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喝白酒要热一下吗 天冷白酒要温着喝吗
【千问解读】
我们都知道,白酒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酒类饮品,它有很多种,不同的白酒会有不同的味道和口感,喝法也是不一样的。
冬天天气会比较冷,很多人都会将白酒温着喝。
那么冬天白酒要温着喝吗?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黄酒和米酒在冬天的确是要温着喝,这是没问题的,但是白酒是否要问任何就是有选择性的了。
首先黄酒和米酒人们的饮用量都比较大。
这些我国传统酒类酒精度一般只有10~20度左右,主要含的还是水,人体摄入大量的水会带走热量。
所以如果你不热着喝的话,真的会越喝越冷。
其次米酒跟黄酒,相对来说杂醇和醛类较多。
所以通过加热可以促进这些杂味成分和有害物质挥发掉,使得酒类更加香醇,喝起来也更加顺口。
所以,似乎同样的道理,对白酒也是适用的。
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不然。
因为米酒,黄酒虽然也有勾兑的存在,但绝大多数还是真正的粮食酒,不是吗?但是白酒呢?现在的纯粮酒几乎少的可怜,市面上90%以上的都是勾兑酒。
如果是纯粮白酒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加热应用。
五十度以上的纯粮酒通过加热,质地变得更加精纯,喝起来也更加的顺口。
而且因为加热去掉了一些有害物质,反而更不容易醉,也减轻了对内脏的损害。
但是如果是那种40度左右的勾兑酒。
你只要敢加热,他就原形毕露了。
是难以下咽的!!!
第一个原因,因为酒里混有酒涪,喝之前就要温热了,酒涪遇热会浮到面上,捞去就是相对清亮的酒体,可以喝了。
第二个原因,我们的传统有“酒药同源”、“药食同源”。
酒是百药之长,做酒如做药,喝酒如服药,不能凉着喝,对身体,对酒的药效不利。
温热了,有一定的温度,便于酒的发散作用。
第三个原因,酒里的有害物质,杂醇杂酯,温酒过程中会挥发一部分,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喝着也顺口些。
再个,当下很多都是酒精酒,还有做的能以假乱真,唯有温酒才能准确鉴别。
凡是酒精酒,遇热就会暴露原型,一股怪味道,不像纯粮食酒那样的香味。
这是当前酒要温热喝的主要原因。
温酒喝的传统,是古时候形成的。
那时候酿酒技术原始,只会粮食发酵,自然酿成。
现在还有这样的酒,醪糟就是。
那时候做出来的酒,有三大特色:
1、酒精度数不高,10来度,最高18度。
上海博物馆一研究员,就用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蒸馏器,按照古法做过酒。
他的结果是,怎么也不到20度,但是味道实在美妙。
2、酒是浑的。
因为没有过滤工艺,做好的酒,酒涪和酒液混在一起,不是现在清澈透亮的样子。
味道只甜不辣,也是因为酒精度不够。
3、古人有很多反映酒体的文献和故事。
白居易的《自题小草亭》“伴宿双栖鹤,扶行一侍儿。
绿醅量盏饮,红稻约升炊。
”里的“绿醅”,指的就是酒体状态,浑的。
关于描写冬天成语
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关于描写冬天成语,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描写冬天成语 1、山寒水冷 解释:冷冷清清。
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 2、寒蝉凄切 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
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
文学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3、银装素裹 解释: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
银、素:白色。
裹:包。
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4、千里冰封 解释:“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
和后面的“万里雪飘”中的“万里”一起使用。
辽阔的北国大地都被冰封上。
“冰”是名词,作状语,前面省略了介词“被”。
5、林寒涧肃 解释:寒:寒冷肃:清冷。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出处: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6、雪虐风饕 解释:虐:暴虐;饕:贪残。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 7、冰天雪窖 解释:形容极为寒冷。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
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时反惮劳乎?’” 8、鹅毛大雪 解释: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
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 9、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自: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 10、风雪交加 解释:风和雪同时袭来。
出自:范长江《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行·三》:“尽管是在风雪交加的时节,我们的视线仍可以入到非常遥远。
”
关于描写冬天的成语集锦
形容冬天的景象。
2.寒风凛冽:冽,寒冷。
寒风凛冽,形容寒风刺骨,非常寒冷。
3.缩手缩脚:缩:收缩。
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
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4.雪兆丰年: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5.啼饥号寒:啼:哭;号:叫。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
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6.寒风侵肌:形容天气寒冷。
7.飘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
8.天寒地坼:坼,裂开。
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
9.千里冰封:“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
一千里都被冰封了,也可以说明天气的寒冷。
10.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
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11.风雨凄凄:凄凄:寒冷。
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12.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
例:“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黄金季节。
” 13.寒风刺骨:寒风刺骨意思为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多用来形容恶劣的寒冷天气。
14.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
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15.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例:“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 16.凄风苦雨: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
形容天气恶劣。
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17.寒附火者:因为寒冷而靠着火取暖的人。
18.寒气逼人:指十分寒冷或指阴森可怕。
常用作作谓语、定语、宾语。
19.冬温夏凊:凊:凉。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本指人子孝道。
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20.料峭春寒:料峭:微寒。
形容初春的寒冷。
21.数九寒天: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
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22.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
23.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
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24.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5.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
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26.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27.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
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28.苦雨凄风:形容天气恶劣。
比喻情景凄苦悲凉。
29.天凝地闭:天地都凝固冻结了。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30.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31.嗬气成霜:嗬一口气出来,马上就凝结成霜。
比喻天气非常寒冷。
32.寒风凛冽:冽:寒冷。
寒风凛冽,形容寒风刺骨,非常寒冷②形容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凛若冰霜|凛然正气|威风凛凛。
33.天寒地冻:寒,温度低。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34.雪窖冰天: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到处是冰和雪。
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35.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36.冻手冻脚:形容天气寒冷。
37.嘘寒问暖:嘘寒:呵出热气使寒冷的人感到温暖;问暖:指问寒问暖。
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
38.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
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39.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
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
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40.欺霜傲雪:欺:欺凌。
傲:傲视,傲岸。
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
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41.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
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42.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43.风雨交加:大风暴雨一齐袭来。
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44.温凊定省: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
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45.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46.寒风侵肌:寒冷的风都侵入到肌肤里面去了。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47.寒气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气。
例;“数九以来,朔风吹,寒气逼人,这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 48.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
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49.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
50.葛屦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
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51.夏虫朝菌: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
比喻极短的生命。
52.惨雨酸风:犹言凄风苦雨。
指令人伤感的天气。
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53.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
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54.集萤映雪: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55.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本指人子孝道。
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