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是怎样的躺着公转,为什么会这样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08 点击数:
简介:天王星是怎样躺着公转呢?其实就像一个汽车轮子一样,轴心对着太阳,自己像轮子一样围着太阳滚动。

天王星就是这样滚动着的,它的两极在一年中交替的对着太阳,而赤道永远在两极的中间,是昼夜的分界点。

这样天王星南北极就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

天王星围绕着太阳公转一圈为地球的84年,因此天王星的一年就是地球84年,半年白天半年黑夜。

就是天王星某个纬

【千问解读】

天王星是怎样的躺着公转,为什么会这样呢?

天王星是怎样躺着公转呢?其实就像一个汽车轮子一样,轴心对着太阳,自己像轮子一样围着太阳滚动。

天王星就是这样滚动着的,它的两极在一年中交替的对着太阳,而赤道永远在两极的中间,是昼夜的分界点。

这样天王星南北极就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

天王星围绕着太阳公转一圈为地球的84年,因此天王星的一年就是地球84年,半年白天半年黑夜。

就是天王星某个纬度按地球计时42年为白天,42年为黑夜。

由于天王星地轴倾斜角为98度,并不是完全是90度垂直的对着黄道面,因此在赤道有一个狭窄的地区能够体会到较快的日夜交替。

不过太阳位置非常低,总是在天际线(相当地球的地平线)边缘跳动。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就是42年的长昼或者长夜。

天王星距离太阳平均距离28.7亿公里,约日地距离的20倍,照射到那里的太阳只有地球亮度的400分之一。

因此那里是一个寒冷的世界,表面温度在零下200多度(摄氏度,后同)。

天王星是怎样的躺着公转,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般行星的自转轴都是垂直于黄道面的,也就是竖着的,就像一个陀螺旋转着(自转),又围绕着太阳公转。

天王星为什么是倒着的,自转轴基本平行于黄道面呢?科学家认为有可能是被一颗大行星撞的,把它撞趴下了,就再也没起来。

天王星也有一个行星环,这个行星环就可能是被撞碎的行星形成的。

虽然没有土星那么明显,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撞碎的环带物质逐渐掉受引力影响落到了天王星上去了,环就越来越稀薄了。

其实,所有行星的自转轴都是竖着的,这与行星形成机制有关。

研究认为,所有的恒星都是形成于原始星云或者再生星云,星云不断地聚集收缩导致中心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最终点燃了氢核聚变,恒星就形成了。

恒星在形成前,星云收缩过程的不平衡会导致整体旋转,随着旋转速度的加快,离心力会使整个星云甩成一个巨大的吸积盘,这个吸积盘就是恒星系的黄道。

恒星形成后,会吸附掉吸积盘中绝大多数的物质,剩下的边边角角残渣余孽就会形成行星及其各种小天体。

天王星是怎样的躺着公转,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些天体继承了恒星吸积盘的角动量,继续围绕着恒星旋转,同时会自转。

开始自转轴都是垂直于黄道面竖着的,但恒星系和行星们形成初期,轨道并不稳定,各种天体有时候会在轨道之间穿梭碰撞,这样行星们的自转轴就在相互的碰撞中变得并不那么垂直了。

我们地球也是在形成初期与一颗相当火星大小的行星相撞,科学家们把这颗撞击地球的行星称为忒伊亚。

撞击后地球与忒伊亚融为一体,增大了质量,但撞出的一大块飞上太空最终成了月亮。

地球自己也被撞歪了脖子,自转轴偏转了23.26度,从此就这样走了40多亿年,因祸得福的是有了一年四季,为孕育生命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其他的星球自转轴也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倾角,原因大概都差不多~被撞的。

只不过天王星被撞的狠了些,就一直睡着打滚了。

这有点像网络不好时悟空问答打不开,那个卡通悟空赖在地上打滚的样子。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感谢粉丝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与厚爱。

解析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内核是什么物质?

其实最吸引我眼球的是这两张图片,球体颜色鲜艳,感觉很好看。

有种想抓来捏捏的冲动。

言归正传,科学家对这两个球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是星和海王星。

科学家称,这两个离太阳较远的星球内部存在着某种神秘物质,在高压条件下,内部形成了不稳定化合物及特殊碳氢化合物。

海王星 太阳系第三大和第四大行星,主要是由气体和冰晶构成,最新研究显示,这些气态巨行星内核存在独特的化合物。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完全由密集气体云构成的冰冷星球,但是最新研究表明,它们的内核包含着奇特物质。

科学家在这些冰冷巨行星内核高压环境中发现奇特的化合物,证实其内部是由奇特晶体构成。

天王星 这些化合物是较高不稳定物质原碳酸构成,由于原碳酸的原子结构类似于纳粹党十字记号,它也被称为“酸”。

冰冻气态巨行星中心存在着巨大压力,其压力是地球海平面压力的400万倍,在密集大气层之下形成奇特的有机“塑料物质”。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计算材料发现实验室主管阿提姆-奥加诺维(Artem Oganov)说:“像天王星和海王星这样的体积较小的气态巨行星,主要是由碳、氢和氧构成。

我们发现在这些行星内核高压条件下会形成的化合物,意味着这些行星内核可能主要包含一些物殊物质。

” 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报告》杂志上,他们通过计算预测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晶体结构和化合物。

之前研究表明,在超级地球行星内部压力条件下,未知盐变体将比普通盐具有更多的钠和氯原子。

同时,他们还发现在高压条件下也会形成新的镁、硅和铝氧化物。

然而,研究小组决定观察当碳、氢和氧组成的有机分子处于该压力条件下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是存在于天王星和海王星大气层中的主要元素。

海王星图片 奥加诺维教授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因为所有有机化合物‘依赖’碳、氢和氧这三种元素,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清楚在极端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会发生何种变化。

此外,它们对于这些气态巨行星的化学成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天王星图片 海王星内核压力达到地球大气压力的800万倍,天王星内核压力达到地球大气压力的790万倍。

奥加诺教授和研究小组发现93吉帕斯卡(大约地球大气压力930000倍),甲烷开始分解。

他们发现较重的碳氢化合物在400吉帕斯卡(大约地球大气压力400万倍)压力下,几种新的物质开始形成,其中包括一种独特笼形包合物——能够将其它化合物诱捕其中的氢和甲烷晶格形式。

同时,他们发现碳酸变得具有热力学稳定性,该物质正常需要强酸保持其合成性,仅存在于非常低温度的真空环境中。

它们可能在天王星和海王星岩石金属内核周围形成较厚的层状结构。

它们形成于0.95吉帕斯卡,大约是地球大气压力1万倍,被认为类似于木卫二等冰冷卫星内部压力。

奥加诺维教授说:“之前认为这些卫星的海洋直接接触岩石内核,并在其中发生化学反应。

我们的研究表明,卫星内核应当被结晶碳酸‘包裹’,这意味着内核与海洋之间的反应是不可能发生的。

” 随机文章皇帝在国外宣布退位、国内政客那着权力博弈⋯百年前的德国,从混乱中长出了什么?“海禁令 和“迁海令萨德拦截导弹飞行速度,2790米/秒碾压巡航导弹距离产生美感的刺猬效应,哪怕是最亲密的夫妻也应有私密空间炽天使加百列实力强吗,曾面对路西法不敢出手(疑隐藏实力)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高考地理:模拟题及真题是怎样考辐射概念的?

一、(2024·广东佛山·一模) 那曲观测站位于藏北高原那曲河谷,海拔4509m。

下表为该站2019年7月28~31日地表辐射收支平均值(单位:W/m2),其中,夜间地表净辐射为夜间大气逆辐射与夜间地面辐射的差值。

完成下面小题。

1.观察期内,该地白天 A.28日天气晴朗无云 B.29日白天大气透明度最高 C.30日地面反射率最低 D.31日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 2.该河谷30日夜间地表净辐射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低 B.太阳辐射强 C.焚风效应增强 D.冷空气下沉 参考答案 1.D 2.D 试题分析 1.28日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是四天中最少的,应该是天空多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导致的,A错误。

白天大气透明度高,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多,31日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最多,白天大气透明度最高,B错误。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入射辐射量应该是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和白天地面反射短波辐射之和,31日地面反射率最低,C错误。

31日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最多,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减去白天地面反射短波辐射差值最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D正确。

故选D。

2.夜间地表净辐射为夜间大气逆辐射与夜间地面辐射的差值,夜间地表净辐射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温度降低和大气逆辐射减弱。

冷空气下沉利于地面降温,D正确。

夜间、白天植被覆盖率基本相同,A错误。

夜间没有太阳辐射,B错误。

焚风效应增强,应该是增温,C错误。

故选D。

二、(2024·广东·高考真题) 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

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 是因为2—4月期间 A.降水较多 B.云雾较少 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 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2.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 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参考答案 1.B 2.D 试题分析 1.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植被带对应热带季风气候,7-9月降水量远大于2-4月,2-4月由于降水较少,云雾日数少,天气以晴朗为主,故此林冠之上的大气逆辐射较弱,B正确,A错误;热带季雨林的植被覆盖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排除C;2-4月相比于7-9月西双版纳更远离太阳直射点,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D错误。

故选B。

2.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影响,当地热带季雨林林冠层表面温度也会出现季节变化,夏季高于冬季,A错误;林冠向上的长波辐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总是高于大气逆辐射,因此林冠层有效辐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均是正值,这表明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始终是大气的一个热源,是林冠层向大气提供热源,BC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林冠层的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差值在夏季较冬季小,说明林冠层有效辐射夏季小于冬季,林冠层对大气的加热效果夏季小于冬季,D正确。

故选D。

三、(2024·安徽·高考真题) 如图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连续4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2.观测期间该地①第1天晴朗无云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④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该时段可能为 A.4月1日前后 B.6月1日前后 C.10月1日前后 D.11月1日前后 参考答案 1.B 2.D 3.B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地面观测站所示经纬度显示为我国新疆地区,图中显示太阳辐射在四天中白天出现,夜晚几乎为0,而地面反射太阳辐射需要太阳辐射,夜晚也不会出现,因此图中丙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故AC错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辐射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推测大气逆辐射小于地面长波辐射,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大于乙,因此甲为地面长波辐射,乙为大气逆辐射,B正确,C错误。

答案选择B。

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和上题结论可知,图中显示期间,第一天大气逆辐射较强,且太阳辐射出现两个峰值,说明有云层遮挡阳光,所以不是晴朗无云,故①错误;第2天是四天中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故②错误;第3天太阳辐射小于第4天,说明第3天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大气透明度低,而第4天太阳辐射强烈,说明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故③正确;四天中,第2、3两天太阳能辐射弱,说明大气削弱作用强,云层较厚,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可能经历降水过程,故④正确。

正确的有③和④,答案选择D。

3.结合第二小题结论,四天内趋于可能经历降雨过程,该区域为我国新疆地区,降水集中在5-6月,主要是5月气温回升快,冰雪融化,蒸发量大,阴雨天气较多,因此可能出现在6月1日前后,故B正确;4月气温尚未回升,阴雨天气可能性较小,故A错误;冬半年新疆地区气温低,且太阳辐射弱,故CD错误。

答案选择B。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加入收藏
               

天王星是怎样的躺着公转,为什么会这样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