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己做葡萄酒
【千问解读】
工具/材料 wWw。
sOJie.cN
葡萄、冰糖、瓶子
操作方法01
葡萄用小剪刀从根蒂上一粒一粒剪下来,不要破皮和坏的。
然后洗净,控干水分。
(擦干或风扇吹干、晾干都可以)
02
把洗净、控干水分的葡萄倒入20斤装的盒子或玻璃瓶子内。
容器要无油无水,必须余出1/3的空间。
03
戴上一次性薄膜手套,把葡萄逐个捏碎或者用工具捣碎。
然后放入冰糖,稍微搅拌下。
(工具要求无油无水)
04
又装了10斤玻璃瓶。
05
好像第三天的样子,葡萄皮都浮上来了。
06
用无水无油的干净筷子,搅拌下,促进发酵。
第一周内每天搅拌一次,而且还要每天放涨气,要不然容易爆的。
07
一周的样子。
08
第二周。
09
第三周。
10
第四周,已经有葡萄皮往下落,而且在逐渐变的清澈。
11
第五周,葡萄皮往下落的有一半多。
12
第六周,葡萄酒变的清澈透明,皮基本都在下面。
13 wWw。
sOJie.cN
差不多可以找容器出酒了。
14
做了两种颜色的葡萄,青葡萄、红葡萄。
15 wWw。
sOJie.cN
还可以做葡萄干,做法是把葡萄皮捞出来后拧干水分,放入锅内,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冰糖,小火把水分熬干,中间搅拌几下防止粘锅。
最后再用微波炉打几分钟,水分蒸干即可。
葡萄籽可以吃。
特别提示 wWw。
sOJie.cN
1、葡萄选深紫色的,熟透的。
做出的酒颜色好看。
2、多冲洗几遍,然后清水泡,也可以加面粉洗一下,去除农药残留。
但最好不要洗掉上面的白色的东西。
3、糖是发酵剂,不单纯是增加甜度。
不想喝甜口的,也可以用酵母粉进午发酵。
2、做酒,装酒时,容器口都一定不要装满。
高考地理:模拟题及真题是怎样考辐射概念的?
下表为该站2019年7月28~31日地表辐射收支平均值(单位:W/m2),其中,夜间地表净辐射为夜间大气逆辐射与夜间地面辐射的差值。
完成下面小题。
1.观察期内,该地白天 A.28日天气晴朗无云 B.29日白天大气透明度最高 C.30日地面反射率最低 D.31日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 2.该河谷30日夜间地表净辐射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低 B.太阳辐射强 C.焚风效应增强 D.冷空气下沉 参考答案 1.D 2.D 试题分析 1.28日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是四天中最少的,应该是天空多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导致的,A错误。
白天大气透明度高,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多,31日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最多,白天大气透明度最高,B错误。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入射辐射量应该是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和白天地面反射短波辐射之和,31日地面反射率最低,C错误。
31日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最多,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减去白天地面反射短波辐射差值最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D正确。
故选D。
2.夜间地表净辐射为夜间大气逆辐射与夜间地面辐射的差值,夜间地表净辐射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温度降低和大气逆辐射减弱。
冷空气下沉利于地面降温,D正确。
夜间、白天植被覆盖率基本相同,A错误。
夜间没有太阳辐射,B错误。
焚风效应增强,应该是增温,C错误。
故选D。
二、(2024·广东·高考真题) 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
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 是因为2—4月期间 A.降水较多 B.云雾较少 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 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2.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 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参考答案 1.B 2.D 试题分析 1.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植被带对应热带季风气候,7-9月降水量远大于2-4月,2-4月由于降水较少,云雾日数少,天气以晴朗为主,故此林冠之上的大气逆辐射较弱,B正确,A错误;热带季雨林的植被覆盖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排除C;2-4月相比于7-9月西双版纳更远离太阳直射点,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D错误。
故选B。
2.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影响,当地热带季雨林林冠层表面温度也会出现季节变化,夏季高于冬季,A错误;林冠向上的长波辐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总是高于大气逆辐射,因此林冠层有效辐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均是正值,这表明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始终是大气的一个热源,是林冠层向大气提供热源,BC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林冠层的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差值在夏季较冬季小,说明林冠层有效辐射夏季小于冬季,林冠层对大气的加热效果夏季小于冬季,D正确。
故选D。
三、(2024·安徽·高考真题) 如图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连续4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2.观测期间该地①第1天晴朗无云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④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该时段可能为 A.4月1日前后 B.6月1日前后 C.10月1日前后 D.11月1日前后 参考答案 1.B 2.D 3.B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地面观测站所示经纬度显示为我国新疆地区,图中显示太阳辐射在四天中白天出现,夜晚几乎为0,而地面反射太阳辐射需要太阳辐射,夜晚也不会出现,因此图中丙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故AC错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辐射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推测大气逆辐射小于地面长波辐射,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大于乙,因此甲为地面长波辐射,乙为大气逆辐射,B正确,C错误。
答案选择B。
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和上题结论可知,图中显示期间,第一天大气逆辐射较强,且太阳辐射出现两个峰值,说明有云层遮挡阳光,所以不是晴朗无云,故①错误;第2天是四天中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故②错误;第3天太阳辐射小于第4天,说明第3天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大气透明度低,而第4天太阳辐射强烈,说明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故③正确;四天中,第2、3两天太阳能辐射弱,说明大气削弱作用强,云层较厚,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可能经历降水过程,故④正确。
正确的有③和④,答案选择D。
3.结合第二小题结论,四天内趋于可能经历降雨过程,该区域为我国新疆地区,降水集中在5-6月,主要是5月气温回升快,冰雪融化,蒸发量大,阴雨天气较多,因此可能出现在6月1日前后,故B正确;4月气温尚未回升,阴雨天气可能性较小,故A错误;冬半年新疆地区气温低,且太阳辐射弱,故CD错误。
答案选择B。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色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葡萄酒学院是亚洲第一所专门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推广,培养葡萄与葡萄酒生产、营销、管理及科研推广高级专业人才的学院。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简介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具备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系统掌握葡萄与葡萄酒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葡萄与葡萄酒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葡萄酒相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贸易、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葡萄酒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销售、文化推广、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园艺学、生物学、化学、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市场学。
相近专业:果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发酵工程等。
核心课程:葡萄栽培学、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品尝学、葡萄酒工程学、葡萄酒市场学、葡萄品种学、葡萄酒化学、葡萄酒微生物学、葡萄酒法规。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葡萄酒市场调查、葡萄与葡萄酒生产调查、葡萄园田技能训练、葡萄冬季管理实习、葡萄与葡萄酒综合实习、葡萄酒工厂生产实习、葡萄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葡萄栽培学实验、葡萄品种学实验、葡萄生态学实验、葡萄酒工艺学实验、葡萄酒化学实验、葡萄酒品尝学实验、葡萄酒分析检测实验、葡萄酒工程学实验。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主要从事葡萄与葡萄酒、果露酒的新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商品检验、贸易及学校、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可以在本校、其他高校及科研单位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可以出国留学。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在京招生情况 本专业只招收理科生,每年在京招生计划是2人。
近年录取分数线如下图所示: 葡萄酒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29-87091994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