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所归?灭元军最少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能一统天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简介:之后,就是建立的大,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

然而,博主刘继兴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

【千问解读】

之后,就是建立的大,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

然而,博主刘继兴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

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宝座的?且听博主分解。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枪便是草头王。

话说到了1356年,各路起义军都抢到了一定的地盘: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拥有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大片领土,并不断向北方和西北进攻。

徐寿辉称帝于武昌,拥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拥有江苏、浙江等地。

明玉珍则杀入四川、云南,也欲称帝。

这四支队伍是消灭黄河以南元朝势力的主力军,他们已控制了黄河以南绝大部分地区。

此时的朱元璋占据安徽中部的滁县、和州一小块地方,他手中只有二、三万兵马,这还是继承其岳父郭子兴的遗产。

他力量虽弱,但慧眼独具。

他发现南方当时还有一块地盘在元朝手里:那就是张士诚和徐寿辉势力中间的江苏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长溜地方。

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而且其中还有一个的历史名城建康(南京)。

于是朱元璋立即发兵,由采石矶偷渡长江。

攻下南京后,又继续向南进攻。

用四年时间,一直打到浙江的金华、衢州。

此后朱元璋在南方就一直和其他汉人武装打,再也没有打过蒙古人。

元朝在黄河以南的军队大部分被灭于其他起义军之手,朱元璋所部消灭元朝军队最少。

这期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大举北伐,分四路向元朝进攻。

他自己在中路,打下了河南全部,并迁都于开封。

北路沿山西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

东路打下了山东。

西路一直打到陕西凤翔。

一时间,红巾军号称百万,几乎掀翻元朝。

本来,按照刘福通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彻底推翻元朝。

但刘福通的战略出现大的失误,他没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却是兵分四路,。

结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让元军得以各个击破。

再者,元朝出了一个奇人察罕贴木尔。

此人出身布衣,却精通军事。

在短短十年间,他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并终于打败了百万红巾军,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

红巾军溃败后,朱元璋在安徽的领地,直接处于察罕帖木兒的威胁之下。

如果察罕帖木兒挥师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

以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和南方的局面,是绝对无法与之相抗的。

天助朱元璋。

正在这时,元军内部开始冲突。

贵族出身的元朝悍将博罗帖木尔,嫉妒察罕帖木尔这样布衣出身的人实力和地位都将超过自己,竟然提兵向察罕帖木尔的军队进攻。

察罕帖木尔也不甘示弱,于是双方军队在山西、河北不断发生摩擦。

蒙古人没完没了的同室操戈拉开了序幕。

1362年六月,察罕帖木尔遭手下叛将的毒手突然死亡,元朝痛失顶梁柱。

察罕帖木尔一死,朱元璋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倾全力和南方各支汉人武装大打出手。

1363年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取得江西全部。

1364年攻下武昌,取得湖北。

1365年平定湖南、广东。

1367年又完全打败张士诚、方国珍。

基本统一了南方。

与此同时,北方蒙古统治者的内讧加剧,各支军队也开始互相攻打,一打就是好几年,元顺帝都调停不了。

结果使元朝陷于一片混乱,日趋衰弱。

更要命的是,元朝灭亡的--奸相绰斯戬出现了,他贵为丞相,竟然趁乱雇人印假钞以大发横财。

不仅如此,他还趁皇帝叫他出面调解博罗帖木尔和库库帖木尔矛盾之机,拿着圣旨当收钱器,“视南北两家赂遗厚薄而啖之以密旨”。

南面送的钱多,就对南面说:皇帝有密旨叫你们去打北面;北面送的钱多,又对北面说:皇帝有密旨叫你们打南面。

使得形势愈益纷乱险恶,内战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1367年,当南方同根相煎的胜出者朱元璋回过头来看北方时,发现北方的统治者似乎早把南方忘记了,还在忙于窝里斗呢。

朱元璋于是下令北伐。

10月,、率大军二十五万,朝北方进发。

一路几乎兵不血刃。

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元军要么迎旗而降,要么闻风而逃。

数得上的战斗,只有洛阳一场:当时洛阳守将托音帖木尔在洛阳城外聚集了五万军队,欲与朱元璋军队一战。

却被常遇春一冲,立即溃败。

当年察罕帖木尔用十年时间收复的从陕西到山东的广大中原地区,朱元璋军队仅仅用了八个月就全部占领!1368年8月,朱元璋军队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大草原。

其余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的将帅,也失却了内战时的勇敢,竟也毫不抵抗,全部逃跑。

朱元璋仅仅用了十个月时间,以极小的代价就占领了整个北方,从而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朝。

随机文章宋朝有那些州?乡?镇?1998年大洪水出现龙尸真相,疑似数百米巨龙翻身所致天虹微型精确攻击导弹简介,重3公斤命中率高达96%家长必知的第十名效应,社会上混得最好回事第十名(第一名处处碰壁)蛇类祖先厚针龙图片,身躯像蛇长有双足神似中国神龙(现今已灭绝)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王朝盛衰各安天命?还是有迹可循?原本一直遵循此铁律

谈及一个王朝的灭亡,我们喜欢用“气数已尽”。

王朝兴衰真的有气数吗?有!“气”用现代的气温去解释,你就会发现王朝兴衰与气温简直是无缝衔接!准得离奇! 八百年的,气温从高到底再回温。

而均处在回温时期,并直接贯穿到西汉。

但春秋战国比较特殊,属“温暖”大乱世。

这也和之前,中国处在长达3000年的大温暖期有关。

西汉末年,气温开始下降,时维篡汉。

降温期贯穿了整个、时期,并在公元290年降至谷底。

这一年去世,第二年第一阶段爆发。

降温仍在持续,并贯穿了长达近300年的。

直至后期,气温开始大幅度攀升。

公元589年左右,气温低走了近6个世纪后,终于回了平均值(20世纪70年代初气温),时维在位9年。

同年初陈朝灭亡,中国历史经300年乱世,终于统一。

气温还在攀升,并在八世纪上半页,达到了到间,2000多年气温的最峰值!时维中国历史上最极盛时期——。

时气温开始回落,但仍处在中国历史上的温暖期。

在经历了灭亡、五代割据、北宋一朝后,直至1127年左右,气温以平均值为临界点,呈现断崖式下跌,跌至中国历史气温的四大冰点之一,时维北宋灭亡。

几十年后,气温又开始急速蹿升,但仍未回归平均值。

此次回温的周期相对较短,而气温又再次暴跌至谷底,这也是中国历史气温的四大冰点之二,时维灭亡。

建立后,气温再次急速蹿升,但周期更短了,幅度也最小,一如其国祚。

到了元朝中后期,气温再次暴跌至中国历史气温的四大冰点之三。

而建立后,气温已升至明朝的最高值,略高于前朝峰值,但远低于南宋。

明朝276年间,气温呈现波浪式的下降趋势。

年间的气温,不仅处在明朝最低谷,更极度濒临四大冰点。

不久后,中国历史气温的四大冰点之四,出现! 气温呈现逐步攀升的态势,终于在中后期攀至顶点,高于前两朝峰值,略低于南宋。

清朝晚年,气温呈现“伪断崖式”下挫,然后又急速回升,到顶点后已经是1912年,民国成立。

这也是继北宋灭亡后,中国历史气温经800年,重回平均值。

无论是温暖期,还是寒冷期都存在盛世与乱世。

但温暖期出现了最具代表性的汉唐盛世,而开元盛世更处在2000年间气温的最峰值。

寒冷期会导致五谷减产,牛羊死亡,继而更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上到三国乱世,下至五胡乱华的最乱世。

至于四次冰点期分别是:北宋亡于女真、南宋亡于蒙古、元末大乱石人一只眼、明朝亡于满清。

这也是大家喜欢把“寒冷”与“战争”组合在一起的原因,而不是“炎热”。

在文章的开头,你或许会觉得古代的“气数”与现代的“气温”有些不搭,那脑回路历史换个词语一定最搭——天时。

随机文章不只是坐月子!荷兰特有的「宝宝管家」让新手妈妈不慌张小行星撞击地球2018年若发生,威力堪比1000颗原子弹木星跟土星哪个恐怖,都如同地狱无任何生命迹象(木星更大更重)中国鹰击18反舰导弹,射程和突防能力位列世界前三复活成功的灭绝动物,八大珍稀动物灭绝后复活/震惊世界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山河奄有中华在,日月重开大宋天,明太祖朱元璋北伐灭元

蒙古帝国灭国无数,最后灭掉的是,南宋抵抗了四十多年,在世界上是历时最长的。

抵抗过程中还打死了一位蒙古,引起征欧的蒙军回撤,也算援助了一下欧洲友军。

否则西欧可能会被一举荡平,历史会改写。

欧洲曾有一批历史学家组队到四川省考察古战场,也即大汗战死处。

最后南宋君臣是投海而死,极其壮烈。

蒙古帝国灭宋后,在中国建立了,元朝法律明文规定人分四等。

第一等为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包括唐兀、畏吾儿、、钦察等西域人;第三等为汉人,主要指原来金朝统治下的北方汉人以及契丹、女真、高丽人等;第四等为南人,即原来南宋统治下的南方汉人。

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待遇各不相同,汉人特别是南方汉人,地位最低,备受歧视和虐待。

例如在方面,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分别考试,考试内容和应试的场数也各不相同,蒙古人和色目人从易从简,汉人则从难从严。

而且录取的人数,蒙古人和色目、汉人各半,按人口比例及考试的难易,汉人被录取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各族人民再也无法生存下去。

1351年,终于爆发了全国性人民大起义。

明朱元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起兵,自十六年(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尔后即吴王位,建百官,初步建立江南政权以后,先后消灭了占领湖广、江西等地的、占据江浙一带的和浙东的,巩固了后方。

对于北上作战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朱元璋作了审慎的筹划。

平章常遇春提出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的主张。

朱元璋不同意这个轻敌冒进的方案。

他根据当时元朝在中原、西北的兵力部署以及各部之间的关系和各部内部的政治倾向、军事实力,认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必然陷入被动之中。

为此,他提出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北伐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

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 徐达、常遇春两人才勇相当,都为朱元璋重用。

北伐前,朱元璋反复比较二人的长处和短处。

常遇春作战勇敢,但不免争强好胜,容易轻敌。

徐达,遇事冷静,所到之处从不骚扰百姓。

最后,朱元璋任徐达为统帅,常遇春为副帅。

他还向将领们论及用兵的缓急之道:对于百战之军,急攻就会激起它的激烈斗志,当以方向多变的战略变幻获取全局优势,然后这股敌军就会失去希望、斗志消磨了。

朱元璋将整个战略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加以实施。

第一阶段,首先攻取山东,继而转攻河南,占据潼关;第二阶段,攻取河北及元朝大都,消灭元朝;第三阶段,主力由大都南下攻取山西,略定陕甘,完成北方之统一。

元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1367年),朱元璋命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人由淮入河,北伐中原。

出兵之前,朱元璋特别告诫将士,师到之处,切勿杀掠。

并向北方人民发布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从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明军主力由江淮北上,至洪武元年二月,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攻下山东。

明军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时间里相继攻克汴梁、洛阳以及嵩(今河南嵩县)、陕(今河南陕县)、陈(今河南淮阳)、汝(今河南临汝)诸州,并不战而据有潼关,元朝大都之屏蔽已撤,外援隔绝,陷入了明军的弧形包围圈中。

五月,朱元璋亲抵汴梁,听取前线将领的军事情况汇报,并讨论了下一阶段的战略步骤。

根据当时元廷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军事形势,徐达提出由山东临清直捣大都的主张,朱元璋表示同意。

遂决定由征虏右副将军冯胜守汴梁,江西行省左丞何文辉守河南洛阳,镇国将军郭兴等人镇守潼关,徐达率大军直取大都。

八月二日,徐达率军进占大都,从根本上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五代时被石敬塘割让的,在历经辽、金、元三朝四百余年之后,又回到人手中。

这座城市曾被叫做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现在被取了新的名字----北京。

攻克大都之后,北方之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尽入明军之手,尤其是元主北逃,使整个北伐战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困据秦晋的元贵族武装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八月十五日,朱元璋命都督副使孙兴祖、都督佥事华云龙留守大都,徐达、常遇春挥师西向,攻取山西。

同时,命冯胜、偏将军由河南渡河北向,以策应攻晋主力。

经过近五个月的艰苦作战,明军于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攻克大同,进而平定山西。

基本上消灭了这一地区元军之势力。

至此,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宣告结束。

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显示了朱元璋卓越的用兵才能和驾驭战争的能力。

当年令率军灭亡南宋还不到百年,朱元璋就将其逐回大漠。

随机文章揭秘外星人存在终于被证实,金星/玛雅文明成为外星人存在的证据日本三菱零式战斗机2012再飞,太平洋战争完败P51什么狗最干净最好养,贵宾犬/金毛(聪明呆萌爱干净/最适合家养)近期太平洋火山地震连发,两天发生两次地震一次火山爆发(活跃期)探寻美国巨菜谷之谜,大量放射性照射导致蔬菜疯狂生长(辐射变异)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天命所归?灭元军最少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能一统天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