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奇皇后是朝鲜人吗?为什么她要攻打自己国家

因为其独特的地位,所以《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
”意思就是说皇后负责管理皇
【千问解读】
因为其独特的地位,所以《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
”意思就是说皇后负责管理皇帝的六宫嫔妃和众多的宫女、女官们,在某种理论上讲只要在皇宫的女人都应是她的臣属。
可以说古代皇后地位是无比尊贵,普通后妃要想成为皇后,除了要有母仪天下的形象外,还需要有显赫的身世。
所以要想成为皇后,身份低微的妃嫔在封建社会出现的概率极少的。
然而在我国历史上,竟真有一位从奉茶宫女做到皇后位置的女子,而且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外国皇后。
更为戏剧性的是她登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派人攻打自己国家,随后又后逼迫皇帝退位! 这位励志的皇后就是元顺帝(庙号惠宗)的第三任妻子,奇皇后原本出生于高丽幸州(今韩国京畿道高阳市),她是高丽王朝大贵族总部散郎奇子敖之女。
而之所以会远嫁到,是因为当时高丽屈服于元朝,为了表示他们的臣服,每隔几年就会进贡美女,钱财,马匹于宗主国。
据史料记载,少女时期的奇皇后因姿容娇美便在高丽声名远扬,所以她才被高丽以贡女的身份献上于元廷,入宫服役。
最初奇氏只是一个卑微的掌茶宫女,但是由于她长的美丽动人,聪慧皎洁,很快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便宠幸了奇氏,而且还数度在她宫中流连。
在当时的元朝宫廷里异域的美女很多,而奇氏能得以从中脱颖而出,可见其颇懂魅惑君王之术。
后来元顺帝的皇后钦察答纳失里知晓后,怒不可揭的将奇氏抓到了宫中,并捶打侮辱她。
然而元顺帝的皇后并没有嚣张太久,后来她受兄长谋反牵连而被元惠帝赐死。
钦察皇后死后,元惠宗本想立心爱的奇氏为皇后,但却遭到了宰相的反对。
伯颜称:“奇氏身份低贱,不可被立为中宫皇后。
”面对文武百官反对,元惠宗只能无奈作罢。
公元1337年,元惠宗只能另立一位妃子伯颜忽都为元朝皇后。
而奇氏也因为受宠受封妃嫔,其后又诞下元惠宗的长子爱猷识理达腊。
自古宫中都是母随子贵,奇氏也不例外随后元顺帝便册封其为第二皇后,受宠至极。
(可立多位皇后,但是只有一位皇后是正宫,接受册宝,其他皇后也只不过等于是高等妃子罢了) 奇氏固然聪慧得宠,但为人却十分狡诈。
史书记载,说她“性狷黠,务自矫饰”。
后来她诬陷丞相伯颜弄权,遂遭罢相。
此后奇氏又为元顺帝生下,惠宗对其愈加的宠爱,奇氏由于得到圣宠更是恃宠而骄。
奇氏当了元朝皇后,她娘家人在高丽也开始目中无人,竟然会在高丽王面前飞扬跋扈,甚至扬言要取而代之。
虽然高丽是元朝的藩属国,但是天高皇帝远,奇皇后就算在元朝再受宠,高丽王也不可能一直给她面子。
最后高丽王实在无法忍受,没多久就杀了奇氏一家。
等奇氏父兄被杀的消息传到元大都,已经做了皇后的奇皇后非常生气。
为了报复高丽王,奇氏一直隐忍着,等待大儿子爱猷识理达腊稍大些,又恰逢她也当上二皇后。
最终她恳求元顺帝派她的儿子带兵去攻打自己国家,以报杀父之仇。
随后她的长子爱猷识理达腊就出征高丽替母亲出气,可以说是雄心壮志去,但却是的回,而且还差点死在朝鲜,这下奇皇后再不敢提起此事了。
此时的大元王朝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强大无敌,面对全国此起彼伏的起义造反,大元皇帝已经感到自身难保,根本无力再去为皇后报仇。
奇氏一看为父兄报仇无望,遂又把魔爪对准了元顺帝。
史书记载,奇氏虽身在后宫,但在朝中却大力。
后来她还曾想逼迫自己的丈夫元惠宗退位,让自己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当皇帝,自己做皇摄政。
为了达成目的,她主动找到丞相太平,但丞相并不愿意与其共事,此事只能作罢。
后来奇皇后怀恨在心,诬告丞相太平让其被罢免流放。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伯颜忽都正宫皇后驾崩,享年41岁。
伯颜忽都逝世后,其所遗留下的衣服弊坏(忽颜皇后为人勤俭持家),奇皇后看后大笑道:“正宫皇后,何至服此等衣耶!”而此时,奇氏也可谓是年老色衰,年近50岁,元顺帝对其圣宠大不如以前,只因当时后宫无女子可立为皇后(元朝蒙古族才能登后位),元顺帝才赐奇氏姓肃良合氏,改蒙古名为完者忽都。
同年12月,给予了奇氏正宫皇后之位,授以册宝。
奇氏被立为正宫皇后后很是满意,但就是。
公元1368年,明军攻破元朝都城,元顺帝携奇氏、妃嫔、皇子外逃漠北,在逃离的第二年奇皇后经不住颠沛流离的生活,很快就病逝了。
奇皇后虽然生不逢时处在元朝末期当皇后,但她一个外国来的女子能在勾心斗角的宫廷存活下来实属不易,能当上皇后,就更是难上加难。
而她的成长经历堪称是一个少女的励志奋斗史,为此韩国还以她为蓝本编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就是《奇皇后》。
随机文章43级/100级地震可毁灭地球吗?43级就可以震毁宇宙(100级是要上天)神奇心理学中的留白效应,某些场合思考比说话更有意义最详细导弹常识大全,军事专家和爱好者必知的常识双缝干涉实验为什么恐怖,实验证明世界虚假(造物主玩弄你的人生)揭秘漫威异能者能力排名,万磁王和X教授竟然还不是最牛逼的(天启)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哪个国家才是蒙古征伐中最强大的对手?
第一次蒙宋战争,蒙古遭受重大挫折 1235年,窝阔台发动了打到多瑙河的第二次西征,同时,以南宋背约为名,分兵两路,大举犯宋,东路主攻襄樊,江淮,西路主攻四川,刚开始,蒙古军就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军事进展缓慢,直到第二年才有所突破,西,东两路军分别攻占了阳平关和襄阳这两处战略要地,抵抗的宋军有些,蒙古军开始在湖北沿江集结,准备横渡长江,宋廷则受到极大震动,派大将救援,孟珙很快连破蒙古24寨,大败蒙古军队,取得江陵大捷,粉碎了蒙古军南渡的企图,从而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此后几年,宋军在孟珙率领下与蒙古军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双方互有输赢,难分高下,至1239年,大将杜杲在庐州(今合肥)大败蒙古东路军主力,蒙古东路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出宋境,而孟珙则进入反攻,连败蒙古军队,收复襄樊诸郡和信阳,基本解除了蒙古大军在东路对南宋的威胁,同年,主攻四川的蒙古军队,进逼三峡,孟珙率部迎敌,至1240年初,大败西路蒙古军,取得大垭寨大捷,并收复夔州,两路围攻南宋的蒙古军队全面受挫,到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西路蒙古军队从四川撤离,至此,长达六年的蒙宋战争,以蒙古的失败而告终,这也是蒙古征服史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蒙哥对南宋的军事大包围 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后,内部纷争汗位,大汗之位迟迟不能定,虽然后来窝阔台的儿子继承了汗位,也只两年就死了,在此期间,蒙古军曾进犯过四川,但被南宋大将余阶击败,直到1251年,的,的儿子蒙哥取得蒙古大汗之位,在他稳定了地位以后,就发动了针对西亚和中亚的第三次西征,并着手制订亡宋计划。
为避开长江天堑,蒙哥的弟弟主张,从甘肃出兵,经川西,灭亡位于云南一带的大理国,从而完成对南宋的军事大包围,这个计划最终得到大汗蒙哥的批准,1252年,忽必烈率10万大军开始了灭亡大理国的长途奔袭,至1254年,俘获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大理国灭亡,蒙古完成了对南宋的军事大包围。
第二次蒙宋战争,蒙古大汗命丧 第一次蒙宋战争结束后,抗蒙名将孟珙,杜杲相继病逝,实乃南宋一大损失,而蒙古在完成了对南宋的大包围后,于1258年发动了第二次蒙宋战争,蒙古大军共分三路,中路军由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南下四川,直扑重庆,南路军从云南出发,经广西,直扑长沙,北路军由忽必烈率领,直扑鄂州(今武汉),三路军计划在鄂州会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由大汗蒙哥率领的中路军是三路军的主力,开始的时候进展非常顺利,一举攻克了成都,此后宋军节节败退,四川大部失守,蒙军顺嘉陵江南下,妄图攻占重庆,合州位于重庆北边门户,抗蒙名将孟珙曾在这里经营过,并在合州旁的钓鱼山修筑堡垒以加强合州的防御能力,孟珙死后,其部将王坚也不敢怠慢,一直在加强防守,因此,当1259年蒙哥率领的蒙古军来到合州后,马上就遇上了挫折,此后,双方在合州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相持了几个月,蒙古军一直不能前进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亲自率兵攻城,被石炮击中,当晚死在营中,中路军士气低落,只得撤退。
忽必烈率领的北路军也久攻鄂州不克,而忽必烈又急于回国抢夺汗位,正好南宋权臣背着朝廷前来议和,正中忽必烈下怀,双方签定议和协议后,忽必烈便率蒙古军撤退争汗位去了,至1260年,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军全部撤退,第二次蒙宋战争以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三路大军无功而返告终,但贾似道私自与忽必烈议和,为以后埋下了祸根,蒙古内乱与南宋奸臣当道。
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于合州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为争汗位打了起来,1260年,急忙从鄂州前线赶回来的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和蒙古国首都和林自称大汗,双方因此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内战,1262年,掌管山东的军阀李檀又起兵反叛,并与南宋取得联系,蒙古局势一时非常混乱。
蒙古内乱本来是南宋的好机会,可是南宋这几年都干了些什么?奸臣贾似道本是市井一混混,凭借外戚身份,竟位极人臣,专横跋扈,在鄂州前线,本来忽必烈急于回蒙古争汗位,南宋是掌握主动权的,而贾似道竟私自与忽必烈签定对南宋极其不利的和约,回临安后,其又编造打败忽必烈的谎言,更博得的信任,贾似道此人外强中干,表面嚣张,内心非常惧怕蒙古人,其残害正直的大臣,尤其是一些抗蒙将领都被他关进了监狱,抗蒙名将向士璧,曹世雄更是被贾似道害死在狱中,而他还大肆用一些只会拍马的庸人。
趁蒙古内乱和贾似道营造的太平气氛,杭州的君臣又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岂料大难即将来临,南宋之亡,始于贾似道。
襄樊保卫战 忽必烈在平定李檀叛乱后,于1264年又彻底击败阿里不哥,从而结束了蒙古4年的内乱,而反观南宋,在贾似道一手遮天下,名将被杀,军政日趋腐败,于是,忽必烈将灭亡南宋作为头等大事,也就在这个时候,南宋四川守将见其他将领被害,为求自保,率所部向蒙古投降,刘整本为孟珙部将,深得孟珙所传,而其所部水师更是精悍,也因此蒙古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水师,而后,为表忠心,刘整又向忽必烈提出了先取襄阳,再攻临安的亡宋战略,被忽必烈采纳。
1268年,蒙古以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蒙古军队和降蒙的南宋水师攻打襄樊,襄樊保卫战拉开序幕,襄樊自1239年被孟珙收复以来,一直被南宋,城防相当坚固,兵多粮足,蒙古军开始进攻重点是樊城,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破城,1271年,忽必烈又从四川增兵,襄樊两城所受压力越来越大,到1272年,襄樊已被围五年,粮食已基本耗尽,但两城军民依然斗志昂扬,元兵始终无法破城,同年,南宋大将派张贵,率3000士兵,携带城内急需物资,成功突破元兵的包围,冲进了襄阳,这是五年内第一支进入襄阳的援兵,极大鼓舞了全城军民的士气,此后,襄阳宋军与外围的宋军取得联系,双方约好共同夹击元军,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卖了这条计划,致使襄阳宋军遭到元军埋伏,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反攻,至此,襄樊保卫战对蒙古已是极为有利。
1273年,元军终于攻破了樊城,守将范天顺,牛富自杀与城共存亡,襄阳已孤立无援,守将吕文焕向投降,历时6年的襄樊保卫战以襄樊失陷而告终,南宋的门户被彻底打开。
谢太后投降 早在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就称皇帝,改国号为元,1274年,忽必烈下令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纷纷投降,到1276年,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南宋气数已尽。
厓山,悲壮的决战,恭宗投降后,南宋余部一直在坚持抵抗,大将李庭芝还在坚守扬州,,在福州拥立端宗为帝,则在江西一带发展反元势力,一度控制了不少城池。
李庭芝在扬州虽遭元军围困,也一直不投降,后粮草用尽,于是突围,想去福州与陆秀夫会师,在泰州被元军打败,李虽被俘,仍不投降,最终被元军杀害,文天祥在江西的壮大引起了元朝的重视,元军主力南下江西,文天祥不敌,只得退到广东,后在广东潮阳被南宋叛奖张弘范抓获,虽然元朝百般诱惑和威逼,天祥至死不降,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千古传诵的诗句和《正气歌》这样的光辉诗篇,最终,天祥也被杀害了。
在福州的南宋小朝廷,后来不断南迁,途中端宗去世,陆秀夫又立九岁的为帝,而南宋小朝廷一直坚持在广东沿海抗元,1279年,元军与宋军在厓山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混战几天后,宋军不支,张世杰与陆秀夫决定撤退,此后,宋军的船队被元军冲散,陆秀夫不愿被俘虏,眼含泪水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残余的宋军和官员也纷纷跳海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
南宋抗蒙50多年,比他强大的金不到30年就灭亡了。
如果拿南明抗清短短的20年则更明显了,可见南宋是蒙古征服史中最强劲的对手! 随机文章美国不明飞行物大全,美空军承认正开展UFO研究挪威NSM精确制导导弹,曾受到F35青睐(制导方式奇特)二战日本九二式重机枪,最差重机枪却收割无数生命(需11人伺候)揭秘长大的石头之谜,下雨会会长个头还会生出小石头(已经成精)海王波塞冬的武器,波塞冬和哈迪斯谁厉害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有一座府邸到底有多难?四大铁律是老百姓必须面对的现实
许多中产阶级努力奋斗攒了一辈子钱,都换不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栖身之所。
但是,回首中国历史,“买房难”这一问题并不仅仅困扰着现代人,它同样也让古代的普通人乃至文人官吏犯愁。
按理说,古代地广人稀,不应该存在这种困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拥有一间自己的住所都成为了一种难事?其第一个原因——战乱,和现代社会不同,除了歌舞升平、热闹非凡的都城附近,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乡村郊外,一旦发生战乱就容易变得居无定所,跟随着多数人进行逃难,很容易形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时候住房就会变得相当紧张。
而且就算是有着太平盛世称号的,他们的百姓也不能完全地避免战乱。
例如由于爆发了,一年内搬了四次家,他这期间没有工资,全靠朋友的资助和自己的辛勤劳作才拥有了自己的茅草屋。
如果杜甫有朋友圈,那天他一定会感叹“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几千所房子,这样就能装下这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说是杜甫对于房子渴望的真实写照了。
第二个原因——城市扩建,例如北宋时期的开封,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导致外来人口陡增,这样朝廷必然会强制皇城脚下的百姓离开,必要的时候还会动用“特殊手段”,据史料记载,那时候的“拆迁款”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仅为四万多元,首都的百姓一定是双眼含泪的离开自己的家。
第三个原因——皇亲国戚的强占,由于古代的住房政策是“按人头来”,普通的三口之家有一亩的地基,而身份低贱的更甚,五口人才有一亩的地基。
如果建造房屋超过了范围会怎么样呢?一般普通人家都不会强占他人土地,但是不排除有些皇亲国戚和朝廷命官,利用职务之便只手遮天,他们又有钱又有权,建造购置大量的豪宅,强占普通人家的土地,被占者只能忍气吞声。
而这些人造了房子也不是留给自己住,一般就是出租,所以要价甚高。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工资低,比如白居易,在长安“北漂”了二十年,每个月的工钱虽然过万,但是由于京中房价过高他还是买不起房子。
而且因为官职低,朝廷并没有安排他入住官舍,所以白居易还写诗还自嘲“连蜗牛都不如”。
一般史书记载的都是要臣的事,普通人家的房子忧愁市暂且不提。
为办公,供吃供住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的宰相李日知他买不起房,于是就住在自己的办公场所,这一住就是几十年。
虽然朝廷供吃供住,家具等一应俱全,但是等到卸任或者调任时,这些杂物还是公家的。
就像是的老婆将公房内的一把睡习惯的藤床带走了,也被后来的官吏给要了回去。
这种情况就是到了后来的元、明、清三朝也没有好转。
官员买得起房子了,但是却不敢买,因为有明文规定,“不得于任职地购置私宅”,就是为了防止官员强占民房,引起公愤。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房子不仅仅是个住所或者是吃饭的地方,它更多的是“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只有真正拥有了这个建筑物,才觉得有一定的安全感。
这也是从古至今,人人都对购房的原因吧。
随机文章为什么商朝又称殷商或殷朝呢?史上最离奇越狱!3人靠假发、汤匙,逃离鲨鱼围绕的“恶魔岛”,50年后还寄信来自首…他们为什么把纽约变成美国的首都?木星大气层有多可怕,惰性气体是太阳的3倍真实的孙悟空有多凶残,屠杀千余猎户吓死黄袍怪无辜儿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