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的生平如何?他为什么会选择归隐?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22 点击数:

【千问解读】

人物生平 贵族祖上有确切的世系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

周时,虞阏父当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

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阀父之子满,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周王并对满赐以妫姓 。

满称为胡公,当了陈国的第一代君主。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授,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

陈厉公之子完,因内乱不得立,而奔往齐国,他是孙武的直系祖先。

陈完在齐国积极活动,至四世孙田桓子(田无宇)已官为“上大夫”。

田桓子(田无宇),生五子:田武子(田开)、田僖子(田乞)、陈昭子(田昭)、田书、子亶。

其中田书于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封乐安,赐氏,孙书(田书)便是孙武的祖父,孙书生凭,凭生孙武。

生涯 公元前512年(吴王三年),与商议,准备向西进兵。

这时,伍子胥“七荐”,使得阖闾同意了接见孙武。

在隐居时,孙武已经写成《》。

他带着自己所著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暗自赞叹。

吴王任命孙武为吴将,并常常与孙武探讨各种各样的军事及政治问题,都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公元前508年(吴王阖闾七年),采用孙子“伐交”的战略,策动桐国,使其叛楚。

然后,又使舒鸠氏欺骗楚人说:“楚若以师临吴,吴畏楚之威势,可代楚伐桐。

”十月,吴军乘楚人不备击败楚师于豫章;接着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吴军采取孙子”因粮于敌”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继续追赶。

最后在孙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

阖闾去世后,由继位,他立志要。

孙武、伍子胥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军队,经过三年,吴的国力得到恢复。

公元前494年(三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

吴军由伍子胥、孙武策划,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点上火把,向越军袭击,越军很快大败。

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

飘然高隐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

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80年(公元年)左右。

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孙子的生平如何?他为什么会选择归隐?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