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奇特的星体,一秒疯狂自转1000圈,中国天眼已发现660颗

在摸索射电闪烁信号特征时,贝尔突然发现到一个周期规律的干扰信号。
这是一个间隔 1.33秒 的脉冲信号,且在不断重复,听起来如同一个外星系文明所传来的无线电波一样 。
贝尔与导师在详细研究后,
【千问解读】
1967年7月,英国新造射电望远镜正式投用,该望远镜用于星空无线电信号流量变化研究,其中一位名叫乔瑟琳·贝尔的爱尔兰女博士研究生主要负责执行繁重的观测记录工作。
在摸索射电闪烁信号特征时,贝尔突然发现到一个周期规律的干扰信号。
这是一个间隔1.33秒的脉冲信号,且在不断重复,听起来如同一个外星系文明所传来的无线电波一样。
贝尔与导师在详细研究后,将此认定为是外星人发出的特定摩尔斯电码,并标记为小绿人。
但在不久后,贝尔又发现不同天区的其他三个周期各异的脉冲信号源,这直接排除了外星人信号的可能性,因为不可能有三种外星人在不同方向,却同时朝地球发射密码信号。
经过色散测量,贝尔得知该信号源自于距离几万光年的遥远地方,这种规律信号究竟出自何处?
其实这是一种名为脉冲星的星体,脉冲星的发现被称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四大发明之一,而全球第一颗被发现的脉冲星就是贝尔所记录的这颗,后来被命名为CP1919。
脉冲星是仅次于黑洞的致密天体,作为高度磁化且飞速旋转的中子星,它的形成要来源于超行星爆发。
高于太阳质量8倍以上的行星称之为高质量行星,在寿命抵达尽头时,它会爆发一场毁天灭地的爆炸,接着会根据内核残留质量,来形成中子星或黑洞。
如果内核质量在太阳3倍质量之下,高质量行星会坍缩为中子星,反之则是黑洞。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保持了原高质量行星的角动量,且磁场被进一步增强,则会有极大概率形成脉冲星。
在脉冲星没被发现时,科学家们误以为这是外星文明所营造的干扰信号。
国际学者想要通过三种模型来解释它的信号发射,第一种是密近双星解释,即两颗行星围绕旋转,发光行星被遮挡时,辐射自然接收不到,反之则不然。
第二种是恒星膨胀收缩中会造成信号波动的变化,这倒符合人类对其周期性变化行为的认知。
第三种则是中子星模型,这类星体会自转且具有直辐射束,如同海上灯塔一般。
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同类周期性信号被发现,其中甚至有一些能达到毫秒级周期,这直接颠覆了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型的设想,只有第三类中子星模型才能解释该现象。
后来脉冲星的发现让这一切诡异现象都变得合理,中子星具备高强度磁场后,周围的带电粒子会被集中在一束极窄辐射中,顺着磁轴方向形成一道长无边际的辐射束。
但磁轴与中子星旋转轴方向时而会有所差异,并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当二者出现这种情况时,摇摆辐射束随即发生了。
而地球所接受到频繁闪烁且极具周期性的电波信号,就是来自于这种摇摆辐射束,又因为这种信号与脉搏跳动极为相似,所以被称为脉冲星。
从中我们也可以获知,电波信号的间隔时间,其实就是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时长。
自1967年发现首颗脉冲星以来,人类共探测到了3000多颗脉冲星,其中转速最慢的为23.5秒,而转速最快的旋转周期仅为1.37ms,一秒钟内能旋转足足730圈!
这显然超过了人类当时的物理认知,这种速率是汽车引擎转速的近十倍,人体如果以相同转速旋转,只需片刻就会分解破碎,而脉冲星可是一个直径长达20公里的星体。
脉冲星转速基本在秒与毫秒的范围之间,其中小于10毫秒的被称为毫秒级脉冲星,这种脉冲星被认为诞生于双星系统。
什么是双星系统?就是两颗恒星中,有一颗演化为了中子星,它会源源不断的吸收伴星物质,并将这些能量转化为自身旋转动能。
通俗来讲,伴星在此时扮演着加油站的作用,目前人们认为,每秒旋转周期1500次是脉冲星的物质极限。
这就是脉冲星的特征之一——极高的自转速度,而特征之二就是超高的密度。
构成万物的最小单位是原子,而关于目前中子星的主流说法是:其主体构成单位是比原子更小的物质中子。
或者说,中子星本身就是加大原子核。
这种物质组成的星体质量密度要高达1014g/cm3!什么概念?人指甲盖宽度大约为1公分,一个手指头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如果手指头中填充的是中子星密度物质,那么具体重量大约为1亿吨。
尽管这只是一种理论猜测,毕竟人类目前探测手段的局限性,还未亲手真实探测到脉冲星的物质组成和状态,但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信号匹配,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探测到中子星内部的物理状态的。
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在地球上用肉眼看到脉冲星,这是因为它们在光学波段没有辐射,只有在射电波段看起来才较强。
不过如蟹状星云脉冲星之类的特殊脉冲星除外,这类脉冲星借助大望远镜是可以探测到的。
1993年,国际无线电大会在东京召开,并提出要建设新一代更为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来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时任中科院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提出:既然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也造一个吧。
次年,南仁东便写出1.73万字的大射电望远镜国际合作建议书,并于2005年向国家提出建造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神情,但被中央驳回。
直到2007年,发改委才正式批复此工程的正式立项。
2016年,中国天眼FAST在贵州平塘县坐落而成,开始不断接收源于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次年10月国家天文台宣布通过FAST首次发现数十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两颗均通过了认证。
截止2022年,我国已经通过FAST探测到了足足660多颗脉冲星。
那么脉冲星的研究,对我们有何益处呢?天文学核心研究可归结为两暗一黑三起源,两暗是指暗物质和暗能量,一黑是指黑洞,三起源则是宇宙、天体、生命的起源,而脉冲星研究则涵盖了其中三项。
高质量恒星演化晚期,最终会变为三种产物,一是白矮星,二是脉冲星为代表的中子星,三是黑洞。
黑洞无法进行直接观测,间接研究脉冲星对了解黑洞有重大意义。
并且脉冲星作为超新星爆炸遗留物,研究脉冲星就是研究高质量恒星晚期的生命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在研究天体演化与生命形成。
要知道,生命形成过程中,但凡比铁重的元素,皆由超新星爆炸产生,人是从星尘而来,而脉冲星的研究说不定就暗藏着未被发掘的重大发现。
在研究脉冲星领域上,还有两个颇有趣味的事件。
当年贝尔率先发现了脉冲信号,但其教授休伊什却独揽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完全忽视了贝尔的个人贡献。
以至于当时科研界提起此事时,都嘲笑这是诺贝尔奖上最不公平的一次颁发结果,是没有贝尔的诺贝尔奖。
第二件事就是在贝尔发现脉冲信号之前,有另一位物理学家提前观测到了猎户座某个脉冲星,他观察到自动记录仪发生了轻微颤抖,但他却误认为是设备出现了问题,于是便漫不经心的对着仪器轻踢一脚。
仪器颤抖果真消失了,但他也因此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为了不让后世记住自己的愚蠢,这位物理学家选择了掩盖自己的身份。
而这就是迄今为止人类关于脉冲星的探索故事,作为宇宙中极为神奇的星体,脉冲星还有着许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探索与发现!
参考资料:
壹线生活:脉冲星有什么特点?脉冲星有多可怕?
澎湃新闻:从这里望向太空:脉冲星发现55周年和中国探索之旅
中国军网:探索脉冲星: 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2025四川十大重点高中排名 哪所高中最好
上面小编收拾整顿了2025四川十大重点高中排名,供各人参考!2025四川十大高中排行榜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绵阳中学成都本国语学校成都立德中学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成都石室中学成都七中嘉祥本国语学校成都尝试本国语学校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东北交通大学从属中学注:以上四川十大重点高中排名信息滥觞于收集,供各人参考!成都市第七中学怎样样成都七中是一所天下出名并具有必然国际影响力的整日制高中,是根底教诲变革的一面前锋旗号。
学校在门生综合本质培育、学科变革、拔尖立异人材根底培育、促进教诲当代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功效卓越。
成都七中具有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步队。
此中,享用国务院当局特别补助的专家3名,成都市教诲专家4名,四川省特级西席26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37人,正初级西席3人,初级西席202人,学校有100多位硕士学位和教诲学硕士学科毕业的西席,多名清华、北大等出名高校结业或从美国、德国、英国等学成返来的教师。
相关热词搜索:成都 成都市 中学
阿伊努人:奇特的人类孤种,日本的原住民
日本官方统计阿伊努族人口为2.5万人,非官方统计为20万人。
但实际上,因为与大和民族通婚及同化,现在血统纯正的阿伊努人已经非常稀少。
在其他的移民来到日本列岛之前,阿伊努人从亚洲东北渡海而来。
现今他们被认为是日本的土著,曾经占领过全日本。
但其后逐渐被东北地区的汉人、高丽人、蒙古人、马来人、印度尼西亚人所驱逐,向北方退去,一支仅存少数人,残居于日本北方。
阿伊努人的外貌与大和族人截然不同,他们眉突出,发稠密,眼圆而深陷,睫毛长而分歧,鼻垂直,脸和全身多毛,明显具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
阿伊努人外貌 1 阿伊努族的文化 阿伊努人是泛神论者,认为神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
自然神有火、水、风、雷等,动物神如熊、虎、鹰、鱼等,普通的事物如房屋、船只也是神。
根据阿伊努人的传统信仰,人们依靠神来获得食物、帮助和保护,神也依靠人获得地位与财富。
阿伊努人和他们的神灵—熊 阿伊努族的服装,过去主要是用兽皮和鱼皮制作。
北海道及周围的岛屿上生长着大片的白桦林,每年六七月间,阿伊努人就剥取白桦树皮并储藏起来,需要的时候,经过水煮火烤,树皮能自由弯曲,可以制成各式服装。
如有特殊需要,还能在服装上雕刻染色。
这种衣服精巧别致,可防湿御寒。
阿伊努族服装 阿伊努族的语言是阿伊努语,它不同于归于黏着语的日语,而是属于 抱合语 。
这是一种独立的语言。
目前,世界上除阿伊努人以外,只有和美国印第安人使用这种语言。
日本东北部的地名有许多来源于阿伊努语。
例如:“札幌”的原意为“大河川”;“小樽”的原意为“沙滩中的河”;“知床”的原意为“大地的尽头”等。
坎坷的历史 ,阿伊努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随着政府同化政策的强制实施逐渐消亡。
1870年,现代户口制度在北海道正式实行,所有的阿伊努人从那时起在行政上被强制定义为“日本人”。
同时,北海道各地设立“旧土人学校”(“旧土人”指的就是阿伊努人),规定用日语授课。
之后,日本政府不但没收了阿伊努人的土地,同时还将这些土地拨给新迁入的移民,以便鼓励新移民开拓北海道。
阿伊努族建筑 政府还对阿伊努人进行种种同化,阿伊努族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因为“不符合世界共通之文明”受到官方禁止,被迫强行接受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1899年,日本政府制定《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禁止阿伊努族保留自己传统的风俗和文化,禁止他们打猎捕鱼,要求他们从事农业活动。
这项法令实行了将近100年,直到1997年《阿伊努文化振兴法》颁布后才被废止。
阿伊努族的文化振兴 二战后,经过阿伊努人不断的抗争和努力,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但是由于阿伊努语没有文字,加上现在会说阿伊努语的多是老人,年轻人经过学校教育只使用日语,所以阿伊努语受到失传的威胁。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 20世纪70年代,北海道民间的阿伊努相关研究和阿伊努语学习运动开始兴盛起来。
20世纪80年代,专门教授阿伊努语的教室在北海道各地繁荣发展起来。
1987年,北海道阿伊努协会获得北海道地府的资助金后,到1996年的10年间就开设了14间阿伊努语教室。
20世纪90年代,除了北海道地区之外,日本各地教授阿伊努语的教室也陆续出现。
像早稻田大学、千叶大学、名古屋大学等高校也设置了阿伊努语的相关课程。
近年来,日本国内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阿伊努语,并出版了代表阿伊努族文化的许多古籍。
另外,研究阿伊努族历史,也成为了远东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随机文章真实杨家将:杨令公绝食而亡 唯有四郎殉国明皇帝独宠老妃…白头叹没子!太监突跪地「一句话」吐真相日本干细胞再生人体器官,万能干细胞(生命的源头)美国和平使者洲际弹道导弹,世界精度最高的核弹(偏差90米)俄罗斯地狱之门录音,前苏联科学家挖开地狱之门(超级恐怖)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