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放假2021安排时间表 中秋节高速免费吗
【千问解读】
很快这都已经是八月中旬了,在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要到中秋了,那么今年的中秋是怎么安排的呢?中秋节的时候高速公路会免费吗?
中秋节放假2021安排时间表2021年9月19日(周日)-9月21日(周二)放假,共3天。
2021年9月18日(周六)上班。
需要节假日旅游的人士,可参照2021年放假安排时间表进行合理安排,使自己的节假日生活过的愉快,便于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
中秋节高速过路不免费。
高速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
免费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到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因为今年的中秋节在9月21日星期二,而为了能够与周末形成连休,因此把9月18日星期六和9月20日星期一进行调休,2021年中秋节放假安排为9月19日至9月21日,总共3天。
传说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传说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
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
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传说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解密:忠心耿耿的徐达为什么会在中秋节选择抗旨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的节,对后来大开国功臣而言,是不好过的,因为老婆要“飞”了。
那年的徐达,是江南枭雄麾下的得力干将。
彼时的朱元璋,已雄踞南京,手握精兵数十万。
北方的元王朝,已摇摇欲坠。
这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是年三十岁的徐达,风华正茂,屡建战功。
爱情更是挡都挡不住。
这年春天,徐达在朱元璋的后花园里,邂逅了二十一岁的谢闻莺。
像所有英雄美人剧本的爱情片一样,他们一见钟情,闪电般热恋。
两个月后即由朱元璋主婚喜结连理。
在当时的南京城,这是一段世人眼中天作之合的美满姻缘。
婚后的徐达,受命领兵在外,留谢闻莺在南京料理家事。
偏偏天有不测风云,谢闻莺的父亲谢再兴遭人策反,居然在前线叛变投敌。
消息传来可谓晴天霹雳:按照朱元璋的军法,一人犯罪,就要全家连坐。
谢家城门失火,徐家两口子,自然也要遭殃了。
当然,对于徐达来说,也有不遭殃的办法——— 和老婆划清界限就行。
何况徐达是朱元璋的大将,朱元璋也放出话来:只要徐达主动和老婆谢闻莺离婚,就可以免追究责任。
对“罪犯之女”谢闻莺,也没有立刻逮捕。
意思很明白:领导在给你机会,就看你的表现了。
这道理,徐达知道,谢闻莺也知道。
知道这个道理的谢闻莺,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回了娘家,走前留下话:离婚!知道这个道理的徐达,二话不说扔下军队,从前线返回南京。
在朱元璋眼里,徐达是个听话的老实人,凡是朱元璋要办的事,他从没说过半个不字。
但这次徐达说“不”了。
那是公元1364年的八月十四,回到南京的徐达,拒绝了好友们的劝说,宁可连坐,也绝不和老婆离婚,更反反复复地往谢闻莺家跑。
一天去了五趟,全吃了闭门羹。
谢闻莺只托丫鬟捎话:离了吧。
吃闭门羹的徐达,却犯了倔劲。
谢闻莺不见,就一趟一趟跑,闭门羹吃的多了,干脆第二天守在谢家门口,标准的军姿站着,从早晨到晚上一动不动。
期间没了耐心的朱元璋,为彻底断掉徐达的念想,还曾派人到谢家抓人。
到了谢家门口一看,徐达杀气腾腾站在那里,谁上前就砍谁。
对这位战无不胜的军神,谁敢触霉头,来了几拨人,都识趣地吓跑了。
就这么一直等到夜晚。
谢家的门终于开了,还是丫鬟走出来,还没来得及说话,徐达快步上前,将一盒东西,交到丫鬟手里。
不到多时,门再次开了,出现在徐达面前的,是一个的女人———谢闻莺。
那一盒东西,是月饼,那一天,是至正二十二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
那一个夜晚,明月之下,,这对患难夫妻执手相看,相携入内。
在那个团圆的夜晚,在不离不弃的温情中依偎,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那个中秋节最终还是平安地过去,在听完亲的汇报后,朱元璋并未再为难过徐达。
这桩公案就似一阵风般轻轻地抹过去了。
后来徐达北伐,驱逐元廷,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开创大明王朝。
建国后论功行赏,位居武将第一。
历代功高必震主,大明朝更不例外,明朝的开国元勋们,后来垮台清算的不少。
唯独徐达,虽有“蒸鹅案”的疑云,晚年与谢闻莺白头偕老,举案齐眉。
明朝建立之后,徐达不止一次地告诉朱元璋,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辞官回乡,与妻子泛舟湖上。
也不断有人向朱元璋打徐达的“小报告”,但朱元璋却始终未为所动。
论原因,或许正是至正二十二年的中秋节一幕,那仿佛一块试金石,试出了一个铁骨铮铮、负责任的男人。
随机文章兵马俑是活人做的吗,兵马俑是活人俑吗(真人比例陶俑烧制)盘点冥界四花都有哪四种花,彼岸花/曼陀罗花/罂粟花/夹竹挑(邪门)水星为什么不能住人,水星不适合人类居住环境(昼夜温差巨大)飞机遇到气流危险吗,有坠机的风险/只要合理操作都能逃出生天平行世界是绝对存在的,平行世界存在的证据/双缝实验是其中之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的月》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的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的月》1 木慢·可怜今夕月 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
空汗漫,但长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蟆故堪浴,问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词篇。
作者在小序中明白提示,这首词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思与前人不同,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而这首却写的是西沉以后的情景;二是自觉地学习屈原,运用《天问》体形式。
咏月,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仅以唐宋诗词而论,张若虚的《春江月夜》以月为线索,组织全篇,提出了某些带有哲理意味的问题: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把酒问月》: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看,这些不同的诗词都在向天提问,故此也都与屈原的《天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首《木兰花慢》实际上是继上述诸诗词之后,在歌咏明月这一题材上的`新的发展。
其特点可归纳为下述三个方面。
一是构思有新意。
作者不写待月,而是从月亮落去之后起笔,并由此展开想象的翅翼,一会儿飞向广阔的太空,一会儿沉入深幽的海底。
最令人惊异的是,生活在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在作者心目中还有了西半球(那边、别有人间),当们这里月亮西沉后,那边才看见月亮东升?光景东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禁不住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
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二是巧妙安排神话传说。
词中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集中起来,经过选择、加以编排,使之成为统一整体,创造出带有浪漫色彩的神话形象。
词中神话的安排主要按三个焦点加以集中:一是人间(是别有人间…)二是天外(是天外,空汗漫);三是海底(谓经海底问无由)。
三是全篇设问。
词是学《天问》,故保留《天问》形式上的特点,但因词的字句可长可短,所以节奏上比《天问》更加生动活泼。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的月》2 中秋的月 放纵千万里的长线 将远方憧憬的心 拉回到亲人身边 藏在父母的泪痕里 浸在兄弟酒杯的对峙里 印在爱人的心窝里 中秋的月亮,光洁美丽的容光 送给人们桂花的馨香 带给人们久远的期望 送给人们美好难忘的时光 宁静的.月宫 张果老砍伐梭椤 陪伴美丽的嫦娥 漫游仙宫田园美景 天国牧歌令人神往 天宫殷勤的玉兔 捣制良药 根治人间的抑郁和忧伤 人们走出不安的阴影 走向温暖的金色阳光 年年岁岁如水月光 春风满面幸福安祥 迢迢银河遥远天堂 绚丽彩虹金桥飞架 牛郎织女 正在为美满幸福的生活奔忙 天上宫阙 莺歌燕舞金壁辉煌 神仙美景人心欢畅 中秋的月亮,美丽光洁的容光 但愿人们好运长久 年年岁岁幸福的人们 共同拥有难忘的中秋 共同沐浴美丽的月光 银色的月光 托起人们宁静的心境 明净的月亮 弥漫月饼醉人的清香 晶莹美丽的月亮 飘荡在九天之上 悠闲的轻舟 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载着人们的幸福憧憬 在茫茫的天际远航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的月》3 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一杜甫《月夜》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一一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3、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李频《中秋对月》 4、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一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5、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
万方期一夕,到晓是经年。
影蔽星芒尽,光分物状全。
惟应苦吟者,目断向遥天。
——许棠《中秋夜对月》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一一张九龄《望月怀远》 8、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苍苍。
远水澄如练,孤鸿迥带霜。
旅人方积思,繁宿稍沉光。
朱槛叨陪赏,尤宜清漏长。
——张正一《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苍字》 9、雨余风露凄然。
月流天。
还是年时今夜、照关山。
收别泪。
持杯起。
问婵娟。
问我扁舟流荡、几时还。
——赵鼎《乌夜啼》 10、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
若只如今日,何难至白头。
沧波归处远,旅食尚边愁。
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
——项斯《中秋夜怀》 11、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
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
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
——无可《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 12、前月月明夜,美人同远光。
清尘一以间,今夕坐相忘。
风落芙蓉露,疑馀绣被香。
——鲍防《秋暮忆中秋夜与王璠侍御赏月,因怆远离聊以奉寄》 13、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4、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5、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
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
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
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
——李群玉《山中秋夕》 16、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
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
远月清光遍,高空爽气来。
此时陪永望,更得上燕台。
——徐放《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 17、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一一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18、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曹雪芹《中秋对月有怀》 19、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李群玉《中秋越台看月》 20、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李群玉《中秋寄南海梁侍御》 21、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无可《中秋台看月》 22、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
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
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
西峰采药伴,此夕恨无期。
——张籍《山中秋夜》 23、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
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一一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4、莫惜三更坐,难销万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
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无可《中秋江驿示韦益》 25、素娥醉语曾留。
又中秋。
待得重圆谁妒、两悠悠。
向愁旱,今愁水,没中洲。
看取明朝晴去、不须愁。
——刘辰翁《乌夜啼》 26、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一一范成大《水调歌头》 27、年重月,月重光。
万瓦千林白似霜。
扁舟入醉乡。
山苍苍。
水茫茫。
严濑当时不是狂。
高风引兴长。
——向子諲《长相思》 28、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李涉《中秋夜君山台望月》 2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一一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0、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戴复古《中秋李漕冰壶燕集》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的月》4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潜《归田园居》 2、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3、玉人和月摘梅花。
——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4、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6、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7、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张九龄《望月怀远》 8、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10、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2、玉笙吹彻,此时情意谁解?——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 13、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慧霖《闰中秋玩月》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15、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6、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7、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8、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9、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临江仙》 20、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
月在杯中。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的月》5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7.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9.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10.庆国庆,齐欢乐,家要和,国要兴,普天同庆。
11.以真诚为半径,以感激为圆心,画中秋圆圆的祝福,赠与家人。
12.月饼合家团圆,月兔送吉祥,月圆人团圆事事圆满。
13.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愿今日千里共婵娟。
14.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5.思念,化作一阵香,躲进月饼里。
咀嚼着,咀嚼着,便在口中散开了,而心里,满满的‘,都是亲人的祝福。
16.品香甜的月饼,聊琐碎的家常。
望皎洁的明月,这便是中秋。
17.小时候,中秋是一个月饼,我咬一口,你咬一口;长大后,中秋是一杯浊酒,我泯一点,你泯一点;而现在,中秋是一轮圆月,我看一眼,你却不在。
1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1.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2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4.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25.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6.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27.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28.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
29.唯到中秋节,人月两团圆。
30.数十年过去,就如夜间一声叹息,唯有每年中秋夜晚,我会静心思考…… 3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32.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3.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3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35.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的月》6 《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念奴娇.中秋对月》赏析 此词浮想殊奇,造语浪漫,对月之人似亲昨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词人貌似仙人,而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人间天上浑然写来,仙骨凡心杂错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沈醉”,又显感伤,大起大落中,将矛盾的心态淋漓吐出。
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
长洲(今苏州)人。
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
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
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念奴娇.中秋对月》的作者简介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的月》7 《八月十五夜月》原文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