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姜子牙墓
【千问解读】
导语:姜子牙是大家都相当熟悉的历史人物,甚至算的上家喻户晓了,他的很多故事流传的都十分广泛,让很多人十分钦佩。
通过史料记载姜子牙死后埋葬在家乡河南卫辉,但是后来又有媒体称在安阳发现了姜子牙的墓穴,这是怎么回事呢?星云探秘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考古发现姜子牙墓根据安阳所在的文物部门公布的消息,在殷墟中突然发现了距离今天2700多年的西周贵族的墓穴,在其中成功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
根据相关的专家推测,墓主人身份比较尊贵,甚至到达了诸侯。
另外研究人员还在墓穴中发现了一具动物的骨架,通过电脑的还原后有了奇妙的发现。
这居然是传说中的“四不像”,也就是现在的麋鹿。
研究人员通过种种迹象大胆的推测,这就是姜子牙的墓穴。
这个是真实发现的骨架,可和之前大家人云亦云的吕布墓出土的方天画戟情况不一样。
当然有关姜子牙墓的猜测还有很多,姜子牙墓到底在哪并没有比较明确的说法,通过墓中的物品来猜测也算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姜子牙是谁
姜子牙是我国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他是商末周初人。
传说在姜子牙72岁的时候天天在河边用直钩钓鱼,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就是由此而来,后来遇到周文王,被封为“太师”。
姜子牙成功的辅佐了武王伐纣建商朝,是一位十分具有智慧的人,他提出了很多见识性的建议都让商朝更加繁荣昌盛。
另外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人物,是比较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结语:姜子牙是一位有名的大师级人物,所以这也是大家十分踊跃的寻找其墓穴的原因所在吧,相信在以后可以发现真正可以证明其身份的墓穴。
贵州绝壁发现600年古塔 如何建塔已成谜
” 悬崖上有座古佛塔 当天早上,贵州都市报记者赶到尧龙山镇,在报料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耗时近3小时攀爬到了尧龙山主峰顶下。
网络配图 “你看嘛,佛塔就在那上。
”记者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看到,在主峰山体的峭壁上,一座佛塔“植入”其间。
据介绍,尧龙山的主峰名叫瑞峰顶,整座顶高约450米,呈圆形,三面均是悬崖峭壁,犹如一巨大的“佛祖头像”。
顶峰脚下有个石洞,很宽敞,一座古庙居于其中,据传,古庙始建于,有历载则是在。
站在塔下往上看,离地面约150米高的悬崖上,有一处凹陷约3平方米的石平台,佛塔就建在这石平台上。
目测佛塔高约1.6米,有7层,塔身外表显黑灰色,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可见,没有浮雕图案,但也无破损或裂口。
600年前古庙高僧建造 据现修行在古庙的释宗悟法师称,“这是一座用来珍藏舍利的佛塔。
”释宗悟解释说,寺庙内修行的高僧圆寂(死亡)后,将肉身火化形成舍利,然后珍藏在塔内。
随后记者采访了原尧龙山镇中学校长杨昌智。
他称,据记载,明朝洪武二年起,尧龙山顶古庙瑞峰寺便有第一位高僧在此修行,10多年后,这位高僧就圆寂了。
随后,从四川又来了一位法师,法名“慧灵”。
“慧灵法师入古庙修行时很年轻,20多岁,70余岁才圆寂。
”杨昌智说,这座佛塔就是慧灵法师在晚年时建造的。
网络配图 记者粗略计算,按慧灵法师60岁(大约1424年)时建佛塔推算,这座佛塔已有592年历史。
杨昌智说,有传言称,20多年前曾有人爬上佛塔,从佛塔里取出一个盘子、一件袈裟和一本经书,但这些遗留之物去哪里了,无人知晓。
如何建塔 记者看到,绝壁犹如刀切一样平直,工匠是怎样爬到150米高的石平台上建造佛塔让人不得其解。
在古庙里义务服务了20多年的胡老伯说:有传言称,未建塔前,石平台上长着许多藤蔓植物,工匠是抓着藤蔓爬上去的;又有人说,是通过在顶峰端借助绳索,工匠慢慢下坠到此的;还有人说,石平台与古庙有溶洞相通,工匠是通过溶洞出入的;更有传言说,慧灵法师是修炼成“佛”,背着工匠“飞”上去的。
网络配图 胡老伯分析,仅靠日积月累堆积成灰的薄土,不可能长出150米长的藤蔓。
另外,他寻遍古庙每个角落也没发现与此相通的溶洞。
“飞”上去的传言更不可信。
“唯一的可能是,从山顶端借助绳索,将工匠慢慢坠落到石平台上,然后再设计回到地面的绳索。
”胡老伯称。
杨昌智告诉记者,整个塔身除层次结构用了少量的薄石条外,均是用火砖建成,缝隙口则用石灰粘固。
他称,这座佛塔虽位于高山顶,但有绝壁作为天然屏障,又人迹罕至,近600年来基本没什么损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扫描发现木乃伊冰人奥茨死前竟然曾吃过大餐
艺术家们为冰人添上了一双充满感情的眼睛和一张的脸,艺术再现了奥茨的鲜活面容。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6日消息,1991年,登山者在阿尔卑斯山冰川中意外发现了一具因冰封而保存完好的天然木乃伊,即著名的“冰人奥茨”。
意大利木乃伊和冰人研究所考古学家近日通过对奥茨的腹部进行扫描分析后取得最新发现,奥茨是在吃完一顿大餐之后被伏兵所杀,而并非是此前所认为的他是因为饥饿而导致筋疲力尽最后被敌人杀死。
最新研究成果让“冰人奥茨”的死亡谜团又成为当前考古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网络配图 “冰人奥茨”发现于1991年。
据考古学家推断,奥茨应该死于5300年前。
根据他的纹身和工具等原始素材,艺术家们再为他添上了一双充满感情的眼睛和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艺术再现了“冰人奥茨”的鲜活面容。
奥茨迅速成为铜器时代的一位名人。
关于奥茨的生活环境以及他的死亡原因,一直是公众和考古学家们苦思而不得其解的谜团之一。
最初,奥茨被认为可能是因为被暴风雪阻隔于山腹中而冻死,另一种死亡原因可能是作为宗教仪式的祭品。
但是在2001年,研究人员在他的左肩部发现了一个箭头,他的手部和胸部都有擦伤和切口,头部有被钝器击打过的痕迹。
很明显,奥茨是一场不公平对抗中的牺牲品。
网络配图 此外,在奥茨的身上还发现了当地特有的花粉粒。
结合对花粉粒的检验结果,关于奥茨死亡前最后时刻的可能情形显现出来。
他可能在一次袭击活动中与部族走散并迷路了,后来又被对手追赶跑到山中。
杀死了两名后,奥茨带伤背着一位受伤的同伴继续逃亡。
连日来的逃亡让奥茨根本没有时间吃饭。
腹中空空的奥茨最终筋疲力尽,被对手抓获并处死。
然而,意大利木乃伊和冰人研究所考古学家们近日取得的最新发现表明,奥茨腹中并不是空的。
这项研究由木乃伊和冰人研究所考古学家艾伯特-辛科领导实施。
研究人员利用CT扫描仪再一次对奥茨的木乃伊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发现此前被认为是奥茨大肠的一部分的器官其实是他的胃部。
奥茨死后,其胃部萎缩并发生位置转移。
网络配图 在奥茨大肠的其他部分,他死亡前数天所吃掉的食物仍然存在,考古学家已经在其中发现了马鹿、野生山羊和谷物的痕迹。
关于奥茨的胃部,辛科等人仍在努力分析其中的内容。
但不管其中有什么,奥茨的最后一顿饭肯定是一顿大餐。
这一发现与奥茨在一场冲突后被追杀致死的说法无法吻合。
辛科解释说,“在被苦苦追杀的巨大压力下,奥茨不可能有机会去享用大餐。
更可能的情况是,在艰难地爬到山上后,他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足够安全,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吃一顿大餐。
吃完之后,他刚刚离开自己休息之处不远,就被身后的伏兵突然击毙。
” 辛科等人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考古科学》杂志上。
当然,这一研究成果也并没有给奥茨的死亡过程和死亡原因做出最后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