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留奇科夫因叛国入狱 普金为何还那么尊重他
【千问解读】
克留奇科夫在2007年11月23日去世,这个消息传开之后让无数的俄罗斯人都开始回忆,尤其是那些年长的人们回忆的最多。
因为这位克留奇科夫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其全名叫做弗拉基米尔·克留奇科夫,是当时苏联时期克格勃的主席,也是克格勃的末代掌门人。
可以说克留奇科夫的命运就是与苏联绑在一起的。
说到克留奇科夫最后的日子,还得说到普京,在他从10月份病情恶化起,就受到了极高的医疗待遇,这与普京分不开。
众所周知,普京早年曾在克格勃工作过很长时间,克留奇科夫正是他的老领导。
克留奇科夫曾回忆,他在1981年就听说过普京这个年轻人,不过他们第一次见面要到1985年,当时克留奇科夫还是克格勃副主席,他在东德德累斯顿第一次见到了普京。
此后克留奇科夫步步高升,直至成为克格勃掌门,不过在此期间他与普京并没有过多接触。
但普京却对克留奇科夫敬重有加,2000年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时,就邀请了克留奇科夫出席就职典礼。
此后普京还多次邀请他前往克里姆林宫做客,有时克氏也会为普京提供一些建议。
克留奇科夫对普京也不吝赞赏,他曾这样夸普京:
“感谢上帝,在叶利钦之后,俄罗斯出现了一个正常的权力拥有者。
普京热爱运动,生活方式健康,思维敏锐,关心老百姓的疾苦。
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正在全面恢复。
”
其实,克留奇科夫能成为克格勃主席,算得上是机缘巧合,这样的道路并非他本意。
早年,克留奇科夫担任过地区检察院检察长,1954年被派驻匈牙利,出任三等秘书。
当时他已30岁,人生与情报工作一点都不沾边。
时任苏联驻匈牙利大使是安德罗波夫,是他相中了克留奇科夫的能力,觉得这是个人才。
安德罗波夫在1967年出任克格勃主席后,他立即把克留奇科夫召入克格勃,此时克氏已43岁了。
有了安德罗波夫的赏识和提拔,起步较晚的克留奇科夫开始平步青云。
克氏自己也很争气,表现出极强的能力,职务也一路晋升,到1988年,他已担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并被授予大将军衔。
安德罗波夫执政苏联后很快去世,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将克氏任命为克格勃主席。
众所周知,苏联在戈尔巴乔夫任内解体,克留奇科夫也就此成为克格勃这个庞大间谍机构的最后一任掌门人。
执掌克格勃感觉如何,是人们相当感兴趣的问题,许多记者曾就此提问,克留奇科夫的回答是:“我本来不想成为克格勃主席,这样的经历一生有一次就够了,况且我第一次就不想当。
”
不想当为何要当呢,克留奇科夫解释:当时最高苏维埃通过了提名,我就说,这个组织有自己的特点和力量,很容易让人迷失其中。
而我不属于那种“志愿者”。
当然他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职务,因为“最高苏维埃怎么决定,我就怎么做。
”
说来讽刺的是,戈尔巴乔夫把克留奇科夫提拔到克格勃主席这个职位上,克留奇科夫却并没有感恩戴德。
相反,他与国防部长亚佐夫等人正是当年“八一九政变”的主要策划者,政变能实施,克氏控制的克格勃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
当然,软禁戈尔巴乔夫不是出于私人恩怨,而是克留奇科夫、亚佐夫这些保守力量试图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次尝试。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改革步履维艰,事实上已经失败。
1991年夏,苏联局势越来越紧张。
到了7月,戈氏与叶利钦、纳扎尔巴耶夫等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秘密会晤后拟定了新联盟条约,定于8月20日生效,这将意味着苏联中央政权的消亡。
克氏等人试图劝说戈氏暂缓或放弃新联盟条约的签订,戈尔巴乔夫不胜其烦,干脆飞到克里米亚度假别墅躲了起来,想等条约生效再回莫斯科。
绝望中,国防部长亚佐夫、副部长阿恰洛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副主席格鲁什科、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等人决定发动政变,软禁了戈尔巴乔夫,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以试图控制局面。
不过,众人计划不周,决心不坚,在与叶利钦的对抗中败下阵来,这场震惊世界的政变只持续了3天就宣告失败。
与克留奇科夫等人事与愿违的是,这场本来以挽救苏联为目的的政变,反而将苏联更快地推向了解体。
这是因为政变反而让叶利钦声望大涨,他在议会大厦前登上坦克演讲的一幕就此成为经典画面,再也无人能当叶利钦锋芒。
从此,世人只知有叶利钦,克留奇科夫等人被打上了“叛国”的标签遭到清算。
政变失败后,紧委会众人都被撤职逮捕。
不过与其他人不同,克留奇科夫坚信自己并没有做错,他拒绝妥协,宁愿接受审判。
3年牢狱生涯之后,克氏的大赦决定被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
等他出狱那一刻,苏联早已不复存在,外面的世界恍如隔世。
即使如此,克留奇科夫也始终坚称参与“八一九事件”是无怨无悔的选择。
事实上,抛开对苏联的感情因素,不管它的解体是历史潮流还是错误选择,克留奇科夫身为肩负国家安全使命的特工组织领导人,保全苏联确实是他职责所在。
“在其位谋其职”,从这点上看,他的初衷并没什么好指责的。
克留奇科夫可说是苏联晚期对西方强硬派的代表人物,他坚持认为叶利钦等人的路线是错误的。
克氏曾多次表示:美国不会与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和平共处。
就在去世前几个月,他还发表文章,文中说道:
美国人在和我们打交道时转而从内部下手绝非偶然。
他们从冷战中得到经验,相信只有那样才能最终消除俄罗斯的世界影响。
我们想要活下去,重新找回昔日的强大,就必须在外部地位不受削弱的同时,处理好内部事务。
他还预言:美国的手段是借助美元、全球化和“核材料泄露”搞垮俄罗斯。
如今回头来看,克留奇科夫的说法不无道理,毕生与美国作斗争的克氏要比叶利钦更了解美国。
或许,这也是普京对他十分尊敬,并甘冒天下之大不韪,邀请一个曾因“叛国罪”入狱的老人参加其就职仪式的原因。
克留奇科夫去世后,俄联邦安全局对他评价极高,称赞他是俄罗斯所有情报人员学习的榜样——“在克留奇科夫的领导下,苏联实施了很多复杂的侦察与反侦察行动。
他对保障国家安全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而俄罗斯人也普遍认为:克留奇科夫是一个面对亲西方势力强大压力的俄罗斯“斯拉夫派”的代言人。
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战役对苏德双方有什么影响
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为粉碎德军哈尔科夫集团实施的攻防战役。
苏联红军参加此次战役的有西南方面军(司令由苏联元帅、西南方向总司令SK.兼任)和南方面军(司令为R.Y.中将)。
计划规定:西南方面军分南北两路从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和沃尔昌斯克地域对哈尔科夫实施向心突击,粉碎德军哈尔科夫集团,收复哈尔科夫,为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发展进攻创造条件;南方面军坚守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南正面,以保障西南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翼侧。
德军哈尔科夫集团是南方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司令为F.上将)。
当时,该集团军与克莱斯特集群(辖第17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正在准备为“腓特烈一世”的进攻战役,企图攻占北顿涅茨河以西、哈尔科夫东南地区。
双方兵力大致相当。
第6集团军和L.V.博布金少将指挥的集团军级战役集群从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向前推进25~50公里,为快速兵团投入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铁木辛哥被所谓兹米约夫地域有德军装甲重兵集团的情报所迷惑,其他地段亦进展迟缓,致使德军毫无阻碍地将其预备队从其他方向调到突破地点。
至5月17日前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已在巴尔文科沃突出部根部南方面军第9集团军当面建立了强大突击集团。
在该处行动的“克莱斯特”集团军级集群(坦克第1集团军 司令:艾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第17集团军 ),步兵比第9集团军多0.5倍,炮兵多1倍,坦克多5.5倍。
为解除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的压力,在空军第4航空队大规模的空中支援下,第1装甲集团军向实力薄弱、毫无准备的苏联红军第9和第57集团军发起进攻,至第一天结束时,德军推进到苏联红军突击部队后方40公里。
此时,苏联红军通信与物资供应面临明显的威胁,苏联红军部队自身也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
同时,德军从南北两面对苏联红军第28集团军两翼实施反突击。
但这一决心已为时过晚。
哈里托诺夫指挥的苏联红军第9集团军全线崩溃,苏联红军左翼被德军突入80公里。
为了应对这种致命的威胁,格罗德恩扬斯基指挥苏联红军第6集团军向保卢斯的德军第6集团军发起攻击。
20日,双方都在对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和突出部周围的部队进行调整。
苏联军队的行动因为德国空军的骚扰和糟糕的通讯条件而一再遭受妨碍。
与此同时、苏第28集团军的左翼失去了掩护,这迫使集团军的指挥员调出预备队第34摩托化步兵旅和第32骑兵师来保护自己的侧翼。
22日,德国军队试图完全卡死这个包围圈,铁木辛哥的反应是命令第38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去向西突破德军的方线并恢复与德军包围圈内部队的接触,但未成功。
23日,克莱斯特集群与德军第6集团军在巴拉克列亚以南会合,切断了苏联红军由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向北顿涅茨河对岸退却的道路,将苏联红军第6与第57集团军的全部以及第9与第38集团军的部分部队包围。
不仅如此、已经完成了包围圈的德国军队还进一步试图加宽封锁带。
克莱斯特的装甲战斗群从第14个装甲师战区向东拓宽了这个包围圈的外圈。
同时第60摩托化步兵师,第384,第389步兵师和第100轻步兵师向西成扇形展开牢牢的档住了包围圈内的敌人的退路。
苏军企图突围。
突围部队由第317,第393和第150步兵师,第49和第26骑兵师,第5近卫,第5和第37坦克旅的残部组成。
他们发起攻击试图和第114坦克旅建立联系。
突围部队遭受了德国炮火和连续的空袭,很快部队就失去了指挥。
尽管这样,在遭受了重大损失后,突围部队还是冲破了德第60摩托化步兵师和第389步兵师的防线。
在这时,德第1山地步兵师接到命令向北堵住苏联突围部队的道路。
29日,苏联红军第6、第9和第57集团军主力,包括20个步兵师、7个骑兵师和14个坦克旅的大部被围歼。
只有约2.2万人的苏联突围部队冲破了德第384步兵师的后方并和苏第38集团军恢复了联系。
据德方资料,德军伤亡人数仅2万人,而苏联红军阵亡7.5万人,被俘23.9万人。
损失坦克1249辆、火炮和迫击炮2026门。
苏联红军在哈尔科夫的失败使西南方向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错误判断战略战役形势,协同不周,保障不力,指挥失误,快速部队进入战斗过迟等。
点评 此战,苏联红军有24万人被俘,2026门火炮和1249辆坦克被击毁或缴获,苏联政府首次公开承认了这次战役的失利,其坦率的程度是为了呼吁西方盟友尽快对德开战。
苏联红军在哈尔科夫交战失利的原因是:西南方向首长和南方面军首长错误判断战役战略形势,缺乏组织周密的协同动作,坦克军进入交战过迟;战役保障不足;军队指挥失误。
哈尔科夫交战的结果,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遭到很大损失,丧失了北顿涅茨河的重要战役登陆场,因而不可能进行原定在夏季进行的进攻战役。
这一切,使西南方向总的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随机文章日本富士山简介宋朝与日本的交流?中国ufo视频震惊世界造谣,画面看起来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揭秘苏联为什么没有登月,连续四次试射N1火箭均遭失败(前功尽弃)做梦是平行世界的记忆,做梦成为平行宇宙通道的钥匙(意识穿越)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为什么有人说唐代大诗人王维是叛国贼?
大唐天宝十五年,一个叫安禄山的大胖子,领着十五万人的叛军,从范阳起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直奔西都长安而来。
唐王朝的官军老爷们,大都还沉浸在声色犬马的春梦里,没等缓过神来,洛阳与潼关相继失守,长安告急。
作为大唐人民的伟大领袖,玄宗皇帝,在得知消息后,身先士卒,赶忙领着亲信和杨玉环,连夜跑路了。
长安沦陷,繁华落尽。
安禄山大土匪的本质暴露无遗,烧杀抢掠,惨不忍睹。
“朱门”里的黄金、“王孙”家的珠宝被骆驼车队一车车扛走;没来得及跑路的贵族子弟、豪门家眷要么被杀,要么被抓。
很遗憾,我们的大诗人王维点子比较背,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绑了。
栽在敌人(叛军)的手里,无外乎两种结果,要么保持姿态,宁死不屈;要么低头献媚,苟且偷生。
王维比较睿智,他想的是第三种结果:蒙混过关,寻机潜逃。
王维鼓起勇气,硬生生吃了半斤巴豆,想装病,让叛军放松警惕,以便逃走。
王维毕竟不是余则成,因为胆怯,伪装不成功,被叛军识破后,绑得更紧了。
在大牢里被关了十几天,巴豆发挥了神奇的功效,整个人被掏空了。
王维的诗、画、音律堪称三绝,名震大唐,是公认的“天下文宗”,安禄山这个粗人也知道他的名声,想往自己脸上贴金,想让王维从了他。
一边是架在头上的刀枪剑戟,一边是摆在嘴边的牛奶蜂蜜;一边是忠君报国的慷慨大义,一边是苟且偷生的逢场作戏。
安禄山的肥手,一把将王维推到了最尴尬的境地。
此时的王维,还想着他长安城里的辋川别墅,还想着他亦官亦禅的美好生活,还想着繁华的大唐和烦人的玉真公主……不想了,好死不如赖活着。
头一点,王维做了安禄山属下一个叫“给事中”的伪官。
这个“给事中”也不是啥大官,主要就是陪土圆肥的安禄山喝喝酒、唱唱歌,表演几个娱乐节目。
王维一直宽慰自己说:不过是不得已出卖色相和灵魂的表演,也算不上叛国吧!还没等适应这种日子,不到一年时间,唐军又打回来了,洛阳被收复,王维作为叛军伪官,又被绑了。
此时的大唐已经变天了,唐玄宗早在马嵬坡被逼宫退位了,太子李亨即位,是为唐肃宗。
跟王维一起,从洛阳绑回来的伪官有200多人,等待着被秋后算账。
唐肃宗英明神武,将这200余人的“汉奸”队伍,根据所作所为,分为四个等级。
一等“汉奸”,菜市场砍了;二等“汉奸”,赐根绳子自己结果了;三等“汉奸”,一百杀威棒,能不能活看造化了;四等“汉奸”,发配或流放千里之外。
王维绷紧的心开始颤抖了,他想,这下完了,辋川别墅是住不上了,很可能会被流放去做野人了。
就在唐肃宗准备签字定刑的时候,刑部侍郎王缙挺身而出,愿意撸掉自己的官职为哥哥王维赎罪。
当然,朝堂上还有许多王维的故交旧友 ,也都在替王维求情。
再加上王维一些声情并茂的解说:做伪官,我是奔着做卧底的心态去的,我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信,有诗为证: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面对王维满满的才华和动人的故事,想着王维大把吃巴豆的英勇,唐肃宗不免心头一软,特地网开一面,大笔一挥,让王维加官进爵,责授“太子中允”。
王维不禁老泪纵横,长叹一声:人生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真是难以想象,那一年,从叛军回归的王维,在56岁的高龄,终于迎来了自己官场的春天,此后一路官运亨通,最终在尚书右丞的任上,结束了这山水旖旎、大漠雄奇的一生。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明朝经济还是很发达的,而明朝的皇帝也是很厉害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而关于朱元璋的议论无外乎就是好于不好的朱元璋上位以后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来改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说日本侵华战争从明朝就开始了?具体是怎样的?日本有论者宣称甲午战争“是由许多偶然因素引发的非计划的、非预谋的事件”,甚至把甲午战争的爆发说成“日清双方都侵略朝鲜引起的”。
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仍需以事实驳斥这种谬论。
丰臣秀吉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统治集团,为了侵略中国,进行了20多年的准备;为了迅速侵占中国制定了具体战略计划。
日本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而有人将日本挑起甲午战争说成“非计划的、非预谋的事件”,显然为了掩盖日本的侵略本质。
日本侵略中国之心由来已久。
早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就策划侵犯中国领土。
1577年丰臣秀吉即萌发了“平定中国”的思想,声称要亲自“率军进入朝鲜,席卷明朝四百余州,以为皇国之版图”。
从1592年开始,丰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鲜,并扬言要占领北京,迁都于此,“贡圣上(天皇)御用”。
进入江户时代后,并河天民提出“大日本国之威光,应及于唐土(中国)、朝鲜、琉球、南蛮诸国。
……更增加扩大,则可变成了大大日本国也。
”佐藤信渊也宣称:日本“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日本应首先吞并满洲,继而将中国全部领土划入日本版图,并最终“合并世界各国。
佐藤信渊还主张日本天皇亲征中国,“取南京应天府,定为假皇宫”。
吉田松阴德川幕府末年,日本长州的改革派藩士领导者吉田松阴曾赤裸裸地说:“现在要加紧进行军备,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即北海道——引者),封立诸侯,乘隙夺取勘察加、鄂霍次克海,晓谕琉球……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和古时强盛时一样。
北则割据满洲(即中国东北)的领土,南则占领台湾、菲律宾诸岛”。
明治维新之后,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在“武国”方针指导下,统治集团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更加膨胀,1868年2月8日(庆应四年一月十五日)明治天皇便在《外交布告》中宣称:“外国之事,先帝多年宸忧。
——此次朝议之上,断然同意缔结和亲条约。
对此,当上下一致,不生疑惑,大力充实兵备,使国威光耀海外万国,以对答祖宗先帝之神灵。
天下列藩以至士民,皆当奉戴斯旨。
” 3月21日,又以天皇的名义对在京都诸侯(藩主)下达敕谕:“朕虽不肖,然欲继述列圣之余业、先帝之遗意,内以安抚列藩万姓,外使国威光耀海外。
……朕欲凌驾万里波涛,身当苦难,誓振国威于海外,以对祖宗先帝之神灵。
”这“大力充实兵备”,“凌驾万里波涛”,“誓振国威于海外”等等,已成为日本政府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设想。
田中义一与田中奏折据《田中首相致宫内大臣一木喜德请代奏明积极政策函》披露:“欲征服支那(即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遗策。
”其具体侵略步骤为: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即中国东北和内蒙古),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世界,以达到“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目的。
在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为伺机发动侵华战争,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舆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和详细的整体战争准备。
随机文章美国史上最「短命」总统就职后睡一觉醒来就卸任了汉武麾下李陵力战匈奴之可信度自然界神奇形成的风动石,小身躯支撑200吨的巨石(屹立不倒)美国NASA承认外星人存在,NASA的秘密档案公布外星飞行器墨西哥最毒的山王蛇,一口毒液令人类30分钟死亡(长相美丽异常歹毒)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