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本为什么不敢创建湘军
【千问解读】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初期往往能风卷云涌般迅速扩大,正如方腊起义数月之间聚众百万一样,晚清的起义自1851年在广西发起至1853年短短三年间就已迅速席卷江南各省,并在南京建立了都城和政权。如何镇压太平军成了此时的头等大事。
而恰在此期间,身为吏部侍郎的,因母丧回到湖南老家守孝,亲眼目睹了太平军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活动,以及官军在对抗太平军中所表现出的腐败、无能,曾国藩深刻体会到若想成功镇压太平军,必须依靠新的武装力量和人才。
另一边,朝廷在败绩连连的窘况下也意识到单靠绿营兵和军无法抵御住太平军的北上,下令各地可自行编练乡勇,以保卫地方安宁。
这其实是给了曾国藩一个绝佳的机会。
虽然曾国藩平生立志要做圣人,但建功立业、加官进爵是中国封建传统儒学教育下的书生梦寐以求的事,没有几人能够真的做到视仕途如粪土,曾国藩也不能免俗,否则他也不会屡次参加科考。
之所以说是绝佳的机会,是因为在太平军的强势进攻下,除了朝廷允许地方编练乡勇外,作为湖南出身的朝中大员,此时又身在湖南的曾国藩受到了湖南巡抚基、师爷等湖南政要、名人的邀请,并且本已在湘乡练成一千人团勇的罗泽南也竭力怂恿他出来办团练你,并愿意听从他的调遣。
此时对曾国藩来说,组建湘军(湘勇),带领自己的兵团打败太平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已经是天时、地利、人和具备,只要能够抓住这次机会,曾国藩的人生或许就因此而彻底改变,后来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此时的曾国藩却不敢答应出山组建湘军了。
为什么? 因为他没自信,①毕竟他是一介,此前从没领兵打仗的经验,书生带兵自古都很少有成功的范例;②虽然湖南湘乡、新宁、湘潭等地都已有办团练的先例,并且罗泽南的团练办的还很成功,但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大多还是不成气候,打打小股土匪还行,要和太平军对抗无疑是鸡蛋碰石头。
也因为官场腐败,①曾国藩受邀是要主办湖南的团练事物,这就难免和湖南官场打交道,清朝官场腐败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他长期在京城为官,和湖南官场中人又不熟悉,办起事来就更难了。
②官场腐败导致百姓对官方并不支持,很多人反而希望太平军能打过来,惩治一下这些贪污的官员,所以团练很难取得老百姓的支持;③官场腐败、百姓不愿支持团练,而组建乡勇团练,经费又得自行筹办,经费的来源必定是官方和民间两种渠道,而这两种渠道都很难筹集; 当然也有曾国藩好面子的成分在里面,①曾国藩毕竟是京官,朝中二品大员,现在一个巡抚来邀请他就出山了,岂不是有失身份;②他此时是守孝之身,孝是第一位的,本就不应该再出山做事,如果答应,很容易落人话柄,遭背后辱骂。
所以最后他谢绝了湖南巡抚张亮基的邀请,可以看出不是他不愿意,而是他不敢轻易答应出山。
直至老师唐鉴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并没有直说让他出山办团练,而是告诉他“时势造英雄”,此时正是“祸乱并发,乃英雄崛起之时”,“天将降大任于,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今日办事,千难万难,但古人说得好:世无艰辛,何来人杰?”。
曾国藩向来对这位恩师敬佩不已,并且唐鉴也是他人生中的贵人,他的学识造诣和他仕途上的亨通,很大程度上得意于老师的相助,此时老师的几句话让曾国藩回忆起当年和老师大谈人生理想的场景,早就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如今绝佳的机会摆在眼前,自己却因为种种困难而退缩了。
世无艰辛,何来人杰?他这么畏缩不前,岂不是懦弱无能的表现?这样的曾国藩怎能成就大事?老师的话算是彻底典型了他,想想这些,曾国藩就对自己的感到羞愧,并在老师的鼓励下重新燃起斗志,决心出山办团练! 随机文章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120多万颗或许存在外星文明NASA和spacex火星计划对比,NASA将在2033年实现人类登陆火星2018.1.30美国ufo事件,环状不明飞行物倾斜悬浮于半空水星为什么没有生命,昼夜温度相差600度(水星上没有水资源)杀破狼为什么是绝命,七杀/贪狼/破军都是古代大将所具有的命格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