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也是一方诸侯,为什么名气非常小呢?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24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士燮,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祖籍本为山东,篡汉时先祖为避祸举家搬迁至交州。

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士家从初来乍到的外乡人一跃成为当地豪族,邻里无不敬重艳羡。

比如士燮的父亲士赐,就被东廷重用,官至日南郡(今越南中北部)太守。

士燮也很有出息,年轻时就发奋读书,后来辗转前往京城以求学问精进。

在京城,他认识了经学大儒刘陶,并拜入其门下苦修《春秋》精义。

数年之后,士燮被推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但很快就因得罪上司而被免职。

其父死后,士燮在家守孝,并被举为茂才,再次踏入官场,任巫一职,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升任交趾太守。

没多久,交州刺史朱符因向下辖各郡征收重税而被义军杀害,士燮便抓住机会向朝廷上书,推荐自己的弟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士兼任九真太守,三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由于当时朝廷衰微,对交州的影响力有限,因此最终答应了士燮的请求。

就这样,交州七郡之中,士燮兄弟就控制了其中四郡。

虽然士燮在表面上还是归朝廷管辖,实际上因辖境偏远,朝廷政令多有不达,士燮已经成为当地的一方诸侯。

在岭南及越南历史上,士燮的威望之高,丝毫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

在朱符死后,朝廷派遣张津为新任刺史,结果这个行为荒诞的刺史到任不久,又被部将杀死。

荆州牧得知后,意图侵吞交州,于是派心腹赖恭前往接替张津之位,同时派吴巨接替已病死的原苍梧太守史璜。

得知此事后,惟恐刘表势力扩大,于是以朝廷名义给士燮送去玺信,委任其为绥南中郎将,总管交州七郡并兼任交趾太守。

此后士燮并没有托大,每年准时派人将贡品送往许都,曹操对其非常满意,以献帝名义封其为安远将军、龙度亭侯,交州地区的太平日子也因此得以继续维持。

“”后,鼎立之势日渐成型。

士燮经过一番考虑,决定投靠离自己最近的东吴政权,于是他将儿子士廞送到东吴做人质,拜其为武昌太守,其余前往东吴从政的士家子弟也都是清一色的中郎将。

为表忠心,士燮还采取一系列行动支持东吴,比如劝说益州豪族雍闿叛蜀归吴等。

对于士燮的,孙权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拜其为卫将军、龙编侯。

每年,士燮都向孙权进贡当地特产的明珠、琉璃、犀角、象牙、龙眼、翡翠、玳瑁等珍贵之物,孙权每次都会亲自写回信予以安抚。

就这样,交州地区又在东吴治下平安地度过了十五年光景。

东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士燮去世,享年90岁。

其子士徽因不满失去对交趾的统治权而叛吴自立,随后被东吴大军平定。

东吴随后将交州,北为广州,南为交州,整个士家彻底失去对交州的管理权,昔日豪族至此烟消云解。

士燮统治时期,使交州地区近四十年都几乎没有战火,堪称是三国时期唯一的。

此外,士燮喜欢国学,重视儒学传播,时常与前来交州避难的儒家学者一起交流儒家学术,掀起了交州儒学兴旺发达的局面。

末期,林邑国(今越南中南部)出兵交州,曾发掘过士燮的坟墓,却发现其面目栩栩如生,宛如活人一般,便又重新封上坟墓焚香祷告,祈求恕罪。

消息传开后,越南百姓认为士燮已经得道成仙,遂称之为“士王仙”,还专门为他盖了一间庙宇。

越南时期,朝廷正式追赠士燮为“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此外,士燮还被越南人奉为“南交学祖”,认为他是开当地民智的儒学圣祖。

就这样,士燮既入了帝王庙,又入了文庙。

越南人对其极为崇敬,庙里香火旺盛,至今仍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士燮也是一方诸侯,为什么名气非常小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