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传播的疾病有哪些?蚊子可以传播的10大疾病(最致命)
【千问解读】
导语:相信没有人会喜欢蚊子,一是它们那不讨喜的外观,二是嗡嗡作响的声音,那么你们知道蚊子能传播什么疾病吗?之前小编为大家讲解过世界上最大的蚊子,下面就为大家揭秘蚊子可以传播的10大疾病,想了解更多的一起往下看吧!
蚊子可以传播的10大疾病
1、登革热登革热无疑是由蚊子引起的最危险和最致命的疾病之一,这种现象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人比较常见。
登革热能引起高烧、头痛、关节疼痛和皮疹等最初的疾病症状,目前还没有针对这种疾病的特定药物和治疗方法。
2、西尼罗病毒这种疾病在动物和鸟类中很常见,但是有报道显示这种病毒也存在于人类细胞中。
它通过唾液和母乳从母亲传染给孩子,这种疾病的病毒不仅会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还会破坏脑组织。
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这种疾病会导致病人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3、疟疾疟疾是由恶性疟原虫或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在体内不断繁殖,直到出现发烧、寒战、出汗、头痛和严重流感等症状。
4、黄热病黄热病是非洲和南美洲的常见病,病毒在体内潜伏4至7天,直到感染者开始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和严重发烧等症状。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发明治疗黄热病的特殊方法。
一旦疫苗停止,疾病就会重新开始。
5、裂谷热裂谷热在与牛、水牛、绵羊和山羊等驯养动物一起生活的个体中很常见,1910年至2000年的各种报告表明,世界各地,特别是西非、阿拉伯沙特和亚洲部分地区的裂谷热疫情一直很严重。
6、默里谷脑炎默里谷脑炎由蚊子引起的另一种致命疾病,虽然这种疾病的受害者很少被发现,但无论其病毒在哪里存在,都会导致脑组织受损。
澳大利亚是默里谷脑炎受害者比例最高的国家,这种疾病的受害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通常头痛,颈部僵硬,癫痫和昏昏欲睡则表明已经患病了。
7、基孔古尼亚病毒基孔古尼亚病毒是由伊蚊引起的另一种致命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头痛,呕吐,背痛和皮疹。
如果开了适当的药物,这种疾病是可以控制的。
8、列性乙型脑炎一种严重的脑部传染病,这是由蚊子叮咬引起的。
列性乙型脑炎是亚洲、新几内亚和昆士兰北部的常见病,本病的一些严重症状包括高温、抽搐、昏迷和严重头痛。
9、犬心丝虫病犬心丝虫病是由蛔虫和蚊子引起的最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你应该避免在家里养宠物,比如狗、猫和鹦鹉,因为这些蚊子靠动物来获取食物,这种疾病在美国和加拿大很常见。
10、西方马脑炎最早于1930年在加拿大和墨西哥被发现,现在可以使用疫苗来治疗这种疾病的病人。
据报道,每年有一千多例由西方马脑炎引起的死亡病例,这种疾病在人类和马中很常见。
诸葛亮被气死背后的无奈:因过度劳累引发疾病
由于心理失控,以致顽疾缠身,只不过他心理失调的过程比周瑜、王朗长一些罢了。
”而这个能气死诸葛亮的最大凶手当然就是老奸巨滑的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千百年来,不少人为诸葛亮这颗“彗星”五十四岁便离开人世而扼腕痛惜。
诸葛亮缘何英年早逝?目前,就此讨教国药传人冯根生。
冯根生眨眨双眼,笑道:“中医看病,用的是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诸葛亮作古上千年,这望、闻、问、切都不管用了。
我勉为其难,来个阅诊《》,诊诸葛亮吧。
” “舞台上的诸葛亮,羽扇纶巾,风流倜傥。
小说《》上的诸葛亮,更是被描绘得神乎其神、玄乎其玄,但仔细读来,那字里行间,还是找得出他为何英年早逝之蛛丝马迹。
”“诸葛亮年轻时就养生无道,起居无常。
古代人‘’、‘以待日光’,讲究早睡早起,他却好睡懒觉。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第三次请他出山时,他正‘昼寝未醒’,气得大怒,差点放火烧掉茅庐赶他出来。
《内经》说‘久卧伤气’,睡懒觉这个坏习惯,使诸葛亮的生物钟紊乱、生理功能失调,是以后他早逝的病根之一。
”“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诸葛亮不注意劳逸结合,特别是当了蜀军主帅后,不分巨细,事必亲躬,时间一长,自然虚火内萌,气滞血淤,阴液暗耗,形神疲惫,虽属中年之人,元气已是大伤。
” “诸葛亮深谙韬略,擅长心计,说得上聪明绝顶,但最后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和司马懿对阵时,为刺激司马懿率兵出战,用的是气死周瑜、骂死王朗的老办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之衣’,还捎上一,说你司马懿如果还算个男子汉,就和我早早一决雌雄!那司马懿何等老奸巨猾之人,不但不愠不怒,还客客气气地‘关心’起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和健康状况来,并要使者转告诸葛亮不要‘’。
诸葛亮听完汇报,知道自己碰上了老狐狸,于是又气又恼,从此神思不宁、一蹶不振。
” “说穿了,诸葛亮的死,和周瑜、王朗一样,最终都是死于一个‘气’字。
由于心理失控,以致顽疾缠身,只不过他心理失调的过程比周瑜、王朗长一些罢了。
” “其实司马懿无非给诸葛亮最后一击而已。
此前诸葛亮的心理早已失控,平时动不动不是暗中流泪,就是嚎啕大哭,特别是一死,他竟然又是摔杯子又是顿双脚,,感情脆弱,病情已是十分严重。
” “诸葛亮最后到底得的什么病?按中医理论,他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因长时期的情志抑郁,心理失衡引起‘肝气郁结’,演化成肝硬化,进而出现门静脉高压,以至口吐鲜血不止,不久便奄然归天。
” “现代医学证明,过度劳累、忧郁悲伤,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
它使人体免疫功能大为降低,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大开方便之门。
诸葛亮有没有从肝硬化恶变为肝癌,我就不便了。
” 说到此处,冯根生一声长叹,念起一首诗来:“酒色财气四堵墙,多少人往里面藏;若能跳出四墙外,不做神仙也长寿。
” 随机文章汉景帝和亲政策对汉武帝的影响什么狗最干净最好养,贵宾犬/金毛(聪明呆萌爱干净/最适合家养)黑化版的白雪公主,联合王子让生母穿烧红铁鞋跳舞致死德国MG42机枪的威力,半天一把机枪杀死4000人(号称希特勒的电锯)神仙千里眼顺风耳来历,历史著名人物被后人崇拜演化成神仙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雍正帝王篡位事件考:一条经典谣言的传播路径
注意,这里没有四阿哥。
据官方消息称,康熙传下口谕:“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位……”当天傍晚,康熙驾崩,没能再活五百年。
国不可一日无君,随后赶来的四阿哥胤禛在兄弟、大臣们的哭求下,“勉为其难”地登上了天子宝座,这就是皇帝。
以上就是正史中记载的四爷胤禛入继大统的版本。
且慢,这并非唯一版本。
康熙朝的储位之争前后数十年,自皇太子第二次被废黜后,兄弟们更是明枪暗箭地斗了十年。
到头来,大家看着四爷君临天下,心里很不痛快,只能造点谣言,给新君找点晦气。
于是民间有了另外的版本——四爷勾结大臣,将遗诏上原本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
如此一来,四爷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真命天子,变成了篡改遗诏,抢夺皇位的。
雍正或许是古往今来关于皇帝继位最著名、最具有悬疑性、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条“谣言”。
这条充满了离奇内容的传说,如同长出了翅膀,不翼而飞,在位时已经搞得街知巷闻,,以至于雍正皇帝要亲自主编一部《大义觉迷录》对种种谣言一一批驳。
但是谣言没有止于“真相”,雍正公布了文章开头的权威说法后,谣言反而传播得更加厉害,以至家喻户晓。
即使在今时今日,号称“康熙遗诏原本”诏书公开展出后,依旧没法消除这流传了几百年的“谣言”。
谣言总是含有息性、未知性、重要性、传播性四大特征。
美国社会学家纳普搜集了1942年间1000条战争谣言进行分析,得出了谣言的三点特性——信息性、传播性、未知性。
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又在《谣言心理学》中总结出重要性、含糊性两点。
如果我们将这两项研究合并,就会发现未知性和含糊性说的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某些内容无法得到证实,以至信息残缺,充满未知。
归纳起来,一条谣言的形成需要四个要素——信息性、未知性、重要性、传播性。
这在雍正篡位的案例中,一一验证。
法国学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写了一本书《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这个书名很好地诠释了谣言的信息性特征。
对于皇帝更替这个重要事件,雍正篡位正好是一种信息,包含了神秘的皇权如何移交,雍正与康熙、十四阿哥、隆科多等人间的恩怨关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政治八卦。
在信息性的要素中,还有一点关键——信息的某种真实性。
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说,一个谣言想让人相信,必须有一个“真实的核心”。
也就是说,即使是谣言,它的信息也要有一部分是真的。
阿哥们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几条篡位说法,都抓住了一点——康熙晚年看重允禵,让他在西北建功立业,就是为传位做准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时关于胤禛篡位的谣言,都和十四阿哥有关了。
民间盛传,康熙病重时,皇十四子允禵率兵在青海打仗。
康熙为传皇位,急召允禵回京,但这份圣旨被隆科多扣留了下来。
隆科多矫诏,让外甥胤禛来到康熙榻前,成为皇位继承者。
另外还有两个谣言传播甚广,一是说康熙遗诏原本是“传位十四子”,但被篡改成“传位于四子”;二是说雍正端来一碗人参汤,康熙吃完后就驾崩了。
随后将允禵调回囚禁。
要见儿子允禵,雍正不让,太后就在铁柱上撞死了。
斯坦福大学的柴普·希斯教授说:“大脑的构造机能决定了我们更容易记住具体、感性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内容。
”因此信息越多的谣言,越容易被传播。
对于谣言“未知性”的要素,奥尔波特又分析了三点原因: 首先,缺少新闻或新闻太粗略。
大当时一没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二没有政府的信息公开。
对皇帝换届这样的重大事件,老百姓只能知道一个结果:老皇上康熙龙驭归天,四阿哥承继大统。
然后呢?没了。
其次,对于百姓而言,他们得到的信息绝对是矛盾的。
康熙晚年看重十四子允禵,封他做抚远大将军,使用亲王规格的正黄旗纛,对外称“大将军王”,如御驾亲征。
让允禵在青海建功立业,这在老百姓看来,无疑是康熙爷为传位做准备,让十四爷做了没有名分的储君。
谁知最后当皇帝的不是十四爷,而是四爷。
那时要是有地下赌局,估计大多数人都要输得倾家荡产。
当年宫廷政治都属于暗箱操作,不像现在的英国王室,都处在镁光灯下。
通过戏曲、小说了解历史的人们,想象中的即位故事一定惊心动魄,即使没有那样的弑父情节,怎么也要有点“斧声烛影”的离奇。
所以普通老百姓极易相信改诏篡位的传说。
雍正在发布了辟谣性质的《大义觉迷录》后,老百姓会凭生活经验,下一个“解释就是掩饰”的判断。
他们嘴上为皇上鸣不平,心里其实早就信了惊心动魄的篡位故事。
事实证明,雍正的辟谣举措是失败的。
他不知道现代传播学研究,相信辟谣和相信谣言遵循的是同一逻辑,只有当辟谣的人身份绝对权威,对事件有足够透明度,且人们都愿意相信时,辟谣行为才能有效。
大清朝廷作为一个非民选政府,任何决策都是极其封闭的,因而即使雍正贵为皇帝,他的话同样缺少公信力。
最后,某些紧张情绪也会使人们不相信事实。
雍正对兄弟们不怎么好是事实,一即位就召同母弟弟允禵回京,先让他去给先皇守陵,没几年就给软禁了。
八爷党下场更惨,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分别被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
这两个满语词的确切含义已不得而知,大概是讨厌的狗、令人厌恶的猪之类,后来都被折磨至死。
传说中参与了篡位密谋的、隆科多也惨死狱中,被民间看做是杀人灭口。
美国社会学家希布塔尼曾有一个解释谣言的经典公式,即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
在当时的中国,一个最重要的事情碰上一个最模糊的状况,得到的自然是一个最大的谣言。
皇帝是天下之主,国家的一切运行都是以皇帝为核心的,没有什么事情比最高统治权的更迭更重要。
在没有选举的年代,老百姓只能期望出一位仁慈的好皇帝,能轻徭薄赋,能勤俭节约,能不折腾。
那时每逢皇帝换届,想必人们都会默默祷告,要出一个唐太宗,而不是! 尤其康熙当了六十多年的天子,一生中除、平三藩,扫平准噶尔、大胜雅克萨,建立了前无古人的文治武功,他会选谁来接班?康熙的儿子又太多,成年的就有二十几个,如果站一排,肯定让人。
大清皇帝的即位问题,不仅国内老百姓很关心,中国的传统友邦朝鲜也密切关注。
《李朝实录》的说法是,康熙病重时说:“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
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藩属关注宗主国没有问题,只是他们这句话让另一个谣言传了好几百年,那就是康熙属意,所以才传位胤禛。
民间也知道,康熙为立储伤透了脑筋,两次废黜太子,皇子们各自结党,皇长子党、四爷党和八爷党在朝中各有一批势力,互不相让,最后胤禛完胜。
围观的官员与群众,显然都急于了解新皇帝即位的内幕。
雍正篡位谣言有了以上几点做铺垫,还怕没有传播性吗?尤其是在雍正推动下,掀起《大义觉迷录》的全民阅读热后,原本少数人私下里说说的事情,读书人一下都知道,很快不识字的老百姓也从地方士绅那里,听说了皇位继承的各种疑点。
人有分享的欲望,很多时候,我们讲政治八卦,不见得自己相信,其实就是出于一种“我知道,你不知道”的炫耀心理。
大家都想炫耀,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雍正篡位就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必备话题。
雍正不管是作为一个皇子,还是作为一个皇帝,都算得上成功了。
如果说他一生做了什么蠢事的话,那就是让《大义觉迷录》成了畅销书。
本来大家说起来心惊胆战的事,一下成了人人能说,不说反而是不学习“中央精神”的行为了。
于是这条本属皇家私密的谣言,得到了正当的传播渠道,妇孺皆知了。
谣言迎合了恐惧、猎奇、希望和仇恨四种心态。
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中总结了谣言迎合大众的四种心理状态:恐惧、猎奇、希望和仇恨。
在雍正篡位的谣言中,比较明显地体现出来的是仇恨和猎奇。
四爷党取得了政治斗争的胜利,十三爷允祥、、张廷玉一批大臣成了显贵。
原本八爷党的成员,即使没有革职查办,也都从此升迁无望,他们对雍正肯定心怀怨恨,知道了新皇帝的丑闻,也就不管真假见人就说,使篡位谣言先是在京师官员圈子里流传,很快就又扩散到了各地。
在这个谣言样本中,那些被发配到边疆的八爷死党,对新皇帝肯定恨得直咬牙。
在所经的地方,对任何人都大讲雍正谋朝篡位的故事。
老百姓一则出于猎奇的心理,二则对说话人身份的信服——宫中人的说法不会是空穴来风。
老百姓虽然对谁接班当皇帝这件事很关心,但是毕竟不管谁当皇帝,自己都要种地、纳税。
失意皇子们散布的雍正篡位谣言,到了老百姓耳朵里,其实就是一个传奇故事,就像戏台上《狸猫换太子》的现实版。
到了20世纪初的《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里,帮胤禛改诏书的就成了江湖侠客。
还有人参照和的传说,说年羹尧和胤禛母亲私通,生下胤禛。
后来就是年羹尧修改遗诏,让私生子当了皇帝。
雍正要掩盖丑闻,一不做二不休,杀了本是亲生父亲的年羹尧。
这恰好说明,编谣言的人如果依据已有传说,更能增加谣言可信度。
谣言传到后来已经和八阿哥、曾静说的大不一样了。
这些谣言一直传到今天,成了清宫影视剧的绝好题材。
关于康熙选胤禛即位,还有一种谣言——康熙让老四当皇帝,为了是以后让弘历接班。
仅就辟谣这一点上来看,比他老父雍正,确实聪明多了。
乾隆一上台,就把流行多年的畅销书《大义觉迷录》给禁了——这种宣扬宫廷丑事的东西,本来就不该出!被雍正宽恕的曾静、张熙也和他们“精神导师”一样治罪,被凌迟处死。
雍正篡位的谣言就此结束了吗?当然没有。
民间很快又有了新的理解:看来雍正爷的辩解不能让大家心服,所以乾隆爷干脆不辩解了。
雍正篡位谣言的传播路线 雍正继位后,逐渐打击了八弟、十四弟的小集团,巩固了皇位。
他知道民间有关于他篡位的谣言,而且已经在部分地区造成不好的影响,打击了他即位的合法性。
但苦于没有机会出来澄清,雍正一时间也只好忍着。
从曾静的一封信追查谣言源头 直到雍正六年,一个名叫张熙的书生将一封书信交到了川陕总督手中。
岳钟琪是抗金名将的后人,当时是清王朝的封疆大吏。
岳钟琪身上的谣言也不少,说他要为汉人报仇,说雍正猜忌他、要夺他兵权。
某些书呆子一听就乐了,这显然切合了他们心底的“希望”。
张熙是湖南秀才曾静的学生,为老师投书的目的只有一个:策反岳钟琪。
曾静书信里最狠的一招是把矛头指向了雍正,列举皇帝“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等十项大罪。
岳钟琪看了书信后,当即惊出一身冷汗。
他一面紧急审问张熙,一面以密折飞报雍正。
雍正很重视,将涉案人犯全部押往京师。
曾静供称,他知道的这些事情,都是听来的。
如康熙病重时,皇十四子允禵率兵在青海打仗。
康熙为传皇位,急召允禵回京,但这份圣旨被隆科多扣留了下来。
隆科多矫诏,让外甥胤禛来到康熙榻前,成为皇位继承者。
此外,还听算命先生陈帝西说了其他一些谣言。
算命先生当然要知道得比别人多些,不然怎么唬人?陈帝西这种人平时就是“包打听”,然后在各个饭局上吹牛皮,属于典型的谣言集散者。
源头最终追溯到八爷党的门人 陈帝西很快归案,他早就记不得自己听谁说的了,想了半天才招供:“我曾偶遇四个从北京王府去广东出差的旗人,他们在凉亭休息时说起皇上篡位的事情。
”雍正再一查,那几年发配广西的犯人中,也有大多是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等人家中的奴仆。
各省巡抚撒网访查,终于获得了线索。
耿精忠之孙耿六格说,他被发配在今黑龙江依兰时,在十阿哥允礻我的奴才八宝家,听八阿哥允禩的两个心腹说到两件事,一是“十”字改为“于”字,十四爷变成四爷;二是雍正弑父杀母。
“三藩余孽”耿六格和八爷党成员们一道,在所经的地方,不管是对差役,还是对路上的老百姓,都大呼:你们都来听新皇帝的新闻,我们已受冤屈,要把一个惊天秘密告诉你们,好让你们向别人传说。
“雍正只好问我们的罪,岂能封我们的口!”大讲雍正谋朝篡位的故事。
在猎奇心理、说话人身份,以及对失败者的同情交织之下,百姓们对篡位的谣言一下就信了五六分。
一个谣言链就这样清晰地展现在了雍正君臣面前,不过曾静听信谣言的原因和那些村民有所不同,竟和八阿哥造谣的初衷:希望借此推翻雍正。
随机文章「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更经典 你知道吗?揭秘佩特拉古城为何被遗弃,因丝绸之路改道而被遗弃(世界奇迹之一)揭秘拐弯枪的子弹是怎样拐弯的,中国特警装备自制最先进的拐弯枪做梦是平行世界的入口,做梦进入另一平行世界/不同空间的自己顶级掠食者蛇发女怪龙图片,头大如牛秒杀各种陆地恐龙(体长8米)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