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死,死于“没朋友”
【千问解读】
导语:西汉韩信,威名显赫,军事才能冠绝于世,被后世称为兵仙。
但是此人虽然军事能力爆表,但是做人处事却又略有逊色,最终导致因为“没朋友”而丧命。

不用蒯通计,反修刘邦书
刘邦出蜀地之后,与项羽争霸天下,以项羽之勇武,刘邦自然不是对手,但是刘邦有韩信做倚仗,与项羽成僵持状态。
韩信带兵攻打齐国,成功拿下齐国之后,韩信此刻拥兵自重,又占据齐国土地,而此时楚汉之争又到了关键时刻,这样的绝好机会,被韩信手下谋士蒯通看在眼中,蒯通对韩信分析天下大势,劝他利用这样的天赐良机,形成三分天下之势,未来有机会再挥兵入关,一举夺得天下也未可知。
韩信认为刘邦一直对自己不错,不想辜负他,就没采纳蒯通的建言,而是给刘邦写了一封信,请求刘邦封自己为齐王,达成他的终生之愿。
刘邦此刻正是与项羽对峙的紧张时刻,韩信的这个“请求”,让刘邦感到深深的威胁,但是迫于形势,只能违心的安抚韩信,封他为齐王。
蒯通看着韩信喜滋滋当齐王的样子,觉得跟这个傻子做朋友没啥前途,就赶紧装疯卖傻,逃命去了。
韩信心里美,开始给刘邦卖命,最终帮助刘邦将项羽打败,一统天下。
结果韩信功成名就之时,刚刚“卸了磨”,就被刘邦收了兵权,又将韩信的这个齐王给撤了,改封为楚王,随后又改封为淮阴侯,总之一句话,韩信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根据《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 ( 十一年) 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
”就这样,曾经不可一世的韩信,最终谋反失败而死。
韩信忠厚,刘邦吕后却善于栽赃
韩信当淮阴侯的时候谋反?除非这个韩信脑子秀逗了。
当年蒯通劝他三分天下的时候,是他人生中谋反最佳时刻,他都没有选择谋反,当淮阴侯谋反,这太扯了,但是太史公信誓旦旦的记载摆在那里,不禁让人疑窦丛生。
韩信的性格虽然怪癖,不善与人交际,但是他却是一个忠厚之人,当年他寄人篱下的时候,在人家亭长家蹭吃蹭喝,虽然最后被人家媳妇给挤兑离开了,但是后来韩信发迹了给人家补偿了;韩信当初没有吃的,在河边钓鱼,得到一位漂母的接济,给他吃得帮他活命,韩信后来也赠她千金;韩信对自己有恩的人都善待,对于当年让他受胯下之辱的人后来也没有难为。
从这几件事儿来看,韩信那绝对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并非见利忘义的小人,所以韩信才没有选择三分天下,只不过他不太会为人处世,采取的方式欠妥,让心胸狭窄的刘邦在心里有了疙瘩。
无论从人品来看,还是从时机来看,韩信做淮阴侯谋反之事,都太过蹊跷,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除非有人对他栽赃陷害。
作为一个开国功臣,能陷害他的人不多,首当其冲的人可能就是刘邦两口子了。
因为韩信没少得罪刘邦,而且项羽死后,韩信成了刘邦最大的威胁,刘邦本来对异姓王就不放心,韩信自然成了他的心腹之患。
刘邦和吕后两口子一起搞事情可不止韩信一个。
当年陈豨叛乱,刘邦去平乱,刘邦要求梁王彭越一起出兵前去讨伐,彭越称病没去,后来刘邦就因为有人告密说他谋反,给捉到了洛阳,押送的路上遇到吕后,彭越赶紧和吕后说自己冤枉,吕后嘴上说知道他是无罪的,但是到了洛阳,就和刘邦说,咱们还是把他弄死吧。
最后,彭越就在刘邦两口子的算计下,以谋反罪被杀了。
‘彭王壮士,今徒之蜀,此自遗患,不如 遂诛之。
妾谨与俱来。
’
刘邦两口子栽赃陷害有一手,搞定彭越没问题,搞定韩信自然更没问题,毕竟韩信除了带兵能力出众,其他能力却表现得不尽人意。
但是韩信之死,虽然有刘邦两口子栽赃的很大可能性,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却不是这个,韩信导致身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他这个人“没朋友”。
韩信死于“没朋友”
比如说周勃,这位老兄是刘邦的铁杆粉丝,从沛县一路跟到西汉建立,这还不算完,他还在有生之年,几乎参与了所有平叛工作,对刘邦忠心不二,而且功勋卓著。
最重要的是,周勃还很聪明,他在平叛过程中意识到自己身处险境,选择自己解甲归田,以此来求一个善终。
周勃做得够到位了吧,最终还是被定为谋反罪,只不过有人帮他说话,他才得以脱身而已。
帮周勃说话的人正是薄太后,薄太后提出自己的质疑,周勃当过丞相,而且灭诸吕时军权在握,想造反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成功率极高,现在解甲归田了,造哪门子反呢?文帝一听有道理,就给周勃给放了,恢复了爵位。
于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
再比如萧何,大家都知道“成也萧何败萧何”,其实萧何自己又何尝不是身处险境,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也逃不过。
萧何在西汉的名望极高,刘邦非常忌惮,对萧何十分顾虑,终日因为他忧心忡忡,最后刘邦找了个理由,给萧何下到死牢之中了,这样的实际行动,表明刘邦想除掉萧何的心迹。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有人替萧何说话了,这个人也不是什么权贵,他的名字史料没有记载,只知道他姓王,官职是卫尉,主管刘邦的警卫工作。
这个王卫尉听说萧何被下死牢,赶紧对刘邦进言,当年你带兵与楚争霸,后又远征平叛,带兵攻打陈豨、 黥布。
当时镇守关中的人正是萧何大人,萧大人大权在握,据守关隘,威望在关中极高,而您又在外征战时都没反,现在萧何大人谋反,这不合乎常理,他肯定是被冤枉了。
刘邦一听,一时间无言以对,就给萧何给放了。
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
韩信所蒙谋反之冤,并非是刘邦和吕后针对他单独制定的策略,他们几乎是针对所有产生威胁的异姓功臣,只不过其他人并没有全部因此而死,毕竟这么多年过来,结交了不少朋友,帮他们在关键时刻说话,这才保全性命。
韩信之死,正是因为没有朋友,所以在他蒙冤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冒风险帮他说话。
就连刘邦自己,听到韩信死讯时都是“且喜且怜”,高兴的是这个威胁顺利除掉,悲哀的是韩信这样的能人不能再为他所用。
刘邦对于韩信的死其实是心有愧疚的,但凡有人能说句好话,其实还有机会留下韩信,毕竟刘邦的大半江山都是韩信打下来,可惜的是没人帮韩信。
韩信没朋友也怪不了别人,这一点真是韩信自己的毛病。
当初蒯通劝他三分天下,拥兵自立,虽然有自己的私心,但确实是绝佳的机会。
韩信忠于刘邦拒绝蒯通这无可厚非,但是韩信不该在这个时候给刘邦写信要王位,这种半要挟得来的王位,还不如直接三分天下。
估计蒯通看到韩信的未来,就装傻离开他了。
至此,韩信失去了智囊蒯通,又得罪了领导刘邦,最可气的是,他还和项羽玩命,他的决定完美得罪了每一个重要人物。
即便是对刘邦的这些老兄弟们,韩信也不放在眼里,就拿樊哙来说,他身为猛将对韩信十分尊敬,但是韩信却真的飘了,对樊哙这位屠狗之辈,压根就没放在眼里。
有一次韩信去樊哙府上,樊哙对韩信的态度已经仁至义尽,甚至跪拜送迎韩信,结果韩信呢,竟然笑着感慨:“此生与樊哙为伍。
”这叫什么话,亏得樊哙还对韩信称为大王,却只换来一片心凉。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 : ‘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 : ‘生乃与哙等为伍!’
韩信的骄傲,不仅仅是对樊哙,对刘邦那群沛县老兄弟个个瞧不上,经常称病不上朝,原因是“羞与绛、灌等列”。
因为韩信的骄横,加上他表露在外的做法,几乎得罪了所有的西汉开国功勋,这也是为什么刘邦在收拾他的时候,没人为韩信貌似求情的原因,这些人不趁机踩一脚就仁至义尽了。
刘邦和吕后忌惮韩信的能力不假,但是忌惮的又不是他一人,归根结底,韩信之死是死于“没朋友”,平时不该那么骄傲呀,最终落了个“天下已定,我固当烹”的悲惨结局!
文|野史日记
参考文献:《汉书》《史记》
施耐庵水浒传中的人物歇后语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都江堰市大乐九年制学校如何,都江堰市大乐乡
小编将从学校特色、教育质量、升学情况以及师资力量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家长和学生提供详尽的了解和参考。
学校特色大乐九年制学校以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教育理念而著称。
学校秉承着“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开发,在语言、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提供广泛的选择和支持。
教育质量学校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为基础,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教师团队专业素养高、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升学情况大乐九年制学校在升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学生升学率高,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升入理想的高中和大学。
学校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升学指导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在升学途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师资力量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富有经验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在学科教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教师们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这篇文章从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都江堰市大乐九年制学校的优势和特点,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清晰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机构。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