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什么如此喜欢抢别人的老婆充实后宫?
【千问解读】
汗是的嫡系后裔、达延汗的7世孙。他在13岁继承汗位时,蒙古各部已。
为了恢复成吉思汗当年的霸业,林丹汗成年后,给自己上尊号“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
然而,还没等林丹汗将统一蒙古的计划付诸行动,东方的已经建立后金汗国,对林丹汗与构成了巨大威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背景下,最明智的作法,就是联合明廷共同对付努尔哈赤。
林丹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然而,努尔哈赤实在称得上是个世间罕见的枭雄,不但杀伐凶悍,而且谋略出众,软硬兼施,不断分化蒙古诸部。
在与努尔哈赤斗法的过程中,林丹汗处处被动、节节败退。
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病死。
林丹汗以为劲敌已去,加额称庆。
哪料,继承后金汗位的却是个更加厉害的角色。
不过一年时间,林丹汗就被皇太极整得,被迫背井离乡,举部告别辽河套,踏上西迁之路。
这次西迁,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衣食没有着落,只好通过侵犯明边来解决。
这样,察哈尔部和明廷的友谊小船就此翻沉。
而察哈尔部也由此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1632年三月,皇太极远征察哈尔林丹汗。
林丹汗被打得溃不成军,仓皇渡黄河西去,最后病死于青海大草滩。
林丹汗的妻妾有“八大福晋”之说,林丹汗一死,这“八大福晋”和林丹汗的儿子额哲率领各支余部自青海大草滩返回河套地区,相继投降了后金。
灭亡了蒙古帝国,又意外得到传国玉玺,皇太极地建立了大清帝国。
接下来,怎么处置林丹汗的“八大福晋”呢?皇太极的态度很明朗:兼收并蓄、充实后宫。
“八大福晋”之首,林丹汗的正室,多罗大福晋囊囊(史称囊囊),姓博尔济吉特,名娜木钟(又一名为德勒格德勒),皇太极当仁不让地笑纳,封为麟趾宫(西宫)贵妃。
值得一提的是,娜木钟嫁皇太极时,刚刚生下林丹汗的遗腹子阿布奈(阿布鼐)不久,皇太极也大大方方地将阿布奈收养在膝下,可谓恢宏大气。
(后来,阿布奈十岁那年,娶了寡嫂、清太宗皇太极的皇次女固伦公主马喀塔为妻。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娜木钟嫁给皇太极后,与皇太极恩恩爱爱,给皇太极生下了皇十一子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皇十一女固伦端顺公主。
“八大福晋”中的苏泰大福晋(史称苏泰太后),赫那拉,名苏泰,给林丹汗生下了长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
额哲被称为“蒙古的最后一个大汗”。
皇太极将次女马喀塔嫁给他,并封他为察哈尔亲王。
也许是苏泰年岁太大的缘故,皇太极没有纳她入自己的后宫,却也不愿浪费资源,将她嫁给了堂弟济尔哈朗。
“八大福晋”中的芭德玛瑙伯奇福晋也姓博尔济吉特氏,名芭德玛瑙,皇太极将之纳入后宫,封为衍庆宫(次东宫)淑妃。
“八大福晋”中俄尔哲图福晋,被皇太极许配给了兄长阿巴泰,理由是俄尔哲图原为阿巴泰已经去世的元配嫡福晋那拉氏的妹妹。
“八大福晋”中苔丝娜伯奇福晋,被皇太极许配给了自己的儿子。
“八大福晋”中的斯琴图福晋,在林丹汗死后改嫁了林丹汗属下寨桑祁他特车尔贝为妻。
“八大福晋”中的苏巴海福晋曾得到皇太极的热情招待,史无下文。
“八大福晋”中的乌云娜福晋被漠北某一部落俘虏以后下落不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太极一口气娶了“八大福晋”中的两个姓博尔济吉特的蒙古女人,则后宫中便拥有了“一后四妃”。
说起来,另外的一后二妃也同样是姓博尔济吉特的蒙古女人。
首先,中宫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是皇太极的发妻,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
她嫁给皇太极,完全是一桩政治婚姻:为了加强蒙古科尔沁部和后金的结盟。
可惜,哲哲嫁过来后,光生女儿(生了三个女儿)不生子,科尔沁部和后金的盟友关系必须永远牢固,这样,她的两个侄女、布木布泰又先后嫁给了皇太极。
五个后宫的五位女人都是同一个姓,这种奇观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份儿。
形成这样的奇观,并非巧合。
要知道,博尔济吉特氏可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姓氏。
所谓蒙古黄金家族,是指成吉思汗的后裔。
和蒙古黄金家族联姻,无疑可以加强后金和蒙古黄金家族的联盟。
所以,不单单是皇太极娶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的女人,他的兄弟,包括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也玩命地娶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的女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努尔哈赤对蒙古的抚绥分化和武力征讨就是从科尔沁部开始的,并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皇太极也在这个基础上打垮了林丹汗的察哈尔部。
林丹汗的“八大福晋”其实分别代表着八支力量。
皇太极和他的兄弟、儿子分别娶了这些女人,则满洲宗室也就同察哈尔部,甚至整蒙古部族构成错综复杂的姻盟关系,最终化敌为友,化仇为亲,有效地促进了清初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