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孔子重要弟子,被尊为儒学圣贤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07 点击数:
简介:有若(前518年-约前五世纪中期)即有子,重要弟子,被尊为儒学圣贤。

其氏为有,名若,字子有,或云字子若,未知所据。

生年,据《·仲尼弟子列传》,比孔子小四十三岁

【千问解读】

有若(前518年-约前五世纪中期)即有子,重要弟子,被尊为儒学圣贤。

其氏为有,名若,字子有,或云字子若,未知所据。

生年,据《·仲尼弟子列传》,比孔子小四十三岁,为前508年;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作三十三岁,为前518年。

比较而言,《家语》材料较为原始,故此取前518年为是。

卒年,史无确载,惟《礼记·檀弓》记“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可见其卒于鲁悼公在位时期。

悼公为哀公之子,前466-前429年在位。

则有若逝世约在前五世纪中期。

重要事迹 据《孟子》、《史记》等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慕孔子,曾因有若似孔子,而群起推举其为师,并以师礼事之。

但是不久,弟子们先后提出两个问题,有若皆不能回答,遂被赶下位来。

有若为众人所推举为师,说明其确有卓异之处。

据《孟子》记载,有若认为孔子在人群中好比“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宣称“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

”可见有若对。

因此,孟子所谓的有若“似圣人”,非指相貌,而是指他在思想上非常接近孔子。

清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有子故里在县西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后裔聚族而居”。

又载:“有子,若,鲁人,少孔子十三岁。

……唐赠卞伯,宋追封平阴候。

墓在肥城,五十年得宋时墓碣,五十一年学使赵佑会同巡抚奏闻,五十三年始以肥城七十二代孙承袭,今移居城内。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他。

因有子言行相貌像孔子,对他十分尊重。

于是大家共同推举他当老师,尊敬他就象当年对待孔子一般。

《史记》载:“孔子即殁,弟子思慕。

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 有子强识好古,明习礼乐,倡和睦,重礼教。

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

但亦曾辩证地论述礼与和的关系。

他说道: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最可贵。

但如果什么事情都死守着礼规不放,有时也会行不通的。

一味地用和,而不用礼来规范,也是不行的。

《史记》亦载:“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去世后,葬于肥城,鲁悼公曾向他吊唁志哀。

有子勤奋学习,看书时担心睡着而用火烧手。

中提到:“有子恶卧而淬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

” 随机文章历史上最会说漂亮话的皇帝杨广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眼睛能睁开呻吟声惊呆路人细数中国各地真龙现身事件,4米白龙吓晕专家神秘消失黑暗森林法则是什么,人类或早被外星文明当成猎物(传霍金认可)一尾守鹤为什么恨九尾,一尾老实常被九尾怼/尾巴数量决定实力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原宪: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春秋末年宋国商丘人

原宪(公元前515年—公元前?年),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国商丘人。

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宪为“原伯 ”。

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

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原子。

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不肯与世俗合流。

孔子为鲁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宰,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

孔子死后,原宪遂隐居卫国草泽中,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

原宪出身于宋国商丘一个贫寒之家,原宪比孔子小36岁,年幼时就拜孔子为师。

孔子在鲁国任司寇一职时,原宪曾做过孔子的家宰,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

孔子死后,原宪居住在卫国一个小巷内,住房很狭窄,茅草盖的屋顶,蓬蒿编织的门,破瓮做的窗,上漏下湿,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

然而,原宪却不以为然,整天端坐里面,地弹琴歌唱。

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孔子卒后,原宪退隐,居于卫。

“) 原宪的同窗好友子贡,做了卫国的上大夫后,穿着轻裘,内着表,外着白,衣着华丽,坐着驷马高车,前护后拥,浩浩荡荡地来看望原宪。

因陋巷狭窄高车无法通过,只好下车步行。

原宪衣冠不整,就出来和子贡见面。

子贡就关心地问他:“啊呀!你是不是生病了?”原宪回答:“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我没有病,只不过穷而已。

”子贡见他这个样子,很惭愧地走了。

原宪站在门口,徐步曳杖朗诵着歌颂其祖先的诗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论语》中有《宪问》一篇,有人认为是他的手笔。

随机文章唐朝的官制?考飞机驾照要多少钱,仅需12万元就可拿到飞机驾照(年薪过25万元)全球最先进agm158巡航导弹,376万美元一枚隐身性能超强揭秘英国恐怖骷髅头洞穴,不少潜水员被骷髅头吞噬(魔鬼之地)30秒电梯法则的应用,交流时用3句话完整的描述自己观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关于有子的评价是如何样的?有子是怎么样一个人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

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的学生,,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

后一说较为可信。

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的学生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

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

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自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即是一个显例。

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随机文章美国野猫式战斗机,5分钟击落日军5架战机蚊式战斗机用的什么木材,专用巴尔沙木制造(速度碾压德军战机)现代企业管理十大法则,上下级沟通/避免破产/激烈员工等技巧顶级掠食者蛇发女怪龙图片,头大如牛秒杀各种陆地恐龙(体长8米)为什么来了美国就发胖,为什么在美国喝水都胖/你是不是有胖人基因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有子:孔子重要弟子,被尊为儒学圣贤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