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什么还能经历30年?真相是什么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时期割据政权之一。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去世以后,蜀国还经历了30年的时间。

要知道,整个三国时期也就60年。

诸葛亮去世后的蜀国,经历了三国时期的一半,可见,诸葛亮去世后的蜀国,其实一直是比较坚挺的。

因为这一点,很多人认为,蜀国并不是离不开诸葛亮,诸葛亮在蜀国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

不过我的看法刚好相反,诸葛亮去世以后,蜀国还能够延续30年,恰好是因为诸葛亮对蜀国治理的结果。

诸葛亮虽然去世了,但是诸葛亮去世后的蜀国,却还一直延续着诸葛亮的各种治国方略。

后来,蜀国最后之所以灭亡,恰好是他们抛弃了诸葛亮的治国方略。

诸葛亮能够取得成功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追求朝廷上下的团结,二是以攻为守的战略定位。

诸葛亮非常讲究朝廷上下的团结。

尽管诸葛亮上台以后,朝廷上下以及军队里,几乎都换成了诸葛亮自己的人,但是诸葛亮从来不。

这也使得诸葛亮既能确保整个国家有一个核心,同时又能团结各方力量。

诸葛亮对军队的改造,最核心的做法,就在于他对和两个人的使用。

刘备去世的时候,把李严任命为中护军,相当于把军队交给了李严。

但实际上,李严并没有太大的带兵能力,刘备把军队交给李严,其实是为了提防诸葛亮专权的表现,本身是一个比较糊涂的方案。

诸葛亮上台,把战争的重心从向东转移到向北,不再和东吴发生战争,而是和东吴签订了友好盟约。

然后,诸葛亮把战争的方向,变成对付曹魏。

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把李严的兵权给夺了。

因为李严的军队主要是用来对付东边的孙吴的,既然不再对付孙吴了,李严在军事上就不能够发挥作用了。

魏延是刘备最核心的将领之一,而且在关张马黄等人都死掉以后,魏延就成了绝对的元老。

诸葛亮在指挥北伐的时候,没有让魏延担任先锋军,没有突出他的地位,实际上也就是在削夺的权力。

但是诸葛亮做事情的尺度,是拿捏得非常好的,他虽然没让李严掌军,但是他把后勤粮草的押运交给了李严。

而这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再加上李严本身是益州集团的头领,所以李严管粮草征集,他是最适合做这项工作的。

诸葛亮应该是让李严发挥了他的特长的。

诸葛亮没有让魏延担任先锋军工作,但是诸葛亮却依然让他担任主要的攻击手之一,这就是对他的量才而用,魏延也找不到话说。

总之,诸葛亮虽然在军队里面走马换将,但是他在确保军队的核心领导的同时,也确保了军队里的大团结,从而在军队里面营造出了一种风清气正的氛围。

在朝廷之上,诸葛亮也进行了撤换。

当然了,诸葛亮能够实现撤换,很大的基础,是刘备的老班底在夷陵大战中死了不少,这使得诸葛亮能够方便进行撤换工作。

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给写过《出师表》,《出师表》实际上就是诸葛亮的一系列人事安排,就是把他欣赏和重用的人,安排在朝廷中的核心岗位上。

但是诸葛亮也并没有任人唯亲,他自己的亲属,并没有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他安排在朝廷中的那些人,都是能力很好的,而且口碑比较好的人。

他们在朝廷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诸葛亮去世以后,这些人先后成为蜀廷中的重臣,他们延续了诸葛亮的政策,使得蜀汉朝廷能够继续保持一种团结和平稳的局面。

在军事上,诸葛亮坚持以攻为守的战争策略,在后诸葛亮时代,依然得到了贯彻执行。

蜀汉是不能够停止进攻的,一旦停止进攻了,国家的财富倒是可以积累起来,但是这里的人贪图安逸,很容易就变成一个偏安的政权。

而且当朝廷不再有理想的时候,朝中的大臣就会互相倾轧,互相内斗。

所以当年诸葛亮一定要北伐,绝不停歇。

后诸葛亮时代也是这样,也把北伐进攻作为第一要务。

无论是还是,还是后来的,都一直坚持这样做。

这也使得蜀汉能够一直保持比较强硬的姿态,使得曹魏不敢轻易对蜀汉发动进攻。

蜀汉为什么最后失败了?那是因为他们渐渐地抛弃了诸葛亮的策略,朝廷开始不团结了,、、姜维互相之间都有很深的矛盾。

姜维也不敢再继续北伐了,因为他受到的批评太多了。

所以,他只好把军队采用屯田的方式安定下来。

同时,由于害怕受到黄皓的打击,姜维也不敢回朝廷中,这实际上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割据的局面。

到了这个时候,显然蜀汉就离崩溃不远了。

可以说,所有的这一切,恰好是背离了诸葛亮政策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什么还能经历30年?真相是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