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能战无不胜呢?
【千问解读】
先来看看高顺是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呢?在我看来高顺是典型的军人,军纪严明,威严不饮酒,奉公克己,直属部下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炼齐整,高顺每次率领着部队攻击敌方阵营,都能快速的攻陷敌方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高顺率领的部队被称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忠诚为本。
无疑高顺是忠烈刚直的将军。
吕布部将谋反,吕布不知道谋反者是谁,急忙和妻子衣不蔽体的突破厕所的墙壁脱逃, 不投别处,直奔高顺的大营,高顺主动让出督将位子给吕布后称吕布为将军。
可见吕布唯一知道的就是高顺不会反。
高顺曾经对吕布谏言到:“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
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
”虽然吕布知道高顺忠心于己,但是吕布经过郝萌的谋反,对高顺变得更加疏远,只信任内亲魏续,夺取全部高顺所领导的陷阵营士兵给魏续,直到当要战争的时候,才令魏续还给高顺统领的陷阵营部队与交还兵符,高顺也从来没有恨意。
由此可见吕布之用人何其不明也。
下邳城告破,与吕布,等皆被擒获。
曹操问高顺:汝愿降否,高顺一言不发,曹操怒而斩之。
回到问题上,张辽和高顺都是忠义之士,没有帮高顺却帮张辽,曹操杀高顺,接纳了张辽。
这是为什么?通过对高顺的了解就不难得出原因,我认为有三点:张辽与有旧,在曹操要杀张辽时关羽挺身而出以性命相保。
刘备自然也知道张辽的为人,出面解劝。
曹操素有识人之明,又岂能不知张辽是大将。
反观高顺不但数次攻打过刘备,不但没有感情反而是死敌,自认而然就不会帮助其讲情,此为一也! 二是张辽虽也抱有死志,但在吕布祈求活命时,让张辽失望透顶(心中一定在骂我这是跟了个什么东西啊)于是大骂道:吕布匹夫,大丈夫死则死矣,何故乞求活命,呸!这让狡黠的曹操立刻想到这个大将有可能收降。
于是曹操心中就不会杀张辽。
再看高顺怒而不言,什么样的人是最难动摇的?死志已决之人。
此时的高顺就是如此,大丈夫不事二主这一观念,在典型军人气质的高顺心中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只求一死。
但是高顺并不是对吕布的忠诚,而是军人的气节使他不可能投降。
这才是让人最惋惜的地方。
曹操虽有爱将之癖,但面对一个死志已决的人也只能成全他。
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顺死志已决! 三是与吕布的关系,张辽在吕布帐下只是并州军普通一员战将。
(这和吕布不会用人有很大关系)地位远不如高顺。
高顺是吕布最倚重的大将必会死忠于吕布,加之高顺的表现,反正在曹操心中就是这么认为的,这个人是不可能投降自己的,只能杀掉。
这就是刘备为什么帮张辽求情而不帮高顺。
曹操也就只能收下张辽,杀掉高顺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