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功赫赫的开国大将蓝玉,最后下场悲惨
【千问解读】
关于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蓝玉和都一样,既为人臣,却不把君臣之礼当回事。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大老粗,虽说非常地勇猛,可是在君臣之礼方面,却是拿了一纸零分考卷。
可是,这一切对于而言,他都是一次又一次地忍了下来,并没有因为蓝玉对自己大不敬,而出手宰杀了这厮,因为他很器重蓝玉,自己这位义子确实是一代将才,打了很多的胜仗,以后出征的话,还需要有蓝玉的力量。
除此之外,蓝玉更是太子阵营非常重要的角色,朱元璋立为太子之时,亲手给自己的儿子组建了文武团队,那个时候蓝玉扮演的角色是份量相当之重的。
而且还有一层关系,这个朱标跟蓝玉是亲戚关系,如果朱标未来成为的话,那蓝玉的份量就更重了。
正因为这样子的复杂关系,蓝玉犯了很多错事之下,仍然没有招来杀身之祸。
朱元璋很宠蓝玉,他更不想杀蓝玉,他容忍过蓝玉太多次,但是蓝玉没有一次珍惜。
蓝玉最大的功绩是征讨元顺帝的,在距离捕鱼儿海八十多公里的地方找到敌军,蓝玉的军队神兵天降,元军毫无防备,匆忙应战,明军大败元军,元顺帝手下的贵族大臣兵将都被蓝玉抓了俘虏。
蓝玉得胜而归自然趾高气扬,在走到喜峰关关门的时候,守城官吏没有及时迎接,蓝玉竟然放纵军队破关而入,朱元璋得到报告之后很生气。
不过念他年轻气盛,且战功卓著,朱元璋没说什么 蓝玉回到朝中,朱元璋封他做太子太傅,蓝玉嫌弃官小,抱怨说我不能做太师吗? 玉不乐居宋、颖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
在朝中蓝玉也很傲慢,擅自在军中提拔任用将领,朱元璋如果不听从他的建议他就很生气,耍脾气。
你说朱元璋他能乐意吗?,朱元璋对他也有了不满,本来想封他做梁国公,后来改成了凉国公,就是让他有所警醒,结果他根本不在意。
在蓝玉被封凉国公后,更加骄横跋扈,养了很多庄奴,并收养了很多义子。
这些人仗着蓝玉的势力,横行乡里,给蓝玉闯下了大祸。
其实养奴是小事,但养的奴多了就成了大事。
朱元璋心生疑虑,你蓝玉究竟意欲何为? 朱元璋认为自己的皇权已经受到了破坏,这小屁孩儿太目中无人。
自己,如此威严,他蓝玉尚且敢如此。
若是生性仁厚的太子朱标上位,那这蓝玉还不得上天。
到时候他不仅不会是朱标的帮手,还可能成为朱标的威胁。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心中已经开始有了杀意。
前面我们说了,蓝玉是一个大老粗,所以他没有意识到老板已经对自己不大爽到了极致,所以人前人后的蓝玉,依然是那副骄横的行事派头。
他甚至还在军中大肆培植亲信,收了上千的义子,他们眼中只有义父蓝玉而没有朱元璋这个大明皇帝。
蓝玉在军中刻意培养了忠于自己的势力,认养了很多的养子,据说又一千多人,这些人既是蓝玉的养子,更是绝对忠于他的私人势力。
“多畜庄奴假子,乘势暴横,霸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逐御史” 其实朱元璋也有养子,他也曾经做过郭子兴的养子,但是那是在创业期间,需要这样的一种人为亲戚关系来稳定势力,团结力量,但是在已经开国立朝后,蓝玉的这种做法,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僭越的行为,都会让皇帝很不放心,更何况蓝玉此时已然成为了大最重要的军事将领。
一个军事将领既权掌大部分兵权,有私养死士,这在任何朝代都是犯大忌的。
此时的朱元璋就对蓝玉起了杀心。
特别是后来太子朱标去世,所谓的太子集团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朱元璋有意扶持孙子上位,需要为其打造新的班底。
但是朱允炆太过年轻,远远不及他爹朱标的威望和能力,对于蓝玉这样一个手握重兵,一呼百应又轻视皇权的大。
如果未来朱允炆登基当了皇帝,对他威胁最大的就是蓝玉,这一点朱元璋非常清楚,而朱允炆对蓝玉既无法威慑,又无法打压,最后蓝玉反不反不清楚,但是对皇权的威胁不是一般的大。
此时杀蓝玉,朱元璋只差一个理由而已! 然而没多久,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忍不了了,所有积怨一下爆发出来。
而且“谋反”二字,对于当时的朱元璋来说,自然是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理由,除掉这个不守规矩不守君臣之礼的混账东西,帮孙子扫清障碍。
于是他二话不变,完全没有给蓝玉喘一口气的机会,当场拿下,火速地进行宰杀,后剥皮,抄家,灭三族,株连者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也因此成为了洪武年间四大案之一。
其实不管是蓝玉,还是年羹尧,只要是挑战皇权的人臣,绝对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作为皇权的拥有者,皇帝想捏死这种人,只差一个比较体面的理由而已。
综上来看,蓝玉的被杀,既有自身的原因,更有当时政治环境的需要,任何一个当权者对于皇权的捍卫都是无情和残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