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妃10年生6胎一生荣华富贵,为什么死之前没当上皇后?
【千问解读】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令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令妃生于5年,最开始她是属于满洲黄旗的包衣女子,父亲是魏清泰,可见“魏”才是她本来的姓氏,“魏佳氏”则是后来被抬旗的时候改过的姓氏。因为她隶属于,所以入宫的时候并不像其他女子一样被册封为妃嫔,而是先跟在皇后身边学规矩。
1745年,她得到皇帝的宠爱被封为了“魏贵人”。
她相貌秀美,性格温婉,很受的喜爱。
没过几天,她就再次受到晋封,到达了“嫔”位。
而此时的她年仅19岁,却已经位列众嫔之首,位分和晋升速度远比那些贵族出身的女子更高、更快。
皇帝还将“令”作为她的封号,这个字在汉语中有“美好”的含义,而在满语中则是“聪慧”的意思,可见皇帝对她极为宠爱。
三年之后,皇帝再次下令将她册封为“令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她还没有生育过任何子嗣,一般后宫中生过皇嗣的妃嫔才有机会到达“妃” 位,不得不说,她确实有远超于常人的本领。
乾隆21年,她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皇七女,从此她开始了自己的生育之路。
乾隆22年,皇十四子出生。
但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在4岁的时候染上天花,最终早夭。
乾隆23年,皇九女出生。
乾隆24年,她再次怀上身孕,但却意外小产。
也就是这一年,皇帝或许是为了安慰她,也或许是为了嘉奖她生下这么多子嗣,下令晋封她为“贵妃”。
乾隆25年,皇十五子出生,这就是日后被乾隆的帝。
乾隆27年,皇十六子出生,却也因为天花而早夭。
乾隆31年,她再添一子,皇十七子。
她在10年的时间中连怀了6胎,足见皇帝有多么宠爱她,她也因此成为乾隆后宫生育最多的妃嫔。
乾隆30年,她被皇帝册封为了后宫中唯一的皇贵妃。
此时,皇宫中的皇后富察氏早已病逝,而那拉氏已成废后,她虽然有着皇贵妃的名分,但却拥有统摄六宫的权力,在往后的数十年中代行皇后的职责。
此时的她,距离皇后之位只差一个名分,但奇怪的是,皇帝却绝口不提让她当皇后的事情,甚至到她重病之时也不愿立她为后,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都知道,这位女子原本属于包衣,后来受皇帝恩宠才特意将她母族抬为满洲镶黄旗。
如果只看她的家族,一不属于贵族,二没有立下什么显赫的功勋,这样的出身在极其看重家世的满清皇宫实在是有些不够格。
如果说仅凭皇帝的喜爱,她可以轻易成为后宫的宠妃,那么想要成为后宫自主,没有显赫的家世和过人的权势明显是不行的。
在当时,虽然说后宫女子不得干政,但是后宫妃嫔的荣宠都和前朝息息相关。
如果皇帝想要让她当皇后,那么势必会引起前朝的不满。
乾隆身为一国之君,深知为了前朝和后宫的稳定,不能随意将魏佳氏立为皇后,所以皇帝多年来都不没有提过立后的事情。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乾隆38年,皇帝将她的儿子秘密立为了储君。
这件事是关乎国本的大事,除了皇帝本人再没有第二个人知晓。
而当时的朝局也十分复杂,皇子之间争权夺位是十分常见的事情,这也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皇帝下令让魏佳氏当皇后,那么很多人都会猜测到储君究竟是谁,这势必会在朝廷上引起腥风血雨,为了让储君平安长大,也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皇帝是不可能在立储之后再让魏佳氏当皇后的。
所以说,魏佳氏一生都没能等到自己当皇后的那一天。
乾隆40年,49岁的她病逝于寝宫。
直到20年之后,她的儿子继承了皇位,此时她才被追封为了皇后,史称“孝仪皇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