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维新运动成就亚洲强国是怎么回事?光绪帝王改革为什么失败?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4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十三年(1887年)正月十五日,光绪在太和殿举行大典,开始亲政,颁诏天下。

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六日,太后重新垂帘训政,光绪被囚禁,其间12年,为光绪亲政时期。

载湉从太和殿亲政大典时起,就被慈禧掌控在手里,或被慈禧作为显示威严的权杖,或被慈禧看作御座上的玩偶。

慈禧规定,每隔一日,光绪必须亲自向她奏报政务,听候训示。

光绪经常披星戴月,往来奔波。

遇有重大事情,更得随时请旨。

名为皇帝,实则傀儡。

光绪临朝亲政后,53岁的慈禧表面退居颐养天年,实际上权势依旧,仍把持着国家政务。

她一方面处处限制光绪的权力,国家大事都要秉承她的懿旨去办理;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侄女隆裕皇后及亲李莲英等人,暗中监视光绪的行踪。

光绪在宫内、宫外遇到的困局,超过了他的先祖。

光绪遇到的国际环境也与不一样。

这时,日本经过,开始向外扩张,进攻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东北;俄国也极力向远东、向中国东北和西北扩张;英、法等西方殖民者,更从海上对中国进行新的侵略。

光绪皇帝面临国际、国内局势,亲政后10年间,在政治上最大的举动是两件大事:第一是在甲午战争中“主战”,第二是在中“求变”。

第一,甲午战争,光绪“主战”。

在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19世纪80年代末,清政府的海军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水师,拥有大小70多艘军舰。

其中实力最强,拥有军舰20余艘,其主力舰皆购自英国和德国。

南洋水师也有20余艘军舰,多系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制造,也有购自英国的几艘炮艇。

福建水师的20艘军舰是福州船政局生产,还有几艘购自英、美的炮艇。

这些拼凑的军舰,战斗能力薄弱,无力参加重大海战。

90年代世界造船技术又有新的发展,相形之下清政府的海军力量没有跟上舰船制造技术的发展。

清政府从没有军舰、没有海军,到拥有四支舰队,数十艘军舰,尤其拥有实力较强的北洋舰队。

同时,日本明治维新后,也建立了一支海军舰队。

日本明治维新后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从而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光绪在这场战争中,坚决主战。

清军在平壤之战、黄海之战中,都遭到失败。

结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近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两(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总收入)等。

这时的慈禧在做什么?在准备庆贺自己的60大寿。

据文献记述:慈禧60大寿,一切筹划都仿照二十六年(1761年)皇太后70大寿庆典办理。

当年为的全盛时期,所谓“物产丰盈”、“富有四海”。

而慈禧的60大寿,已经是今非昔比。

慈禧庆寿,从头一年就开始准备。

改清漪园名为颐和园,。

自皇宫到颐和园沿途布置彩棚、彩灯,备赏的饽饽850桌,用彩绸10万匹,红毡条60万尺。

《藏园群书题记》载“用银至七百万两”,其中户部库银400万两,京官报效银121万两,外官报效银167万两。

两淮盐商各捐银40万两。

太监、宫女等也都报效银两。

当时灾荒严重,北京开设粥厂,救济难民。

有人不满,题写门联,贴于京城: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说来也算巧合。

慈禧逢甲不吉利:甲戌(同治十三年),独子同治死;甲申(光绪十年),50大寿,中法战争;甲午(光绪二十年),60大寿,中日战争;甲辰(光绪三十年),70大寿,日俄战争。

第二,戊戌变法,光绪“求变”。

甲午战败,割地赔款。

光绪在康有为、梁等人的影响下,试图维新政治,富国强兵。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博采西学,推行新政,授予康有为“专折奏事”权。

那些守旧的权贵重臣,害怕光绪皇帝的改革触动自己的权力与利益,纷纷投靠慈禧,并竭力挑拨他们“母子”的关系。

慈禧也深恐光绪改革的成功会影响到她的独裁。

这样朝廷大臣里出现了“后党”与“帝党”,双方斗争异常激烈。

光绪亲政的10年,是与慈禧进行政治和权力斗争的10年。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双方矛盾日益尖锐。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六日,在以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下,变法运动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总共103天。

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遇害。

光绪也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或颐和园玉澜堂(至今还存留当时防范光绪逃走的隔墙),他的政治生涯到此结束。

此后,光绪度过了10年没有人身自由的“囚帝”生活。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又将光绪爱的囚在钟粹宫后北三所,并且给她立下了一条规矩,今后不许再见皇上。

慈禧重新出面训政,多方凌辱折磨光绪。

起初,慈禧想把光绪废掉。

光绪也深知慈禧的险恶用心,日夜担惊害怕、,对天长叹道:“我连都不如啊!”光绪被囚禁在瀛台,重新掌权。

光绪“百日维新”,初现变革生机。

然而,“戊戌政变”,痛失良机。

清朝皇室,,错过维新变革的机会,丧失选择发展道路的机会。

接着,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与光绪逃难。

其受害者,自然是百姓、是国家、是民族;而受害最烈者,则是皇室、是贵胄、是满洲。

在辛亥革命中,皇清宗室,满洲贵族,成为“革命对象”。

清廷拒绝维新,终遭灭顶之灾。

随机文章“八拜之交”是要拜八次的意思吗?“八拜之交”的典故是怎么来的?杨门女将:一段美丽的“假历史”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最贵的美国海狼级核潜艇,专家表示性能并不领先很快退役如何克服瓦伦达效应,患得患失是走向成功的最大阻碍(保持平常心)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日本维新运动成就亚洲强国是怎么回事?光绪帝王改革为什么失败?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