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的之死:都以天命当作最后的遗言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2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公元前202年,楚霸王兵败身死,时年三十一岁。

公元前195年,不治而崩,时年六十二岁。

这对乱世对手,在相隔七年后黄泉再见。

刘邦出身平民,从一个小小泗水亭长,到沛公,到汉王,后于战争中打败了楚霸王项羽,成为西汉开国,后因箭伤而死。

项羽出身贵族,靠江东八千子弟起家,发动会稽起义,后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楚霸王,后在楚汉战争中不敌刘邦,战败而死。

刘邦和项羽这对乱世枭雄,虽然人生轨迹不同,结局不同,但二人在死亡时有一个共同点。

《·项羽本纪》载: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觽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

病甚,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

”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

从这两段史料记载可知,项羽认为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明明有船而不渡乌江,宁可战死;刘邦认为他的病情是“命乃在天”,即使扁鹊在世也没用,拒绝治疗而亡。

面对困境,他们都认为这是天命所归,是生是死是上天的意旨,也就是常说的“天命”,于是都断绝了求生的念头,宁愿死去。

其实,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欲望。

项羽跟生死离别,率领八百骑士夜间突围时,此时的他无疑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打算回到江东,整顿人马,。

然而,由于受到农民欺骗,误入大泽,耽误行程,又遭到攻击,导致溃败,只剩下二十八骑后,他的内心动摇了。

以他的能耐,逃生没问题,过江也没问题,但他认为民心已失,连一个农民都敢欺骗他,以至于受到如此叛逆和侮辱,一切尊严和欲望顿时烟消云散,突然觉得活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不过是情感羞愧的托词。

刘邦当了皇帝后,没想到以前的部下地跟他作对,甚至谋反叛逆,让他很郁闷。

不过,刘邦很自负,在他看来,连强大的项羽都被他干败了,这几个人算什么!他先是杀燕王臧荼、颍川侯利祝,接着杀代国相国陈豨,然后诛杀大功臣淮阴侯、、淮南布。

攻打英布时,还受了箭伤,狼狈而归。

刘邦真是杀怕了,心焦力瘁了,也许是活得太累了。

所以,宁可箭伤发作,他也不想再治疗了。

“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不过是他自我解脱的托词。

古语云:莫以成败论英雄。

笔者常常会想,是项羽败了,还是刘邦胜了?其实,他们都曾经是成功者,是了不起的大英雄,但他们最终都是失败者,而且败得体无完肤。

失败的人,特别是自负的帝王,面对失败,往往不甘心,又不承认自己失败,故用“天命”做托词。

可见,所谓天命,不过是大奸雄的大言欺世罢了;而奸雄自己,是从不信这一套的。

随机文章秦始皇多活个一,二十年法治观念长驻人心,中华文化会更强盛吗南宋名相张浚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张浚?李鸿章欲买机枪!为何听到每分钟连射600发马上放弃没结婚的人不能抬棺材,抬棺材容易倒霉(亲人也不能抬)撒哈拉之眼有人去过吗,传闻无人能活着到达中心(形成原因未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解密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的之死:都以天命当作最后的遗言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