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被誉为“男性保护神”,到底神奇在哪里?怎么吃才有效?

由于富含维生素和番茄红素,西红柿又被誉为水果型蔬菜。
关于西红柿怎么吃好,网上流传着诸多说法。
事实上,针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生吃和熟吃各有利弊。
一、西红柿生吃还是煮熟,哪个更有营养? 从番茄红素吸收的角度
【千问解读】
西红柿是餐桌上常见的食品,由于原产地在南美洲,因此又被称为番茄。
由于富含维生素和番茄红素,西红柿又被誉为水果型蔬菜。
关于西红柿怎么吃好,网上流传着诸多说法。
事实上,针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生吃和熟吃各有利弊。
一、西红柿生吃还是煮熟,哪个更有营养?
从番茄红素吸收的角度看,它属于脂溶性物质,如果生吃的话,难以被人体有效吸收。
而经过破碎、加热和烹饪之后,番茄红素充分的释放出来,相比于生吃,熟吃对于番茄红素吸收率能提高5倍。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番茄红素针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等疾病有很好的抵抗功效。
因此从保护心血管的角度出发,西红柿尽量熟吃才好,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除了番茄红素,西红柿当中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护皮肤、牙龈以及还能抑制细菌。
只是维生素C经过高温烹饪会被破坏,所以从维生素C摄入的角度考虑,西红柿生吃较好。
事实上,养分的摄入是量化和动态形式的,生活中吃西红柿,从来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一种吃法。
相比大多数人,西红柿生和熟都吃过,这也不会破坏其养分的摄入。
因此偏执的争论哪种食用方法好,本身就不可取。
日常适量的食用,而且不局限于某一种吃法就可以了。
再者,从西红柿自身的属性看,西红柿性寒,吃太多事实上对身体没有好处。
因此日常食用西红柿,可以和性热的食物混合食用,以降低其寒性。
此外,西红柿和牛奶一起食用,由于脂溶性物质易于溶于油脂类,可以尽可能提高番茄红素的吸收率。
在烹饪方式上,西红柿与肉类食物一起烹饪,过早加入会导致肉类的口感变差,需等到肉质软烂后再加入;与其他绿叶蔬菜烹饪的话,要先放西红柿,待到快出锅时再放其他青菜,这样既能保证青菜的口感,也能保证色泽。
二、西红柿号称“男性保护神”,能预防前列腺疾病吗?
大众之所以对西红柿情有独钟,还源于它可能对男性前列腺的保护作用。
早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芝加哥大学对1899名男性进行长达3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
前列腺疾病的发生,跟人体内番茄红素的浓度有直接关联,浓度越高,罹患前列腺疾病的风险就越低。
此前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证实,成年男性每周吃10个以上的西红柿,前列腺癌的患病率会降低45%。
具体来看,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具有以下功效。
首先,番茄红素能够清除细胞代谢物,从而增强抗氧化能力。
其次,番茄红素还能清除前列腺中的自由基,起到保护前列腺组织、预防和缓解前列腺炎的作用。
在西方,流行服用番茄红素胶囊,日服剂量小而且方便,针对男性的前列腺健康是有效的保健方式。
此外,也有相关的研究证实,经常吃西红柿,可以改善精子的活力与浓度。
最后,番茄红素能够抑制雄性激素的过度分泌,从而起到预防前列腺癌的功效。
不过,也有相关研究认为西红柿针对前列腺的保健被过度夸大了。
2000年,《癌症流行病学》期刊上就刊登了佛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他们针对28000多人的分析发现,番茄红素并不能明显降低前列腺癌的患病几率。
这表明,针对某一种疾病的预防,不能太过于依赖单一的某种食物。
三、关于西红柿的4大疑问,一次性为你解答
①西红柿真的可以美白防衰老吗?
就像人们都知道番茄红素是最好的抗氧化剂,每天吃西红柿,似乎就能美白抗衰老。
可实际上,即便是经过烹饪被充分释放,一个西红柿里的番茄红素也只能被人体吸收0.05mg,生吃的吸收率就更低了。
再者,番茄红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不但在西红柿里,西瓜、李子、柿子、葡萄、柑橘等水果中也存在。
所以,吃西红柿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功效,但是否真的能起到美白抗衰老的效果,起作用的可不仅仅是番茄红素,还有其他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②西红柿真的可以抗癌吗?
至于说西红柿的抗癌作用,尤其是抵抗前列腺癌的功效,研究和实际的临床实践是两回事。
番茄红素其抗癌的功效,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被证实,但也有研究证实其功效并不明显。
这就说明研究不等于实际的临床实践,更不等于吃西红柿就能有效的抵抗癌症。
美国佛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
对癌症的预防,不能迷信某种特定的食物,因为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利用、反馈的效果以及受到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不是单一的因素就能决定全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应该关注自身健康平衡的生活。
③空腹不能吃西红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西红柿中含有大量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在体内与胃酸发生反应后,凝结成不溶解的块状物,容易引起胃肠胀满、疼痛等不适症状。
所以,要尽量避免空腹生吃西红柿。
④痛风患者不能吃西红柿?
而痛风患者是否能吃西红柿,只要关注西红柿的嘌呤含量就可以了。
每100g西红柿中含有的嘌呤含量为4.3mg,所以从含量来看西红柿属于低嘌呤食物,痛风患者食用,并不会引起高尿酸症。
西红柿作为常见的食品,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存在了很久,日常适量的食用,不过度迷信其某种功效,用保健的眼光来看待,才是对身体健康真正的负责。
换言之,它只是补充营养、预防疾病的一种方式方法,不能代替真正的医学治疗。
参考资料:
[1]西红柿熟吃更有营养[N].河北日报,2010.12.27
[2]西红柿对前列腺癌有奇效吗?[N].科技日报,2007.5.22
[3]番茄红素,男人必不可少的生命元素[N].生命时报,2018.4.17
中国也有一个地方被誉为“中国百慕大”一起来看看
中国的百慕大黑竹沟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这片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有着一处极为神秘的景区——黑竹沟,它拥有地形独特的山谷和茂盛的植被,常年缭绕的迷雾更是为其增添了不少恐怖的色彩。
“最深度、最原始、最疯狂、最恐怖的探险,你敢去吗?”2014年7月20日,湖南网友“埋骨人”在他建立的“宇宙禁区探险”QQ群邀约网友报名参与黑竹沟探险。
来自安徽的小李、湖南的李静、山东的伟哥、福建的阿武、上海的老吴等5人报了名。
8月16日,5人进沟,4天后3名网友与另两人走散,报警后至今尚未发现失联网友的踪迹。
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黑竹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黑竹沟,因为这次驴友失踪事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黑竹沟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美姑线山18公里处的密林深处,距成都246公里。
面积约180平方公里,生态原始、物种珍稀、景观独特神奇。
当地乡名斯豁,即死亡之谷。
曾被国内外舆论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当地彝族和汉族把黑竹沟称之为南林区的“魔鬼三角洲”。
经中国森林风景评价委员会审议,黑竹沟2000年2月22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竹沟的内部有一条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原始峡谷地带,名为石门关,据当地的彝族长者介绍,在1950年时,国民党胡宗南残部30余人准备闯入沟内逃窜,入沟后却无一人生还,于是这里便留下了“恐怖死亡谷”之说;此后的时间里,也有不少的探险队前去探险,他们不仅没能深入石门关这块险恶地带,甚至有不少人在此死亡或者失踪,至于人进去后是怎样离奇失踪的,直到现在都没能完全解开这个谜团。
有细心者发现,黑竹沟位于北纬30°线,与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同处“死亡纬度线”上,于是它被人们称为“中国百慕大”,这个纬度之谜也让黑竹沟一下子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人畜进入黑竹沟屡屡出现失踪和死亡事件,而很多失踪原因至今还是个谜。
新中国成立初期,胡宗南残部半个连30多人进入而不见踪影;解放军3个侦察兵从甘洛县方向进入黑竹沟,仅排长1人生还。
黑竹沟“恐怖死亡谷”的称号因此而来。
1976年,四川森林勘测一大队3名队员失踪于黑竹沟,经过寻找,3个月后只发现3具无肉骨架。
1977年7月,四川省林业厅森林勘探设计一大队来到黑竹沟勘测,技术员老陈和助手小李在石门关附近失踪。
1995年,解放军某部测绘队2名战士在黑竹沟失踪,后来只发现2人的武器。
1997年,四川省林业厅的两位工作人员进入峡谷后,再也没有回来。
2013年5月,一名山西游客在黑竹沟景区失踪,历经5天4夜,终于获救。
黑竹沟形成 黑竹沟的岩石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有大量的铁、锰、镁、硅等,从而使黑竹沟产生了差异极大的磁场带。
在这个磁场带里,时钟会停止不前,指南针、罗盘无法准确读数,在罗索依达,窝罗挖曲,绝壁沟一带,等高线最密集的约有60平方公里的局部地方偏差约30°。
这里沟谷幽深,相对高差800~1000米。
河水垂直下落,只有只听水声轰鸣,寒气袭人,不见水。
树木竹子稍一扯动就连根拔起掉入山崖,十分危险,真是岩羊过不去,鸟禽也难飞,周围悬崖绝壁无法攀行。
登绝壁峰象爬楼梯,登峰难下山更难。
从山谷山洪的水位线看,要是遇上暴雨,在绝壁沟里肯定被山洪冲走,要是遇上雨雾天气,谁也别想走出死亡谷。
幸运走出沟谷,细雨浓雾跟随而来,那神秘的云雾又把死亡谷盖得严严实实。
这是发生过多次人畜入沟神失踪的主要地段。
在此之前,就有专家对黑竹沟内的磁场进行过测验。
几年前,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李才明来到黑竹沟,在沟口,子午测定仪上的数值显示为49300纳特。
#p#分页标题#e# 我们知道,地球本身就有磁场,这个磁场随着地理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往两边走,越靠近两极磁场越强。
黑竹沟位于北纬30°这条中低纬度线附近,地球磁场应该在50000纳特左右。
也就是说,此时,子午测定仪上的数值,属于正常范围。
继续往里走,依旧未见异常。
然而,当进入石门关后,怪事发生了。
在GPS的指引下,往南走了两公里,李才明此时发现,子午测量仪上的数值显示为49500纳特。
在北半球,越往南走,就离赤道越近,磁场应该越弱,怎么这里却反过来了呢? 而这恰恰证明了专家们的猜想:黑竹沟内存在地磁异常——除了地球磁场外,还存在着其他磁场。
指南针最大偏转20° 这异常的磁场是从哪里来的?目之所及,除了茂密的植被,就是高耸入云的岩石。
李才明拿出磁针,沿着一个方向走去,然而,磁针却发生了偏转,越靠近岩石,偏转越明显。
原来,这不起眼的岩石,是有磁性的。
经验判断加上采样鉴定,岩石的身份得以确定——玄武岩。
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变冷凝固而形成的岩浆岩,含铁量高。
石门关存在着大量玄武岩,它们各自释放磁性形成了磁场,并对原本的地球磁场产生了干扰。
这样一来,指南针就“失灵”了。
不同的玄武岩,含铁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因此,有的磁场强,有的磁场弱,因此,指南针发生偏转的角度也不一样,最大偏转了20°。
这些磁场,让指南针不再靠谱,靠它找方向怎能不迷路?探明异常带 从2014年开始,历时两年,专家组四次深入黑竹沟腹地,探测出黑竹沟这条地磁异常带为东西走向,长达60公里。
借助无人机4入黑竹沟 那么,黑竹沟内存在异常磁场的区域有多大?异常磁场最强的地方在哪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专家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实地探测,甚至借助了无人机。
为了确定异常磁场的区域,由十多个专家组成的团队,4次深入黑竹沟腹地。
从住地到黑竹沟景区腹地,路上就要花两个小时。
车开到中途时就没路了,只能“甩火腿”。
进沟前,得做充足的准备,除了GPS、卫星电话,还必须要有当地彝族人带路。
2015年11月底,黑竹沟已进入深秋,下午四五点,沟里就开始起雾。
这是一行人第四次来到石门关。
这里,几乎都是原始森林,在当地彝族人的带领下,专家们沿着一条早前伐木工人运送木头到碎石路前行。
宽不过1米的小路,没有护栏,旁边可能就是悬崖,专家们拿着仪器,边走边测。
一些地方长满植被,一些地方是悬崖峭壁,人去不了,这时,无人机就上场了。
无人机按照设定好路线飞行,上面绑着的磁通门磁力仪,实时地记录着各个点位的磁场大小。
由于这种小型无人机,每20分钟就需要换电池,因此,一次设定的路程不能太远,不然就飞不回来了。
每条路线都要飞两遍,磁通门磁力仪测到异常后,还需要换成光泵磁力仪进行进一步确认。
无人机在上空来回飞,一点一点地探索着这一片神秘的土地。
探明60公里异常带 历时两年,专家们终于摸清了地磁异常点的分布,并从上万平方公里的航磁资料中,整理勾勒出了存在于景区的地磁异常带。
就在几天前,黑竹沟地磁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这条地磁异常带,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经探测发现,这条异常带为东西走向,长达60公里,覆盖石门关-荣宏得-罗索伊达一线。
从地表调查来看,该异常带几乎与浅表出露的玄武岩体或岩脉重合。
这也印证了此前的猜想:带有磁性的玄武岩导致黑竹沟存在异常磁场。
在这条异常带上,各个点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专家发现,在景区核心区域,马鞍山-草甸一线,地磁异常点分布更加密集,异常幅度大多集中在500纳特左右,局部可达数千纳特,尤其在石门关玄武岩区,地表测量的差异值甚至达到4000纳特。
而在景区沟口附近,以及东南部大小杜鹃池,无人机测量的差异值大多集中在数百纳特,相比马鞍山-草甸一线,要小得多。
众谜题待解 地磁异常带的探明,并没有完全揭开黑竹沟的神秘面纱,反而引出了更多的疑问。
致地磁异常的玄武岩从哪来? 地磁异常带的发现,并没有完全揭开黑竹沟的神秘面纱,反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了更多的疑问。
这条地磁异常带,还有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秘密——这些玄武岩是何时产生的?在如此长一段时间内,它经历过哪些地质变化?为何石门关的玄武岩含铁量要比其他地方高一些?这些玄武岩的磁性最高能够达到多大?#p#分页标题#e# 专家表示,根据无人机测量出的地磁异常,与山脊相对应,与晚二叠地层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从地质图上看,黑竹沟至少受东西、南北两期构造作用,“可能是晚期南北构造作用,将原本埋在地下的二叠系地层抬升到浅地表。
” 而这些,目前都还仅仅只是猜想。
专家们将继续走进黑竹沟,对玄武岩大量采样分析,以期还原神秘黑竹沟的“前世今生”。
地磁异常不能说明的谜题 此外,这条地磁异常带并不能解释在黑竹沟发生的一切,比如失踪之谜。
除了地球磁场,信鸽找路的办法可能还有多种,为何那4只信鸽就此失踪?如果说,过去人们得靠指南针指路,但现在有了更高级的GPS后,为什么还是有驴友迷失黑竹沟? 难道,这地磁异常会影响信鸽和人对方向的判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表示,由于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而现有的证据数量有限。
磁场究竟是否对人体产生影响?要达到多大强度才有影响?这还需要更大规模,高质量的证据作更深入的研究。
在此次考察的过程中,专家们还注意到,黑竹沟内的植被群落有带状的分布趋势,这与地磁异常是否有关系呢? 云雾缭绕的黑竹沟,还有很多谜题,等待着我们去解答。
除去这些未解之谜,黑竹沟的风景也是数一数二的,它是国内最完整、最原始的生态群落之一,有上百种珍稀的动植物在此生活,可爱的短尾猴和珍稀的花熊猫就是上天赐给黑竹沟的精灵,当你看到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时,便会忘却了这里的恐怖。
来源:虎视探秘 ,欢迎分享,(QQ/微信:1040529086) 站长推荐: 类似百慕大三角事件 密西根湖神秘三角离奇失踪之谜 现实版的女儿国:柬埔寨女人村真的没有一个男人 火星男孩波力斯卡事件轰动一时 超能力是真是假?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网友转载,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盲目相信,风险自担。
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珠算”起源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