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是如何进展起来的?关于阿奴律陀的评价又是怎么样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7 点击数:
简介:在中国西南边陲,有这么个国家,人家地方不大,但却一直有着很强的存在感,而且和中国关系还很铁。

看过电影《湄公河行动》的都知道,当那帮子毒贩猖獗于金三角时,正是这个

【千问解读】

在中国西南边陲,有这么个国家,人家地方不大,但却一直有着很强的存在感,而且和中国关系还很铁。

看过电影《湄公河行动》的都知道,当那帮子毒贩猖獗于金三角时,正是这个国家和中国缉毒警通力合作,才剿灭了一波又一波猖狂的毒贩。

是的,这个小国家,叫做缅甸。

然而,缅甸只是它最新的一个名字,考虑到这个国家也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比起很多欧洲国家都古老呢),古代的缅甸还有其他更古老的名称。

今天老王就来简单说说缅甸历史中最辉煌的一段~ 01 在中国史籍上,称缅甸为“膘国” , 称为“蒲甘” ,称为“缅”,以后才称为“缅甸” 。

这其中,蒲甘是缅甸早期的国名,同时,也是蒲甘王朝都城的名称。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十二缅甸始末》中说:“缅人,古朱波也。

汉通西,汉谓之掸,唐谓之骤,宋谓之缅,逮主为缅甸宣慰司。

自永昌西南,山川延邀,道路修阻,固名之缅也。

” 古缅族壁画 所以缅甸的得名,完全是我大明朝赐予的。

接下来老王再来说说缅甸的前身之一,蒲甘。

话说蒲甘原是一个小村,位于亲敦江与伊洛瓦底江汇合地处南不远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敏建县境内,和曼德勒相距不远,到仰光也仅仅500多公里。

此地地势优越,交通方便,是云南经掸邦到不丹经商的必经之地。

传说公元847年时,有一位叫彬牙的缅甸部落酋长,曾在此地建立了一个革命根据地。

刚开始这地儿人烟稀少,后来随着生产(双重意义)日益发展,人口逐渐增多,就变成了一个乡镇。

蒲甘景色 不过直到阿奴律陀登基此地,建立蒲甘王朝之前,这个地方还只能算是一个国家的雏形。

它北与南诏为邻,东为山岭,除少数掸族外,几无人迹,而西南方均为膘族人之地,更南一点,就是得楞人的地盘。

蒲甘南部的直通和勃固,是缅甸各民族文化水平最高、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 孟族集居地,也是最早接受印度传入上座部的区域,当时西部沿海地区的若开族,正在筹建区域自治,许多大小城镇也已逐渐兴旺和发达。

北部和东北部高原地带,则处于掸族封建土司的统治之下,摩尼镇和丹伦县等地区的吉仁族, 也根据各自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性、特点,散居在各个地区和角落,从事农业生产,扩充实力,抵御外族的入侵。

值得一提的是,南部孟族同中南半岛东南部势力——强大的高棉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北部的掸族同国力正在不断增强的南诏,进行着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接触。

所以,当时蒲甘周围邻国的情况是:东南面,是高棉族人建立的高棉王国,势力范围扩展到缅甸南部的颠那沙廉等沿海地区,和马来亚半岛。

东南隔海的印度尼西亚群岛出现了 一个力量强大的,控制了庞大地域的室利佛逝王国。

西南隔海,统一了印度南部地区和锡兰,并将其力量扩展到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注辈国。

正在逐渐走向衰亡的道路。

从上面的格局,可以明显看出,阿奴律陀王登基后,欲完成统一缅甸之大业,绝非易举。

阿奴律陀王 首先,孟、掸两大强族之兴起,是最大的威胁和障碍。

此外, 上述诸邻国, 随时都有入侵蒲甘的可能,这对蒲甘王国的存在和巩固显然是不利的。

面对这样的国内外条件,蒲甘王国何以能南征西伐,逐步扩大疆土,成为一个大国呢? 02 这是因为,蒲甘王国虽然不大,但土地非常肥沃,物产也是异常丰富。

根据发现,蒲甘城迷崩佛塔的碑铭载有丈量土地的器具及水稻、玉米、豆类、香瓜等76种作物,堪称是舌尖上的蒲甘…… 同时也证明了这个11世纪的古国,已经具有相当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

庄稼多了,也就能够供应得了更大的人口。

从公元650年开始,许多由咱们云南流入缅甸境内的古缅族人,就在这里定居下来,附近的著名产米区— 叫栖,始终是蒲甘坚固的经济支柱。

大量史料证明,蒲甘不仅便于同平原地区缅族人民联系,而且是当时正在迁移的缅甸人民的主要通道。

因而有利于把缅族人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集体。

再到后来,蒲甘盛世揉合了缅、孟、骡、贴等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且依靠佛教作为宗教精神思想,把各族人聚合起来。

如此优厚的自然条件和文明基础,是立国强兵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显然在这块土地上,已经积聚了足够强大的实力。

而且,他们的作战主力缅族战士,更是有着勇不可当的战斗力。

03 根据史料记载,古缅族的大规模南迁是在公元七至九世纪之间。

尤其是强盛的南诏国攻陷膘国之后,才迅速流入缅甸境内的。

他们从云南来到缅甸的东北部,接着又迁徙到伊洛瓦底江流域,多数云集在蒲甘及其附近的叫栖县一带地区。

他们在长期的迁徙生活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冲破层层障碍,磨练了的斗志,培养出了英勇顽强的强大战力。

如今的缅族女战士,英姿飒爽 而缅族人中的佼佼者——阿奴律陀,更是缅甸漫长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全国的大BOSS。

他的主要历史贡献包括:发动民众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促进国家的繁荣兴旺,征服直通、阿拉干等地,使缅甸南、北部和西部统一起来。

还有一点,阿奴律陀凭借宗教战争取胜的有利时机,确立了上座部佛教为国教,从而推动了佛教文学及建筑雕刻的发展。

从此之后,缅甸人民笃信佛教,很自然地对这样一位佛教的传播者倍加信崇和怀念。

从古至今,各种缅甸史学家们纷纷撰文作书,歌颂阿奴律陀王的伟大功绩。

只不过他们当然不会提到,这位伟大人物也有可怕的另一面:1057年阿奴律陀征服直通后,曾经大开杀戒,给生活在直通的孟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孟族人民怨声载道,不断发起暴动。

哦,后来继承其王位的修罗王,就是在孟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下丧命的。

阿奴律陀之后的一位明君江喜陀,就聪明得多了。

他机智地采取了安抚和团结政策,对缅、孟族人民一视同仁。

比如在宫廷中起用孟族人担任文武大臣,按照孟族人的习俗为他们举行晋封礼,还册立孟族公主为王妃,用孟族的艺术风格建造阿难陀寺等著名庙塔。

可谓是极尽讨好孟族人之能事。

江喜陀像 江喜陀年迈之时,为了使缅、孟两族人民长期友好相处,甚至把自己的宝贝千金瑞因梯,嫁给了前任孟族国王摩奴诃的曾孙那格达门,并生下了缅、孟混血王子——阿隆悉都。

阿隆悉都倒也不负众望,在位时颁布了全国统一使用的度量衡制度,并把一切旧有的判例汇编成法典,还同一些邻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04 如此,正是在诸位大佬的努力,外加内在外在的优越条件下,诞生了缅甸史上辉煌的蒲甘王朝。

这个盛世的确堪称经济繁荣, 武功震栋。

经济上,足以供应大量寺院的修建,国势上,足以吸引外国高僧来访,并鼓励缅甸僧徒到锡兰等国求学。

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样强大兴盛的朝代,才有了后来的缅甸。

随机文章神奇的镜子效应,相互喜欢的人就会产生镜子效应(死心塌地)揭秘太平洋底惊现百米巨蟒,传说粗达5米轻易咬死蓝鲸并吞食世界上最大的黑洞有多大,是太阳的180亿倍/可媲美整个银河系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埃及人发现的神奇数据改变认知中国四大家鱼是哪四种,鲢鱼/草鱼/鳙鱼/青鱼成为中国食用最多的鱼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鸦片又黑又臭是如何在清朝流行起来的?

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就是因小小的鸦片而起。

鸦片在中国人尽皆知,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它长什么样。

根据产地的不同,鸦片的颜色也有稍微的不同,但主要就是黑色或者褐色,生鸦片还带着一股强烈的氨味,说白了就是尿臭味。

这样一坨看起来如牛屎一般的东西,为何让时期中国人如此着迷呢? 鸦片的使用历史相当悠久,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就成为兽医和妇科的良药。

出使西域之后,鸦片就传进了我国,自此开始了中国人使用鸦片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在行医时就曾使用鸦片作为麻醉剂。

时鸦片曾一度泛滥,30年不上朝,很大的原因就是纵欲过度加吸食鸦片,导致他总是。

但是到了清朝,又臭又难看的鸦片却在中国大规模泛滥,几乎到了人人皆吸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鸦片最初进入中国时,英国人耍了一个心机,把鸦片宣传成“大补膏”,能滋阴补肾、补脾补肺,很多人第一次吸鸦片并不是因为有瘾,而是把它当作一种营养品。

中国人对“补肾”有一种谜一样的情节,凡是能打上“滋阴补肾”标签的东西,别说它像坨牛粪,就是真真切切的牛粪,也有人想办法把它给吃了。

别嫌话说的难听,即使到了今天,你身边这样的“吃货”还少吗? 第二,吸食鸦片被认为是一种雅事。

鸦片原本只是属于上流社会的玩物,最出名的就是帝。

道光帝做皇帝之前就是个鸦片鬼,经常和一些王公贝勒凑一起吸鸦片,还写文赋诗称赞鸦片是真正的快乐源泉。

后来,吸鸦片这种“雅事”,逐渐从上层社会扩散到中下层社会。

中国从来不缺“附庸风雅”的人,于是乎,整个社会都为吸上一口鸦片感到自豪。

看,皇帝用的东西,咱也能用上,多自豪! 但鸦片属于皇室贡品,下层社会是无权享用的。

皇帝用的东西,老百姓也在用,这属于僭越,在清朝是明文禁止的。

但这些措施不仅没起到作用,反而被追逐利润的鸦片贩子看上,大量的向中国走私鸦片。

于是鸦片价格越来越低,数量越来越多,就连也能吸上两口了。

第三,鸦片的大面积流行,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上瘾”二字。

在清朝,请对方吸食鸦片成为一种待客之道,那些高级烟馆,更是达官显贵进行社交的必去场所。

就像今天我们请客吃饭一样,没钱的就去大排档,有钱的就去高级会所。

当鸦片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后,想不泛滥都难。

晚清烟馆 鸦片的泛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英国。

我们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林则徐是提倡自己种鸦片,这样白银就不会流出国外了。

但是,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导致了林则徐的努力白费,外国鸦片开始在中国全面泛滥,中国的百年屈辱历史自此开始! 随机文章杨七郎妻子儿子是谁?杨七郎杨延嗣有几个老婆?马谡死前大喊「8个字」!诸葛亮听后痛哭流涕如厕遇马桶爆炸事件,女子如厕遇马桶爆炸/险些丢掉性命揭秘长大的石头之谜,下雨会会长个头还会生出小石头(已经成精)西游记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竟是圣人通天教主/孙悟空的强大后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从玄武门之变到唐隆政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唐朝的政变总是这么容易成功

为什么有些政变,无论过程多么惊险,多么,最后总能像金庸小说中自带主角光环一样大告功成呢?但另外一些政变,无论环境条件与前者多么相似,最后总差临门一脚,。

明明历史不是写小说,剧情不是随心所欲编的,但为什么仿佛有些人就是天生主角,有些人就是没有主角的命? 成功的和失败的政变之间,究竟差了些什么? 现在就让如今的我来尝试解答一下幼时的我这个问题吧。

----------------------------------------------------------------------------------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成功案例,总结一下正面经验先。

玄武门之变 最出名的宫廷政变,莫过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世民通过一场武力政变,杀死大哥建成和四弟元吉(这哥们是个的官二代),逼父皇李渊退位,正式开创贞观盛世。

据我总结,他成功的要素有几点: 1.一同举事的手下必须是铁哥们。

李世民为国征战多年,手下无论文官武将都是共经历过无数生死的交情,所以当他们劝说世民动手的时候,个个都发自肺腑,并非为了荣华富贵。

猛将尉迟敬德第一个站出来说:“如果秦王不动手,我今晚就离开王府,落草为寇算了!” 李世民说,事关重大,我不如占卜一下再决定。

事变前深夜密谋 张公瑾(凌烟阁24功臣之一)跳出来扔掉他的占卜龟壳,说:“占卜是为了决疑,如今不动手就是死路一条,还有什么疑问吗?” 然后李世民又说,不如叫、过来商讨一下再说(此前房杜二人早已被派遣别处当官,调离了亲王府,如果在私自联络等于结党),然后又说,如果他们二人不肯定,你就把他们砍了,人头带来吧。

说完把佩剑交给。

无忌去找二人,还没亮剑,房杜二人就换了道士袍,潜回秦府。

别以为李世民很懦弱,其实他是在试探他的这些手下,到了关键时刻是不是仍旧忠心,所以才假装犹豫不决,让他们先表态。

------------------------------------------------------------------------------- 最强阵容都到齐了,也确保不会有人中途叛变,那就正式行动吧。

擒贼先擒王,政变一般的主要目标,就是除掉敌方首脑。

那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2.小范围内集中优势兵力,把敌人首脑困在一个狭小空间瓮中捉鳖 其实李世民手里只有守卫秦王府的几百名亲兵,论兵力,太子建成比他多很多。

但是兵多,也阻碍不了李世民使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这招。

李建成、李元吉进宫 这一天,是皇帝李渊下诏让建成元吉进宫,所以他们自然不能带卫兵。

而李世民的士兵就埋伏在进宫的必经之路——玄武门后面。

建成和元吉的马越来越接近玄武门时,才看见李世民就站在城门下。

当他们下意识地调转马头想逃跑时,一支箭已经射出——最大的政敌,就这么除掉了。

接着元吉也被尉迟敬德射死。

3.一不做二不休,必须控制皇帝 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理论上说李世民已经没有政敌了。

因为他的父皇李渊只是想一碗水端平,希望他的儿子之间和平共处而已。

何况现在3个儿子只剩下1个,他无论如何都只能传位李世民了。

但假如李世民选择此时罢手,那么谁能保证李渊会不会秋后算账,以谋反罪把他也除掉?因为在禁宫之内动刀兵,本来已经是死罪。

李渊被迫下诏 玄武门那边解决完后,尉迟敬德马上冲进禁宫,浑身是血地站在李渊面前,逼皇帝下“敕令”,宣布建成和元吉为乱党,李世民剿灭有功。

只有通过皇帝来“对事件定性”,并同时软禁皇帝,才能确保政变取得最终稳固的胜利。

----------------------------------------------------------------- 再看一个正面例子,直接终结统治的“”。

影视形象中的张氏兄弟 武周后期,男宠乱政。

张易之,张宗昌是最得武则天宠爱的男宠兄弟,不仅受到满朝不正直的官员巴结,还随意以谋反罪诬陷政敌。

当时朝廷正直派的五位大臣实在忍不了,于是拿着太子当旗号搞政变,铲除男宠党。

我们来看看这次政变有没有与玄武门之变相似的成功要素: 1.举事者都是铁哥们/或有共同目标。

首先,五大臣无疑是铁板一块,有着推翻男宠党的共同目标。

其次,武则天的统治由于是篡夺她儿子的位,,所以只要喊出“还政于唐”,就有利于政变士兵们团结一致。

第三,五大臣们长期郁郁不得志,如果政变成功就会荣华富贵,不政变则迟早被整死,所以政变的“盈亏比”很高(套用了投资概念,哈哈),因为他们have nothing to lose. 2.集中兵力围困敌首脑。

这次五大臣的选择进攻策略同样是玄武门,一突破就直接包围皇帝寝宫。

过程中还是有些惊险的。

首先是男宠党在玄武门也有亲信统军,但五大臣安插了多个中层将领,则可顺利架空他们,举事时一刀砍了,则可控制士兵。

到达玄武门后,五大臣突然发现,另一支禁宫独立兵力——千骑,竟然巡逻至此。

如果此时凭正面交锋开打,则势必,武则天及男宠们肯定能趁乱溜走或找救兵。

正在剑拔弩张之时,太子李显(当过几个月皇帝然后“被退位”的)被拥上前。

千骑见是太子,可能也是民心向背问题,就是就不再阻拦。

3.控制皇帝 神龙政变 就这样,大臣党顺利进入后宫,二张刚听见躁动探头出来张望,就被砍了。

他们的尸体被挂到洛水桥,一夜间便被愤怒的百姓割光皮肉,可见民心站在哪一边。

武则天被软禁后第一天,命太子监国;第二天,传位太子;第三天,太子登基,恢复国号为唐,仍称(武后前他做过20多天皇帝时,就叫中宗,沿用旧号),大赦天下。

第八天,政变五大臣全部封相。

同年11月,软禁中的武则天病逝,终年81岁(这么老还有男宠,也是天下奇葩,所以才能是武则天) ------------------------------------------------------- 唐中宗经过二十多年的饱受惊吓,早已经变得软弱怕事。

所以重新即位后,他发誓对她的妻子女儿加倍补偿,无论提出什么要求,他都露出慈善的笑容,满口答应。

谁知道一补就补过头,韦后的亲戚迅速被封大官,形成后党;女儿经常写好诏书,然后把内容挡住,拿去给父皇盖玉玺,中宗也不看内容,宠溺地无一不答应。

安乐公主就凭这招,又封了很多亲信占据要职。

真昏啊。

有一次,公主找中宗说,想当皇太女,以后传位给她。

这个词也真是有创意,估计历史上她是首创的。

虽然中宗对女儿宠溺过头,不过这个要求好歹是拒绝了。

在中宗看来,这只不过是女儿胡闹。

但这件小事反应了一个事实:武则天的先例让很多有野心的女性看到了登上顶峰的希望,从而都想尝尝当武则天第二的滋味。

-------------------------------------------------------------------- 韦后和公主的步步紧逼,使太子坐立难安,因为他不是韦后所生,自然而然成了政敌。

更何况,就算是亲母子,武则天不也把儿子们当政敌,一个个摘掉吗?坏风一开,就难以收拾。

于是乎,太子也想来一场政变,铲除韦后和公主。

(真是变上瘾了,就如同女皇之风仍在一样,神龙之变的成功也使得很多不知量力的人以为政变很容易) 好了,案例3来了。

那么这次太子政变,有没有满足成功三要素呢? 1.举事者铁板一块。

(不存在的) 首先,目前的时局,想通过政变咸鱼翻身的投机者不多。

朝中大臣要不就是韦后或公主党,无立场的就忠于中宗,更何况中宗名正言顺,没什么人想革他命。

所以最后,参加起事的只有大臣李多祚(与后党敌对)和成王李千里(硕果仅存没被武则天灭掉的远房宗亲)。

2.集中兵力困敌首脑。

(不存在的) 这次的政变选择了兵分两路,一路去杀(韦后的情夫,韦党的首脑),一路进宫杀韦后,公主和(韦后女助手,流行的额头梅花妆就是她原创的)。

第一路顺利把武三思的头砍飞了,但是第二路则遇到了麻烦。

由于外面已经杀声震天,打草惊蛇,宫里的人正准备无头苍蝇般逃窜。

为什么上官婉儿会在历史里有一席之地?这时候就显真功夫了。

她脑子快速转动,立马跑到皇帝李显面前禀告:太子犯上作乱,扬言要先杀奴婢,再杀公主和韦后,最后杀皇上! 其实太子压根就没想动皇上啊~不过这种时候,皇帝逃命都不够时间,还有时间思考?你说他会信谁?外面杀声震天的太子,还是面前楚楚可怜的婉儿? 上官婉儿就这样通过一句话,成功把皇上和自己捆在一条船上,最坏的结果,就是自己死了,但皇帝也会拉上垫背。

太聪明了,这种人在游戏里智力简直99. 皇帝等一行人慌忙登上玄武门,这时候太子党才赶到,形成了需要仰攻的局面。

这里又输了一着。

对比之前的两次政变,都是敌人还在睡觉,玄武门已经到手了。

3.控制皇帝。

(不存在的) 现在形成了对峙。

不过太子这边有三五百人,皇帝身边区区100人,估计还夹杂不少宫女。

如果此时太子下令强攻,多半是稳操胜券。

但是,他竟然犹豫了。

原本计划里,他没有想过要与父亲为敌。

这临机应变能力,比上官婉儿差九条街。

难道他没有看过历史,看看他的先辈李世民是怎么做的吗? 先控制了父亲再说!事后可以给他当太上皇嘛。

这时候,皇帝喊话了:你们都是朕的卫士,何苦作乱?此时斩杀反贼,你们都能升官! 基层的士兵也真好骗,随便开个空头支票,就有大部分调转枪头(所以太子的第一点做得太烂了,完全没有铁哥们)。

太子只好调转马头逃离京城(这也够懦弱的,这时逃了,普天之大有容身之处?早知如此你几秒钟之前怎么不下令总攻,所以真是愚蠢之极),最后在荒郊就被身边的士兵砍了脑袋,拿回去领赏了。

--------------------------------------------------------------------------- 太子被灭了之后,韦后党借机会搞“肃反扩大化”,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一人,很快,韦后党便权倾朝野。

中宗的不闻不问使韦后权力欲迅速膨胀,很快,她就觉得,现在的一切都满足不了她,她的下一个追求,就是成为武则天第二。

她当了女皇帝,就把她女儿安乐公主立为皇太女,所以两人一拍即合。

但是,李显才50来岁,又心宽体键,生活幸福,看来不到7,80岁都不会死。

既然如此,看来韦后只能设法加速这个进程了。

唐中宗 景龙四年,中宗吃了一碗汤饼后,就突然七窍流血暴毙了。

韦后马上宣布长安戒严,第二天又把五个后党成员升为宰相。

中宗有两个儿子,一个31岁,一个16岁。

韦后当然准备伪造遗嘱,立16岁那个为继任皇帝了,幼主好控制嘛。

但是长幼有序,立幼不立长,仍引起很多无派系的大臣反对。

-------------------------------------------------------------------- 就在韦后开开心心地在禁宫里捣鼓这些时,一股潜伏于朝堂之下的势力开始有动静了。

那就是中宗的弟弟,睿宗。

还记得武则天“三摘黄瓜”吗?中宗是那第三根黄瓜,当了20多天皇帝被武则天废了,然后立了她的四儿子睿宗李旦。

当然,睿宗也没干多久傀儡就被撸下来了,但好歹也是有名号的。

既然中宗死了,为什么不让睿宗重新上台,而立一个16岁的幼主呢?很多正直派的大臣会这么想。

有了广泛的民意,政变起来自然更容易(没错,又要变了) 这一次政变的主角是——睿宗的三儿子,日后的。

(再变几次就进入了,读者们再忍一忍啊)。

还是成功三要素,我们看看李隆基做得怎样。

1.手下都是铁哥们。

这点李隆基早有铺垫,很早前就与禁军结交,称兄道弟,又赐饮食金帛。

不过光这样或许不够,但是敌人又帮了她一把。

韦后掌权后,担心禁军不服,于是想到打人立威,动不动打得皮开肉绽,使得禁军兄弟对韦后恨之入骨(又一个不读历史的主,不知道时是怎么死的吗?),所以禁军兄弟都死心塌地跟着李隆基杀韦后,完全不担心被反间。

2.包围禁宫,取敌首脑 公元710年六月,一队花匠模样的人进入禁宫,其中一个气质凛然的年轻人,不用说就是我们的主角。

他们进入某花匠的房间潜伏,一直等到半夜二更,才开始动手。

首先进攻的,还是玄武门。

关系再怎么铁,也不可能收买守门的所有人。

但是有一两个内应就足矣。

内应迅速放他们进来,把睡梦中的韦后一党砍了,然后向其余慌乱的御林军大喊:“韦后毒死先帝,危害社稷!我等今夜应同心协力诛賊,拥立相王(即李隆基的爸,先帝的四弟,第四跟“黄瓜”——李旦),若有人暗助逆党,一律斩杀!” 你看,这才是有水平的喊话,有萝卜又有大棒,先把造反理由说得光明正大,然后再说跟着我们混有什么好处,最后再说如果反抗就死。

比案例三中的太子愣住几秒硬是不下命令强太多了。

越往里面攻,竟然越多士兵加入政变部队的行列——口口相传的估计也是上面那三板斧,这宣传工作好的。

唐隆政变 韦后从杀声中惊醒,这是她第二次经历政变了。

虽然这次聪明了点,直接奔往御林军处,但是,所有人早已把她的头当成白花花的领赏银子了——于是韦后、公主,上官婉儿,这一帮梦想重温武则天人生轨迹的女权谋者,就这么走到的生命的终点。

政变过后,李旦第二次登基,仍称睿宗,李隆基被立为太子,随后睿宗退位为太上皇,李隆基正式登基,是为唐玄宗。

—————————————————— 通过以上这么多案例,我们发现想要成功,除了一些基本共通点你要做得足够优秀之外,也有不少“老天爷赏饭吃”的运气成分,仿佛王者自有天助。

例如李隆基那次政变,就差点有一个花匠由于害怕,不敢开门想临阵脱逃,后来是这花匠的老婆说,你现在做逃兵,如果政变成功,他们会找你问罪;如果政变失败,他们也会供你出来。

这才使花匠回心转意出来开门。

但相反,失败的那些,往往这些偶然因素就都是朝着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所以有时候,天命也是挺重要的。

而天命,好像也和你是不是“师出有名”成正比。

所以,越能得民心的政变理由,会得到越多无形中的支持。

随机文章海底龙宫塞班岛蓝洞,美丽景色散发死亡的气息最高维空间是什么,或是无数三维空间的合集(无依据)河北ufo最真实视频探秘,树林上空惊现碟状飞行物(视频疑似作假)star法则成就故事例文,面试官和求职者必知的案例揭秘余震和主震的区分,主震释放超过90%的能量/余震可能持续几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缅甸是如何进展起来的?关于阿奴律陀的评价又是怎么样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