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有什么样的娱乐活动?
【千问解读】
现代人对于网络的依赖性,已经不能用“越来越强”来形容了,已经到了完全不能离开的状态,工作需要用到,日常生活要用,娱乐休闲更是要用,可以说,没有网络,很多人这一天就会觉得根本过不下去。
但是在古代,现在的这些东西可都是没有的,人家不也照样过得好好的?那么,古人没有网络、没有高科技的一切,他们的娱乐时间又是怎么过的呢?
要说现代化时代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利、快捷、娱乐性强,出门在外无聊了,听听音乐、看看书、打打游戏;休息在家,上上网、刷刷微博、看看电视连续剧;出门在外,看看电影、逛逛街、吃吃饭,都是不错的娱乐节目,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现代化的发展。
那如果是在一个没有电、没有高科技的时代,人们的娱乐活动又有哪些?特别是在中国古代这种男权社会的环境下,女性们有什么好玩的娱乐活动呢?
以唐朝作为大背景,我们来看看唐朝女性们的娱乐生活有多么丰富多彩吧!
不要以为看剧是现代人的专利,任何朝代的人们都喜欢看剧。
在许多历史电视剧中我们会看到一个非常熟悉的场景:一大帮贵族妇女,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请了一个戏班子唱大戏,这就是最早“电视剧”的由来。
这样现场排演的“电视剧”,对演员的要求极为严格。
如今无数“小鲜肉、小仙花”演个电视剧在室内都要用替身、念台词乱数数字代替、哭戏点眼药水,这种情况要是放在古代的戏台子上,看看这个戏班子还能不能开下去?那时候的“电视剧”质量极高,没有真本事绝对是混不下去的,除了戏曲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舞台上展现出来。
比如说我们现代最熟悉的相声和杂技,在唐朝也有了其雏形,唐朝时有一种艺术形式叫做“参军戏”,这种艺术形式往往是两人在台上表演,一个负责讽刺、戏耍、逗弄另一个人,是不是很像相声中的逗哏和捧哏?杂技的形式就更多了,早在汉代就有宫廷杂技班的出现,什么赤脚走炭盆、空中飞人、衔筷子顶球,已经不算新鲜,唐朝的杂技艺人更加注重技艺和舞台观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而这样的娱乐节目并不是只有宫廷中的贵族妇女才能一睹风采,逢年过节在城市中心的闹市区中,寺庙往往会成为这些节目的大舞台,男女老幼摩肩接踵地去看节目,成了唐人最开心的娱乐活动。
如果女性们觉得看剧不够过瘾,自己也想“粉墨登场”一番也不是难事,虽然唱曲杂耍不适合她们,完全可以跳舞弄剑,这类节目不但能够自己亲自登台享受,还是当时极为崇尚的高雅艺术。
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就是难得一见的舞蹈艺术家,她跳得《霓裳羽衣曲》虽然已经失传,可是我们仍然能从当时留下的诗句中体会到杨贵妃翩翩的舞姿。
而唐朝另一位出名的舞者——公孙大娘,她的《剑器行》让世人惊叹。
杜甫有诗留下: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节选
仅仅只是观看公孙大娘弟子的舞蹈已经让杜甫如此沉醉,想来她本人的舞姿更是让人心向往之。
除了上面这些艺术类的娱乐活动,运动类的娱乐活动也不少,而且唐朝女性也非常推崇,比如打马球和蹴鞠。
打马球顾名思义是要骑在马上打球,千万不要小看骑在马上这一点,大家不妨去动物园里试试骑马,并不容易。
女性们整天身着裙装,想骑马这身行头也很累赘,所以在唐朝女性身穿男装是一件比较普遍的事情,喜欢骑马喜欢打马球,颇有向男性看齐的自信。
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最不喜欢坐轿子,特别喜欢骑在马上威风凛凛地在大街小巷瞎晃悠,一来炫炫富,二来让别人看看自己的美貌,听听大家的感慨,也让虢国夫人非常得意。
至于蹴鞠唐朝女性就更喜欢了,在天气一点点转凉以后,女性们天一亮就拿着球三五成群地到空地上踢了起来,唐朝的蹴鞠分为有球门的和没有球门的,有球门的一般都是大户人家专门建造的“足球场”,而普通百姓找一块空地就能踢球也不在乎有没有球门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足球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运动,而现在的国足却踢成这个样子,想想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除了这些娱乐活动之外,养宠物、逛花园、踏青春游这种节目更是唐朝女性必备的娱乐活动,这么看起来唐朝女性的业余生活真的一点都不枯燥无趣,反而活得有滋有味,相当精彩呢!
古时候将军画像为什么都有将军肚呢 本来真相很简单
而且这些人很多都是名将,包括、、等。
换句话说,他们都有一个“将军肚”,而从“将军肚”这个词我们也可以看出,大腹便便的人确实不在少数,而是一些“将军”的共同特征。
(岳飞像)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长得很胖,自然是不能上战场打仗的。
尤其在,这更是兵家之大忌。
可为什么,“将军肚”却成了将领们的一个特征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将军年纪都比较大。
古代的将领们,都是从战场上拼杀过来的。
都是因为立下了不少战功,最后才升任将军的。
也就是说,当他升任将军的时候,年纪都比较大了。
一个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就会发胖,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还有一点,我们现在看见运动员,当他们年老退役以后,身体都会发胖。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他参加运动的时候,身体消耗很大,因此也吃得很多,把胃口吃开了。
后来他虽然年纪大了,不参加运动了,但是胃口还在,因此就很容易吃胖。
古代打仗的将军的情况,和当下运动员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
他们打仗的时候胃口肯定也很好,后来当将军了,年纪大了,胃口依然很好,因此就吃胖了。
(关羽像) 二、将军很少冲锋在前打仗。
由于我们对古代军队打仗的观感,大都来自于古代《演义》《》这样的小说,因此,会觉得古代的将军,每次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都会亲自上战场,拿着武器冲杀在第一线。
甚至在打仗的时候,还是先将军打。
将军打完,分出胜负以后,才会士兵上前打。
而且将军在打的时候,一般还是先打口水仗,来一通辱骂和威吓。
比如说什么“报上名来,我的刀下不留无名之鬼”。
比如说“你在我手上走不了三个回合”等等这样的话,另一方必然大怒,接着两人就捉对厮杀。
但事实上,真实的打仗,显然不可能这样。
将军确实需要亲临前线。
但是,绝对不可能冲在第一线。
如果是山地战,必然有相应的埋伏什么的。
如果是平原阵地战,那也需要将军摆阵型。
当将军摆阵型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人指挥。
那个指挥的人,自然是将军。
他如果每次都冲杀在第一线,那就没人指挥了,军队就乱了。
不过,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将军不会身先士卒,不会带着军队冲杀。
而是讲一种一般情况下的战争状态。
(腰阔十围的武将) 三、画师一般都会给将军画个“将军肚”。
我的意思是说,不管将军长得胖还是长得瘦,画师都会给他画一个“将军肚”。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在古人的认识上,有一个粗壮的腰身,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有一个粗壮的腰身,才会显得很有力气。
古人形容一个将军,经常说他“身长九尺,腰阔十围”。
“身长九尺”都可以理解,“腰阔十围”实在不太让人明白。
因为那样便意味这是个大肚腩。
但在古人的观念中,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大肚腩,而是有力气的表现。
二是可以有一种威严的感觉。
古代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会穿一件蟒袍。
蟒袍上会有一条玉带。
如果腰身很小,这个蟒袍上玉带围在腰身上,会显得非常不好看。
又由于画师所画的,都是将军穿着官服的照片。
因此,在官服的衬托下,都会有一个粗壮的腰身。
(张飞像) 四、将军能获得画像资格的大都是被“封神”的。
实际上,很多能获得被画像,被塑像这种资格的,大都是后来被民间“封神”的(比如关羽、岳飞这样的人),而且他们的画像及塑像,都是后来的人们搞出来的。
也就是说,画师或者雕塑师,并没有看见过这位武将的样子,只是根据他的理解来进行的。
网上曾出现过一个讨论,张飞究竟是白面还是黑脸?因为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说明张飞的女儿模样肯定长得好。
因此,张飞也不可能丑到哪里去。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张飞“”的形象,实际上是后人想象画出来的,画像的人当时并没有看见过张飞的样子。
既然画像的人,很多并没有看见过本人的样子,他所画的,大都又是被“封神”的武将,因此,他在画的时候,只会去考虑这个武将的像画出来是否“宝相庄严”,自然就得画一个很粗的腰身了。
(参考资料:《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都说唐朝以胖为美 所谓的胖又是什么样的
“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是一首作于公元806年的唐朝名篇,它主要讲述了和杨贵妃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诗中花费了不少笔墨来描写杨贵妃的美貌,一个丰满艳丽的美女形象跃然纸上。
但是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唐朝的美女有一种误解,认为唐朝以“胖”为美,但是这个“胖”和我们大众的认知还是有些出入的。
唐朝确实是以丰满为美,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肥胖。
617年李渊在晋阳举兵,举起了反隋的大旗。
仅仅过了一年,一个崭新的王朝便诞生了。
接着就是休养生息的恢复时期。
可是如果我们去看反映初唐时期女性的绘画就不难发现,唐朝的女性并不肥胖。
可能还有连年战乱的原因,大部分女性的形体甚至都算不上正常匀称,而是非常纤瘦。
《怨歌行》是一首初唐时期的诗,其中写道:“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
”“小腰”就是指非常纤细的腰肢。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之后,在650年,唐朝进入了强盛时期。
由于吏治清明,国泰民安,所以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个时候的唐朝不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文学等方面都充斥着一种盛唐气象。
生活变得好起来,那么人们的形体会不会也随着一起变得“丰满”起来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是写生活在盛唐时期杨贵妃的一句诗。
根据史书记载,杨玉环是天资丰艳而且极为美丽的女子。
不仅如此,她的身材也是一绝,“肌理细腻骨肉匀”就是她的真实写照。
但是杨贵妃的丰满绝对不是肥胖,准确地说如果我们对她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是永远不会把她和肥胖扯上关系的。
杨玉环原本是玄宗儿子寿王的妃子。
但是在玄宗的妃子逝世之后,玄宗不甘寂寞,机缘巧合之下相中了还是自己儿媳的杨玉环。
于是杨玉环就进宫从此陪伴在玄宗的身边。
“春寒赐浴,温泉水滑洗凝脂”,除了样貌美丽动人之外,杨玉环和玄宗在艺术方面也是一拍即合。
杨玉环十分擅长舞蹈,每当她跳起胡旋舞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不被她优美矫健的身姿所折服。
玄宗弹奏乐器,杨玉环在旁边翩翩起舞,二人配合相当默契。
一个精通舞蹈的女子想必身材也是十分轻盈。
其实早就有历史学家研究各种有关于杨贵妃的文献推测出了她的身高和体重。
根据推测,杨贵妃应该在一1米6到1米65之间,体重在120斤上下浮动。
这样的身材,哪怕就是放在今天也都是在一个相对正常的范围之内,所以又何来唐朝以胖为美的结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