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载冕是哪位?朝鲜王族李载冕最后是如何死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5 点击数:
简介:早期仕途 二十五年(1845年,朝鲜宪宗十一年)七月二十日,李载冕出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他的父亲是兴宣君李昰应,母亲是郡夫人(后为骊兴府大夫人),有

【千问解读】

早期仕途 二十五年(1845年,朝鲜宪宗十一年)七月二十日,李载冕出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他的父亲是兴宣君李昰应,母亲是郡夫人(后为骊兴府大夫人),有一名胞弟李载晃(李命福)和庶兄李载先。

乳名“命禄”,八年(1858年,朝鲜哲宗九年)八月十八日行冠礼,同年九月十九日娶通德郎洪秉周之女丰山为妻。

李载冕早年被过继给亡叔兴完君李晸应为后嗣,但仍由兴宣君李昰应抚养。

哲宗末年,他参加考试,其生父李昰应曾乞求安东权贵金炳冀让李载冕通过考试,反为金炳冀所折辱,不过还是得到其帮助,在二年(1863年,哲宗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登黄柑科(每年冬季济州岛进贡其土特产柑橘时所特设的考试,只录取京城儒生1人、地方儒生1人),取得“直赴”(不经过初试而直接参加殿试的特许)的资格。

半个月后,当时的朝鲜国王哲宗无嗣而薨,安东金氏和丰壤因王位继承问题产生对立。

以赵大妃(神贞王后)为首的丰壤赵氏集团主张扶植兴宣君之子继位,并压制了安东金氏。

李载冕的弟弟李命福被过继给赵大妃为养子,继承朝鲜翼宗之大统而登上王位,改名李熙,是为朝鲜高宗。

而兴宣君李昰应则加封为兴宣大院君,代替国王打理朝政,成为当时朝鲜最有权力的独裁者。

就在李昰应加封大院君的当日,李载冕也被赵大妃授武职“司勇”,“冠带常仕,使之承候”。

同治三年(1864年,朝鲜高宗元年)五月二十二日,李载冕获庭试文科丙科及第,除授奎章阁待教。

次年正月初一被任命为承政院同副承旨,此后历任成均馆大司成、吏议、都承旨等官职。

同治六年(1867年,高宗四年)被特擢为同知经筵事,任吏曹参判、宗正卿等职务。

李昰应只有两个嫡子,相继出后于人,为了让李昰应绵延香火,赵大妃在同治三年(1864年,高宗元年)八月特命李载冕回归本房 李载冕虽然是兴宣大院君的嫡长子,但是从没有因为这层关系而跻身中枢,时间久了,便对父亲大院君十分埋怨,觉得他不爱自己。

李载冕作为国王的兄长,理应封君而不封,又请为大将,大院君又不许。

此时高宗的王妃闵妃暗中崛起,准备利用闵氏家族的势力推翻大院君,李载冕逐渐被闵妃的兄长闵升镐等人收买(闵升镐也是李载冕的舅舅,自李载冕童年时代就和他关系甚好),遂投靠了闵妃集团。

李载冕时常在高宗面前说大院君的坏话,又把大院君的情报捅给闵升镐等人。

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年,高宗十年)十一月,崔益铉上疏攻击大院君,李载冕也配合闵妃及闵升镐、赵宁夏等人鼓动高宗亲政,赶走大院君。

最终大院君垮台,闵妃集团把持朝鲜国政。

但是闵氏家族掌权以后,李载冕却并未因此得到任何好处,所以他又开始怨恨闵妃集团,经常背地咒骂闵升镐等人。

大院君听到后叹息道:“騃钝子也!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身世浮沉 光绪四年(1878年,高宗十五年),李载冕终于获得升迁,被特擢为知经筵事,既而任刑曹判书。

此后历任判义禁府事、兵曹判书、禁卫大将等官职。

光绪七年(1881年,高宗十八年)正月,李载冕在新设立的机构统理机务衙门中任事大、交邻两司的堂上官,同年八月调任吏曹判书,十一月任禁卫大将,光绪八年(1882年,高宗十九年)三月任礼曹判书。

是年六月九日,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武卫营和壮御营的士兵起义反抗闵妃集团的暴政,大院君暗中指挥,准备利用这次事变夺回政权。

高宗为了收拾事态,下令将武卫大将李景夏等人革职,李载冕被任命为武卫大将。

次日,变乱军民攻入王宫昌德宫,赶走闵妃,杀死闵谦镐、李最应等闵妃集团大臣,高宗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急命大院君入宫,并将政权全部交给他。

李载冕与府大夫人陪同大院君入宫。

大院君任命李载冕为户曹判书兼训练大将,掌握财政和兵权,成为了大院君的左膀右臂。

在乱军入宫、追杀闵妃时,李载冕命人抬着府大夫人的轿子(里面坐着闵妃)出宫,使闵妃得以逃出生天。

七月十一日,前来平乱的军队进入汉城,李载冕陪同其父大院君前往南别宫迎接清朝官员马建忠等人。

次日李载冕又率600名士兵前去迎接吴所部清军。

七月十三日,大院君被擒;七月十五日,马建忠和清军帮办袁世凯合谋将李载冕骗到马建忠所住的南别宫,结果李载冕中计,当即被拘禁。

两日后李载冕自请解职,清军才将他放出。

先是李载冕听说大院君被捕后,就大力争取救援其父大院君。

他与母亲骊兴府大夫人闵氏日夜在高宗面前哭诉,要求高宗遣使请求清廷释放大院君。

七月十五日,在李载冕的推动下,国王高宗下令派大院君的亲信赵宇熙和李建昌陪伴大院君入中国。

但是李载冕的图谋被亲清派官员金允植识破,他向清将吴长庆指出李载冕派出这二人的目的是让他们“往天津采吾辈踪迹,转向北京交结朝士,到处鸣冤,期于翻案”。

在金允植的大力阻挠下,二人没有成行,李载冕的援救计划落空。

不过,因为他在壬午兵变的最危急关头救了闵妃一命,所以未被进一步清算,甚至还参与了去忠州奉迎闵妃回宫的行列。

其后,李载冕三度往返于中国保定府和朝鲜汉城之间,探望并侍奉大院君。

史载“公(指李载冕)锐身欲陪往,清人不许乘汽船,风雪修程,间关趋侍,温凊视膳,怡愉如平日在家时,观者无不感叹,李傅相鸿章每称公诚孝不置”。

李载冕第一次去保定是光绪八年(1882年,高宗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次年三月二十五日回到朝鲜。

第二次是光绪九年(1883年,高宗二十年)五月二十日,此次他在中国滞留了将近两年。

在此期间的“甲申政变”中,李载冕被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遥授为左赞成兼议政府左右参赞,不过甲申政变3天后即告失败,因此这些职务他根本没有担任。

光绪十一年(1885年,高宗二十二年)春,清廷欲释放大院君,大院君听说后令李载冕回国试探高宗的意思,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听说后也暗示李载冕让国王“专使疏恳”。

于是李载冕在三月十四日回国,向高宗传达了清廷的用意,高宗乃下令派遣陈奏使入中国请求释放大院君。

完成任务后,李载冕又于同年四月十三日第三次前赴保定,光绪十一年(1885年,高宗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随被清廷释放的大院君一同回国。

李载冕随大院君归国后,又长期蛰居于大院君之府邸云岘宫,绝少过问政治。

光绪十八年(1892年,高宗二十九年)春,大院君、李载冕和他的儿子李埈镕的房间下均发现炸弹,祖孙三人差点同时被炸死,此事多被认为是闵妃集团所为。

开国五百三年(1894年,高宗三十一年),大院君第三次掌权以后,李载冕才重新出仕,被授予上辅国崇禄大夫的官阶,因此他又被称为“”。

既而又参加了金弘集亲日内阁,任宫内府大臣。

次年闰五月闵妃重新上台后上疏辞职。

其间他的儿子李埈镕因为图谋夺取王位而被逮捕审判,流放到了乔桐岛,大院君后又被逼下台。

李载冕辞职以后就前往孔德里侍奉大院君。

开国五百四年(1895年,高宗三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发生了“乙未事变”,日本浪人在日本驻朝公使三浦梧楼的策划下攻入景福宫,暗杀了闵妃。

大院君卷入了这次行动,据说还与日本人约定以李载冕为宫内府大臣。

李载冕任宫内府大臣以后,在《王后废位诏敕》上署名,又按照日本的旨意为高宗挑选新王后。

据日本史料记载,李载冕是日本人杀害闵妃的主动配合者,但据当时英国驻韩领事禧在明透露,他是被胁迫的,李载冕曾对禧在明说:“我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你以为我们和他们联手干的?我的儿子因为他们痛苦万分,我父亲为此也生了病。

他们说国王不让外国使节进宫,那不是真的,他希望外国使节天天进宫访问。

”建阳元年(1896年)2月11日“俄馆播迁”以后,李载冕打算前往俄国公使馆谒见高宗,但被门卫所阻,在公使馆门外侍立许久后方才离去,其后被免职。

晚年生涯 这时候李载冕一家已经凋零殆尽了,他的长子李埈镕背负逆贼的恶名,亡命日本;次子李??镕无嗣而亡。

光武二年(1898年)初,他的父母兴宣大院君和骊兴府大夫人相继过世。

李载冕也因为牵涉乙未事变而时常被尹容善、申箕善等人弹劾,请求高宗诛李载冕,以毒药将其赐死。

李载冕自解任后居住在云岘宫,无异废锢,“杜门谢客,垣户一任颓圮”,处境非常凄惨。

光武四年(1900年)5月,李载冕被封为完兴君。

光武九年(1905年)以后待遇有所改善。

纯宗李坧即位后,李埈镕回国,随后李载冕被任命为报聘大使前赴日本,并授陆军副将。

此后李载冕逐渐倾向日本,在亲日组织和平协会中出任总裁。

隆熙元年(1907年)8月23日断发。

隆熙三年(1909年)被授予大勋位金尺大绶章。

隆熙四年(1910年)8月15日,李载冕被封为兴亲王,其妻封王妃,云岘宫改称“兴王府”。

8月24日,纯宗御赐李载冕名字为“熹”,从此李载冕改名李熹。

8月28日,行兴王册封礼。

讽刺的是,就在李载冕受封王爵的同时,统治朝鲜半岛五百多年的李氏王朝亦宣告终结。

隆熙四年(1910年)8月22日为李载冕之阴历生辰,当天中午,他即将在云岘宫举行生日宴,突然宫中来人,催他马上进宫,李载冕遂罢宴进入昌德宫。

他所参加的是朝鲜王朝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作为皇族代表出席,而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就是日韩合并的事宜。

李载冕见大势已去,连叹“罔极”(悲痛之意),默认合并。

《日韩合并条约》随即出炉。

8月29日,《日韩合并条约》生效,连同500多年的李氏王朝灭亡,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刚封为兴亲王的李载冕(李熹)又成为日本帝国公爵,称“李熹公”,并接受了日本84万元的恩赐金。

大正元年(1912年,纯宗五年)8月29日,李载冕的小女儿去世。

一周后,一向健康的李载冕突发脑溢血,9月9日0时30分在云岘宫去世,享年68岁。

随机文章丑悍 皇后,败坏朝纲美军飞行员遇ufo曝光真相,大黄蜂战机追踪UFO失败两次揭秘诺贝尔奖的黑历史,颁发给错误的医学理论(治死许多病人)白洞和黑洞谁最可怕,白洞与黑洞谁厉害(黑洞吸白洞吐/都恐怖)飞机迫降为什么要放油,为减轻飞机重量放掉40万的燃油(安全第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洺水之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回事?洺水之战对唐史的后继影响有哪些

过程 武德四年十二月三十日,双方在徐河(今河北保定东北)交战,刘十善、张君立大败,损兵8000。

洺水县人李去惑占据城池降唐。

李世民派彭公王君廓率1500名,与其共同守城。

二月,刘黑闼还攻洺水城,十一日,至列人(今河北肥乡东北)时,被唐将秦叔宝击退。

十七日,李世民收复邢州(治龙冈,今河北邢台市)。

二十四日,李艺率军夺回定(治安喜,今河北定县)、栾(治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东)、廉(治今河北藁城)、赵(治平棘,今河北赵县)四州,抓获刘黑闼尚书刘希道,与李世民军会合于洺州。

当时刘黑闼急攻洺水城,该城四面环水,水宽50余步,深三、四丈,刘黑闼在城东北修建两甬道准备攻城。

李世民三次引兵增援,都因刘黑闼军顽强阻击不能进。

眼看甬道即将修成,洺水城危在旦夕,李世民遂登上城南高坟,用旗语令王君廓突围,同时命勇将行军总管罗士信率200士卒进城,代其坚守城池。

刘黑闼军在甬道修成后,连续8昼夜,猛攻洺水城,恰逢大雪,唐军无法增援,洺水城于二十五日陷落,罗士信被杀。

二十九日,李世民率军夺回洺水城。

武德五年三月,李世民和李艺在洺水以南扎营,并分兵驻洺水以北。

刘黑闼多次挑战,李世民均坚壁不战,以挫其锋,同时另遣奇兵断其粮道,冀(治信都,今河北冀县)、贝(治清河,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西北)、沧(治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瀛(治河间,今属河北)等州的水陆运粮舟、车,皆被唐军沉焚。

双方相持60余日,李世民料刘黑闼粮草已尽,必来决战,于是命人在洺水上游(今邢台市沙河市秦王湖一带)筑堰截断河水。

三月二十六日,刘黑闼果然率2万步骑兵南渡洺水,逼近唐营列阵。

李世民先遣轻骑出战,继而亲率精骑击破刘黑闼马军,乘胜以马践踏其步兵。

刘黑闼率军拚死抵抗,战斗从中午持续到黄昏。

这时,守吏决堰,河水疾速冲下,水深丈余,刘黑闼军大溃,万余人被杀,数千人淹死,刘黑闼和范愿率200(一说200余人,一说千余人)骑逃入。

点评 此役,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

李世民以闭垒不战,用奇兵断敌粮道,待其粮尽气衰,精骑出击,并决洺水助战,大败刘黑闼军,尽复沦陷州县。

此战与《演义》所载之战颇相类似。

史料 三月,太宗阻洺水列营以逼之,分遣奇兵,断其粮道。

黑闼又数挑战,太宗坚壁不应,以挫其锋。

黑闼城中粮尽,太宗度其必来决战,预拥洺水上流,谓守堤吏曰:“我击贼之日,候贼半度而决堰。

”黑闼果率步骑二万渡洺水而阵,与官军大战,贼众大溃,水又大至,黑闼众不得渡,斩首万余级,溺死者数千人。

黑闼与范愿等以千余人奔于突厥,山东悉定。

太宗遂引军于河南以讨。

——《》 二月,秦王破之于列人,取洺水,使总管罗士信守之。

黑闼攻陷洺水,士信死。

王阻水为连营,分奇兵绝其馈路。

黑闼数挑战,坚壁不为动。

三月,贼粮尽,王度必决战,豫壅洺水上流,敕吏曰:“须贼度,亟决之。

”黑闼果率骑二万绝水阵,与王师大战,众溃,水暴至,贼众不得还,斩首万余级,溺死数千,黑闼与范愿等以残骑奔突厥。

山东平,秦王还。

——《》 世民度黑闼粮尽,必来决。

乃使人堰洺水上流,谓守吏曰:“待我与贼敌,乃决之。

”丁未,黑闼帅(率)步骑二万南渡洺水,压唐营而陈(阵),世民自将精骑击其骑兵,破之,乘胜蹂其步兵。

黑闼率众殊死战。

自午至昏,战数合,黑闼势不能支。

王小胡谓黑闼曰,“智力尽矣,宜早亡去。

”遂与黑闼先遁,余众不知,尤格战。

守吏决堰,洺水大至,深丈余。

黑闼众大溃,斩首万余级,溺死数千人,黑闼与范原等二百骑奔突厥,山东悉平。

——《》 【对唐史的后继影响与骨牌效应】: 山东洺水之战以罗士信之死为分界线,前期李世民趋向于积极防守,而后期趋向于积极进攻。

罗士信在瓦岗寨时,曾受裴仁基厚待。

李密战败后,裴仁基跟随。

罗士信投唐,效力于镇守长春宫的李世民麾下。

裴仁基曾密谋拥立越王,杀王世充,事不机密,被王世充所杀,全家就戮。

洛阳城破后,罗士信找到裴仁基的遗骨,葬之于北邙山,并说,我死后也要葬在这里。

罗士信守洺水,洺水城破为刘黑闼所杀,李世民重金赎回其尸,就将他葬在了裴仁基的墓旁。

(事见《旧唐书》与《新唐书》的忠义传-罗士信) 裴仁基有一个儿子,却在这场变故中幸免,他正好是出生在裴仁基全家被杀的那一年。

贞观年间,这个孩子以功臣之后入仕学,高宗时为李唐王朝平定西亚立下了赫赫之功。

裴仁基于李唐何功之有,若无熟悉的亲友,在裴仁基死后他又如何证明自己是裴仁基的遗腹子?几乎可以确定,此子是裴仁基死后罗士信收养,罗士信死后,李世民纪念其功而加以照顾。

这个孩子叫。

刘黑闼有一个得力部将高雅贤,高雅贤有一个义子,是个勇武有力的青年。

李世民洺水之战,刘黑闼北投,高雅贤战死,之后李世民在山东地区肃清的力度是很大的,但是这个青年却没有任何事情,回家种地去了。

贞观元年,据说他被人说动,又投入了地方府兵。

贞观三年,以匡道府折冲随北伐,当先攻入了突厥王庭,李世民授以左武卫中郎将。

此后灭百济,踏平,成为唐初一代名将。

这个青年叫。

苏定方是高宗朝的名将,而裴行俭又师承于苏定方,再加后来李世民在辽东战场万人之间一眼看中的,从地方提拔起来的,构成了高宗朝的将星云集,都出自李世民的洺水之战,历史的因果有时。

遗迹 李世民与刘黑闼的洺水之战,不仅载之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而且在永年县、沙河县等地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

如《新唐书》记载:“(永年县)狗山有太宗故垒,讨刘黑闼于此”。

清《重修一统志》和《畿辅通志》关于永年县狗山也都有“武德五年,太宗亲讨刘黑闼,于此立营”的记载。

清《畿辅通志》关于顺德府沙河县大仓门山也有记载:“大仓门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亦名仓口,唐时尝置仓于此,以通馈饷,故名”。

《畿辅通志》在关于大仓门山的记载中甚至还引用《大清一统志》进一步明确:“唐太宗为秦王时,击刘黑闼于河北,置仓于此,以通馈饷,故有仓门之名”。

另外,史书曾载:秦王世民与刘黑闼相持六十馀日。

黑闼潜师袭李世勣营,世民引兵掩其后以救之,为黑闼所围。

尉迟敬德帅壮士犯围而入,世民与略阳公道宗乘之得出。

这段记载说明李世民在洺水之战中曾经被刘黑闼包围过,是尉迟敬德帅壮士犯围而入解救了李世民,但却没有明确李世民被围及尉迟敬德救驾的具体地点。

而根据邢台市沙河县民间传说,当年李世民被围及尉迟敬德救驾的事就发生在今天邢台市沙河县的九家村,九家村原来就叫作救驾村。

对此,清《顺德府志》沙河县部分也有记载:救驾,即今九家村,相传尉迟敬德救秦王于此。

狗山太宗故垒、仓门唐仓遗址、敬德救驾之村,这些都是洺水之战留下来的历史遗迹。

随机文章木乃伊士兵被发现,80具一战士兵冰冻木乃伊遗体中国无法挖的三大墓,秦始皇陵发掘44年无人敢挖(技术菜)探索蚺和蟒的区别是怎么样的,蚺的体积比巨蟒还要庞大(长达12米)无毒有益的王蛇之牛奶蛇,无毒温顺好饲养(最受欢迎的宠物蛇)为什么犹太人那么聪明,被压迫一千年通过智慧活下去(崇拜知识)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男女成婚真的是只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本来还会主动上街找对象

提起古代婚姻,不少人认为,那时男女没自主权,一切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男女私自相见,则会受到父母及社会的指责。

此种认识,尽管不能说是错误,但至少是以偏概全。

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不能见面”等规定都是政府倡导的。

不过,政府倡导的风俗习惯也开始逐渐动摇。

《梦粱录》载:男子带着礼品到女方家里,或在园圃里,或在湖上,双方见面。

桌上,男方放四杯酒,女方放两杯酒,以表示男强女弱。

在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时,男女青年一生的幸福就这样被决定了。

如果说上面的做法打破了“婚前不见面”的规矩,那么,下面要说的三类“相亲会”则是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彻底颠覆。

晚上,古代青年单身男女走上街头,借赏灯、逛花市的名义,会用眼角余光偷看异性。

单身男女一旦看上心仪的人,便会请朋友上前自报家门,如对方也有“眼缘”,那就彼此留下姓名、地址。

双方回家后各自禀告父母,于是父母便可按照“明媒正娶”的程序,热热闹闹而且严肃认真地走一下过场,直到把这个“灯下缘分”送到婚姻洞房。

如果说元宵节是古代男女晚上的相亲节,那么农历三月初三的则是古代男女白天的相亲节。

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这天,藏在深闺的女子和青年小伙纷纷外出踏青。

女子在河畔嬉戏、插柳赏花,而男子们也分坐河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以曲水流觞的方式吸引意中人。

如果双方对上眼了则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赠。

在古代,除了这些属于普通老百姓的相亲节外,还有一个十分高端的相亲节——“同年大会”,即“新科状元”相亲节。

不过,这个相亲节是专门为古代权贵们挑选女婿而设立的。

时,每逢朝廷举办考试,全国秀才们奔赴长安。

发榜那天,参加应试的秀才都挤着去看榜,凡中了进士的,便凑钱一起到当时长安城景致最好的曲江池畔,举行同年大会。

在同年大会这天,城里权贵家的待嫁美女便倾城出动,涌向曲江寻找意中人。

如果相中了,就告诉父母安排去提亲,而且大多是当即举行婚礼。

但是,每年新科进士少,而王公贵族以及富豪家里的女儿特别多,面对“僧多肉少”的局面,京城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干脆命令家丁们去抢女婿。

北宋首都开封就发生了一起 “抢错女婿”的事件。

怎么回事呢?进士发榜那天,一个叫曾文斌的小伙子正在看榜,突然被十多名壮汉架起来,并簇拥至兵部尚书家。

尚书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曾文斌说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围观众人见状,随即散去。

虽说“乌龙”不断,可这高端相亲节还是延续了一千多年。

随机文章图坦卡蒙木乃伊的超豪华墓室,高富帅图坦卡蒙木英年早逝(谋杀)须佐能乎vs外道魔像,宇智波斑的须佐恐被外道魔像碾压揭秘古代生化武器箭毒木,土著用剧毒树汁箭头打得英军丢盔弃甲海王星的卫星有几个,海卫一直径最大/逆海王星而行(共14个)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南极,南极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或存未知生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李载冕是哪位?朝鲜王族李载冕最后是如何死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