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疾病治疗 >

哪些孩子更容易得横纹肌肉瘤?这种基因检测有望预测

时间:2024-08-29 13:08 来源:小叶 作者: 小叶

简介:哪些孩子更容易得横纹肌肉瘤?这种基因检测有望预测

【千问百科解读】

横纹肌肉瘤(RM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却是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与其他儿童癌症相比,其遗传易感性尚不明确。

近日,美国《国家癌症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癌症易感综合征相关的胚系突变,可能增加横纹肌肉瘤的遗传风险,且胚系突变检测应根据肿瘤亚型进行,与患者年龄无关。

▌陌生又可怕的儿童癌症:横纹肌肉瘤

横纹肌肉瘤(RMS)一般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这种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占所有儿童肿瘤的5%,仅次于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

儿童RMS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以头颈部、泌尿生殖道最常见,其次为四肢、躯干、腹膜后等部位。由于患病人群较少,30多年来,横纹肌肉瘤的治疗方法几乎没有进展,还是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

目前,RMS主要分为4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RMS)、腺泡性横纹肌肉瘤(aRMS)、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ssRMS)及多形性横纹肌肉瘤(pRMS)。

影响儿童RMS预后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分型等。而肿瘤一旦发生转移,治愈率将大大下降,预后较差。

▌RMS相关基因突变

研究人员对615名新确诊为横纹肌肉瘤患者的胚系DNA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将这些患者中63个常染色体显性癌症易感基因中的患病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在45例RMS患者中,通过15个常染色体显性基因(7.3%)鉴定出胚系易感基因突变。

研究发现:

大多数易感突变(73.3%)是在与小儿RMS风险相关的易感基因中鉴定出的,例如TP53(Li-Fraumeni综合征)、NF1(I型神经纤维瘤病)、HRAS和BRCA2。

有研究表明,引起儿童RMS的基因数量有限,可新研究却发现了新的基因。如BRCA2基因通常与成人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但也可能以某种方式影响儿童RMS的易感性。

而根据组织学报道的遗传病因学差异,胚系突变在胚胎性RMS和腺泡性RMS患者中更为常见(分别为10%和3%)。

此外,研究还发现携带癌症易感突变的患者可以更早地确诊。约一半的胚系突变(40.0%)是在3岁或以上的患者中发现的,这与当前针对儿童患者的基因检测指南相左。

当前的指南重点聚焦在那些非常年幼的患儿,而新发现可能改写指南中关于检测年龄的建议,让更多RMS患儿能有机会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早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

▌案例:TRI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11岁的女孩璐璐(化名)因左上臂有一个豌豆大小的肿块,而确诊为横纹肌肉瘤。

经过一年多的标准治疗,璐璐的情况有了好转。然而没多久,璐璐的肿瘤复发了,标准化疗效果并不理想。

璐璐妈妈一直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治疗,而后在主治医生的介绍下,她了解到TRI检测。

TRI检测是在取患者标本进行下一代基因测序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智能建模,模拟目前FDA批准药物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寻找抑制肿瘤生长的最佳药物组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19年,根据璐璐的基因检测结果,TRI生成了个性化治疗建议,为她推荐了两个药物组合:顺铂+多柔比星、顺铂+伏立诺他、多柔比星+伏立诺他,曲贝替定+伏立诺他、奥拉帕利+曲贝替定、奥拉帕利+伏立诺他。

同时,经由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中美权威专家对该方案进行评估后,璐璐开始按照TRI推荐的方案实施治疗。奇迹发生了:

仅1个疗程,璐璐的肿瘤便缩小了20%-30%;随后,医生根据报告交替使用“顺铂+多柔比星;顺铂+伏立诺他;伏立诺他+多柔比星”方案化疗。

3个月后,肿瘤竟然完全消退!后续,璐璐只需口服伏立诺他进行辅助治疗。再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璐璐又接受了质子治疗。

如今,璐璐的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玩耍。

璐璐家人非常感谢好医友TRI及中美专家共同为璐璐所做的努力,也希望更多跟璐璐一样的孩子,能早日摆脱病痛折磨,找回精彩童年。

随着对癌症研究的不断深入,“一刀切”的治疗方案并不适用于横纹肌肉瘤这类高异质性癌症的治疗决策。我们需要同时考虑所有的突变,分析其相互作用,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而好医友肿瘤应答指数(TRI)检测,通过使用创新的多组学建模,计算生物模拟和人工智能启发式技术,可为患者预测最有效的个性化疗法。

一年多来,在国内近百家三甲医院,已有包括横纹肌肉瘤患者在内的数百名难治性肿瘤患者受益,获得了匹配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好医友提醒:儿童肿瘤与成人有较大的不同,隐蔽性较强,加上年幼的孩子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增加了检查及诊断的难度,可能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大部分横纹肌肉瘤患儿会出现一些症状,家长应高度警惕以下5个信号:

1、不明原因的脸色苍白、出血,常伴有倦怠、食欲不振、贫血等症状;

2、无故发烧持续一周以上,且体温忽高忽低、难以控制;

3、出现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较长,且无压痛感;

4、不明原因的腹痛、头痛、关节酸痛,同时常出现呕吐、走路不稳等;

5、头颈、腋下、四肢、腹股沟、后腰等部位发现肿块。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