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传闻武则天暗恋一辈子的男人?
【千问解读】
做为中国唯一的一个女皇,的绯闻很多,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她跟狄人杰的那些故事,据说她经常亲热地叫为“国老”,而不称呼他的大名。而且狄仁杰每次来朝见武则天,她都阻止狄仁杰行礼下拜,还说:“看见你下跪,朕的身子先痛了起来。
” 神探法官的原型 狄仁杰,在小说《狄公案》和据此改编的一系列影视作品里,是个断案如神的神探,同包青天是一类的人物。
历史上的狄仁杰除了的的确确担任过闻名全国的一流大法官外,还文武全才---文能治国辅政,一直被毒辣难缠的则天女皇器重,到死都是宰相;武能镇守边疆,击退契丹。
他是武则天当政时难得的正直官员,一度宦海沉浮,不过倒是做什么都甚为出色,当县长时,百姓在他活着时候就建造了生祠(纪念堂)。
任宰相后,武则天对他十分器重,直至临终,对武则天朝的弊政做了一定的匡正。
武则天时代上承,下,千古狄仁杰功不可没。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太原南郊区)人。
他出生于官僚家庭,少年时就进入仕途,表现不凡;在一次被人诬告后,反而得到上司的赏识,从此进入法律界,逐渐升迁到一级大法官的位置。
狄仁杰是个工作狂,一年内就处理了前任积压许久的诸多案子,释放了上万名冤枉的无辜百姓,顿时名扬海内外,成为明镜高悬的神探级青天大老爷。
因此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在武则天称帝后,做了宰相,备受重用。
网络配图 真实的神探狄仁杰 狄仁杰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唐太宗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官至夔州长史。
他从小便受到严格的训练,少年时参加明经科考试及第,顺利进入仕途。
狄仁杰刚出道便表现不凡,担任汴州参军时,被人诬陷,这时的工部尚书(著名的画家宰相)作为中央考察大员巡视河南,受理此案。
他不但发现狄仁杰清白无辜,还发现了狄仁杰德才兼备,大赞他实在是“”,马上举荐他为并州法军,狄仁杰从此进入了法律界。
狄仁杰被人诬告后反而得到意外的提拔,说明狄仁杰实在才德过人,即便在走霉运时都掩盖不了他的闪闪金光。
在任期内,狄仁杰逐渐通晓了兵法、刑罚、吏治等各方面典章制度,为他一生的政治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狄仁杰才能贤德的名声逐渐传到那里,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被擢升为大理丞(最高法院的推事),掌管国家刑法大权。
他到任仅一年,就判决了以前积压的几千件案子,牵涉到一万七千人。
他公正廉明,明察善断,英明果决,一下子名声大震,朝野上下无不推崇这位断案如神的大法官。
大家熟悉的《狄公案》里那个包黑子一样的青天大老爷狄仁杰,就是从他的这段经历中演化出的。
狄仁杰绝不徇私枉法,为了维护法律,甚至敢于犯上直谏。
一次,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两位将军误砍了昭陵(唐太宗墓地)的柏树,高宗大发脾气,下令立即把他俩处斩。
狄仁杰上奏说:“国家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根据法律,两位将军不该判死刑。
”高宗怒道:“他们害我做了不孝子,非得要处死!”狄仁杰坚持说:“按法不该判死刑而一定要判死刑,就因为误砍了一棵柏树,处死了两位将军,后世会议论陛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君主?我不敢陷陛下于无道!”唐高宗顿时悔悟,免了二人死罪,从此狄仁杰名震京城网络配图 硬要管女皇的家务事 狄仁杰以他的宰相之才,在地方上当县长,自然做得有声有色,百姓感恩戴德。
后来契丹骚扰河北地区,武则天赶紧又召狄仁杰出来,他兵不血刃,打退了契丹。
因此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文韬武略的全才,是块在哪儿都能闪闪发光的真金,不仅是野史小说里的神探而已。
武则天为了表彰他的功勋,亲赐紫袍、龟带,亲笔在紫袍上题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
神功元年(公元697年),狄仁杰被召回中央,很快恢复了宰相之职。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的侄子、好几次派人游说武则天,要求当太子。
大臣李昭德等劝武则天说,姑侄没有母子那么亲,应该立庐陵王为太子。
狄仁杰长期跟武则天相处,对这位女了解得很透彻,也乘机加了把料说:“陛下要是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那千秋万岁,一直可以享受儿子在太庙给您的配食;要是立了侄儿,那可从来没听说过侄子当了皇帝在太庙祭祀姑姑的。
”武则天有点烦恼,说:“这是朕的家事,你别掺和。
”狄仁杰是块硬骨头,不屈不挠地说:“当皇帝的人,家及四海,什么事情不是陛下的家事!我是宰相,怎么能不管?”武则天最后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召回庐陵王立为皇嗣,延续了唐祚,没落到武家子侄手里。
后代史学家都盛赞狄仁杰恢复唐室的功劳。
武则天暗恋狄仁杰? 狄仁杰文能当宰相,武能破契丹,还很会举荐人才。
武则天让他推荐一个宰相之才,狄仁杰就称赞说地方官张柬之有才德,武则天提拔张柬之当了洛州司马(副州长)。
过了一阵子,武则天又让狄仁杰推荐将相之才,狄仁杰说:“我上次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任用呢!”武则天说已经把他提升了。
狄仁杰说:“我推荐的人才,是当宰相的,不是当司马的。
”张柬之终于被调到中央,后经过几番升迁,果然当了宰相,不过他那时都快八十岁了,武则天倒也没嫌他老。
狄仁杰死后,老宰相张柬之发动宫廷政变,拥戴中宗恢复了国号,可以说,狄仁杰再次为恢复唐室做出了间接的贡献。
狄仁杰先后举荐了姚崇、桓彦范等几十位精明能干的官员,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唐代中兴名臣。
有人称赞狄仁杰说:“天下的桃李,都在您的门下啊!”狄仁杰回答说:“我推荐贤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
”狄仁杰就是这么一块铁板,对他讲恭维话都很有难度。
网络配图 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信任和倚重是所有臣望尘莫及的,她经常亲热地叫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称呼他的大名。
狄仁杰脾气硬,喜欢当着武则天的面在朝廷上就大声争论,武则天以女皇之尊,且以暴烈出名,倒经常屈从他的意见。
狄仁杰好几次要告老光荣离休,武则天总是不批准。
狄仁杰每次来朝见她,她都阻止狄仁杰行礼下拜,说:“看见你下跪,朕的身子先痛了起来。
”武则天怕狄仁杰年纪大了,不能过度操劳,还特意告诫朝中官员:“不是一等一的军国大事,就不要拿去烦狄先生。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故,武则天伤心痛哭说:“从此朝堂都空了!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就夺走我的国老啊!”武则天以女上司如此宠信男下属,被后来爱嚼舌根的八卦小说家大大编排,硬说狄仁杰长得很帅,武则天一辈子都暗恋着他,被他凛然正气地拒绝了。
狄仁杰的正气凛然是公认的,至于其他的,就无正史可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