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纳粹德国的“饥饿计划”是什么计划?

斯大林接起电话,那一头的朱可夫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苏联遭到了德国的攻击,祖国前线防区全部沦陷。
”据说斯大林听完这个消息后由于太过于震惊而跌倒在地。
他立刻让莫洛托夫发表公开声明,谴责德国人的罪行。
然而,这份听起
【千问解读】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45分,一阵吵闹的电话铃声把斯大林给吵醒了。
斯大林接起电话,那一头的朱可夫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苏联遭到了德国的攻击,祖国前线防区全部沦陷。
”据说斯大林听完这个消息后由于太过于震惊而跌倒在地。
他立刻让莫洛托夫发表公开声明,谴责德国人的罪行。
然而,这份听起来字句铿锵的说辞丝毫没能影响战局,仅数天后,重镇明斯克便遭攻克。
最高领导层深知,苏联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大灾难,而它却并不只是局限在战争这个狭隘的范围内。
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知道历史上有这样一说:作为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战争狂人,希特勒从没怀疑过纳粹德国将会取得世界的主导权。
而按照他的设想,战争胜利后,德国会把整个世界“分级”,将全球资源进行重新分配,那些所谓的“劣等人种”理应勒紧裤腰带,把好东西供给“优秀人种”享用。
在这个过程中,希特勒认为像苏联这样的国家,最终人口保持在3000万人就足够了。
要知道,1940年那会儿,苏联人口达1.8亿;如何才能将这样一个大国的人口迅速压缩到原来的1/6呢?德国人提出了一套被俗称为“饥饿计划”的方案。
该方案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专门针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类似,其中相当核心的一点便是要对苏联人进行残酷的奴役而不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
每一名苏联俘虏不但每天的口粮限量,连食物种类也受到严格限制,诸如奶蛋、黄油和肉类这样的食物都没资格吃,连稍微“高档”一点的蔬菜也被列入了限制名单中。
显然,德国人对“重整”整个人类结构这样宏大的计划是迫不及待的,据资料记载,仅在1941年,就有超过1300万苏联人被强行征用于修建公路、开垦土地和建造工厂等。
正如咱们刚才所说,德国人一早就想把这些俘虏往死里整,雪上加霜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时任纳粹德国政府食品和农业部长的赫伯特·巴克又狠狠地添了把柴火。
在德军入侵苏联的第3天,巴克就向德国高层提交了一份包报告。
这份报告直接指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德国每年都面临着约250万吨粮食的巨大缺口。
巴克这一数字的估计还是基于“基本温饱”这一标准之上的,若是德国人民想要改善生活,这一数字恐怕还得继续扩大。
本身德国搞侵略就是为了从其他国家身上盘剥利益,而巴克的这份报告自然令高层下了“加大力度剥削苏联人”的决心。
根据巴克的建议,苏联劳力的口粮又被进一步克扣,转而优先提供给德国军队;而按照他所说,这1300万俘虏,每个人都有可能无法撑过1941年的冬天。
更可恶的是,巴克还别出心裁地把苏联划分为“获利区”和“亏损区”,顾名思义,那些土地贫瘠、没啥开发潜力的地方便是“亏损区”,而处于这些地区之内的苏联民众一开始便被宣判了死刑,德军从他们手里夺走一切可以掠夺的财富,丢下这些人自生自灭。
谈到这个问题,德国高层的态度都十分冷漠,戈林就曾表示:“没有必要养活他们,且没有任何国际义务能够约束德军。
”就在1941年9月,戈林便下令停止为战俘营中失去劳动力和受伤的苏联战俘提供食物;命令发出的1个月后,战俘营中有超过60%的战俘罹难。
事情做到这一步已足够可恶,但对纳粹恶魔们来说,这仅仅是“饥饿计划”的一个开始。
不久,纳粹高层开始给各占领区下达任务,除了掠夺粮食和各类物资的数量外,连弄死多少苏联俘虏都成了“硬性指标”。
作为纳粹德国的喉舌,戈培尔居然十分坦然地解释了饥饿计划的目的:“就是要让劣等种族代替德国人挨饿!”而作为整件事的始作俑者,巴克更是作出这样一番惊悚的论述:“数百年来,俄国人早已习惯了贫穷、饥饿和困顿,但他们的胃却始终是灵活的……因此,不要对俄国人产生任何怜悯。
”
据一些资料显示,德军规定战俘营中每人每天的食物只有一碗粥。
他们喝着肮脏的水,经常上吐下泻。
流淌着干净的水的水龙头就设在战俘营里,但战俘们却无权使用。
有人胆敢偷偷取水,一旦被发现,德军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枪决。
对德国而言,“饥饿计划”是卓有成效的。
在1942年以前,德国每年都要省吃俭用,尤其是发动战争以来,政府已多次调整国民口粮定额;而实行该计划后,口粮定额开始缓慢增长,到了1943年底,德国粮食供给系统已相当稳定。
不仅如此,德国把他们所占领的所有苏联粮仓以及乌克兰平原所产出的粮食都用来补充自己的粮食储备,昔日的“欧洲粮仓”沦为入侵者的“提款机”。
原本饥一顿饱一顿的德国家里有了余粮,据统计,仅在1942到1943年间,纳粹德国所占领的欧洲领土就为其提供了约20%的粮食、25%的油脂和30%的肉类。
在德国人填饱肚子的同时,饥荒在另一端不断消磨着苏联军民的意志。
讽刺的是,当德军开进苏联境内时,沿途不少百姓箪食壶浆,他们以为自己等来了“解放者”。
或许当时身处莫斯科的那群领导人并不是多么高明,但把“解放”的希望寄托在侵略者身上,如今看来显然是十分愚蠢的。
除此之外,据统计,“饥饿计划”至少害死200万苏联战俘,考虑到战争末期纳粹分子对罪证的毁坏,这一数字很可能还要更骇人。
数百万人的生命成就了赫伯特·巴克,这个挂着“国务秘书”、“农业部长”和“德国农民领袖”等诸多头衔的政治家,乍看跟战争咋也不沾边,却用这样一种罪恶的方式草菅人命,别看他在整个二战中几乎“籍籍无名”,破坏力却不比盖世太保们差到哪儿去。
战后,巴克被推上了纽伦堡法庭,最终在监狱里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青岛不内涝,是因为德国人留下的下水道吗?事情真相并非如此
其实,事情真相并非如此,虽然德国人的工匠精神值得肯定,但没有必要就此迷信或对德国人感恩戴德,因为他们来中国的目的并非造福中国人。
说起德国,很多人都会想起二战的那段历史以及那个疯狂的德国人。
其实在一战前,德国已经开始到处殖民了。
1871年,普鲁士统一日耳曼建立德国。
统一后的德国,开始在世界各地进行殖民扩张,占有很多,如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非洲的卢旺达、布隆迪、喀麦隆、多哥、纳米比亚等等。
在亚洲,中国也是其殖民的对象。
1897年,德国人借山东曹州教案,出兵占领胶州湾,即如今的青岛,并逼迫签订胶澳租界条约,租借胶州湾99年,山东半岛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德国人在青岛最好的地方开辟居住区,将当地的老百姓赶走,然后为生活在那里的欧洲人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中山路南段以东,自德县路过观象山、信号山至太平山一线以南至海边整个区域,及前海一带是当年德国人聚集区。
德国人确实利用雨污分流的理念打造了地下排水系统,不过那只是建在欧人区,是为德国人服务的。
华人区的中国人是根本享受不到这种便利,反而更遭殃。
德国人聚集区的污水排到从团岛一带沉淀后排入大海,团岛地区臭气昏天,污水横流,因此被人们称为“大粪场”,这在《胶澳发展备忘录》中有记录。
因为大粪场的存在,还造就了青岛史上唯一的一位靠收集粪便成为青岛首富的“粪商”刘子山。
青岛的老百姓在那种环境下生活,能有好日子过吗?但凡能离开的,没有一个愿意住在那里的。
“大粪场”的改造治理,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3年才完成的,当年德国人用来排污水的那条宽达7米的明沟(大港纬路明沟)被填平,上面修建了街心花园,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让我们再看看青岛是不是真的就靠德国人建造的排水沟才很少有内涝的呢?从1897年到1914年,德国人占领青岛17年,他们在青岛修建了多少排水管道?80公里左右。
如今青岛市总面积约112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如果只有这80公里排水管道,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实际上,青岛市区的排水系统总长约3000公里,德国人造的排水系统占比不到3%,而且原有的80公里排水系统,如今绝大部分已被改造,剩下的只有2.66公里,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
这些数据摆在这,相信不用多说,你就会明白,青岛之所以不内涝,还是咱国人自己的功劳,没有必要跪舔外国人。
当然,德国人雨污分流的设计理念也为青岛后来的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仅此而已。
青岛不内涝,除了庞大的排水管道网外,还和青岛的地势有关系。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处在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属于丘陵地貌。
去过青岛的都会有种感慨,在那里要是骑自行车,爬坡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青岛市三面环海,地势东高西低,南北隆起,中间低,这种地形就像一个天然的排水沟,而且青岛还有大小河流224条,大多都是能独立入海的,这对排水也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青岛的气候属于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温带季风气候,一年中降水量比较大的时间集中在湿热多雨的夏季,约占全年的一半。
据有关数据纪录,青岛年平均降水量约662毫米,青岛最大年降水量为1272.7毫米(1911年),在全国来说,只能算中等水平,和南方城市的降水量完全没法比,因此对排水系统造成的压力并不算大。
所以,不要再说青岛不内涝是因为德国人留下的下水道了,那只是谣言而已。
连人家德国人自己都看不下去,在《南德意志报》上辟谣了。
随机文章惠司马衷皇后贾南风的故事秦始皇为什么焚书?李斯为什么建议要焚这些书?小行星是什么样子的,奇形怪状任意一颗可致毁灭性灾难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背后竟有外星人(蒙娜丽莎的微笑最恐怖)令人感到恐怖的鸟笼效应,心里被物品所控制的人类欲望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闪击丹麦,美国为什么会去占领丹麦的属地格陵兰岛
丹麦对格陵兰岛的占领,最早始于1380年,之前的格陵兰岛被挪威控制。
不过,丹麦和挪威结盟后,格陵兰岛算是半个丹麦地盘。
1841年,丹麦和挪威分家过日子,格陵兰岛就跟着丹麦了。
格陵兰岛面积巨大,216.6万平方公里。
由于地处北极圈,气候寒冷,人口非常少。
二战爆发后的1940年,格陵兰岛也不过2万多人,还集中居住在岛的西南沿海地区。
格陵兰岛人口少,但地理位置重要。
格陵兰岛以东是欧洲,以南是加拿大和美国,具有很高的军事战略价值。
尤其是对美国来说,格陵兰被丹麦控制,等于替美国看守北大门。
可万一格陵兰被德国控制,那麻烦就大了。
这么想:德国也不会容忍美军和苏军都挤在日德兰半岛北部的丹麦。
德国对丹麦觊觎久矣。
1940年4月9日,德军对丹麦实行术,当天就把丹麦给吃掉了。
消息传到美国,的表现是非常惊慌的。
美国关心的不是丹麦亡国,而是丹麦的属地格陵兰怎么办?“顺其自然”地被德国控制?这对美国来说无异是场灾难。
美国赶紧把丹麦驻美国大使找来,罕见地“关心”起格陵兰。
说只要丹麦愿意,美国愿意以最低的价格卖给格陵兰一批武器,让格陵兰“保护”岛上的矿产资源不被德国侵犯。
其实,美国更想直接出兵格陵兰,这才是最让美国放心的。
可是,当时的美国并没有同德国宣战,还保持着“中立”。
如果出兵格陵兰,就等于同德国宣战,毕竟德国已占领丹麦,而格陵兰一向被认为是丹麦的地盘。
美国人聪明,办法总是有的。
于是,丹麦驻格陵兰的总督布伦先生站出来配合美国演戏。
布伦说由于祖国丹麦已被德国占领,在丹麦复国之前,格陵兰决定自立。
这么一来,问题就解决了,格陵兰是个国家,就可以自己决定是否邀请美军入驻了。
而被德国控制的丹麦听说格陵兰自立,当即表示不同意,要求丹麦驻美国大使赶紧命令格陵兰“改邪归正”。
大使本就和美国站在一块,自然不听傀儡管理层的调遣。
大使不顾丹麦傀儡管理层的强烈反对,以丹麦的名义,和美国签了驻军协议,时间是1941年4月9日。
至于这支9000多名美军雪橇巡逻兵的名分,美国和格陵兰都想好了,就叫格陵兰军,让德国和丹麦傀儡管理层都无话可说。
德国又不傻,看出来这是美国玩的独角戏。
也许是意识到美国早晚会成为德国的劲敌,德国打算在格陵兰驻军,遏制美国。
格陵兰实在太大了,德国已在岛上建立了一个气象站,美军竟然没发现。
直到1943年初,美军抓到了一个德国军官,才知道有德国气象站以及另外一个德军驻岛基地的存在。
美国当然不会客气,派出几十名精锐士兵,以及几十条精锐雪橇狗,把德国气象站给拔掉了。
而那个基地,美军则出动轰炸机,把基地炸成了废墟。
美军以为德军都撤出了格陵兰,实际上还有一部分德军没走,开着民用船只在格陵兰周边转悠。
美军不断在格陵兰周边发现德国的船只,经常活捉德军。
美国控制格陵兰,确实对保护美国本土不受侵犯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在二战结束后,美军为什么要撤出格陵兰? 美国确实把格陵兰还给了丹麦,毕竟丹麦是格陵兰名正言顺的,美国不想在土地划分上招惹事非。
否则就会给苏联以攻击美国的政治把柄,这样的蠢事,美国是不会干的。
但是,美军并没有完全撤出格陵兰,还留有一个图勒空军基地。
图勒空军基地位于格陵兰岛的西北部,这是美国在地球上纬度最高的一个基地。
图勒空军基地的对面就是加拿大的北极地区,再往远处,就是苏联(俄罗斯)。
冷战的时候,美国面对苏联,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所以,在图勒建军事基地,在给过往飞机加油的同时,还能监视苏联(俄罗斯)。
至于格陵兰归属丹麦,丹麦会不会给美国制造麻烦?美国会自信的说:问问丹麦小朋友,他们敢吗? 随机文章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遇难者5000(还将持续)昆式战斗机存在吗,专家认为数百年人类才有技术制造爱情墨菲定律是什么意思,凡是你认为不会发生的事越容易发生远古恐龙为什么那么大,富氧环境加没有生长抑制基因造就巨大身材袋狮灭绝了吗,袋狮与剑齿虎谁厉害/袋狮咬合力地球史上最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