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中杨林武艺高强,他的历史原型是哪位呢?
【千问解读】
熟悉的人都知道,靠山王出身皇族,武艺高强,同时文韬武略带兵有方,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但是他毕竟只是小说中的人物,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呢? (542年-612年3月19日),本名惠,族子,刺史、傥城县公杨绍之子。杨雄长相漂亮,有器度,雍容典雅,举止有度。
北周武帝在位时,杨雄担任太子司旅下大夫。
建德三年(574年),北周武帝巡幸云阳宫,卫王宇文直谋反作乱,率领其徒众袭击肃章门,杨雄迎战将其击败。
因功升任上仪同,封爵武阳县公,食邑一千户。
累功升任右司卫上大夫。
大象二年(580年),杨坚担任丞相,雍州牧、毕王宇文贤谋划造反,杨雄当时作宇文贤的别驾,知道他的阴谋,告诉了杨坚。
宇文贤被杀,杨雄因功拜授柱国、雍州牧,仍兼任相府虞侯。
帝被安葬时,为防备诸王有变,杨坚令杨雄率领六千护送灵柩到北周宣帝陵墓,后升任上柱国。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受禅登基,建立隋朝,杨雄任左卫将军,兼任宗正卿。
不久升任右卫大将军,参预朝政。
继而进封爵位为广平王,食邑五千户,另封他的一个儿子为邗公。
杨雄请求封他的弟弟杨士贵为邗公,朝廷同意。
有人上奏结朋党,隋文帝在朝廷上问杨雄可有此事。
杨雄说:“我忝卫宫廷,朝夕在皇上左右,若有朋党,怎会不知道!皇上圣明睿哲,万机亲览,高颎用心公平,奉法行事。
这是爱憎的道理,但愿陛下明察。
”隋文帝深以为然。
杨雄当时显贵受宠,,他与高颎、虞庆则、苏威并称“四贵”。
杨雄为人宽容,礼贤下士,朝野倾心,瞩目于他。
隋文帝厌恶他得众人之心,私下里忌恨他,不想让他执掌兵马。
于是下策书,任命杨雄为司空。
外表上好像是提拔他,但实际上是夺了他的兵权。
杨雄没有实际职务,于是闭门谢客。
不久改封为清漳王。
仁寿初年(601年),隋文帝说:“清漳王这个名号,与杨雄的声望不符合。
”让职方进上地图,隋文帝指着安德郡,对群臣们说:“这个名号,才与杨雄的名德相符。
”于是改封他为安德王。
大业元年(605年),担任太子太傅。
大业二年(606年),去世,杨雄检校郑州刺史事。
过了一年多,授任怀州刺史,不久又授任京兆尹。
大业五年(609年),亲征吐谷浑,下诏杨雄总管浇河道各路军马。
到回京时,改封他为观王。
杨雄上表辞让王位,说:“我早年恰逢隋朝兴起,有幸被列入官列之末。
有此天命,有此时运,凭借的是风云际会;我无德无才,忝列公卿之首。
承蒙先帝的特别赏赐和陛下的特别恩典,我长久地混在台省中作官,常常担心我得到的赏赐太多了,哪里够再叨鸿恩,重窃大名?我实在应该面墙自省,冒昧地想按以前的通例办事;我实在冒受了陛下的宠爱,因此十分担心自己履行不了职责。
过去刘贾封王,哪里具备三阶的重任?曹洪任上将,怎能超过五等的爵位?我的官服超过了帝子,我任京兆尹仅仅次于皇室子孙,赐我疆土,让我作,我官服上以金为纽扣,开国治事,这让我这个做臣下的何以自处,在他人看来肯定会说我得到了非分的官爵。
因此我表示我的愚诚,求恩让我固守。
请陛下特别关照,特别考虑我的一片诚心。
我屡屡麻烦圣上,惶恐得直流冷汗。
”隋炀帝下诏书不许他退辞王位。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东征,杨雄检校左翊卫大将军,出辽东道,部队在泸河镇驻扎,杨雄发病去世,时年七十一岁。
隋炀帝因他去世而不上朝,让鸿胪监护他的丧事。
有关部门考查他的行事,请求给他“懿”的。
隋炀帝说:“观王德性高于凡俗,品德超过生民。
”于是赐给他“德”的谥号。
追赠他司徒之职,和襄国、武安、渤海、清河、上党、河间、济北、高密、济阴、长平等十郡的太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