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一入宫,为什么顺治帝王就变成了情种?
【千问解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董鄂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总是认为帝是个痴情种子,他专宠董鄂妃,爱得死去活来,甚至流传因爱妃去世而看破红尘放弃皇位的说法。顺治是否出家,这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至今还没有定论,但顺治宠爱董鄂妃,却是实实在在的。
而且,这份爱来得如此迅速,让本来花心的顺治,如同魔怔般变了一个人。
要知道,在封建社会,本来就没有规定要专宠。
而且,为了延续皇家血脉,礼制上甚至鼓励皇帝多多充实后宫。
更何况,顺治在这方面的欲望非常强烈,作为他的老师,就曾经记录皇帝无节制的生活。
我们可以从顺治后宫的规模上,窥视历史的一角。
终顺治一朝,有名的皇后、正妃和庶妃,就有20多人。
另外还有17位挂名为“格格”的女子,实际上是比庶妃还低一级的女子。
也就是说,顺治的后宫共有37人。
这个数量,看起来比的66人、的41人要少,但别忘了,顺治一共才活了24岁,在位十八年。
再考虑他六岁登基,十四岁才结婚,这个数量是惊人的。
顺治一共有14个孩子,平均一年生1.4个,这个几率,显然要建立在孜孜不倦地“翻牌子”基础上才能获得。
所以,不用汤若望或者当时人的证明,光看后宫规模以及皇子公主的数量,完全可以断定顺治是一个极端好色,沉溺于后宫之中的皇帝。
可就是这样的人,遇到了真爱董鄂妃的到来,居然陷入情网,无法自拔。
关于董鄂妃的来历,又是一个的话题。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绝对不是明末清初的,而是正白旗的军官鄂硕的女儿。
根据汤若望的记载,董鄂妃很可能是“满籍军人之夫人”,许多电视剧更是移花接木将这位军人定为襄亲王博穆博果尔。
不管董鄂妃的前夫到底是谁,反正顺治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
很多人试图解释其中原因,认为董鄂妃美若天仙,性格温婉,知书达理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优点。
其实,小珏认为,这就是爱情,说不清道不明,强行解释反而会让它失色。
董鄂妃刚刚入宫,就被封为贤妃,就跨入正妃的行列,比那些没有封号的庶妃以及更低级的格格,不知道高了多少。
可是,这并不算完,就在一个多月后,顺治给她的评价是“敏慧端良、未有出之上者”,并晋封她为皇贵妃。
而且,顺治还专门就册封皇贵妃一事,昭告天下,这是只有封皇后时才进行的流程。
皇贵妃本来就仅次于皇后,顺治似乎还不满意,他多次找皇后的麻烦,甚至让大臣准备废后事宜,就是为了给董鄂妃腾出位置。
,对于董鄂妃的爱,自然也表现在她的孩子身上。
前前后后,顺治一共有八个皇子,董鄂妃所生的是皇四子。
可是,顺治却昭告天下,告诉满蒙大臣以及百姓,皇四子才是他的第一子。
至于说当时的皇三子,后来的,在顺治眼里根本就是的存在。
只可惜这个孩子,刚刚出生数月就夭折了。
顺治将其追封为和硕荣亲王,并亲笔写下了让人感动的《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
这本来已经是超越祖制了,然而董鄂妃因为丧子之后悲伤而逝时,顺治更是悲伤欲绝,不惜代价地给予身后哀荣。
董鄂妃去世后的第三天,顺治就追封她为皇后,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董鄂妃的梓棺下葬时,都是满洲中二、三品大臣负责抬棺,不仅皇贵妃中没有出现过,就连皇后的丧事也没有这么办过。
至于说丧典中的其它,更是无法想象的气派,以至于后来《大清会典事例》并没有记载过程,这也说明后世的清帝们认为她的丧事不能作为效仿的范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