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英法联军撤退,德军为何选择原地待命?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击数:

敦刻尔克英法联军撤退,德军为何选择原地待命?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联军非常主要的一次撤离任务。

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强势攻击下,英法联军迅速溃败,眼看法国东北部就要失守,如果不能让这些士兵快速撤离,可能英国本土也没办法进行防守了。

好在英国和法国利用大量船只,将士兵们成功转移,还是将后期反击的力量保存了下来。

不过德军为何在英法部队撤离时下达原地待命的指令呢,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敦刻尔克英法联军撤退,德军为何选择原地待命?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二战初期英法联军的一次军队撤退行动,在这次行动中,英法联军绝处逢生,成功撤离了近34万人,有效的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但至今仍有不少人对德军元首希特勒当时的决定感到困惑,因为当时的德军坦克,距离敦刻尔克港口仅仅只有10英里,可这时候,希特勒却下达了原地待命的命令,因而错失良机。

这是为何呢?

我们来还原当时的情况。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虽然英法两国在9月3日就对德宣战,但实际上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只是安排小规模的部队在法国边境与德军互射,希望德国会把战略中心放在对苏联的侵略上去。

由于法国对南面的马奇诺防线充满信心,再加上北面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做天然屏障,因此法国人对于德国的侵略并不太担心。

敦刻尔克英法联军撤退,德军为何选择原地待命?

德国的确没有攻打马奇诺防线。

但他们却先占领了比利时荷兰等地,然后绕开马奇诺防线,直接深入了法国腹地。

由于德国的袭击太过突然,再加上法国呆板保守的战略思想,法国的整条防线很快崩溃。

德国陆军没有错过机会,他们直接推进了到英吉利海峡岸边,成功切断了40万英法联军与南部法军的联系,并把他们围逼在敦刻尔克地区不能动弹。

英法联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

一来,敦刻尔克仅仅是一个非常小的港口,假如部队选择全体撤往英国,不仅时间上来不及,还非常容易遭到德军的飞机和炮火轰炸。

二来,假如发起突围或就地反击,军事势必会遭到德军沉重的打击,很有可能全军覆没,,对未来的持续作战不利。

就在英法联军犹豫不决时,德国装甲部队却突然接到元首命令,全军停止追击。

英法联军利用这个间隙,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成功转移近34万部队,顺利完成战略大撤退。

那么,为何希特勒要下令德军坦克停止追击呢?

敦刻尔克英法联军撤退,德军为何选择原地待命?

第一,战略上的考量。

虽然英法联军已被完全包围,但困兽犹斗,贸然发起攻击可能会遭到英法联军的疯狂反扑,德军势必会遭受严重伤亡。

而且敦刻尔克地区沼泽地较多,并不适合德军装甲部队的推进。

毕竟除了敦刻尔克地区的英法联军,其余地区依旧存在着大量法军部队,德军的装甲部队还有很多任务,因此不宜冒险推进,增加无意义的损失。

第二,对军部的把控。

对于希特勒来说,除了保存装甲部队的实力之外,实际上还有其他的考虑。

自战争爆发以来,德军装甲部队横扫欧洲,几乎没有吃过败仗。

整个德国陆军气焰嚣张,军事内部出现了一些陆军将领自我膨胀,战场抗命的现象,这一点必须要进行打压。

而正好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又忍不住要来抢个战功,他急电希特勒,并保证说,空军部队一定可以在空中完全封锁英法联军的退路。

希特勒出于自身对军部更好把控的考量,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空军去完成。

敦刻尔克英法联军撤退,德军为何选择原地待命?

而戈林显然高估了空军部队的实力,英法联军最后还是撤退成功。

第三,政治目的。

希特勒在得知英法联军撤退后,曾说他是故意饶恕英国人的。

丘吉尔并不能理解他的善意,他不希望与英国创造一条无法修补的鸿沟。

在希特勒看来,要占领英国是非常艰难而且费力的。

那么既然征服存在困难,还不如把英国变成自己的盟友,毕竟苏联的的崛起,以及美国在海外的扩张,都对英国的利益存在一定的影响。

但由于德国一直在打胜仗,因此,也不可能主动寻求谈判。

希特勒认为,只要德国给出体面的台阶,英国是会主动寻求和平谈判的。

而德国装甲部队原地待命不进攻,就是德国给出的台阶。

但遗憾的是,丘吉尔却并不吃这一套。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