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密室之谜:解析法老的私生活
【千问解读】
前段时间,学家们发现金子塔内部居然还有密室!这个密室的主人被证实为图坦卡蒙的乳母,同时也是图坦卡蒙的姐姐,可以说,古埃及的皇家们关系都十分混乱。本周,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门首次向公众开放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乳母之墓,并透露这名神秘女子很可能是图坦卡蒙的姐姐。
很多读者将目光聚焦在了这种既是姐又是“妈”的复杂关系上。
不过,我敢说,真正说起古埃及法老的家庭关系,恐怕比你想象的还要乱。
图坦卡蒙“拿姐当乳母”,不少读者觉得这很乱,但对于研究古埃及史的历史学家来说,恐怕只够呵呵一笑。
他们会告诉你,对于法老来说,让姐姐当乳母算什么,当亲妈的都有,而且是普遍现象:埃及古王国时代,第一位自称法老的国王(相当于咱的)拉美西斯二世,就是他爹娶了他姐之后生下来的。
有了祖先带头做榜样,埃及的历代法老在家族乱伦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争相大秀底线。
在埃及诸位法老中,在乱伦上最大胆的当数第十八王朝的阿美诺菲四世。
此人自称“神秘法老”,其结发妻是他亲妈,再婚又娶了他表妹,当然这都不算啥,等到他娶第五位王后时,看到自己和亲妈生下的女儿(妹妹?)长大成人,又将其纳入后宫,这位王后后来还给他生了个男孩。
到了,埃及又出了位希那伊法老,居然同时娶了自己的母亲和妹妹。
以上说的这些还都是有明文记载的,由于乱伦现象太普遍,很多法老娶妈娶妹的事情史学家压根就懒得写。
仅对挖出来的一部分木乃伊进行考证,考古学家就发现了埃及法老更多亮瞎眼的“隐藏剧情”和“追加剧情”。
比如此次新闻的主角图坦卡蒙,基因比对就证明他的父亲与他的母亲是父女关系。
再比如古埃及最后的统治者克里奥帕特拉(即著名的埃及艳后),都知道她先后嫁给自己的父亲和亲弟弟,然而基因比对发现,她嫁给的这个弟弟(托勒密十三世),极有可能是她和她爹的亲生儿子。
这还不是最骇人听闻的:当恺撒来到埃及,推翻了托勒密十三世后,埃及艳后又和这个刚刚杀掉了自己的丈夫兼亲弟弟兼亲儿子的人好上了。
其实,乱伦在古埃及是个普遍民俗。
据说公元二世纪,罗马帝国在埃及行省搞了个人口普查,直到那时,埃及一多半已婚男士的配偶还是自己的亲妈或姐妹或女儿。
在古埃及语中,母亲、姊妹、女儿和情人这几个词儿其实是互通的,这说明在当时这几个概念相互之间的边界相当模糊,很多人是不做区分的。
今天,追问埃及人为何如此乱伦是个伪命题,因为“乱伦禁忌”在人类历史中原本就是个出现很晚的概念。
不光埃及,在古代各种文明中,乱伦其实都是普遍现象,甚至反而被认为是一种最有道德的行为。
古波斯拜火教认为“只有母子之间的婚姻才是最神圣的”;古国王第一任正妻则必须是自己的母亲;把人群切成四个大种姓、数百个小种姓的古印度,为了维护种姓的纯洁,乱伦更被鼓励。
在这些古文明中,乱伦非但不是一种不道德,相反,它甚至曾是“最为道德”的行为。
古埃及乱伦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它太前卫,反而是因为它活得太久,还留下了木乃伊这类让后人能考证出把柄的证据,才被后人拿来大惊小怪。
真正让人“亮瞎眼”的,不是法老的“荒唐”,而是人类道德的更替速度:两三千年前还被认为“最为道德”的事情,放到今天很可能会被骂为“禽兽不如”。
这个规律,过去一直成立,今后没准儿仍然会成立。
随机文章到底有沒有夏朝?它存在的原因?否定它存在的原因是什么?谁是美国第一位女性银行创始人和总裁?四川兴文天坑群的地下王国,深达100米的坑底被动植物包围俄罗斯地狱之门录音,前苏联科学家挖开地狱之门(超级恐怖)海王星的卫星有几个,海卫一直径最大/逆海王星而行(共14个)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失落的文明:古埃及为什么突然灭亡?
古埃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灾难使得一个文明就此毁灭,史书中没有记载,专家也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
所以我们只能从的零星文物中寻找埃及毁灭的线索。
总督墓葬记录“古王国”末期的食子悲剧 大约5000年前,远在大名鼎鼎的少年法老图坦卡蒙之前,也远在埃及艳后奈芙尔提提之前,埃及出现了第一个伟大的文明,这就是考古学家所称的“古王国”(也称“旧王国”)。
在这一时期,埃及社会繁荣而稳定,在艺术、建筑和文字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着名的吉萨大金字塔群就是古王国的杰作之一。
金字塔是古王国法老的陵寝,法老企图在金字塔中永垂不朽。
然而,大约4200年前,在经历了近1000年的繁荣之后,古王国突然瓦解,埃及陷入持续近200年的黑暗深渊。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古王国的突然崩溃呢?传统理论认为,是法老死后的继位之争引发了血腥政治冲突,从而导致了国家的最终毁灭。
可是,有人对这种理论表示怀疑,理由是历史上虽然不乏因权力争夺引发严重后果的事件,但因此导致国家崩溃的却不多见。
不过,持这种观点的人却拿不出相关证据来对此加以证明。
1971年,在埃及南部,考古学家发掘了一座古墓,墓主是距今大约4200年前的埃及古王国末期的一位总督,名叫“安克哈提非”。
在这座古墓的墓墙上,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了一段用象形文字记述的事件:在古王国末期,整个上埃及(即埃及南部地区)发生了极其严重的大饥荒,以至于许多人开始吃自己的孩子! 如果这段记述是真实的,那么关于埃及古王国突然崩溃的千古之谜或许就找到了答案。
可是,怎样才能证明这些记述是真实的呢? 过分简陋的古王国墓葬验证了曾经的灾难 直到1996年,相关证据才第一次出现。
当时,考古学家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古王国墓葬。
说它们奇怪,是因为这些墓葬里的死者仅用草席包裹后浅埋,陪葬物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
不仅如此,还有多具遗体被堆在一起埋葬的情形。
这可与古埃及人厚葬死者的传统丧葬习俗格格不入。
考古学家一共找到了大约9000具人类遗骸。
经考证,这些人都死于古王国末期,而且都是那个时代的穷人。
那么,当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穷人死亡?人们为什么会如此草率地安葬他们?联想到安克哈提非墓墙上的记载,考古学家认为这跟古王国的突然毁灭不无关系。
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灾难呢? 众所周知,古埃及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洪水泛滥。
降雨每年都在尼罗河流域引发洪水,从而赐予埃及肥沃的土壤。
每当洪水退去后,尼罗河两岸的农民就开始耕作。
因此,对古埃及人甚至今天的埃及人来说,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河,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
那么,尼罗河泛滥跟古王国的衰败有关系吗? 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他们每年都在埃及首都开罗的一根柱子上测量记录尼罗河的涨水情况,这样的记录持续了上千年。
观察这些记录可以发现,哪怕尼罗河的水位稍稍降低,也会造成很大的灾难。
例如1791年和1792年,尼罗河洪水的水位只比平均水平低了一二米,却仍然造成了饥荒,接着发生暴动,最终引发灾难——在得知埃及国力羸弱后,趁机大举入侵埃及。
遗憾的是,阿拉伯人对尼罗河洪水的记录远远不足以回溯到古王国时期,考古学家从中并不能找到古王国崩溃的证据。
埃及最南部的沙漠地带曾经有人居住过 为了寻找更直接、更确凿的证据,科学家将目光转向埃及人生活的另一个核心——沙漠。
今天,偏远的埃及最南部沙漠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但是,考古发现,在数千年前这里却有人居住,并且留下了痕迹——科学家在这片沙漠里发现了一些小石堆,在石堆下有数千块木炭遗存,这些烧焦的木炭成为最重要的考古证据。
通过分析木炭的构造和年代,考古学家证实,在大约7000年前,这片沙漠里生长着合欢树。
合欢树通常只生长在地下水丰富的低洼地或绿洲,这就意味着,当时这里一定有地下水。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当时这里是一片干燥的疏木草原,显然适合人类居住。
后来,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草原最终变成沙漠,就像古诗人所记述的沙漠化带来的灾难:“全国都变成了沙漠,土地受害,城镇遭殃,飞沙蔽日,没有人能活下来。
我们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
” 草原变成沙漠,这会不会就是古王国分崩离析的原因呢?很可惜,从年代上看,似乎对不上号,因为今天的埃及南部沙漠在4500年前就已经成形。
换句话说,沙漠化早在古王国崩溃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它不可能是古王国灭亡的原因。
那么,古王国毁灭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答案逐渐浮现。
在埃及的邻国以色列,科学家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能够反映古代气候的独特标记——钟乳石。
洞穴里的水全部来自降雨——雨水从洞顶岩石的缝隙渗进洞里,溶解石灰石,形成钟乳石和笋石。
在漫长的岁月中,钟乳石和笋石不断生长,并在此过程中俘获古代雨水。
古代雨水中含有两种氧元素——较轻的轻氧和较重的重氧,如果轻氧所占比例大,说明当时的气候潮湿,反之则干燥。
科学家提取钟乳石不同层面的样本(钟乳石是逐层生长起来的,每一层代表不同的时期),用质谱仪对其中的轻氧和重氧的比例进行分析测定。
结果发现,大约在4200年前,该地区的降雨量骤减20%,这是该地区5000年来最显着的一次气候改变,而这样的改变无论发生在哪里,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虽然以色列的气候系统与埃及的不一样,但两国毕竟是邻国,因此科学家推测,当时的埃及是否也发生了气候突变,而且是剧变,从而引发古王国的崩解?在古代,连续几十年的全国性降雨减少无疑会带来大旱与饥荒,从而影响很多人的生存,继而引发国家的灭亡。
全球性的气候剧变对埃及影响尤深 有关埃及古王国时期气候剧变的最令人的证据,竟然来自冰岛!有科学家在冰岛的冰山中发现了黑色条纹,并证实是由当地火山爆发时喷出的黑色灰尘形成的。
科学家继续追踪冰山离开冰岛后在北大西洋向南漂移的旅程。
我们知道,漂流的冰山在抵达较温暖的水域后就会融化,其中的灰尘颗粒将沉到海底,最终混入逐年堆积的海底沉积物里。
科学家在全球海洋中采集了几千条海底泥柱,其中包含着过去一万年中的沉积物。
结果发现,在来自北大西洋的海底泥柱里包含着火山灰。
这可让科学家们——在很偏南的地方居然也找到了火山灰,也就是说,冰岛的冰山在融化之前已经漂移了很远的距离,这就意味着当时的气候一定非常寒冷,应该属于小冰河期。
科学家更惊人的发现是,这种小冰河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大约每1500年会发生一次,每次持续几百年。
那么,这个气候变化周期与埃及古王国的饥荒有关系吗?大有关系——其中一个小冰河期正好出现在4200年前。
当时北大西洋的水温很低,所以冰山一直漂到了爱尔兰外海。
小冰河期在造成整个欧洲严寒气候的同时,也让埃及遭遇了严重的饥荒。
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科学家继续搜索世界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寻找从花粉、泥土到冰中包含的古代气泡等种种证据,结果都印证了4200年前的一次剧烈的气候变化。
尤其是通过分析深海沉积物,科学家发现,当时的气候变化不仅来得很突然,而且影响范围很广,堪称全球性事件。
科学家还推测,当时的埃及可能受害尤深。
为什么这么说呢?1999年,考古学家在对埃及南部的一个古王国城市遗址进行发掘时,在一座神殿的墙角下发现了多具人类遗骸,其中每具骸骨上都留下了被屠杀的痕迹。
经过多年发掘,到今天,在这里已经发掘出了好几千具遗骸,其中有一些让考古学家困惑不解:有3组遗骸呈扭曲姿态:一个老年男性压在一个老年女性的上面,而后者又压在一个小孩的上面;有一个成年男子趴在一截断墙上,被碎石压着,在他的旁边有两个男子,中间夹着一头动物;在神殿的正前方,有一个少年趴在地上,他已经身首分离,好像是被砍了头一样,在他的手里还抓着一只老鼠,看上去他当初可能正在奔跑…… 至今,考古学家仍然不能解释埃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灾难。
事出必有因,一个国家不可能灭亡。
所以考古学家相信,一定可以找到导致古埃及毁灭的原因。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建筑简介揭秘史前利莫里亚文明之谜,不重物质修炼精神成神(乌托邦文明)三星堆挖掘诡异事件,为什么停止挖掘三星堆/三星堆可能是外星人遗址中国四大家鱼是哪四种,鲢鱼/草鱼/鳙鱼/青鱼成为中国食用最多的鱼神仙为什么要走南天门,天庭作为高维空间只有南天门一个通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人死后真的有灵魂吗?埃及人是这样做的!
他们相信人的生命不会终结,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在世界许多地方均发现过木乃伊,但是在埃及发现的木乃伊数量最多,时间最早,技术也最复杂。
这是因为埃及人将木乃伊的制作当成了一种风俗。
古埃及建筑帝王谷 1898年,一项埃及帝王谷的发现牵动着人们的心。
那是帝王谷35号墓室中的三具无名木乃伊,墓中贵重随葬品早已被劫掠一空,但是木乃伊本身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其中一具女性木乃伊的头部受到重物砍砸,嘴部破裂,。
现代埃及学家利用CT扫描、头部复原、DNA检测等手段对这具木乃伊进行了研究,目前学界就这一问题依然没有达成共识,然而法国埃及学家·加尔博德(Marc Gabolde)于去年发表了他对这具女性木乃伊身份的观点。
作为古埃及十八王朝及阿马尔那时期研究的专家,他认为这具女性木乃伊有很大可能是“异端法老”埃赫那吞的王后奈芙尔提提。
“奈芙尔提提”在古埃及语中意为“美丽的女子来了”,她拥有大量赞美性的头衔,比如“伟大的赞颂”、“上下埃及之女主”等等。
这位王后的胸像现藏于柏林埃及博物馆,被称为“柏林最美的女人”。
究竟有何深仇大恨导致她的木乃伊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这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因为木乃伊对古埃及人来说意义重大,破坏一个人的木乃伊,简直是让其灵魂无处可依、毁掉其实现永生之路的恶毒手段。
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 对埃及人来说,死亡是一件需要复杂准备的大事。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往永生的第一道门。
埃及人在生前就开始为其多方筹备,比如选择墓址、修建陵墓等等。
根据埃及人对“人”的认识,构成每个个体最基本的物质实体就是身体,这是每个人存在之所,是其灵魂栖居的地方。
身体中最重要的地方则是心脏。
因为心脏不仅是身体活动的中心,更是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中心,大脑的功能则有可能被古埃及人忽略了,这似乎可以解释上文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时对尸体大脑的处理方法。
影子附在每个身体身上,也是“人”的组成部分。
名字是每个人身份的标示,是古埃及人极为重视的“延续生命”的媒介。
埃及人的墓葬内部镌刻死者之名,正是希望通过名字永远存于世间而实现永生。
当然,有深仇大恨者就会在墓葬中或纪念碑上划掉仇人的名字,毁掉其永生的途径,这种打击比死亡还要沉重。
最后还有两个“人”的组成部分,它们被称为“卡”(Ka)和“巴”(Ba),类似现代人所说的“灵魂”。
这两个概念极为复杂,很难与任何现代词汇对应,但可以确定的是,埃及人所谓的死亡,就是灵魂离开了身体。
而复活则意味着身体与灵魂重新融合,当然,这时人的身体则被做成了不朽的木乃伊。
永恒存在的身体是永生的基础。
起初,木乃伊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尼罗河西岸是埃及人眼中的死亡之地,因为太阳每天在那里落下,死者的灵魂也应该在那里长眠。
史前时期的墓葬一般都是沙漠中简单的浅坑,死者蜷在里面或以屈肢状放置其中。
埃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天然的木乃伊。
随着时间的流逝,尸体上方的沙子慢慢被吹走,尸体由此暴露在阳光下,这就是风干的过程。
那么埃及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人工制作木乃伊的呢?这个“最早”的时间不断被考古发现提前。
1997年赫拉康波利斯的考古发现中有几具女尸,其头部和手部都裹着亚麻布,整个尸体被亚麻布和席子裹好。
根据墓中随葬品可以断定其年代为公元前3600年左右。
然而,有学者认为公元前4500年至前4100年期间的巴达里地区的墓群中那些用被树脂浸透的绷带裹紧的尸体与赫拉康波利斯的发现类似。
可见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实验是非常早的。
这种最初的裹尸行为虽然与木乃伊的制作有极高的相似度,但这种行为到底是有意识保存尸体的方法,还是仅仅展现了丧葬仪式的一个方面?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初心”似乎是为了保存尸体的原始模样。
因为死者外貌的保持对其在来世被“认出”是非常重要的,可辨认的外貌是死者能够通过一系列考验得到永生、享受人间供奉的基础。
所以木乃伊的制作非常小心,要尽最大可能保留死者的原貌。
现代考古发掘的很多木乃伊至今保有指甲和头发,五官也比较清晰。
根据对埃及死亡观念的理解,可以发现防腐是木乃伊的主要功能。
躯体不腐才能给灵魂一个归来之所。
当木乃伊制作完毕,人们就开始进行一系列复杂的丧葬仪式,以确保死者可以在来世复活并享受与现世并无二致的生活。
这些仪式的高潮则是“开口仪式”——祭司们围着木乃伊转圈,口中不断念着关于净化尸体的咒语。
祭司用手指和开口刀在木乃伊的口部轻划,可以恢复尸体的五官功能,让他的灵魂享受祭品。
身体活力的恢复正是死者复活的第一步。
新王国时期的墓葬文献表明死者复活后要“挣脱(木乃伊的)绷带,重见天日”。
当时的墓室壁画也描绘了死者挣脱亚麻布的捆绑而呈现出不自然弯曲状的情景,这说明成为木乃伊仅仅是复活过程必经的一个阶段,死者还需脱离木乃伊的束缚,自由自在地来去于天国和地府之间。
在埃及人对来世的想象中,从阳间到阴间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旅途。
死者会在路上遇到各种怪兽和关卡,他必须依据自己的神秘知识答出守关之人的问题。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所谓“称量心脏”的审判。
死者的心脏和象征真理与正义的羽毛各置于天平两端,天平下面端坐一怪兽,旁边则是负责记录审判的文字之神图特。
死者要先对自己一生的作为进行总结,其内容形式则是一一否定几十项罪名。
此时一旦心脏下沉,就说明死者有罪,怪兽就会吞噬其心,死者将永无复活的可能,这才是古埃及人真正的死亡。
当一系列辅助死者复活的仪式完成后,宏大的宴饮开始了。
生者在乐歌中开怀畅饮,象征性地与死者分享这一切美食。
宴饮结束后,死者的棺木被送入棺室,棺室被就此封闭。
这样一来,死者的木乃伊静静躺在棺室之内,其名字镌刻于墓室墙壁之上,他的心脏要在去往来世的路上得到审判,他的“卡”要接受生者的供奉以得到在来世生存的养分,他的“巴”则用鸟儿的形态自由来去于阳间和阴间,并可以与生者交流,影子也会回到死者身上。
人的各个组成部分就这样达到了再次的合一。
重新成为完整的人是死而复活的必要条件,木乃伊则是其中唯一的物质实体。
如何制作木乃伊? 既然木乃伊对于古埃及人来说这么重要,那么它们究竟是如何制作的呢? “木乃伊”一词来自波斯语“mummiya”,意为“沥青”,这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入侵埃及的波斯人对木乃伊身上的防腐涂料的误解。
波斯人认为,木乃伊身上黑黑的涂料非常像沥青,木乃伊“mummy”一词由此而来。
木乃伊的制作技术经历了漫长的探索。
古埃及人起初将尸体用布精心包裹后放入墓穴,然而由于尸体在棺内,棺椁又在墓室内,尸体是无法直接接触外界热风的,于是这样的保存使得尸体极快腐烂。
当然,聪明的埃及人逐渐探索出更完善的制作方法,到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前1085),木乃伊的制作技术已经臻于完善。
虽然我们找不到埃及人自己撰写的木乃伊制作方法,然而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学家们都对埃及有着浓厚兴趣。
我们可以从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中找到木乃伊的三种制作方法。
最复杂、最昂贵的制作方法一般只有国王和贵族能够使用。
首先,死者身亡后要尽快清洗尸体。
当然,这是一种仪式,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和特殊的环境。
因为保持自身洁净是接近神祇的重要要求之一。
清洁尸体的水中含有泡碱,这是一种含盐的天然矿物,可以脱去尸体内部水分,是极好的干燥剂和防腐剂。
然后则是取出内脏及清洗脑部。
这个过程较为令现代人难以接受,先用一种有钩子的金属工具将鼻腔打开一个小孔,从鼻孔中倒入棕榈酒,然后以细长工具搅拌脑子,脑髓就会溶解于棕榈酒液之中。
当尸体被倒转过来时,脑中的混合液体就会从鼻孔流出来,这对于古埃及人来说是毫无用处的东西,一般都会被扔掉。
下一步则是切开身体,取出肺、胃、肠、肝等内脏而不破坏人体表皮。
只有心脏因其独特的宗教意义而被留在原位。
肺、胃、肠、肝经过防腐处理后,保存在四个罐子中,这种罐子被称为“卡诺皮克罐”(Canopicjar)。
尸体内腔需要用椰子酒和捣碎的香料来清洗干净,再用没药、桂皮及香料将其填满。
再用浸满树脂的亚麻布包裹好,包裹在亚麻布中的尸体要在泡碱中浸泡70天,这是一个干燥的过程,也是一个宗教仪式中非常重要的时间概念。
70天后木乃伊则进入了“美化”阶段,精英阶层的木乃伊都是非常精美的。
人们会再次拆除亚麻布,对尸体进行清洗,并对身体上的伤口予以缝合,眼窝处一般会填入宝石等物作为眼球。
尸体内部要填充香料、油膏和树脂,最后还要给木乃伊全身进行化妆。
男性木乃伊需要全身染红色,女性木乃伊全身染黄色。
之后再用精致的白亚麻布将尸体层层裹好,外部重新涂上一遍树脂。
层层麻布之间还要放入各式各样的护身符,用以保护死者的各个部位。
根据考古报告可知,有的木乃伊的白裹布竟然有超过20米长。
这说明了制作木乃伊不仅费时费力,更是需要充足财力支撑的。
大部分普通人家都会使用成本稍微低一些的方法,即把杉树油从肛门注入尸体体内并堵住肛门,然后把尸体置于泡碱中浸泡70天,这个时间段足够杉树油把内脏等器官融化,而泡碱则分解了肌肉。
70天后,人们会把木乃伊体腔掏空,肌肉也可以被抽离,这样木乃伊就只剩下一副皮囊、一身骨架。
这是花费较少的方法。
当然,穷人的木乃伊制作就更加快速,直接用药剂清洗体腔,再以泡碱浸泡尸体,只需要一到两天,就可以将木乃伊下葬。
可见木乃伊制作是一个全民性的活动,同时也极具灵活性,丰俭由人。
古埃及人经多年摸索,终于在新王国时期达到了木乃伊制作水平的高峰。
每一道制作工艺都有其象征含义,木乃伊身上的装饰也都有各自的魔力。
死亡仅仅是复活之路的开始,制作木乃伊则是死后的第一件事。
木乃伊本身不是这一切的目的,而是实现复活这一宏大工程背后的必需品。
古埃及人生活在充满了丰富象征元素的世界,一切作为都有其表面下蕴藏的深刻内涵。
来世像是一盏巨大的灯,在世界的另一端遥遥点亮。
埃及人一生小心经营身后之事,正是为了这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踏入那光明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