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项羽称帝后,为什么要自称“西楚霸王”呢?
【千问解读】
确实很奇怪。如果当年称帝了,可能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他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但为什么他不称帝,要称一个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项羽对秦始皇的帝制并没有充分的认识,也不认可。
项羽是楚国贵族项燕的,在他的思维里,并不认可秦始皇实现了统一,而只是认为秦始皇吞并了六国,属于侵略。
所以他呼应,举起反秦大旗,最终灭掉秦国以后,他心里的图景就是复国。
恢复以前的诸侯国。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是以前诸侯国的样子,楚国的地位应该是在六国之上的,大约相当于“”中霸主的地位。
所以他的国号中有个“霸”字。
另外,这个楚国和以前的楚国还有不同的,就是这是他项羽恢复的。
他项羽的故乡彭城在楚国的西边。
而项羽光耀故里的情结是很重的,所以,他国名又有“西楚”两字。
最后,他的国家就叫做“西楚国”,他本人就叫做“西楚霸王”。
第二,项羽称王非常匆忙,就算是他想称帝,当时也不具备称帝的条件。
称帝需要什么条件呢?比照秦始皇称帝,那需要把所有的诸侯王都给灭了,也就是说,至少让所有的人都不再拥有军队,也不再拥有土地,都成为平民百姓的时候,才能称帝。
可是,当时的情况,只是他带着诸侯把秦国给灭了,军队都还在这些诸侯王手里,土地人口也在这些诸侯王手里。
所以,根本就不具备称帝的条件。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项羽不具备称帝的条件,为什么他要匆忙称王呢?一是项羽急于想衣锦还乡。
项羽攻下咸阳后,有人劝他别烧阿旁宫,在咸阳称帝。
可是他却说“富贵不还乡,如”,一定要烧。
结果劝他的人嘲笑他“没文化真可怕”,他就把人家给杀了,最后把都城定在他的故乡彭城。
由此可见,他称王的心思有多么迫切。
二是项羽根本就没把那些诸侯王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就算那些诸侯王想造反,但他要灭掉那些诸侯王,只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因此,先称王,过一把当王的瘾,然后再慢慢摆平那些诸侯。
这大约也是一种考虑。
第三.项羽自身的性格决定了他只能称王。
厚黑学鼻祖李宗吾曾评价项羽身上是“妇人之仁”。
这也就是说,项羽是不忍心杀掉那些诸侯王的。
这一点是和不一样的。
刘邦为了最高权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刘邦当了以后,会杀功臣。
他这样做,既有他性格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在效仿秦始皇。
项羽不认可秦始皇,再加上他性格的这种“妇人之仁”,所以不会做出杀功臣的事。
比如等三个秦将投降他以后,按照一般的做法,这样的人,为了防止造反,一般都不会重用,甚至还会杀掉。
可是他不但没杀,还封他们为王,而且还把他们放在最重要的岗位上(放在三秦之地防备他最不放心的刘邦)。
再比如,如此反复地提醒他杀掉刘邦,可他就是不杀。
可以说,他的心实在是不忍。
当然了,也是因为他打起来很厉害,根本就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有人可能不同意,说,你说项羽有“仁”心,为什么却干出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的事呢。
其实,作为楚国贵族后人的项羽,根本就没把降卒当人看待,在他眼里,他们只是一些奴隶。
这是其一。
其二,他这样做,只是这些人违逆了他。
违逆了他,就会被杀;而顺服他,就留下,甚至还给恩惠。
正因为有这样一种性格,所以他才把那些诸侯们封王,然后他自称霸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