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是如何陷害孙膑使其失去膝盖骨的?孙膑反击了吗?
【千问解读】
众所周知生在,原名叫孙伯灵,是的后人。那么是如何陷害孙膑使其失去膝盖骨的?孙膑最后成功报复回去了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少时孙膑和同窗庞涓曾一同在门下学习兵法,两人都是鬼谷子非常得意的学生。
后来庞涓无法忍受深山学习的寂寞,便提起下山去求职去了。
庞涓见到魏王后,就像魏王展示了高超的治国统兵之才,为魏王分析了天下局势和统兵之策,魏王十分开心,就赏给了他元帅之位。
不久后,庞涓就带兵征讨魏国周围的小国,取得了很大战果,更加受到魏王的赏识。
而这时孙膑依旧在鬼谷子门下研习兵法,不被凡尘功名纷扰,鬼谷子也非常看重他,就将其毕生的兵法所学都传授给了孙膑,所以孙膑的兵法比庞涓要强得多。
后来魏国使者来到山中请孙膑出山,孙膑在告别恩师鬼谷子后就去往了魏国。
孙膑能去魏国其实并非是庞涓的推荐,而是源于的徒弟禽滑厘。
孙膑到了魏国后,非常受魏王的赏识,获得了副军师的职位。
这时嫉妒心极强的庞涓非常担心孙膑会取代自己,于是就酝酿了一个阴谋。
某一天,有一个叫丁乙的人找到孙膑,自称是孙膑的老乡,还给了他一封信,说是孙膑的哥哥托他交给孙膑的。
孙膑看到家人来信十分开心,就写了一封回信给家人,表达思念之情。
但转眼丁乙就把孙膑的信交给了庞涓。
原来这丁乙其实庞涓的心腹,专门来骗孙膑的。
庞涓就请人模仿了孙膑的笔迹,在信中加上了想要回齐国效力,不会在魏国久留之类的话。
随后庞涓就把这封半真半假的信教给魏王,魏王看后非常愤怒想要杀掉孙膑,这时庞涓假意求请,是自己可以劝说孙膑留在魏国,魏王也就同意了。
可庞涓转头就对孙膑说:“听说前几日你收到家人来信了,何不向魏王请假回家待几天呢。
”孙膑根本感受不到庞涓的话中的杀机,就在第二天傻乎乎地跑去向魏王请假,魏王一听孙膑想要回家便,立即把孙膑抓了起来问罪。
这时庞涓又跳了出来,又假意向魏王求情,说希望可以让孙膑只受肉刑成为废人,免除一死。
魏王看在庞涓的面子上又答应了。
于是孙膑就被施以了和刺面刑。
膑刑就是挖去膝盖骨,没了膝盖骨,人便无常行走,如同废人一般。
刺面刑就是在脸上刺字,给予精神上的惩罚。
庞涓在孙膑受刑后,就将他请回了家里,悉心照料,还每天给孙膑准备丰盛的饭食,孙膑大受感动,还以为庞涓是他的生死好兄弟。
孙膑白吃庞涓的就感到实在过意不去,但又无法替庞涓干活,于是庞涓就说:“不如你把在老师鬼谷子所学的兵法都写出来吧,好让我替你完成你未竟的功业,也让你的兵书流传后世!”。
孙膑同意了,就开始日夜不停地帮庞涓写兵法,这时一直照顾他的小童子却告诉了孙膑一个可怕的事实。
小童子说自己偷听到了庞涓卫士之间的谈话,庞涓打算等孙膑写完兵书就杀死他。
孙膑这一刻仿佛明白了一切的前因后果,为了活命孙膑就开始装疯卖傻,又在发疯时把写好的兵法扔进炉子里给烧了。
发疯的孙膑整天和猪住在一起,庞涓也就放松了对他的看管。
后来听说了孙膑的遭遇,也非常看重孙膑的才华,于是就借出使魏国的机会派人偷偷将孙膑救回了齐国。
到了齐国后,孙膑被任命为了军师,辅佐大将。
1972年,山东临沂出土了一批竹简,上面记载了的一些细节,而其中孙膑的狠辣残忍的手段比庞涓一点都不差。
公元前353年,魏王责令庞涓出兵攻打赵国,作为赵国盟友的齐国就派出了田忌和孙膑统兵营救。
孙膑觉得无法立刻解除赵国的包围,于是就打算用攻击魏国的方式,逼迫庞涓回军,然后在路上再埋伏庞涓。
但庞涓也精通兵法,这种伎俩不会看不出来。
所以孙膑就打算用诱饵,让庞涓误以为齐国是真的要攻打魏国。
孙膑让田忌派出了齐成和高唐两人率两万军攻打魏国的平陵,但这两人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料,在平陵被魏军打得。
但是这也让魏王看到了齐国的决心,这时田忌又率领大军再次假装攻击魏国。
魏王十分害怕,就立刻诏令庞涓回军,庞涓这时刚攻破邯郸,但因为魏王的诏令不得不回国。
庞涓大军走到桂陵时遭到了齐军的埋伏,被打得大败亏输。
魏军士卒折损两万余人,庞涓狼狈逃回了魏国。
但庞涓和孙膑两人的恩怨还没也结束。
十几年后,庞涓又被孙膑设计的计谋在马陵打败,这次庞涓没有逃脱,而是死在了马陵。
临死前的庞涓愤恨的大喊:“遂成竖子之名!” 正所谓慈不掌兵,孙膑的计策虽然是不人道的,毒辣无比的,但也正是因为有了牺牲才有了后来的胜利,只能说政治家们心中的道德与常人不同,他们比常人更加冷血和无情。
胜利总会有牺牲,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和平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是要经过艰苦的斗争和付出惨痛的代价,即便是胜利的一方也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