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鼎盛时期才300万人口 西夏到底有多少大军能抵抗宋金百年

西夏建立于宋朝仁宗时期,先后击败了宋朝与
【千问解读】
西夏建立于宋朝仁宗时期,先后击败了宋朝与辽国的进攻,确立了的局面。
随后,宋朝和大辽国都已经化为尘土,西夏却能够对抗大金国。
如果从政权存在的时间来说,西夏存在了将近200年。
对于西夏国的总兵力,却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数字。
西夏国自己号称拥有30万军队,蒙古人写的认为西夏有50余万大军。
但是根据葛剑雄先生的研究,西夏国的中人口不会超过300万。
首先讲一下西夏国的总人口,根据葛剑雄先生的研究,西夏建国时,只有120多万人口。
即使在鼎盛时期,人口也刚刚接近300万。
从人口密度来说,西夏的地盘虽然不算小,但人口大部分都生活在东部,也就是甘肃的东部、陕北和宁夏地区。
至于广阔的西部地区,当时人口非常少。
与之相比,宋朝堪称泱泱大国,总人口有好几千万。
有的史学家认为,宋朝的人口接近1亿。
就凭西夏那点人口,宋朝一个京东路的总人口,就超过了西夏全国。
但一个非常恐怖的情况出现了,西夏进攻宋朝的时候,几乎每次都是十万甚至几十万的军队。
比如著名的永乐城大战,西夏出动了50余万军队,宋朝整个西北地区也没有这么多军队。
那么,人口不超过300万的西夏,到底如何做到了这一点呢?其实就是全民皆兵,一旦与宋朝爆发大规模战争,西夏就会上演全国总动员。
全国15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丁几乎全部入伍,这样一来,西夏当然可以实现动辄几十万大军。
但这样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无法长久。
西夏的国力非常弱,在全国总动员之后,必须实现速战速决。
否则,西夏根本就无力维持。
李元昊曾经几次击败宋朝军队,但是抵达西北前线的时候,采用了坚壁清野的策略,根本不和西夏军打仗,李元昊立刻就急眼了。
如果全民皆兵,西夏可以征集几十万军队,但没有长期作战的能力。
至于西夏的常备军,总计只有不到10万军队。
其中最精锐的铁鹞子(重),只有几千人。
西夏军队的战斗力明显强于宋朝,但宋朝方面也不傻。
起初,宋朝君臣根本看不起西夏这个弹丸小国,一直打算一口气灭掉西夏。
后来发现这个计划太困难,从时期开始,宋朝开始采用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办法。
宋朝开始在西夏的地盘里修建城堡,比如永乐城、平夏城等等。
西夏方面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当然会不竭余力的进攻这些城堡。
为了进攻平夏城,西夏小梁甚至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结果被章楶一顿暴打,连首饰都不要了。
西夏国的外交策略非常的成功,在宋朝大举进攻的时候,西夏会向大辽国求援,请辽国向宋朝施加压力。
等大金国灭掉了辽国和北宋之后,西夏国立刻向金国称臣。
等蒙古帝国崛起之后,西夏国先是联合蒙古,对金国。
发现蒙古太强以后,又联合金国对抗蒙古。
就这样,这个只有不到300万人口的小国,存在了将近200年,比大辽国、大金国、蒙古帝国的寿命都要长。
接下来,小编会讲述金国为何没有吞并西夏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国时期的卫国为什么没有存在感?最后被谁所灭
周武王灭商后,封自己的弟弟姬封于朝歌(卫国初都,在今河南省淇县),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他看住殷商遗民,除此以外,还可以防控西侵。
卫国在军事上的作用,实际上比东部的更加重要,所以西周不仅特意在卫国驻屯“殷八师”,还把卫国东部的帝丘(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选作举行大蒐礼的战略要地,在此检阅和整顿军队、选任将帅、颁布法令。
但是此后的数百年间,卫康叔姬封的后人并没有让卫国壮大起来,卫国始终是一个不温不火的准大国。
进入东周时期,卫国周边大国迭起,而卫国又屡遭戎狄袭扰(霸业初盛的时代,赤狄攻入卫国,几乎灭掉卫国),再加之破坏性的内乱此起彼伏,终于成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
此外不得不说的是卫国的地理位置,它地处中原地带,卧榻之侧列国环伺,且地邻戎狄,是个典型的,这导致它在外交策略上顾忌太多,倏忽变幻,也是卫国逐渐弱小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其弱小,,所以秦国统一天下时,一直懒得灭它。
随机文章左传——既是【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清朝皇帝对太监充满戒心!最后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太监制度终结在他手上汉武帝时期窦婴矫先帝遗诏被诛九族?圣巴特岛圣巴特古斯塔夫三世机场,跑道仅640米台风战斗机性能参数详解,成本6000万欧元可外挂13枚导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黄国: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侯爵国
”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讲述了商人祭祀,是黄夷(尹)最早的记载。
周人灭商后,黄人归服,得以保留。
从出土的东周时期及相关的青铜器看,嬴国与姒国等一直保持婚姻关系。
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北6公里隆古乡境内,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竹书记年》文献载,黄国源于公,崛起于中国南方,是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
早期称为黄夷,是集团的后代,九夷的一支。
春秋时期,称霸,黄国不服,借地域优势,近与江、道、柏、弦乃至随国结盟,远与齐、宋、郑、卫、鲁等修好,曾一度与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
黄国,史实见于《左传》,始于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
这时楚国方兴,在楚地约会诸侯,黄、随二国都没参加,结果,汉阳的随国受到讨伐,淮水的黄国由于相距较远,躲过一劫,但也遭到楚国的斥责。
十九年(公元前675年),首次伐黄。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伐黄,败黄师于踖陵,遂还" 。
可能是感动黄国的抵抗精神和强大武力,楚军并没有一鼓作气灭亡黄国,在惨胜之后匆匆回国。
而面对势力已扩张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国,黄国采取了依靠强齐抵御强楚的策略。
二年(公元前658年),黄国参加了在宋地举行的谋划伐楚的、、、黄国等四国会盟。
第二年,四国又在山东阳谷盟会。
前655年秋天,黄、江二国伐陈。
随着齐国霸主地位的形成,淮域诸国纷纷叛楚附齐。
极力北上争霸的楚国当然不甘示弱,前655年就将黄国的姻亲小国弦国灭掉,弦国国君逃到了黄国。
6年后,即前649年冬,楚国借口"黄人不归楚贡",出师由伐黄。
半年后,即前648年夏,黄国终于被带兵灭国了。
黄国据《》与《黄国故城志》所载黄国建国创始人为赢益长子字太康,建立于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隆古乡。
黄夷南下中原,东夷的后裔--黄夷的后代赢姓长子大廉字太康建立了黄国。
黄国为赢姓。
但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是黄夷(尹)最早的记载。
从最原始的族源少昊氏的黄夷来说,黄氏无疑起源于少昊嬴姓。
晚期至和西周时期称黄夷,东周列国时期称黄国。
四年癸酉(公元前648年)约传衍五十代黄国裔孙,春秋末年被楚国吞并,地名依然称黄邑。
国君赢姓黄氏。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称光州。
黄国的后代黄歇后仕于楚,被封为春申君,地位仅次于楚考烈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黄歇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子。
后来李园把他的妹妹献给黄歇,并立即得到黄歇的宠幸,并有孕。
后来黄歇将李园的妹妹进献给楚王。
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进宫来很是宠幸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另一个,把李园妹妹封为王后。
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下刺客。
春申君进入棘门,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夹住刺杀了黄歇,斩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边。
同时就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
而李园的妹妹原先受春申君宠幸怀了孕又入宫得宠于楚考烈王后所生的长子便立为楚王,这就是楚幽王。
古黄国处于江淮之间,守东方诸国西入淮河上游的门户,当南楚北进中原之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鲁僖公十二年(前648)黄为楚所灭。
黄国属东夷之国,处于楚与中原之间,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了中原文化、东夷文化、江淮文化与楚文化。
黄国先民即夏商时期的黄夷。
因黄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被楚所亡是在情理之中。
黄国文化在保留东夷本土文化因子的基础上,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在器物制造技术、纺织技术、雕刻与绘画技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超过当时的中原文化水准。
其墓葬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自成一格,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它既是一个文化的传播区域,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区域。
随机文章寻找成吉思汗的传说及蒙古人秘葬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几个儿子?杰里科3弹道导弹简析,射程5000公里可打击中东所有国家解读世界十大反舰导弹排名,鹰击83位列第二(被称海上屠夫)揭秘神话中四海龙王的来历,是远古洪荒时代祖龙后羿(瘦死的骆驼)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