鹩哥的特征与驯养(鹩哥的繁育方法)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7-30 点击数:

鹩哥的特征与驯养(鹩哥的繁育方法)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鹩哥又称秦吉了,俗称海南八哥。

分类属于鸟纲,椋鸟科。

此鸟是著名的笼养观赏鸟。

(一)观赏与经济价值

鹩哥是著名的观赏鸟。

人类饲养历史悠久。

鹩哥善鸣叫,发声 清脆流畅,吐音清楚,富有优美的旋律,歌声婉转动听,亦会仿效 喜鹊、杜鹃等的鸣叫和猫叫。

由于自然界的鹩哥数量越来越少,人 工养殖鹩哥,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能增加经济收入。

鹩哥的特征与驯养(鹩哥的繁育方法)

(二)形态特征

鹩哥体长约28厘米,嘴厚而弯曲,嘴短于头,喙和足趾呈橙红色。

自眼后至头后侧面有两片金黄色 肉垂。

通体黑色,且具有金属光泽,两 翅部分翼羽有白斑,飞行时尤为明显。

第一枚初级飞羽很小,尾短,方形,脚 长 。

雌雄鸟体色相似,外表 不易区别。

鹩哥的特征与驯养(鹩哥的繁育方法)

(三)生活习性

鹩哥在野生状态下多栖于印度、中 南半岛、印度尼西亚,我国云南南部、 广西西南部及海南岛等地。

鹩哥怕冷, 喜欢安静,胆怯怕惊,喜水浴,善鸣叫,杂食性,但以各种野果种 子和昆虫为食。

性成熟的鹩哥在繁殖季节,发情成鸟表现不安,飞进飞出,不 断鸣叫。

雌雄鸟后,筑巢于树洞中。

鸟产卵前精神不振,翅膀 下垂似有病态,产卵后即恢复正常。

每窝产卵2~4枚,灰蓝色, 有的具有斑点。

整个孵化期为15~18天,雏鸟约经26日龄出窝, 1个月左右雏鸟开始离开亲鸟独立生活。

鹩哥的特征与驯养(鹩哥的繁育方法)

(四)笼具

鹩哥可用中型或大型竹制鸟笼饲养,一般用饲养八哥的笼具饲 养,笼内设有大型食罐 (8厘米×6厘米)1个,水槽1个,软食罐1个。

栖木离笼底的高度不宜太高。

鹩哥是比较怕冷的笼养鸟, 北方冬季及早春需加罩笼衣。

种鸟放在较大型的笼箱内饲养。

笼箱 应分室内室外两部分,每部分高约1米、长约70厘米、宽约60厘 米左右。

在室内笼上方设1个人工巢。

人工巢为长方形,高40厘 米、宽25厘米、长30厘米。

两笼内均应设置栖木。

鹩哥的特征与驯养(鹩哥的繁育方法)

(五)饲养管理

饲养鹩哥应从幼鸟饲养,最好选6~12月龄的幼鸟进行调教驯 熟,并可放养。

鹩哥取食软饲料甚多,家庭喂鹩哥饲料可以鸡蛋米 为主,同时隔日加喂适量的大米饭、少量水果如苹果片、香蕉、葡 萄和昆虫拌成软料。

另外加喂适量肉末、小鱼虾及昆虫等或以小鸡 饲料为主。

鹩哥的特征与驯养(鹩哥的繁育方法)

也可喂少量熟白薯、熟南瓜等,每次加喂量以1小时吃 完为宜。

鹩哥胆怯怕惊,喜欢安静,因此不宜在外遛鸟。

鹩哥爱水浴, 应选择无风、气温适合的时间,将其移入水浴笼中,可每日浴水洗 澡1次,以清洗嘴壳附着残留饲料和体表及足趾的粪污。

此鸟为南 方鸟类,怕冷,因此北方早春和冬天宜饲养在无风、笼外加罩布或 温度保持在15~20℃的室内饲养。

由于鹩哥食量大,能排出大量 的粪便,因此必须及时清除残余饲料和粪便,并清洗鸟笼。

鹩哥的特征与驯养(鹩哥的繁育方法)

(六)调教和驯鸟方法

鹩哥在笼养条件下容易调教和效仿人语,最好选6~12月龄的 幼鸟进行调教。

训练学人语必须有耐心,训练时间应在每天清晨, 选择安静的环境,边教鸟说话,边喂它喜欢吃的食物,学会1句话 再教第2句话。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以后鹩哥就能模仿其他动物的叫 声和简单人语。

鹩哥的特征与驯养(鹩哥的繁育方法)

(七)繁殖方法

近年来人工繁殖鹩哥已获成功。

鹩哥发情时精神兴奋不安,进 出活动较多。

雄鸟叫声的音调比平时高,雌鸟双翅下垂,抖动频率 很高,并发出响声,鸣声为 “吱吱,吱吱”,而后追逐雄鸟。

在雌鸟阵发性抖翅后。

后,雌鸟营巢时应提供稻草等营巢材料。

鹩哥的特征与驯养(鹩哥的繁育方法)

雌鸟每窝产卵2~4枚,以每天和间隔2~3天产1枚不等。

卵 产齐后,雌鸟随即开始孵化。

孵卵期间,雌鸟除饮食、排便外不离 开巢箱,雄鸟护巢。

整个孵化期15~18天;超过18天后,雌鸟就 会拒绝孵卵。

1对亲鸟每年可繁殖两巢幼鸟。

在开始育雏的半个月中以雌鸟用啄碎的面包虫喂食为主,半个 月后雄鸟负责喂雏。

雏鸟主食面包虫和其他昆虫伴以钙质及其他矿 物饲料;亲鸟也将自食的饲料饲喂雏鸟。

雏鸟约经26日龄以后即 能出窝,1个月左右雏鸟就能离开亲鸟独立生活。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