体位于图片正中,未在图片中标注),引力透镜背后的点光源(青色圆)从引力透镜背后横穿时,我们只能看到被扭曲的像,也就是白色部分。

图片来源:wikipedia

如果想要形成三个亮度相近的像,那么引力透镜的结构应该非常特殊才对,例如是多个黑洞,或者是一团不均匀的暗物质。

同时,在这个复杂引力透镜的影响下,三个像的光路长度相差不能超过 50 光分,否则我们就不能看到三个亮点同时消失了。

这个猜想来源于《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上的一篇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论文作者觉得这个引力透镜太过复杂,只给出了粗略的限制条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计算这个引力透镜的结构,再发一篇论文。

只有猜测

就算真的存在这么复杂的引力透镜,最关键的问题还没有回答——恒星只会爆炸,不会突然消失,那这颗星究竟是怎么在一个小时内就消失不见的?事实上,如果实际消失的星只有一颗,那么我们能找到很多相似的例子。

VASCO项目(Vanishing & Appearing Sources during a Century of Observations,百年观测中消失与出现的源)在统计过去 70 年中,有多少颗星突然消失了。

2019 年,他们在《天文学报》(AJ)上发表论文,表示大约有100个源毫无依据地消失了,根本找不到可靠的解释。

没有靠谱的解释,就真的只能猜了。

难道是快速射电暴(FRB)的光学对应体?快速射电暴是在射电波段的一种天文现象,1316.cc能在数毫秒内爆发出巨大能量。

这种毫秒级别的天文现象,对应的光学现象也确实有可能持续时间小于一个小时。

但是相关数据不足,我们目前难以验证这个猜想。

今年5月,一篇在《物理评论快报》(PRL)上发表的论文给出了一个新的可能——这些突然消失的星可能变成了黑洞。

研究团队研究了银河系边缘的双星系统VFTS 243,它由一颗恒星和一个黑洞组成。

一般认为,其中的黑洞应该是由超新星爆发产生的,超新星爆炸时的冲击会改变双星的轨道,使其变成椭圆。

但是在VFTS 243中,双星轨道偏心率仅有0.017,接近正圆,这与传统的超新星模型不符。

经过进一步的计算、模拟,研究团队提出,VFTS 243 中的黑洞可能是由大质量恒星直接坍缩形成的。

论文指出,恒星死亡时,如果核心质量在10倍太阳质量以上,就有可能直接坍缩成黑洞。

一颗明亮的恒星,就这样突然消失了。

1952年三颗星星同时消失了:至今也没找到原因


VFTS 243艺术想象图。

图片来源:ESOL. Calada CC BY 4.0

没有超新星爆发,静悄悄地突然消失,这或许能回答VASCO项目的疑问,也或许是1952年三颗消失星星的答案。

所以,1952年这三颗星究竟是怎么消失的?目前看来,比较有可能的解释是,这三颗星其实只是一颗星,地球观测到的三颗星,其实是由一个复杂的引力透镜产生的像。

至于那一颗星为什么突然消失?它有可能是FRB的光学对应体,也有可能是一颗黑洞悄无声息地诞生。

但这依然只是猜测,尚没有论文验证。

参考文献

[1]Beatriz Villarroel et al 2020 AJ 159 8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3881/ab570f

[2]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527, Issue 3, January 2024, Pages 6312–6320,

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527/3/6312/7457759

[3]Phys. Rev. Lett. 132, 191403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2.191403

[4]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63820/in-1952-a-group-of-three-stars-vanished-astronomers-still-cant-find-them/

[5]https://www.iflscience.com/hundreds-of-stars-have-vanished-without-a-trace-a-new-study-could-explain-why-74343

[6]https://zh.wikipedia.org/wiki/SN_1054

[7]

[7]https://vascoproject.org

[8]https://science.ku.dk/english/press/news/2024/complete-stellar-collapse-unusual-star-system-proves-that-stars-can-die-quietly/

[9]https://www.iflscience.com/hundreds-of-stars-have-vanished-without-a-trace-where-did-they-go-71397

饥饿的日本百姓闯入皇宫和御膳房,引燃星星之火

1943年4月20日,东京的移动讲演队正在宣传国民储蓄,为国存钱。

说白了就是快把你们藏的金子银子拿出来,不然国家就撑不住啦!下面的听众倒是不少,却都是小孩子。

两年多后,日本投降,别说什么钱,饭都吃不上了。

1946年,发生了几件大事。

这年5月12日,25万人聚集在皇居前广场,向天皇施压,要求他出面解决粮食问题。

也正因这次集会有如此多人参加,皇居广场又被人称为“人民广场”。

在这里,一位女性的发言,震撼人心: 她说,我们社区已有两个星期,没有大米配给了,只能喝米汤和野菜做的团子。

我已没有奶水喂孩子了……而她背上的孩子,地哀泣。

他的声音在母亲讲话间隙,随着扩音器传向广场大众。

一时之间,群情激愤。

而此次列入史册的事,则是一周之前另一件事引燃的。

5月初,很多人要冲到皇宫去,想要裕仁亲自接见。

他们与皇宫安保人员发生了小规模冲突,最终,有100多举着红旗的人被允许进入皇宫。

《拥抱战败》一书评论到——时代真是变了。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闯入事件中,他们不但未被打成大不敬,反而真的检查了。

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一般家庭根本看不到的食物,从而点起了5月12日“粮食五一节”的星星之火。

5月12日的集会中,日共领导人德田球一揶揄天皇——我们在挨饿,而他怎么样呢?……可能天皇只会说,啊?是那样吗?啊?是那样吗?——是不是想起了“何不食肉糜”呢?尽管《拥抱战败》的作者对日共竟然带人向天皇请愿表示不解,觉得等于是拥戴了,但“人们第一次自由地公开谈论、传播关于天皇的笑话”,却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

随机文章朱元璋到底有做哪些政绩?英国决心级核潜艇造价,4000万英镑让苏联不敢妄动海市蜃楼找到过实景吗,平行世界假说引猜测揭秘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蔡伦竟不是发明者/西汉造纸术就出现了揭秘黄鼠狼为什么不能打,成精的黄鼠狼被打可是会施展法术报复的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镜中已觉星星误。

人不负春春自负。

镜中已觉星星误。

人不负春春自负。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诗的《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风前欲劝春光住。

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

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感伤岁月伤春玉楼春 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辛弃疾 翻译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

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

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

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

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辛弃疾 赏析这是一首伤春词,由伤春而感伤自己年华流逝。

第一、两句,想要留住春光,然而已是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开头即点出伤春的意味,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接着似站在春天的角度说春不甘和落花一样随水而去,了无踪迹,只好暂且作粘于泥上的飞絮。

“落花”、“飞絮”均为飘零之物,然在词人笔下,似落花流逝更快,而飞絮尚可在泥上暂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之不愿逝去的不甘和无奈。

运用比喻,用春来比喻自己的青春年华,表达出想要留住青春之感。

五、六两句,看到镜中的华发,想自己年华流逝,自己不愿辜负青春,然而无奈的还是辜负了,一事无成,表达出因功业未就而人已老去,美好的青春理想破灭的浓浓愁绪。

“梦回人远许多愁”梦中醒来,似已消愁,貌似洒脱,实则更为沉痛,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将这许多的愁都凝聚在风雨中的梨花之上,用风雨梨花象征自己的命运处境,含蓄动人。

辛弃疾名句推荐 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作者:辛弃疾:出自《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作者:辛弃疾:出自《送湖南部曲》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作者:辛弃疾:出自《送湖南部曲》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

作者:辛弃疾:出自《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

作者:辛弃疾:出自《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作者:辛弃疾:出自《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作者:辛弃疾:出自《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作者:辛弃疾:出自《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

无情对面是山河。

作者:辛弃疾:出自《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作者:辛弃疾:出自《满江红·山居即事》

加入收藏
               

1952年三颗星星同时消失了:至今也没找到原因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