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盐铁论战”对后世经济有什么影响?

这年二月的一天,世界上最大城市长安,天气还很冷。
丞相、御史大夫、他们各自的属员丞相史和御史,还有去年刚刚
【千问解读】
这年二月的一天,世界上最大城市长安,天气还很冷。
丞相、御史大夫、他们各自的属员丞相史和御史,还有去年刚刚选举出来的60余位贤良、文学一大早赶往大汉王庭,参加13岁的汉昭帝下诏召集的经济会议,议题是讨论是否结束盐、铁、酒类由国家专卖的事宜。
《汉书• 昭帝纪》记载说:“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
议罢盐铁榷酤。
” 大约十年后,时的庐江太守丞桓宽根据会议资料及参加此次会议的同乡好友朱子伯的追述,这位研习《公羊春秋》的儒者出于“欲以究治乱,成一家之法”(语出《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的宏愿,推衍增广,整理出了洋洋数万言的《盐铁论》,使我们有幸如临其境地了解这场会议的真相。
后世又称《盐铁论》为《贞山子》或《桓宽盐铁论》。
桓宽本人也没有想到他铸就了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从此以后,中国以道家为内术,法家为外术的原生文明形态逐步落下了帷幕,儒家主导的政治经济思想逐步垄断中国人的全部生活。
《盐铁论》的每一章节都显示出两种治世理念的针锋相对:在“分水岭”的一边,是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官方法家思想力量集团,另一边,是正在兴起的民间儒生思想力量集团。
难怪王充称本书是“两刃相割,利害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语出《论衡•案书篇》)。
公元前81年的时候,没有人相信那些儒生会成为中国政治的主导力量。
儒生们反对盐铁专卖,但之后盐铁官营的政策并没有丝毫改变,只是五个月后才有限度地取消了酒类专卖,撤销了主管酒类专卖的官员,改为实行价格控制,限酒价每升四钱。
盐铁会议结束后,儒生的所有主张几乎都没有演变为现实政策,公元前一世纪时他们还只是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在以黄老治国的大汉王庭中拍了几下翅膀。
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儒生们的确掀起了一场席卷世界历史的! 那么盐铁会议是如何实现“历史的蝴蝶效应”的呢?我们首先需要考察一下盐铁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一、盐铁会议的缘起 六年前,公元前87年驾崩。
南征北战,。
公元前119年后,匈奴从此无力大举南下,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北无王庭”《汉书•匈奴传》的局面。
至少在表面上,外部的威胁基本上消失了,这在现实层面增加了儒者奢谈以德治国的可能性。
并不是说匈奴的威胁已经不存在,机动性强的匈奴人寇边之事仍时有发生。
汉昭帝即位的第一年冬天,匈奴就入侵朔方郡,杀戮吏民,掠夺财物。
廷不得不发兵进驻西河郡,并命左将军上官巡查北部边疆。
据《汉书•昭帝纪》载:“冬,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
发军屯西河,左将军桀行北边。
” 从汉朝内部看,董仲舒已对儒家学说进行了阔斧的改革,以使之适应于现实社会。
当时儒生尽管还没有深入文官队伍,但其社会影响力已经极为强大,如董仲舒的思想成为一时显学——通过私学教育手段影响社会进而影响政治轴心,是儒家最后实现独尊地位的历史路径。
在盐铁会议上,主要代表儒家思想的贤良文学显然深受董仲舒这位一代儒宗的影响。
王利器先生在《盐铁论译注》序中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他写道:“参加这次会议的60 多个贤良、文学,他们都是‘祖述仲尼’的儒生,除了心不离,口不离孔、孟之外,还宣扬当时‘推明’的董仲舒的学术思想。
董仲舒是向汉武帝建议要‘盐、铁皆归于民’的始作俑者。
他攻击秦‘用之法,改帝王之制’,‘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他在对策时,宣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儒家说教,反对‘与民争利’,认为‘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乃天理也。
’但他的所谓民,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而是指的豪门贵族和富商大贾。
本书《禁耕篇》所谓:‘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
’《复古篇》所谓:‘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
’正好是董仲舒的‘为民请命’这一观点的注脚。
盐铁会议一开场,贤良、文学、即主张:‘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愿罢盐、铁、酒榷、均输。
’参加这次会议的那个贤良,得官之后,还一贯地‘数条汉兴已来国家便宜行事,及贤臣董仲舒等所奏,请施行之。
’” 不仅民间儒家思想盛行,汉昭帝本人似乎已不再重视黄老之术,从一年前(公元前82年)他在下令察举盐铁会议上这60 多个贤良、文学的诏书中我们看到,这位少年天子所列举的自己所读之书,都是儒家经典,包括《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无一西汉初年流行的黄老法家作品。
《汉书•昭帝纪》收录了这一诏书:“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诵《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
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
“ 公元前81年,从上到下,儒家思想已经侵入整个社会机体。
当外部条件适合的时候,这一思潮终将以某种形式爆发出来——盐铁会议的召开变成儒家思想爆发的导火索,点燃它的是当时手握朝廷权柄的。
二、以儒家治国理念代替法家治国理念 参加盐铁会议的权臣有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但幕后的始作俑者却是当朝的主政大臣霍光。
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的异母兄弟,正是年轻有为的一代名将霍去病将霍光带入了宫庭。
他没文化、没功绩,只有忠诚。
靠小心谨慎得以在权力的中心步步高升,最后竟成为汉武帝的五位托孤大臣之一(当时昭帝年仅八岁),其他几位分别是车骑将军(音dī),左将军,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
这些人中,丞相车千秋是个明哲保身的专家,同霍光一样,没有什么才能,连匈奴人都称他“妄一男子”。
昭帝即位后,他每每讨论政事总是一言不发,将权力让给霍光,霍光也,投挑报李,总是寻机嘉奖他。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载:“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将军光。
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
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
’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
’终不肯有所言。
光以此重之。
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
” 在关系国家政治经济方向的盐铁会议上,车千秋照样几乎一言不发,结果盐铁会议成为桑弘羊同儒生集团的单打独斗。
连《盐铁论》的作者桓宽都指责说:“车千秋丞相处于周公、吕望的地位,在会议中像车轴一样处在中间,,保全自身,他呀!他呀!”(《盐铁论•杂论第六十》原文:车丞相即周、吕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
彼哉!彼哉!) 车骑将军金日磾在昭帝上台后不久(公元前86年)就死了。
盐铁会议后第二年,左将军上官桀与御史大夫桑弘羊在宫庭斗争中一起被诛杀,最后霍光得以独揽大权。
据《汉书》,最早向霍光提出召开盐铁会议的是霍光亲信的属吏。
杜延年出生于法律世家,却不赞成重其轻者的刑事政策,他的两个哥及其父办案以严闻名,其独宽厚。
杜延年主张召开盐铁会议的理由是汉武帝年间战争费用太高,要回归汉初的政治,所谓“孝文明政”。
但这显然是个幌子,因为盐铁会议上的民间力量没有一个治黄老法家的学者,倒是请来一大批儒生。
《汉书•杜周传》载:“见国家承武帝奢侈师旅之后,数为大将军光言:‘年岁比不登,流民未尽还,宜修孝文明政,示以俭约宽和,顺天心,说民意,年岁宜应。
’光纳其言,举贤良,议罢酒榷、盐、铁,皆自延年发之。
” 此后,儒生常常通过抬高文帝的办法贬低武帝的治国政策。
问题是施行的是黄老法家治国思想,而不是儒家治国,二者有天壤之别。
盐铁会议召开的真实目的是以儒家治国理念代替法家治国理念,桓宽直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舒六艺之风,论太平之原”(语出《盐铁论•杂论第六十》)。
细心的学者早就发现,盐铁会议的影响在汉代就显示了出来。
不仅仅是有限度的开放酒类专卖这一项。
比如,盐铁会议上遭儒生猛烈抨击的均输制度,此后很少有人提及,元帝时罢除被儒者反对的盐铁官和常平仓。
均输之制到西汉末年已渐废弛,东汉初年正式省罢。
盐铁会议召开160多年后,章帝元和年间(公元84~86)尚书张林建议恢复均输之制,因遭到自己的副手朱晖的坚决反对而未能施行。
朱晖反对的理由仍是重复儒家传统的不与民争利的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整个事件中,儒生以宗教般的道德狂热反对政府调控国家经济,儒家“道德正确”与士族现实利益完美结合,使均输(平准)政策的恢复成为泡影。
《•朱乐何列传》详载此事说: “当时谷子很贵,官府日常用度不足,朝迁对此很担扰。
尚书张林向提出:‘谷子所以贵,是因为钱贱的缘故,可以将钱全部封存,一律采取布帛作为租赋,用来统一天下的财用。
盐是必须食用的东西,虽贵人们却不得不买,官府可以自己出售。
另外应利用交趾、益州上计吏之往来,买卖,收取他们的税利,这就是武帝时的均输制度。
’于是皇帝诏令诸位尚书共同商议。
朱晖上奏说依据张林的主张是无法实施的,因此事情便放在一边不提。
后来又有汇报工作的人重新提起张林的奏议,认为这对国家有利。
皇帝也表示同意,下诏实行。
朱晖又单独上奏说:‘按照先王礼制,天子不说有无,诸侯不说多少,享受俸禄食邑之家不同百姓争夺利益。
如今均输之法同贩卖没有区别,盐的利益归官府,那么下边的百姓就会贫穷怨恨,用布丝绸作为租赋,那么吏就会邪恶偷盗,实在不是圣明之主所应当施行的。
’章帝听罢大怒,不仅对朱晖,就连尚书台的其他官员们全进行了严厉的斥责。
于是朱晖等人全都自投监狱等待问罪。
三天后,章帝又下诏将他们释放,并说:‘我乐于听反对的意见,老先生并没有罪,只是诏书的斥责过分罢了,你们为什么要自投监狱!’朱晖于是自称病重,不肯再在奏议上署名。
尚书令以下官员十分惊慌恐惧,对朱晖说:‘如今正面临谴责,怎么可以称病,此祸不小!’朱晖说:‘我年近八十,而蒙受皇恩,能够参与尚书机密,应当以死相报。
如果我心知事不可行,却顺从旨意附合,那就违背了做臣子的大义!如今我耳不听,眼不见,伏身等待诛杀。
’便闭口不再说话。
尚书们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一同上书弹劾朱晖。
章帝怒气已平,便将此事搁置。
” 儒家主张的小农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影响社会阶层平衡的兼并之徒兴起。
西汉成、哀年间已经出现了罗裒 (音póu)这样往来京师、巴蜀间,“訾至巨万”的大盐商。
至东汉,儒学集团崛起,儒生对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成为一种常态,并延续达两千年之久。
随机文章黔南平塘天坑群风景区,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天坑(1800米)1994年特大彗星撞击木星,最大威力等于2.5亿颗原子弹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背后竟有外星人(蒙娜丽莎的微笑最恐怖)助力恋爱的黑暗效应,让你免除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加快推到进度)基本企业管理中的十大定律,比尔盖茨马云等人坚信的理念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国到底造了多少武器?为什么能满世界“送”
1941年12月7日日本用战斗机的轰鸣声给出了它最后的答案,即就像当年一样赌一把,大批日本轰炸机飞临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基地不停的扔炸弹。
炸得美军“”,正式打响了,且因打出了先手,在此后的1942年中日军可谓“春风得意”,不但日本联合舰队死死的控制西太平洋的制海权,直逼澳大利亚和美国本土。
日本陆军还横扫了美国、英国控制的东南亚,初步在版图上开了它“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践。
当然美国人也并非完全的,它开始将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实践化。
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波及美国本土的优势,以及欧洲工业被摧毁的现实,一战爆发到二战前夕,其工业产能一直是占据了全球工业产能比重的30%—40%。
与此同时它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国、苏联、德国等欧洲传统强国一般是在10%-15%。
因而当日本人用偷袭珍珠港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孤立主义”之后,美国快速进行了生产最大化应急。
而这个应急带来的产量可以完全用数据衡量,1941年美国的大炮年产量才10918门,结果到了1943年直接飞跃成为了98387门,足足逼近10倍的增长。
二战中的产品“坦克”美国人也没有忽视,1941年的坦克年产量4052辆,时间一转到1943年,直接提升至年产量29497架辆,平均每天约生产80辆。
在如此效率的年产量之下,美国在整个二战战时期间造出了262524架战机、作为美国主要对手的德国、日本,它们的战时飞机总产量则仅有140885架和62036架,美国在数量上足足是二者的总和。
而美国在坦克上面也拿出了惊人的成绩,轻型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各自造出了29680辆、50632辆、2202辆。
与此同时作为陆军最重要的火力输出37毫米以上火炮,美国人也毫不“吝啬”的造出了257390门。
随机文章难怪甄嬛凌云峰侍寝后噁心落泪…看雍正手裡拿著啥国家隐瞒的超能力者去哪了,曝光全部被各国收进秘密行动部队揭秘蜥蜴是恐龙的后代吗,蜥蜴是恐龙的食物/长得像并无亲属关系宇宙空间是无限的吗,爱因斯坦的理论E=mc^可证明宇宙无限大彭罗斯阶梯真实存在吗,无限循环的楼梯揭秘(只存在于三维世界)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希腊“公民军队”如何打败波斯“多族杂烩兵”?都分别装备了怎么样的武器
不过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被外族入侵所湮灭,只留下《荷马史诗》这样的神话传说。
公元前800年左右,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周围的岛屿和希腊半岛附近出现了成型的城邦。
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运动场进行的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着古希腊文明进入到兴盛阶段。
这一文明持续了650年,直至公元前146年罗马大军吞并了这个古国为止。
古希腊由众多城邦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城市雅典实行奴隶主共和制,斯巴达实行的是君主制。
雅典是西方民主的发源地,“民主”一词即“Democracy(原来汉译为“德谟克拉西”)”,起源就是“德谟”,属雅典的一个区,这个区议会里面的决定都是由贵族代表们讨论制定的。
古希腊公民制和民主制的社会基础是将私人财产、公民权利和保卫国家的义务相联系,被后来的西方人所推崇称颂,认为它为近现代的西方社会民主共和的制度模式播下了种子。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希腊公民制是社会上少数人的“民主”和“权利”。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世纪,雅典城内有2万自由民,加上周围城市和农村自由民约15万人,这里面包括了前来经商的2万多的异邦人,而奴隶总数却有40万之多。
在雅典的自由民中,妇女也没有权利,只有少数贵族和自由民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只是像牲口一样被奴役或贩卖。
古希腊的民主是建立在压迫占人口多数的奴隶的基础之上的,雅典灿烂的文明之下是受奴役者的累累白骨!当然,这种贵族民主制度,比君主寡头专制还是有着优越性,也算是当年人类进步的一种表现。
古希腊的各城邦,公民有义务服兵役,各城邦几乎都实行公民兵制度,全体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重要的权力机关,城邦公民既是生产者又是军人。
兵力不足时,也会招募一些外族的雇佣兵。
古希腊各派军队行动时还要征用奴隶,陆战时他们的任务是为主人背粮食、扛武器,伺候其起居,海战时则被铁链拴着在舰船上充当划桨的苦役。
不过,到了打仗时,不论陆地上的冲锋陷阵还是海战时的拼死搏杀,还都靠公民士兵。
这种“公民兵”制度的优点,是让每个公民士兵把个人利益同政权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保卫城邦也就能保住自己的家园,打胜仗后还能分到缴获的财物和奴隶,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古希腊军队斗志。
公元前5世纪末,古希腊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发展已颇具规模。
与此同时,它的主要敌人,在西亚兴起的也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马其顿等广大地区。
当时,波斯帝国的疆域西至埃及,东括印度、南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带,公元前6世纪时已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和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在政治、军事上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大流士政治改革的内容包括:采取分权制,将其国土划分为20个郡(也有译为省),各郡每年向中央缴纳一定的贡赋,并在打仗时提供兵员。
各郡有自己的自治权,保留各自的语言、货币和度量衡,风格各异的众多文明第一次联合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君主的统治之下,大大加深了相互的交流和渗透。
但是,这样的帝国实际上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表面的稳定下面蕴藏着时刻会爆发的危机。
波斯进行的军事改革,在古代确有许多创新。
大流士为了进一步巩固波斯人的统治以及自己的专制政权,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严格规定每郡驻防军的规模;国王是最高军事统帅,军队由波斯贵族领导,在腓尼基人的协助下建立海军。
每个军区下辖若干郡军区,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以互相牵制。
人类军区制度的起源,应该从古代波斯算起。
波斯军队由步兵、骑兵、战车兵、象兵、海军、工兵等组成,战时还可从各省和各部落征集相当庞大的军队。
国王身边1.2万人的“不死队”(即损失一人补一人)是由精锐的上层武士组成的忠诚力量。
因波斯的分权制和奴隶制社会结构,帝国时期这些部队分散在波斯各地,因此波斯军队主要由语言不通、风俗各异的多民族部队组成,战前临时集结,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战斗力也参差不齐,军队数量虽庞大却质量不高。
而且各郡提供的部队的成分包含不少奴隶或受雇佣者,士气同希腊的公民军队自然有天壤之别,这在使用冷兵器面对面厮杀的年代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德国哲学家尔有句名言:“主人为了尊严、自由而战,而奴隶却为了自己的口粮而妥协。
”希腊的公民制军队在当年士气最高,是因为一个国家的主人翁才会愿意拿生命去捍卫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利益共同体。
至于当时被强行拉入军中充当仆从的奴隶,他们不仅一无所有,连自身都是主人的,怎么会自愿牺牲生命来保卫他人的东西?打起仗来,希腊军中的奴隶要严格监押才不会逃跑开小差,不临阵倒戈就算不错了! 希腊小国寡邦的地理条件,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决定了平时没有财力供养多少常备军,除少数军官和军队骨干外,普通士兵基本都是战时临时征召,而且要自备武器、盔甲等装备,而全套装备价值不菲。
希腊军队最主要的兵种是重装步兵,重装步兵的基本武器是一支长3米的矛,外加一柄短剑做辅助兵器。
最主要的防护装备是一面直径约1米的圆盾,通常挽在左前臂。
圆盾是木制结构,呈凸镜形状,外表有一层青铜蒙皮。
重装步兵头戴青铜头盔保护头部和双颊,上身穿戴整块打造的青铜胸甲,腰带上悬挂有貌似短裙的青铜片甲保护腹部,两腿穿着胫甲保护脚踝至膝盖的小腿正面。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城邦开始成为希腊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
与此同时,希腊人的军事文化也开始从毫无章法的单打独斗,迅速转换成为有组织的集团战斗,希腊密集阵应运而生。
希腊密集阵士兵肩并肩排列,通常有八行纵深,前四排士兵持矛水平向前,后排的长矛叠在前排长矛之上,而后四排则将矛竖立。
方阵通常稳步前进到距离敌阵150米的距离,然后开始奔跑,逐渐加速,最后50米全力冲刺。
希腊密集阵战术对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要求非常高,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需要负重四十公斤,进行长距离的奔跑和高强度的冲刺。
一个希腊方阵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队形紧密,,这需要长时间的队列训练才能达到。
这种战术思想源于希腊人以神话英雄为楷模的英雄主义情怀,以及将战场视为竞技场的观念,也使战争更加血腥残酷,更具有决定性。
强劲的冲击力是希腊密集阵进攻的诀窍。
八行纵深的密集方阵长矛如林冲刺而来,接敌时动能惊人,防守一方前几排的步兵阵线往往会立刻崩溃,或被洞穿,或被践踏。
密集阵前排每一个士兵身后都有7名士兵拼命向前推挤,整个方阵如同人肉坦克一样不可阻挡,敌军的阵形通常很快就会瓦解。
现代科学家研究过,由于希腊重装步兵40公斤的负重和接敌前的高速奔跑,接敌以后30分钟以内体力就会耗尽,因此30分钟成为希腊密集阵的进攻极限。
公元前198年,罗马军队就是通过有秩序地后退消耗希腊步兵的体能,然后利用希腊密集阵因某些士兵力竭而出现的空隙突入肉搏,取得了胜利。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拼的是体力,在频繁的战争间隙期内,希腊公民们中体格合格的中青年都要参加体能锻炼,如当时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竞赛项目赛跑、投标枪、掷重球都是军事体能培训的项目。
每逢召开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希腊城邦中相互征战的各方都会休战,让各自的运动员到竞技场上比赛。
后来的人们依此解释,称这种体育运动象征着和平竞争,然而追溯其源头其实是为战争服务,只不过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也属必然。
随机文章勾践尝粪惑夫差最终灭了吴国精灵干尸长天使翅膀,生吸人类鲜血与骨髓浅显易懂的拜伦法则,授权并非授责(国际版的用人不疑)外道魔像最后去哪了,斑从带土体内通灵后不知行踪(或变回神树)长剑20巡航导弹射程,俄专家认为在3000公里以上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