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独角兽”的微型黑洞候选者正在拉着它的同伴,一颗红巨星
【千问解读】
天文学家发现了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一个被称为“独角兽”的超自然微型物体,潜伏在距离1500光年的地方。
这个昵称有双重含义。
这个候选黑洞不仅位于独角兽星座(“独角兽”),而且它的质量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大约是太阳的三倍——这使得它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这个系统是如此独特和怪异,你知道,它绝对有理由被称为‘独角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博士生、发现团队负责人塔林杜·贾亚辛赫(Tharindu Jayasinghe)在学校制作新视频解释这一发现时说道。
“独角兽”有一个同伴——一颗膨胀的红巨星,已经接近生命的尽头。
(我们的太阳将在大约50亿年后膨胀成一颗红巨星。
)多年来,包括全天自动测量和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测量卫星在内的各种仪器都观测到了这颗伴星。
贾亚辛赫和他的同事们分析了这个庞大的数据集,有趣的是:这颗红巨星光的强度周期性地变化,其实有另一个物体在牵引这颗恒星并改变它的形状。
研究小组根据恒星的速度和光线畸变的细节确定,拖拽它的物体很可能是一个黑洞——一个只有三个太阳质量的黑洞。
(具体角度: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拥有约4 30万太阳质量。
)
该研究的合著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天文系主任托德·汤普森在一份声明中说:“就像月球的引力影响地球上的海洋,导致海潮向月球引力方向掀起或退离,形成所谓的观潮奇观,黑洞也会将恒星扭曲成一个足球状,其中一条轴比另一条更长。
””最简单的解释是它是一个黑洞——往往,最简单的解释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
”
尽管如此,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独角兽”目前仍被视为黑洞。
已知的这种超轻黑洞非常少,因为它们搜索难度大。
因为黑洞吞噬一切,包括光,所以天文学家传统上是通过观察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来探测它们的(尽管我们最近得到了黑洞的第一张直接图像,这得益于事件视界望远镜)。
黑洞越小,撞击就越小。
汤普森说,但近年来,寻找极低质量黑洞的努力显著增加,因此我们很快就能更多地了解这些神秘物体。
他在声明中说:“我认为这个领域正在向这个方向推进,真正绘制出有多少低质量黑洞、多少中等质量黑洞和多少高质量黑洞,因为每次你发现一个黑洞,它就会给你一个线索,告诉你哪些恒星会坍缩,哪些会爆炸,哪些介于两者之间。
”
贾亚辛赫和他的团队在一篇论文中报告了“独角兽”的发现,该论文已被《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接受发表。
黑洞是一个时空区域,引力非常强,没有任何东西——没有粒子,甚至没有像光一类的电磁辐射——可以逃离它。
广义相对论预言,一个足够致密的质量可以使时空变形,从而形成黑洞。
无法逃脱的边界被称为视界。
虽然它对穿越它的物体的命运和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但根据广义相对论,它没有局部可检测的特征。
在很多方面,黑洞更像一个理想的黑体,因为它不反射光线。
此外,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预测,视界会发出霍金辐射,其光谱与温度与质量成反比的黑体相同。
对于恒星黑洞来说,这个温度是十亿分之一开尔文的量级,因此基本上不可能直接观测到。
2015年科学新发现是怎么回事?发现超级黑洞
这一年,著名的哈勃望远镜走过25年的观测历史,也是爱因斯坦发表现现代物理学一大支柱—相对论的一百周年。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科学家发现可以改写教科书的生命现象。
如植物有类似人那样的神经系统,像感受外界的不良刺激时,表现出类似人心理压力的反应特点。
植物不是用简单的物理方式释放气味(化学物质),而是根据生理需要(如御敌)主动排放。
月鱼不是温血动物,从而可改变教科书的「鱼类是冷血动物」定义。
神经学家发现,大脑结构中存在被忽视了几十年的淋巴管,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大脑在免疫功能中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人体存在外来基因(基因漂移现象),以及正式生物界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因此进一步否定进化论假说。
1、首次从银河系获得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图中,蓝色的球形对称光晕即为银河系中的暗物质。
2月9日,欧洲科学家首次通过对比星体自转速度的方法,从银河系获得直接证据,证实宇宙存在暗物质。
科学家说:「目前的观测数据证实,银河系内存在暗物质,而不必再做出假设。
希望该结果破除依赖模型的局限,消除直接和间接探测暗物质中存在的模糊性,而有助于揭示我们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
」 2、发现极古老超级黑洞或改写物理学超级黑洞模式图。
2月25日,天文学家宣布,在128亿光年远的类星体中,发现存在质量为太阳120亿倍的极其古老超级黑洞SDSS J0100+2802。
该黑洞仅比宇宙年轻9亿年,亮度是太阳的420兆倍。
令科学家吃惊的是,它的年龄非常古老,在宇宙极其年轻的时候,它就生成了。
《国家地理杂志》说,若以宇宙为100岁的年龄比喻,这个黑洞是在宇宙6岁的时候形成的。
现有科学理论无法解释如此质量巨大、能力极强的黑洞为什么在宇宙的很早时期形成,因此科学家认为此发现将会改写物理学。
太阳突然变成一个黑洞是怎么回事?人类将会何去何从?
将太阳70万公里的半径压缩成2.9公里,太阳将变成一个黑洞。
当太阳突然变成黑洞后,地球上的你并不会马上察觉到,因为太阳的光线需要8分钟才能到达地球,也就是说,太阳变成黑洞前的光线,8分钟之后才会到达地球。
因此当太阳突然变成黑洞之后,人们还有8分钟的时间来享受阳光。
黑洞 8分钟之后,世界将变成一片黑暗,地球的温度也会逐渐降低到冰点以下,没有了阳光所有植物都将灭绝,所有动物也将灭绝。
而那些深海生物,可能会生存的更长久一些。
人类如果反应不及时,也将难逃灭绝的噩运。
由于太阳的质量没有变,因此对太阳系各位成员的引力也没有变化,太阳系还将继续运行下去,只不过将是一片冰冷阴暗,毫无生气。
太阳 但如果人类在能源方面已经摆脱了化石能源,以核能为主,那么现有的这些地铁通道,防空设施,都可以用来作为庇护所,从地上生活转移到地下生活,通过模拟太阳光来种植植物,饲养动物,继续在这个不再适合生存的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继续发展科技,寻找新的宜居星球。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