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开创卖官先河:一个村官需要粮食千石
【千问解读】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嬴政。
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属的父亲。
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封号的曹嵩,为了“侯升公”,居然用两吨半黄金买了个太尉当!东晋以后,官员多头戴乌纱帽,演变到,“乌纱帽”一词便成了官员代称,卖官因此被民间讥为“卖纱帽”。
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 “缴粟千石拜爵一级” 中国封建时代买官卖官应该自始。
秦始皇时,有一年因飞蝗成灾,秦始皇下诏书,向天下公开出售爵位:凡百姓缴粟千石,可拜爵一级。
秦汉时官吏制度分为爵位、秩品、职务3种。
“爵”,用来区分社会地位的高低,贵族的标志,以别于“民”;“秩”是工资级别,收入多少依“秩”为准;“职”是行政位置,权力大小由“职”决定,现代干部等级制便受到了此制影响。
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国首次变法时制定20级爵位。
所谓“授爵封田”的说法,换种方式表述就是有爵者才可以拥有“自留田”、“宅基地”。
最低一级为“公士”爵,最高一级为“彻侯”爵。
时第五爵的“大夫”可以担任相当于今县长级别的“县尉”,据此推测,“公士”地位相当于地方头面人物,可以担任村干部、小科员什么的。
秦始皇嬴政在位时允许买卖官爵。
据《·秦始皇本纪》,在嬴政称皇帝的第四年(公元前218年)十月,当时蝗虫成灾,于是政府卖爵赈灾。
卖价是:“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即每缴纳1千石粟,可以授予爵位1级。
所谓“拜”实际就是卖,不过比卖好听。
这行情如何?这里来换算一下。
粟不能直接食用,舂簸去皮后才是可供食用的小米,粟、米之间的比例约为:1比0.6,1000石粟便是600石小米。
以秦量制(体积)来算,秦时1石等于100升,1升约等于现代342.5克;那么,1石约等于68.5现代斤。
600石小米就是41100现代斤,约21吨。
如果以秦衡制(重量)算则是这样:1石等于120秦斤,600石小米就是72000秦斤;秦斤比现代斤少,约253克,约0.506现代斤;那么,1石便是60.72现代斤,600石小米就是36432斤,约有18吨。
两种算法相差3吨左右,但当时应该是以前者来计算的。
600石小米在秦朝时值多少钱?没有直接的史料可以参照,但可以用目前的小米行情折算出人民币。
如果以每斤3元人民币来算,是10.93万元至12.33万元人民币。
秦始皇时期买个村官10万元— “粟千石”相当于 30多吨粮食 如果穿越回秦朝,买个秦始皇的村干部当当,最低成本超过10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绝对是“天价”,“粟千石”就是30多吨粮食。
往上推算,如果买最高级别的第20级“彻侯”,便要花20000石粟,合12000石小米,折算成人民币,最低是:12000×60.72×3=2185920(元),即218.592万元;最高是:12000×68.5×3=2466000元,即246.6万元。
那么,不考虑腐败因素,在秦代买官爵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 以彻侯来说,拥有彻侯爵,在朝官至三公。
三公是秦时级别最高的官职,即太尉、司徒、司空三职,其权力和地位相当于今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级,都是“万石级”大官。
要注意,这里的“石”不是计量单位,而是品级单位;所谓“万石”不是实际年薪1万石粮食,而是“万石”级别的高官。
那么,秦代“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年薪是多少?汉承秦制,依《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的工资标准,万石级别高官年薪(俸禄)是粟4200斛,以此推算,秦时三公年薪也应该差不多。
秦时量制计量单位有斛、斗、升等,1斛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
“斛”与用于计量的“石”的比值又有差别,且各个朝代的兑换关系也不尽相同。
秦时1斛约等于0.52石,这样4200斛就是2184石;粟2184石约合1310石小米。
如果不再考虑量制与衡制上的差别,一律视为较低的衡制“石”(以下文中如无说明外,均是使用衡制意义上的“石”)来算,折合成人民币是23.86万元。
也就是说,秦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年薪在人民币24万元左右。
对比卖价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买了可当三公的彻侯爵,要想收到20000石买官投资成本的话,约需10年左右的时间。
但是,上述仅是理论上的推算,实际上秦时像“三公”这样高级别爵位是不出卖的。
而且即便买到了,也并非是可以拿工资的实职,多是虚的。
卖官每级加黄金2斤—— 第八级官职“乐卿” 花31万金 与秦代相比,汉代买官卖官市场更为成熟。
到(汉武帝)当皇帝时,货币政策走强,买官已不再收粮食,直接收钱。
据《汉书·食货志下》记载,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朝廷开卖武功爵。
时武功爵分为17级,但从下往上只卖到第八级的“乐卿”。
这爵位毕竟是虚的,买主不太积极,为刺激消费,朝廷便给买武功爵的人试着授以“实”官,武功爵中的“千夫”与文职中“五大夫”相同。
当时的价格是,第一级17万金,每级加2万金,那么买允许出售的最高爵位第八级“乐卿”,价格便是31万金。
注意,这里的“金”不是黄金,而是铜钱,1个铜钱就是后代说的1文;“万金”便是1万铜钱,在当时等值于1斤黄金。
这样算来,17万金就是17斤黄金,31万金就是31斤黄金,分别等于现代的8.5斤和15.5斤。
以每斤黄金约17.5万元的价格换算,分别是人民币148.75万元和271.25万元。
如果以人民币来比照,汉武帝这官价要得比秦始皇高,秦时买个“中央政治局常委”高算才合人民币246.6万元。
如果以当时的粮食价格来算,刘彻卖官的行情又如何呢? 和今天一样,粮价历代变动都很大,丰欠年也不一样。
刘彻爷爷()当皇帝时,正常年景下“粟至十余钱”(《史记·律书》),其老爸()当皇帝,粮价也不高,到刘彻当皇帝时前期也算稳定,但在对匈奴用兵后,粮价很快便涨了起来。
以《居延汉简甲编》中“谷六十六石,直钱二千三百一十”条来推算,谷即粟,这样刘彻时粟每石是35钱,实际粮价可能还高。
以每石35钱的粮价来说,17万钱可以买4857石粟。
西汉时最大官“三公”们的年薪才2184石粟,汉武帝卖官要价真的不低!如果觉得这粮价算低了,以汉武帝死了30多年后、其曾孙()当皇帝时西域张掖(今甘肃张掖)“粟石百余”(《汉书·传》)的粮价来算,17万钱也可以买到1700石上下的粟。
对比一下之后几代皇帝卖官价格,刘彻的要价确实是?有两个原因,一是时人有钱,经过“”,西汉老百起来了,民间大款很多;二是刘彻的官有权,又能发出工资,物有所值。
由于时人买官很积极,刘彻当皇帝期间,汉代官民比例蹿升,到()当皇帝的末期,西汉京官从佐史到丞相已达12万人。
当时国家财政年收入的一半,得用于发官员工资。
据初经学家桓谭在其《新论》中记述,刘询当皇帝时,财政年收入40多亿钱,“吏俸用其半”,意思是其中20亿用于官员发工资。
卖官可打“白条”—— 曹操老爸曹嵩花“一亿万”买太尉 在刘彻之后,卖官成风。
东汉后期,刘宏(汉灵帝)当皇帝时还专设卖官“批发部”,想买官却又没钱者甚至可以“打白条”上任。
买刘宏官出手最大方的是曹操老爸曹嵩。
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为东汉后期最有名的之一,在宫中用事长达30余年,先后侍奉了4位皇帝。
因迎立当皇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年薪仅次于三公,积攒下了数不清的家产,可谓东汉末超级大款。
有“官二代”和“富二代”两重身份的曹嵩,虽然继袭了老爸曹腾的侯爵,但总觉得没有实权,想“侯升公”买个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三公之一的太尉干干。
刘宏“太尉”一职的卖价是钱1000万,虽然要价不菲,但想买的人还不少,曹嵩只得参与“竞标”,最后连贿赂在内,以超过底价十倍的成本,如愿以偿。
即《后汉书·曹腾传》上所记:“(曹嵩)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
” 这是什么行情?如果不考虑此时金、钱之间兑换变化的话,底价钱1000万,相当于当时1000斤黄金,曹嵩的1亿便相当于10000斤黄金,约合现代5000斤,论吨算就是2.5吨。
2.5吨黄金在今天能值多少人民币,以黄金每斤17.5万元来说,便是8.75亿元。
这大概是中国古代历史买官的最高价了! 随机文章眼看要成功!司马懿营前来一白发老人诸葛亮叹:吾命休矣请问明朝曾和葡萄牙发生战争吗?魔鬼阿斯摩蒂尔斯,九层地狱之主连神祗都害怕(从未被击败过)中国五大淡水湖是哪五个,鄱阳湖水域面积3914平方公里(水鸟天堂)美国下一代超音速武器,80亿美元研制6倍音速侦察机/领先他国20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一代奸雄曹操墓发现兵马俑 竟是盗自秦始皇嬴政陵墓地宫?
秦始皇嬴政不停开疆拓土的真相是怎么回事?是自卑心在作祟?
但另一方面夹说,他的生命又只属于青春,只属于建功立业、开拓疆土和永无穷尽的征服。
当天下统一、海内平定、人民,他的敌人、对手和对立面逐渐消失,他的生命就变成了一个空壳,显得毫无意义。
然而,他向来就是一个不甘寂寞之辈,他不能容忍停止、寂静,不言爵忍生命的虚度、空耗,他要继续建功立业,创造人间奇迹。
于是,他横征暴敛,滥发谣役,修建庞大的宫室。
据说秦阿房官规模宏大,建穿雌伟,“覆玉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二川溶溶,流人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鳗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宫内可容纳十万余众。
赢政修建如此宏大的宫室与其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事乐欲,不如说是一种“自比天高”的膨胀欲所致,乃是抑郁人格者的独特作为。
网络配图 与此同时,赢政坐着由六匹马挽驾的金银车,后面簇拥着一大批文武官员、近侍宠臣、皇后殡妃,开始了他的长途巡游。
每到一处,立石刻碑作为纪念,石碑上盛赞他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威严,充分表现出他自大狂的特性。
他在泰山封一裸为他遮雨的松积伪“五大夫……因嫉妒湘山祠两位美貌贤惠的女子――湘神,下令伐尽湘山树木,火烧湘山祠,馈赠她俩一座光秃秃的小山。
赢政的第三次出巡触目惊心,韩国姬公子()收买的刺客从山上飞下一柄120斤重的大铁锤,将一辆副车击得粉碎。
在荆柯刺秦十年之后,死亡又一次以激烈、残酷的形式走到他的面前。
对死亡的忧虑使赢政不胜感慨,他获得了一切,征服了一切,可他征服不了死亡。
死亡通过疾病正在逐步摧毁他强壮的肌体。
网络配图 就在遇刺的前一年(公元前219年),他巡行到齐国故地,齐人徐市()等上书说,东海中有蓬菜、方丈、赢洲三座仙山,山上居住的仙人手中有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
于是,他派徐市率领数千童男童女下海寻觅仙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建功立业与死亡恐惧之间的紧张。
徐市一去不回,渺无音讯。
赢政又派方士卢生去寻找羡门、高誓两位传说中的古宁钊山,派韩终、侯公、石生去寻觅长生不老的仙药,仍然没有结果。
卢生对赢政说:“臣等求灵芝、奇药和神仙,经常碰不见,因为物类中有忌害。
按照神仙方术,作为人主的必须微仔以避恶鬼,避开恶鬼真人方至,希望陛下所居的宫室,不要为人知晓,这样,才能求得不死之药。
”。
于是,赢政下令把成阳附进200里内的270所宫观用天桥、角道互相连接。
他自己在这众多的宫殿里行居不定,有敢说出他居室的,立刻处死。
一次,赢政来到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走出宫室,随行的车骑众多,他很不高兴。
后来,有人把这话告诉了丞相,丞相就减少了相随的车马。
赢政知道后,认为是宫中侍从泄漏了他的话,一一审问,无人服罪。
他下令逮捕当时在场的所有的人,一律杀掉。
此后,他的行踪就再没有人知道了。
网络配图 赢政的暴决残忍,使许多方士儒生惊恐不安。
为他寻仙药的、卢生在一块儿商议说:“始皇为人,天性刚厦自用,起自诸侯,兼并了天下,称心得意,为所欲为,自以为从古至今没有能胜过他的人。
他重用狱吏,博士虽有70余名,只是凑数樱设,并不任用。
皿相和大臣都接受成命,唯上是从。
皇上乐于以重刑、杀戳树立威权,天下持棒禄的官吏畏罪伯事,不敢尽。
忠直言,皇上察觉不出自己的过失,日益骄横,臣下数衍了事,苟求容身之地。
按照法律,如果献方不灵验者要立即处死,这如何是好……” 他们索性逃走了。
赢政得知自己受骗,大发雷霆。
他说:“拟召徕方士游览各地,寻求奇药,奇药未得,不辞而别,徐市人海寻仙,花费数万,仍未所得,只是空空地每天听他们互相告发非法牟利。
卢生等人我平日十分敬重,赏赐甚厚,如今不仅逃走还请诽谤联!”, 他下令把咸阳的一帮儒生捉拿归案,严加审问,追查诽谤者,那班儒生经受不起严刑烤打,互相告密开脱自己。
赢政亲自圈定了460余名儒生,以“妖言”“讨卜谤”罪活埋。
这就是“坑儒”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